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5個時段,錨定中國企業40年曆史座標

1978年,萬物開泰;2008年,三十而立;2018年,四十不惑。值此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小巴根據吳老師在《中國企業家譜系(1978-2018)》中梳理的脈絡,嘗試經由記憶之路,回溯歷史縱深,尋訪那些曾經或依舊在中國經濟版圖上拓荒的人們。

1、1978-1983:“沒有規則的騷動”

5個時段,錨定中國企業40年曆史座標

所謂改革,是從農村發動,以“包田到戶”承包製為突破口,解放農民的勞動生產積極性;所謂開放,則是試圖以特區和沿海城市搞活的方式,引進國際資本,實現製造業的進口替代。因而,企業家的萌芽,便是在這兩大領域中率先出現,並以“農村能人”的廣泛湧現為最重要特徵。

——吳曉波《中國企業家譜系(1978-2018)》

最早湧現的創業者往往堅忍而勇於博取,能夠百無禁忌地衝破舊有的規則與準繩。他們在體制的邊緣悄悄壯大,在資源、市場、政策和資金等要素都毫無優勢的前提下實現了高速成長,決定了早期企業家的草莽性和灰色性。

1968年,廣東順德的何享健集資5000元創辦“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因為要跑市場,他一度坐著悶罐火車走遍大江南北,為了節約開支,他早餐就喝一碗紅糖水,晚上睡在火車站裡。他怕差旅費被人偷走,不敢亂放,就藏在鞋子裡……

次年,24歲的魯冠球變賣了全部家當,籌集資金4000元,帶領6個農民,以一隻火爐、幾把榔頭、一個84平方米的房子,在錢塘江畔創辦了“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十年後,工廠已經有400多人,年產值逾300萬。

同一時期,偷偷辦廠的標杆人物還有華西村的吳仁寶和大邱莊的禹作敏,改革大幕拉開後,一南一北兩個“天下第一村”橫空出世,成為中國鄉鎮企業中名噪一時的“雙子星座”。

縱然民營經濟,尤其鄉鎮企業的興起更接近一場“計劃外”的成果,但它們對中國經濟市場化的作用卻是顯而易見的。科斯曾一度認為,“鄉鎮企業是改革初期帶動中國增長和工業化進程的主要驅動力……作為農村非農業工作崗位的主要來源,鄉鎮企業,尤其在改革的前20年裡,對活躍中國非公有部門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2、1984-1991:工廠管理啟蒙時期

5個時段,錨定中國企業40年曆史座標

從1984年起,城市體制改革拉開帷幕,經濟改革的主戰場從農村向城市轉移,承包制被大規模引進------即所謂的“包字進城”,城市經濟中的邊緣青年、大型國營工廠的下崗人員、找不到工作的退役軍人以及不甘於平庸生活的基層官員,成為新的創業者族群。

——吳曉波《中國企業家譜系(1978-2018)》

1984年元旦開始,伴隨著鄧小平第一次著名的南下,改革開放的風向被基本奠定,珠江三角洲從山高皇帝遠的蠻荒之地變成了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淘金之地;蘇南浙北的鄉鎮企業、浙南的私營企業在這段時間得到了快速的生長;而在北京,則出現了高科技企業扎堆生長的中關村。

1983年,在深圳“淘金”的王石當起了玉米中間商。從當年4月到12月,短短不到一年的時候,他賺了300多萬。然後,他拿著這300多萬的玉米款成立了以主營進口專業視頻器材的“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而這便是日後中國著名的房地產公司萬科的前身。

1984年秋,倪光南以“不做官、不接待記者、不赴宴會”的條件加入柳傳志團隊,出任公司總工程師。他利用在中科院計算所的十餘年技術積累,主持開發了聯想式漢卡,當年銷量就超過了300萬元。

這一年,無疑是中國企業史上的“群星閃耀時”,諸多商業傳奇恰好都在這一刻同步開啟:史玉柱告別了安徽省統計局辦公室的機關生活,去往深圳兜售自己編寫的軟件;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生李東生,在惠州一個破敗的農機倉庫開始生產錄音磁帶;李書福和幾個兄弟剛剛成立了冰箱配件廠;而張瑞敏在這一年當上了國營工廠的廠長……

不同於早期起於草莽的創業者,1984年,之所以被視為“中國企業元年”,乃是因為一批極富個性的城市創業者集體地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他們普遍受過相當程度的教育,或者已然握有較為充分的社會資源,對於國家發展亦有著更為成熟的判斷。至此,現代企業建立的基礎越發堅實。

3、1992-1997:品牌營銷狂飆時期

5個時段,錨定中國企業40年曆史座標

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中國真正進入“發展是硬道理”、用金錢重估一切價值的世俗狂歡時代,下海經商成為人們的主流生存選擇。企業家作為一個社會階層,開始整體出現,在某種意義上,中國社會主流人群的創業經商運動,是從1992年開始的。

——吳曉波《中國企業家譜系(1978-2018)》

1992年,一些位於黨政機關、科研院所等當時認為是“正統”的機構中的冒險者紛紛“下海”創業,組成了後來被稱為是“92派”的企業家群體。從1992年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這個時段內最為繁盛的企業,是受惠於國人經濟實力增強、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的消費型企業。在這些關乎民生的競爭性領域,在民營資本的百花齊放、各顯神通。

