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质疑相对论会被当做反智?

胡航科


因为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依然是祖宗崇拜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要么全对,要么全错。

我们以前迷信儒家,凡是圣人之言都是对的。后来迷信科学,迷信西方。

而科学本身只是知识,而且科学中很多知识之间也都是有矛盾的,并不是铁板一块。

归根到底是我们不懂得思辩,从古到今,我们的文化都是提倡和谐统一,不提倡思辩。因为思辩会产生分歧,有碍统一。

相对论有很多的理论预测是被证实的,显示出惊人的预言力。这是相对论正确的部分。既然这个理论如此正确,那么人们肯定会想理论中那些感觉上和事实不符的部分,将来会不会也被证实是正确的呢?

这就是维护相对论的一派的立场:相对论中看上去违反事实的部分只不过是看上去不正确而已,因为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将来仍然会继续证明相对论是多么靠谱,爱因斯坦的智慧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质疑相对论就是反智。

但相对论并不能解释一切,这个理论一些部分是高度反直觉的,甚至是反智的(至少它阻碍了智力的进一步思考)。比如,弯曲空间。如果空间都是弯曲的,那人类为什么会有绝对空间的思维并且创造了牛顿体系呢?

此外,爱因斯坦的智慧也不都是正确的。其一,现在相对论本身也是爱因斯坦根据出现的物理学新情况而修改过的。

其二,和量子力学中的规范场论及弦论一样,广义相对论也基于定域不变性。而量子纠缠的确认表明,定域不变性是有缺陷的。量子纠缠本身是爱因斯坦等人为了维护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而假设出的荒谬结论,结果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他也是尴尬无比,或许再弄出个与相对论明显不同的新理论也说不定。

其三,相对论是高度反直觉的,弯曲空间等说法很难使人去明白,很多相对论的宣传者表面明白,其实只不过是重复了爱因斯坦的解释而已。而这个反直觉的相对论莫种程度上讲,阻碍了后世智力的发展。

其四,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都违反简单原理(奥卡姆剃刀)。现代的科学理论中的数学计算都太复杂了,人的智力都跟不上了。这个时代,很像哥白尼日心说的前夜,需要一个有着更为简洁基础的理论出现,简化这些繁杂的数学理论和数学计算。

有时候,一个理论之所以世代统御后世,就是因为创造者死了,后面的人谁也说不清,争来争去也整不明白,于是相互攻击,一边被说成卫道士,一边被说成反智的傻瓜。

任何科学知识都只有部分的精确性(科学的所谓正确性其实是指其精确性),超过了莫个范围的自然领域,理论的精确性就逐渐降低,理论的正确性就越来越模糊了。可由于理论过于复杂,任何人想从中开辟一条新路都不容易。

归根到底,我们需要具有洞察力的思辩能力去进一步解释相对论,或者看出它的问题的所在,新的说辞必须要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在此之前,任何质疑相对论的说辞,都会被主流认为是反智的——所谓主流其根本作用就在于维护,而不在于质疑和创造,何况是我们这么个缺乏思辩氛围、喜欢崇拜这个崇拜那个的文化环境。


宇宙小鱼


没有什么“质疑相对论”就是“反智”的这种“清规戒律”,这样的“清规戒律”本身就是“反科学”的。关键是“质疑的方法”是不是正确的。

例如,我质疑“郭英森是一个骗子”(这当然是有争议的),但理由是“因为他长了两只眼睛”,或者“他没有长三条腿”。人们一定会认为我是“脑袋进水了”。对吧?因为质疑的理由是“反智”的。同样,现在我看到的“质疑相对论”的理由,是不符合科学的。

因为相对论是一个“科学理论”,所以要质疑它,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要有“科学实验证据”,以及满足科学要求的“推理过程”。要知道,目前的所有科学实验证据,都没有出现与相对论不符合的情况。那么,如果真的要说某人有一个“说法”证明相对论错误,就等于是要推翻所有的那些“实验证据”。那么,科学家会相信谁呢?

所以,没有哪个科学家会反对“质疑相对论”,但他们会遵循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首先看有没有“新的科学实验证据”,如果有不符合相对论的科学实验证据出现(例如超光速粒子),首要的是“验证”这个“科学证据”,看看是不是正确的、无法质疑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就是这样被推翻的)。如果是,当然是一个“科学研究”上的重大发现,肯定会得到诺贝尔奖。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科学证据”出现。

其次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新物理理论”,它可以解释目前所有的与相对论有关的实验现象,又能够“预言”新的物理现象,供科学家“验证”。(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提出有关广义相对论的“三个验证”,爱丁顿又验证了其中一个,广义相对论还不会那么快被接受)。

其实,目前这样的工作,有一大批物理学家正在努力,他们正在研究“与相对论不同的引力理论”,想解开“暗物质之谜”。“头条”里有一个帖子介绍了这个情况。所以,怎么能说“质疑相对论就是反智”呢?

