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随笔」腹有诗书气自华

海棠花开

点一盏紫檀香,沏一杯龙井茶;闲坐案台边,细看经史集。

读书,是一种态度,更应是一种习惯。

不知何时起,科技信息的发展,电子产物的兴起,许多人都逐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也失去了那份能够安静下来看书的心境。

读书,曾几何时是那么寻常的一件事,是那样能够陶冶情操、品味生活、回溯往昔的方式,却被人们渐渐遗忘。甚至于到如今,把读书这寻常事都看成了是显示高品质生活的形势,多少还是有些悲哀的。毕竟在电子信息的冲击之下,纸质书籍已逐渐没落。

苏轼曾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即便新科技如何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如何便捷;读书,总是不能荒废的。

轻抚过那泛黄而晕染着点点旧迹的纸页,似能闻到几缕淡淡墨香。那斑驳也平滑的触感流淌于指尖,沉浸于字里行间的那一方天地当中,也会让心沉静,让气平和。

时而读《诗经》,感悟其中徜徉几千年的风雅,感悟古人印刻于文字诗句当中的点滴生活情趣,感悟昔时的风貌风光,也令人难忘之。

时而,读那唐诗宋词,那诗人词人蕴藏于长长短短的小句当中的风花雪月、铁马冰河、庙堂山野,读来总让人会随着古人的心境或感慨之、或悲伤之、或笑傲之!

诗词当中,沉浸的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积极自信;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豁达;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国忧民。还有许多许多,能让人感同身受,激越心灵的感触与情感。

时而,读读老舍、鲁迅、朱自清等等先生的文章,去感悟那个时代的深沉与深刻;去体会他们那般厚重的思想。

那一篇《背影》,承载的是朱自清先生他们父子之间何等深沉的感情;而一篇《济南的冬天》则又是老舍先生对济南无尽的眷恋情愫;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更是体现了那时候那样天真无邪的童年。

或者,也可以读读莎士比亚、契科夫、雨果等著名作家的作品,用心研读,去体会这些享誉世界的文坛大家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自然能让心境升华。

……

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融于生活点滴的极为寻常的习惯,而非是一种任务,一种用来炫耀的方式。

墨香流转中,纸页翻动间,文字里传承的,是前人的情愫与见解,他们将自己的感悟用文字写入书籍当中,供我们赏析阅读。这本就是一件值得心怀感激的事。

檀香流淌,青茗尚温。执书闲坐案台边,阅览古今中外之典故;徜徉书海长河当中。何等之幸事!

「随笔」腹有诗书气自华

还是喜欢苏轼先生的这首《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