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速读十六国之匈奴汉国

刘渊是个传奇人物。史书这样描述青年时代的他--“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三寸。”算命先生见到他会连连惊叹:“此人相貌非常,吾所未见也。” 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洛阳度过的,因而能够受到汉文化的长期熏陶。父亲病死后,他回到本部世袭了左部帅一职。

速读十六国之匈奴汉国

“八王之乱”开始,失控的中原如潮澎湃,汾水流域的匈奴五部也蠢蠢欲动。永安元年(304),刘渊乘乱从邺城逃回山西,在离石县自称“大单于”,将五部匈奴整合在一起,组成了5万人的骑兵部队。一个新王朝的影子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披着曙光,带着血与火蹒跚走来。历史无法拒绝。 同年10月,他在今山西离石东北的左国城南郊建坛登基,宣布“复国”。为笼络辖区内的汉人,他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自称“汉王”。“乐不思蜀”的刘禅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在他入土几十年后,竟然有个姓刘的匈奴人打着他的旗号光复汉朝。阿斗的裤裆再松,也不至于漏出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豪雄。

速读十六国之匈奴汉国

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二年(308),刘渊正式称汉皇帝,迁都平阳,国号汉(史称“北汉”)。不久,刘渊将目标直指中华帝国的中心--古都洛阳,可惜他目标未竟就一命归天。 太子刘和继位后,方才发现军权掌握在四个兄弟手中。经过密谋策划,刘和决定夺权。但隔墙有耳,手握重兵的匈奴右部统领--四弟刘聪竟然杀进京城,将新皇帝刘和处死在尸骨未寒的父亲灵前,自己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 这个登上皇位的年轻人是个性情中人,他的故事还要从晋怀帝说起。

速读十六国之匈奴汉国

永嘉五年(311),刘聪派大将刘曜、石勒占领了洛阳,晋怀帝司马炽被生俘,晋朝帝王的陵墓被掘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嘉之祸”。 兴高采烈的刘聪大摆宴席,招待被俘后被封为新会稽公的司马炽。酒过三巡,刘聪对战战兢兢的司马炽说:“爱卿做豫章王时,我专程到你府上拜访,你说对朕闻名已久,并对朕所作的歌赋赞叹良久。后来,你又带我去皇堂射箭,赠给了我良弓美砚,你还记得吗?”从中午到日落,两位“老朋友”相见甚欢。临别之时,刘聪一时兴起,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刘贵人赐给了晋怀帝。

后来,长安传来了司马邺被立为晋朝皇太子的消息,刘聪懊恼至极。永嘉七年(313)春节,刘聪在光极殿大宴群臣。席间,他一改往日对晋怀帝的彬彬有礼,逼着晋怀帝身着仆人的青衣小褂,跟奴隶一起为在座的匈奴贵族斟酒。之后,赐毒酒一杯逼晋怀帝结束了29岁的生命。 消息传到长安“行台”,皇太子司马邺继承帝位,特意把年号定为建兴。建邺古城亦避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然而“建兴”这一年号并未给晋朝带来好运。

速读十六国之匈奴汉国

晋愍帝司马邺建兴四年(316),刘聪引兵包围长安,迫使晋愍帝投降。晋愍帝在被俘前留下诏书,要镇守建康的琅玡王司马睿继承皇位。第二年3月,因为晋愍帝还活在世上,司马睿勉强在建康称“晋王”,史称“晋国既建”。 刘聪开始得意忘形,每当喝得酩酊大醉时就到大臣家里串门,遇到漂亮姑娘就要立即尝鲜。一天,他来到大臣靳准家里,见其两个女儿靳月光、靳月华芙蓉如面,芳兰竟体,立即口头承诺纳二女为贵嫔,并当即在新岳父家里入了洞房。 刘聪还是除掉了表面老老实实、实为心腹之患的司马邺。按照并不科学的历史记载方式,最后一位落难皇帝一死,历时五十二年的西晋才算灭亡。

听到皇帝被害,晋元帝司马睿于建武二年(318)在建康举行了登基大典,改年号为大兴,宣称晋朝在东方复兴,史称“东晋”。 在这个成王败寇的时代,匈奴人收获的每一声欢呼只能验证他们的努力不曾白费。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支牧民后裔正在给、将要给混乱的中原带来什么,他们会不会像西晋那样成为后人耻笑的对象? 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走出西晋后期自毁长城的历史惯性。

速读十六国之匈奴汉国

刘聪一死,北汉的倒霉日子就降临了,原因是刘聪生了一个荒唐的儿子刘粲,而且没让刘粲跟自己学会如何打仗,只是跟自己学会了如何玩乐。东晋大兴元年(318),刘粲一上台就把五位如花似玉的后母收为己有。其中大臣靳准的两个女儿也一下子由后母变成了皇后和贵妃。刘粲和他的后宫像盒子里的豌豆一样滚作一团,至于小盒子外面发生了什么,他们一无所知。很快,岳父靳准掌握了朝廷大权。不到两个月,刘粲就被岳父砍了脑袋,刘姓皇族被统统杀光。 同时靳准下令掘开刘渊、刘聪的陵墓,将已经腐烂的刘渊尸体一顿乱捅,将尚未腐烂的刘聪的脑袋从尸体上砍了下来。北汉从此谢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