中国有不少“民间科学家”也在“质疑相对论”,但他们的方法有问题,没有遵循以上所说的“道理”,所以没有“正规的科学家”去理睬。说到底,“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很不愿意去“浪费”。所以,一看到什么“挑战相对论”,会立即躲开。这里,就可以看到“科学的威力”了。它并不“强迫别人去遵循”,而是“让人在研究中信服”。毕竟,一个“理论”,就算是再“正确”,如果没有人理睬,那就等于“死亡”。

总而言之,没有科学家反对“质疑相对论”,但要看“质疑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就会让别人认为是“反智的”。


手机用户58903279720


原创思想,恕本人大不敬,恰恰相反,那些拥相派才是弱智,弱智到什么程度?弱智到低于高中生的水平!这正应验了本人的一句话,叫:越是高智商的人,越是犯低级错误!相对论的第一假设前提是牛一的惯性参照系,这就意味着,一开始,相对论就已经彻底玩完了,因为惯性参照系意味着没有任何相互作用,这简直是与宇宙的实在对着干,宇宙中从不存在没有相互作用的孤立体!然而,躲在象牙塔里冥思苦想的爱因斯坦竟然把牛一的惯性参照系放在首位?!不仅如此,爱氏的质量也是恒定不变的,然而,在宇宙相互作用的框架下,连质量都不是恒量。所以爱氏的相对论成了没有相互作用的相对论。在引力系统(如太阳+地球)中,引力质量永远小于惯性质量,这连高中生都很容易推导出来。所以爱氏相对论被抛弃是历史的必然。如此低级的错误,拥相派竟然是一无所知,实在是令人费解。唯一的解释是,盲目崇拜蒙住了你们的双眼。如果你们继续坚持爱氏相对论的错误,只会做相对论的殉葬品。


孤猴78345271


因为物质是不断地变化运动着的,我们的理论是相对性的正确运算的结果,而没有绝对性的结果(这是严格的分析),如果有绝对性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的物质变化是停止的,任何被确认的理论都是相对性的,这是个不难分析的问题(对于相对论问题有异议的人最好不要再想更深的问题了),不管是现在和将来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相对性的,从当今的人们意识形态上看问题,用相对论的验证法去证明某个问题还是不够的,从很多的各行各业上的发展形势看和结合人为意识形态方面,需要从相对论方面再进一步要运用“空间”学原理的辨证法去看问题了。


适物


没听说质疑相对论被当做反智。

就连牛顿力学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理论,相对论也一定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理论。质疑没什么不对,怕的是毫无根据的质疑。

首先,质疑要基于观测事实,基于实验数据。科学,本质就是对经验做意识工具化加工,所有科学理论的核心、基础是经验认知。

其次,质疑要符合逻辑,因为科学本质是意识的工具化,而且是结构化意识的工具化。结构化意识,可靠的就是逻辑。

最后,说的是,以上两条,甚至只有一条都是可以质疑的,而不是两条都有,两条都有的那就是等待经验检验的科学理论了。

比如只有逻辑上通得过的假说,也可以认为是“有道理”的“理论”。比如多重宇宙说等等。


探索猫


相对论就是个垢结了百年的垃圾桶它是标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标签,这个大污桶中滋养了太多的蚊蝇狗苟,谁要是胆敢铲除世纪垃圾当然他们不会袖手旁观坐以待毙,恼羞成怒来个群魔乱舞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绿水青山48936175


自西方进行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就转移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己经落后了五六百年,落后就要挨打就要承受屈辱,从清末到建国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我们用鲜血和泪水以及坚忍不拨的意志赢得了生存的权利,时至今天我们己有了平等于欧美等强国的势力,势力是创造的基础,真理是势力的生长和结果,属于东方的工业革命和文艺复兴正在发生,新的科学理念和成果正在发生成长成熟,源自理性和逻辑的科学体系正在接受挑战,保守势力的反击是不可避免的,但新科学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


拜石明贞


这种说法,归根到底是一种师道尊严的升级版。在学校里,等着那学分的菜鸟是不会有这样的闲心的。局外人这样讲,难免成为噪声呢。质疑的实质是概念和高中,普通物理的定论有矛盾。不平则鸣罢了。详细分类,这也是一个假设,正因为光速不变,在数学公式的计算中,才有了长度和时间的变动。而一片树叶可以代表整个森林,也是让人难以苟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