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秋冬告別手腳冰涼!

最新消息

秋天沒有夏天的熱,也不像冬天那麼冷,然而在這個季節,身處室內不免感到有些涼颼颼。所謂秋季亂穿衣,秋涼傷人其實最無形。天氣漸冷,不少人變成了手腳冰涼的“冷美人”,即使不停地喝熱水、穿再多衣服,仍然覺得冷。其實,只要你會調養,不靠暖寶寶、熱水袋,一樣享受溫暖。哪些壞習慣越做越冷?怎樣告別手腳冰涼呢?別急,大喇叭這就帶你去了解一下!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哪些壞習慣越做越冷?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1. 久坐不動

中醫認為“靜則陰生,動則陽生”,運動時產生的熱量是靜止時的3~5倍,不愛運動的人血液循環也會緩慢,容易怕冷。

2. 穿緊身衣褲

緊身衣物導致手腳等身體末端血液循環不暢,出現手腳冰涼等症狀,甚至誘發凍瘡。

3. 挑食

只吃蔬菜,甚至控制主食攝入,僅用果蔬代替,這樣導致人體熱量不足,更不耐寒。

4. 吃寒涼食物

除了冰淇淋、冰水以外,還要注意也應少吃西瓜、綠豆、鴨血等涼性食物。

5. 過度節食

吃得太少,身體能量跟不上,會使人體氣血虧欠,導致四肢寒涼。

6. 吸菸

美國研究發現,吸菸嚴重影響血液循環,即使抽一根菸,也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流量明顯下降。

怎樣告別手腳冰涼?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1. 揉搓手腳

經常揉搓手腳心,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揉腳心時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揉手心時一手握拳,揉搓另一隻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熱,再換另一隻手,交替進行。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2. 上下班快步走

久坐辦公的上班族,可選擇一些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運動。鍛鍊時間以每週3次至5次,每次半小時為宜。上下班快走,簡單地爬樓梯、原地跳躍等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3. 曬太陽

中醫認為人體的前為陰,後為陽,因此曬後背,能起到補陽氣的作用。最好在下午4~6點,每次曬半小時左右,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調理五臟氣血。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4. 不熬夜

熬夜的人大都會有類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點鐘,就會手腳冰涼、渾身發冷、腦子不聽使喚,這其實就是熬夜內耗氣血,寒邪趁虛入侵人體,導致經絡阻塞的表現。秋冬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傷身。建議作息調整為“早臥晚起”,如果時間允許,躺到陽光照耀時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陽氣受到擾動。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5. 堅持泡澡、泡腳

泡澡時在水中加入生薑或肉桂精油,可促進血液循環。也可在睡前用熱水泡腳,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鐘左右。泡腳後要立刻用毛巾擦乾,並趕快穿上保暖襪子。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6. 穿寬鬆衣物

打底褲、打底襪會緊緊“捆”在腿上,導致血液流通不暢,使肢體和皮膚表面的血液循環減慢,人只會更冷,嚴重時反而更容易凍傷。

秋冬告别手脚冰凉!

7. 睡覺時護好腳

腎經起始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建議穿溫暖的棉襪入睡,避免夜間足部受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