03.02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

涵蓋了衣、饌、住、行、醫、器乃至鬥雞走狗等各方面。也正是因此,紅樓夢被盛讚為記載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百科全書。

《紅樓夢》中所記載的各式文化,對紅樓夢整體故事情節的發展或多或少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紅樓夢》中的蘊藏的花草文化,作者曹雪芹更是借用日常生活中觸目可及的花草,將其與人物命運相聯繫,暗示相關人物在全文中的劇情走向。這一設計,對於助推紅樓夢的故事情節的發展起到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除卻花草文化,紅樓夢中所蘊藏的歲時節令文化對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作者曹雪芹先生的整體小說行文,便是以時間為發展脈絡,以節日節氣為切入點,從而對某一時間的人物活動展開進行介紹。

曹雪芹先生筆下的《紅樓夢》,依據季節變化,時間發展,描繪出來了時局事態的變換髮展。春夏秋冬四季中,人物所發生故事各有不同,所牽連出的,更是大觀園中眾人的命運安排走向。今天我們則是走進《紅樓夢》中的歲時節令文化,瞭解《紅樓夢》中人物的主要活動,並且通過這些活動,窺見所折射出的清朝時期的傳統的民俗活動。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一、《紅樓夢》中的春節與芒種

1、春節祭拜祖先

祭祀先祖,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的家族習俗。這項習俗的歷史悠久,起源於上古時期的春祭活動。只不過最初的祭祀活動所祭祀的對象,只是神明。祭祀先祖這一習俗是在後來時代的發展,祖先文化的逐漸形成中才產生的。

這其中,也就避免不了要談起中國人民族認同裡的兩種信仰了。這兩種信仰是中國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原始信仰,即天地信仰和祖宗信仰。天地信仰產生於中國古代社會的落後的生產力與人類生產生存問題的矛盾之中,當面對現實的壓力無可去存,難以用現有理論知識說明和解決時,古代的人民也就選擇了相信自然,相信神明。

祖宗信仰的起源,則是在周朝的宗法制度之中,宗法制度肯定了宗族制在國家中的正當性和優越性,促使古代中華民族的人們形成了強烈的宗法觀念,也促進了祖先祭祀活動的興起。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早期,祭祀先祖活動是隻有貴族才能進行的,後期到了明清時期才逐漸放開限制,普通平民百姓間也開始流行祭祀先祖活動。

不過這些對於賈府的春節祭祀影響不大,賈府作為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無論在何時,都是享有祭祀資格的。在紅樓夢中,祭祖是過年中的頭等大事。賈府的祭祀時間選擇在除夕夜,由家中身份最高的賈母帶領子孫進行祭祀,在此之前,賈母還需要帶著家中有身份的人進宮朝賀。祭祀的規矩十分嚴格,每個人都有其相應的站位和承擔的職責。祭祀的程序繁瑣,需要遵守的禮儀規矩也很多,不過這更是從側面反映出來了,在清朝時期,貴族們對於祖先祭祀的敬重。畢竟,富貴的生活也渴望在祖宗的保佑下能夠延續。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2、花燈盈市的元宵佳節

《紅樓夢》中的元宵燈節在推動紅樓夢故事情節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紅樓夢》中,第一個出場的節日也就是元宵節了。只不過本該和諧團圓的元宵佳節,在紅樓夢中,卻是一個家庭悲劇的開始。

甄士隱的女兒,英蓮,在上元佳節時,和家中僕人霍啟一起出門看花燈。也就是紅樓夢的第一回,“倏忽又是元宵佳節,當時霍啟要上廁所,就把小英蓮放在一戶人家的門檻上坐著,誰曾想,等到霍啟小解完去尋找英蓮時,在門檻上卻沒有了英蓮的身影。霍啟尋了自家小姐半夜,可是直到天明也不見英蓮的蹤跡,他也由此不敢回甄家見主人,逃亡他鄉。

甄家夫婦就英蓮這麼一個女兒,平日裡更是視若珍寶,這次女兒失蹤,兩人悲痛欲絕。甄士隱的妻子封氏因為傷心過度,也損耗了身體,開始了吃藥度日的生活。後來一場大火,甄家的家產日益縮減,生活境況更是急劇而下。

