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惠安记忆|点石成金五峰人


惠安记忆|点石成金五峰人



点石成金五峰人


伴随着叮咚、叮咚的凿石声,我们来到被誉为石雕之乡的崇武镇五峰村。只见几千米绕村公路两侧,布满石雕工艺厂。在简陋的厂房里,工人正聚精会神地在石块上精雕细琢,地下摆满等待启运的石雕工艺品……


惠安记忆|点石成金五峰人

五峰石雕早已闻名中外,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北京十大建筑、南京中山陵、南昌起义纪念馆、台湾龙山寺等的石雕都出自五峰石匠之手。然而,长期以来,拥有丰富、优质花岗石资源和一大批石雕能手的五峰村,却仅有一个年产值10万元的五峰石雕厂,许多石匠外出打工。


惠安记忆|点石成金五峰人

到1984年,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村里对五峰石雕厂实行承包,鼓励群众合股创办了振兴石雕厂、联群石雕厂,开拓一条振兴石雕生产之路。1985年,村里组织蒋瓦水、蒋献忠等老艺人到厦门承接15.7米高的郑成功雕像的业务。当郑成功雕像矗立在鼓浪屿时,五峰石雕工艺名扬四海,许多中外客商纷纷慕名前来订货。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这有利时机,在村里公路两侧规划出60亩地作为工场租赁给群众办厂。村委会协助群众贷款,创办石雕工艺技术培训班,聘请老师、老工艺师授课,培养青年技术工人。于是,十几家大小石雕厂应运而生,五峰石匠大显身手。


五峰村原有石雕产品以石狮、龙柱为主,产品单一,工艺较粗糙。这几年,外出的五峰村人带回竞争观念,他们把目光瞄向国际市场,不断创新产品,吸引外商。五峰石雕厂,利用技术力量雄厚优势,以新取胜,先后开发三大类70多种产品,其中有走俏日本的地藏王,畅销东南亚的石观音,同时引进切割机、空压机,提高产品精细度。去年该厂产值从1984年10万元猛增到245万元,产品100%外销。


惠安记忆|点石成金五峰人

石雕工 卓霖泉摄影

目前,五峰村已办起32家石雕厂,石雕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年创汇800万元,成为崇武镇外向经济一大支柱。但五峰人并不满足,他们又在策划成立石雕集团公司,以便在质量、技术、管理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来源:《泉州晚报》1990.7.23


有趣,用料,有共同的记忆!感谢关注惠安文献馆!在时光流逝中,一起来留住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