1995年,胡志標連續4天買下廣州《羊城晚報》二分之一的版面,愛多VCD因之一炮打響,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工廠瞬間成為全國知名的VCD品牌。

同年,秦池酒以6666萬元的價格摘下中央電視臺廣告“標王”的桂冠。1996年,秦池酒的銷售就從2.3億猛增至9.8億,在這一年的央視廣告招標中,秦池再以3.212118億元衛冕“標王”,而說到這串數字的由來,竟然因為那正是他的電話號碼。

群雄並起的激盪年代,少不了另一位傳奇人物——牟其中,上世紀90年代他辦了三件備受爭議的大事:用800車皮的罐頭換回了4架蘇聯飛機;成功在境外發射2顆人造衛星;買下了滿洲里1000公頃的土地揚言建設“北方香港”。

後來愛多的胡志標、秦池的姬長孔皆黯然落幕,牟其中則深陷牢獄之災。狂飆突進中,只有少數的企業家成為倖存者,有人說他們是在浮躁的時代裡和時代比浮躁,或許也正是這種泥沙俱下的“創世紀”氣魄,洋溢著理想主義的冒險精神,代表了這個國家噴薄欲出的集體情緒,塑造著現代商業文明亟待明晰的邊界。

4、1998-2008:互聯網領銜的全面景氣時代

5個時段,錨定中國企業40年曆史座標

互聯網經濟的從無到有,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中國現象。與之前所有創業者不同的是,他們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國際風險投資及資本市場的支持,因此被看成是原罪色彩最小的“陽光創業”典範。與1984年的“企業元年”類似,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創建及模式雛形定型,均發生在1998年到1999年之間-----這一時期可以被定義為“中國互聯網的元年”。

——吳曉波《中國企業家譜系(1978-2018)》

199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二十週年,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中極具標誌性的一年。這一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而來,為了對抗危機,中央政府以降低賦稅、放開住房消費貸款、停止福利分房等措施,全面激活了住房消費市場,自此開啟了中國房地產行業以及高速城鎮化的黃金時代,而由此帶來的民間財富迅速爆發和商貿活動日趨頻繁,也帶動了一大批產業以及資本市場的繁榮,中國進入全面景氣時代。

這個過程中,具備互聯網特徵的新經濟開始崛起,並逐步成長為這個時代最具顛覆性和統治力的商業力量。當前中國互聯網最重要的超級巨頭幾乎全部誕生在1998年的第二季度到1999年的第四季度之間,這堪稱是中國互聯網的高光時刻:1998年4月,張朝陽團隊完成了中文搜索系統的開發,成立了搜狐公司; 6月,劉強東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同年人在廣州的丁磊,也把網易從軟件銷售公司變成了網易門戶網站;11月,盛大網絡在上海成立;12月,王志東考察回國,新浪網成立;1999年3月,馬雲用僅有的50萬元創辦了阿里巴巴;當年11月,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共同創立的騰訊開始亮相。

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是出生於1964年的張朝陽和馬雲,最年輕的劉強東出生於1974年,且全數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他們慣於以顛覆者和重建者的形象自居,積極參與重塑這個國家的產業經濟和消費業態,以先知先覺的姿態引領著當代商業潮流的走向。

5、2009-2018:產業迭代創新時期

5個時段,錨定中國企業40年曆史座標

轉型升級的客觀需求與互聯網+的新潮流合二為一,湧現了一批在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上都頗有作為的企業家,以及“矇眼狂奔”的超級冒險家。

——吳曉波《中國企業家譜系(1978-2018)》

2013年,創立小米僅3年的雷軍在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打賭,他說,“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收入擊敗格力,董明珠輸我一塊錢就行了。”小米夢幻般的成長有些不可思議,2012年第一個完整財年小米才100多號人,總收入達到了126億,相當於當年度全國電影票房的總和。然後是314億,743億……

隱形巨頭螞蟻金服無疑是中國估值最高的未上市公司之一,也是其中最令人期待的“新物種”。截至2017年底,螞蟻金服服務的商家總數已經超過4000萬,小微信貸數萬億元,一舉超越成立了40多年,享譽世界的格萊美銀行。

抓住了時代風口的公司還有滴滴、拼多多、新美大、字節跳動、餓了麼——僅僅是與互聯網相關的新興企業已不勝枚舉,何況“獨角獸”的名單還在陸續增加,更大的變動也正在悄然發生。

2018年財富50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達到了120家,躍居世界第二,幾乎與美國並駕齊驅。中國企業的崛起首先有賴於企業家階層的崛起,吳老師曾說,1978年之後,企業家從無到有的出現過程,可謂改革開放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因而具備了創世紀般的特徵。四十年間,企業家第一次替代政府成為了解決就業和擺脫經濟危機的領導力量,富有創新的企業家精神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的各個領域,並重新塑造了一代中國青年。

撫今追昔,“中國經濟奇蹟”似乎讓整個世界都有點茫然無措,人們既是這場歷史鉅變的參與者、見證者,同時又常常困惑於事物急速演進的邏輯。或許這種困惑以及解開困惑的衝動,正是這些個體和企業投身中國、改變中國的動力所在。

5個時段,錨定中國企業40年曆史座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