而作者曹雪芹也正是

通過甄士隱這一人物,以及他的家庭變故,引出賈雨村,林如海,林黛玉等人。最終,使得故事情節一步步走向賈府這座富麗堂皇的大觀園,開始了全文的主線情節敘述,可謂是構思巧妙,層層遞進,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3、芒種餞祭花神

先前所提及的,都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的傳統節日,其節氣風俗也延續至今。時至今日,春節和元宵節仍然是中國社會歡慶的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接下來所要提起的芒種節祭祀花神,現如今則是鮮少有人聽聞了。

芒種節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夏開始後的第三個節氣,這時候,也差不多進入了仲夏時節。而芒種,從名字中我們可以分析其蘊藏的寓意。芒在古代,是指麥類作物的收穫,種,是指穀類植物的播種。並且結合諧音分析,芒種的意思也就是忙著耕種。因此,芒種對於古代勞動人民來說,是一個收穫和播種的時節。

同時,芒種時節更是有著送花神,祭花神的習俗。通常情況下,二月二龍抬頭是迎接花神的日子,而此時,仲夏時節已經到來,春天的花朵凋零,則自是到了需要把花神送走的時候的了。在紅樓夢中,大觀園裡的女子們,在芒種這一天更是早早起床,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在園子裡的樹上,也系滿綵線,觀園中彩帶飄揚,花枝招展,場面可以說是壯觀了。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二、《紅樓夢》中的節氣有何作用?

在《紅樓夢》中,節氣在全文的描述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作者曹雪芹先生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大觀園中的眾人在節氣時舉行的各種活動,這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深意,不同時節對於劇情的發展,全文的走向也起著不同作用。

1、春節:突出大家族的富貴

春節可以說是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了。首先,這是一個舉家團圓的節日,在家族聚集歡慶之時,有著年夜飯,發放壓歲錢等種種習俗。而在這些習俗之中,也體現了賈府的深厚財富,顯示出來了一個大家族的富貴

與此同時,為了深化主體,豐富賈府的所代表著的清朝貴族的形象。在紅樓夢的一個春節中,有莊園來送年節的情節,而面對莊園送來的物品單子,賈珍卻是抱怨不已,大肆斥責,說出了“這夠做什麼的!你們又打擂臺,真真是叫別過年了!”這類話,言語間盡顯對底層莊園農民供奉物品的不滿。

眾所周知,古代的封建社會是地主階級小農經濟,除卻自耕農外,仍舊有一大批農民活在地主階級的壓迫剝削之下,使得中國古代下層勞動人民本就貧困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只是這份剝削卻絲毫不存在反省意識,而且無止境且變本加厲。賈珍這一席抱怨,充分揭示了地主階級剝削的本質。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2、元宵:多次描寫,凸顯大家族的興衰

在紅樓夢中,元宵節出現的次數相較於除夕來說還要更多。其中所以體現的,卻是賈府的興衰變化。這裡就不得不提起元春了。元春在宮中最初被加封為賢德妃時,榮寵加身,得以在元宵節回孃家省親,但是在第二個元宵節時,元春卻是沒有再獲得省親資格了。作者從這一細節入手,

暗示元春在宮中的地位已經不如從前了,而元春作為賈府強有力的靠山之一,從這一點也暗示了賈府衰落的必然。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3、芒種:暗示人物命運

芒種是農民收穫播種的季節,卻也是百花凋落的季節。而大觀園中的女子,不也就如鮮花般嬌豔嗎。只不過

她們的命運卻也如同春日裡的百花留不住春天般,在曇花一現的繁盛後,走向悲劇結局。作者曹雪芹先生通過大量筆墨描繪芒種時節祭祀花神的熱鬧場面的同時,更是達到了一種以樂景暗襯悲傷命運的作用,別具風格。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結語

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珍藏著的共同記憶

,在《紅樓夢》中記載著大量的中國傳統時節,並且這些時節在作者曹雪芹的筆下,被生動形象地融入了人物的日常生活之中,這些節氣在紅樓夢故事情節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缺的作用。

彰顯富貴、凸顯興衰、暗示命運,《紅樓夢》中的節令文化皆有深意

與此同時,透過人物們在時節中進行的活動,也向我們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采。可以說,從文化意義的層面,《紅樓夢》是當之無愧的四大名著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