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全球最大硅基OLED生产工厂正式投产,国产新型显示产业再现新突破

近日,合肥视涯项目全球最大的硅基OLED生产工厂正式投产,硅基OLED产业迎来发展机遇。而刚刚总投资135亿元的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与5G智能终端项目也落地安徽合肥舒城产业新城,总产值超200亿元,为AMOLED柔性产业奠定发展契机。

5G时代,新型显示势力崛起。随着合肥新型显示产业的逐步推进,合肥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占据国内新型显示产业新高地。

抢占下一代信息技术高地 新型显示产业多元化齐头并进

5G带来万物显示,在巨大的市场刺激下,新型显示产业将会面临一场多元化“混战”,不管是主流柔性屏还是Micro OLED,都需要在快速发展的布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直以来,AMOLED柔性显示技术就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其低功耗、低成本、反应快的特点使其与传统面板相比更具竞争优势,自带发光的特性,使其更多被用于高端智能机上。而硅基OLED作为半导体和OLED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将是下一代智能穿戴显示的主要方案,将更多针对小尺寸屏发力,应用于AR/VR及整个近眼显示行业。面对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技术角力掀开多元化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增长快速,已经成为世界显示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加紧布局,促进产业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国家助力也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产业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引领,坚持产业协同、坚持合作开放,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积极打造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新格局。

追平国际水平 新型显示产能不断提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下,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国内新型显示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据赛迪智库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9月,全球已建成AMOLED生产线22条,在建生产线7条。其中我国已建成生产线10条,在建生产线6条,总投资规模接近五千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包括三星、LGD在大陆的生产线)AMOLED面板总产能将达到1674.3万平方米/年,全球占比超过50%。而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CEC、鸿海、惠科的10.5代TFT-LCD生产线开工建设,以及京东方重庆、天马武汉二期和维信诺合肥等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的建立,我国在新型显示产线与产能方面已经开始逐步追平国际领先水平。

全球最大硅基OLED生产工厂正式投产,国产新型显示产业再现新突破

目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体系方面已逐渐健全。上游材料方面,玻璃基板、驱动芯片、光学膜等关键材料的本地化采购率和配套率已大幅提升,产能也在逐年增加。下游终端方面,目前我国在AMOLED、OLED、LCD、LED的技术上已经基本可以保障我国消费电子产品的基本供应。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未来在公共交通、休闲娱乐、广告宣传、教育培训、虚拟现实、智能家居、可穿戴产品等的方面的显示应用需求也会逐年拉高,如何整合产业上下游链条形成技术合力力求快速的更新换代是未来国内新型显示产业首当其冲面临的问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