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心靈・TABS]3種情緒誤區,別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之前網上有個俄羅斯少年在國外論壇上發帖求辱罵,為的是徹底粉碎自己的生存慾望,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個俄羅斯小夥子17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網絡最具攻擊性,就算是平常人也會被一些“毒舌鍵盤俠”攻擊出抑鬱症,何況是一個本身悲觀的情緒病人?

不過,戲碼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發展,網民反而溫情勸導這位俄羅斯少年。一網友回覆,“我跟其他人站在一邊,我通常是個很惡毒的人,但是我知道你的感受,你最不需要的就是被別人吐槽。你應該去找個醫生尋求幫助,和心理諮詢師談一談。”

[心靈・TABS]3種情緒誤區,別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在自殺人數中,抑鬱病患者佔比不少,從我們都知道的哥哥張國榮,到最近幾年的Kimi喬任梁,明星因抑鬱症自殺的案例很多。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研究得出:抑鬱症將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這讓我們對抑鬱症有了更大的重視。

但重視歸重視,恐懼歸恐懼,不能因此來隨便給自己的情緒貼上“我得抑鬱症了”這樣的標籤,很多心病都是自己嚇自己導致心理不健康。

[心靈・TABS]3種情緒誤區,別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其實,在心理健康這事情上,我們有很多的盲點,在人民日報公佈的《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很多心理疾病不被認知或者被誤解。

錯誤情緒標籤一:

情緒低落=抑鬱症

一些人本來很開朗,但是不知不覺變得精神不振,情緒低落,生活消極,很容易就斷定自己得抑鬱症了。結果去做大量的測試,不斷推自己往坑裡跳。兩者區別在哪?

情緒低落只是暫時性的,抑鬱症是持久性的。

最近陰雨連綿,全國人民到處詢問太陽去哪了,杭州幾家醫院爆料精神障礙和抑鬱症患者真的多了。

但這真的是抑鬱症嗎?

這是真實版“給你一點陽光,你就燦爛”,並不是抑鬱症!

確診抑鬱病患者,是不會因為天氣才抑鬱,哪怕喜事連連,陽光燦爛,也不會開心起來的,因為抑鬱症是無法控制的情緒低落,情緒低落只是抑鬱症其中一項症狀, 出現幻覺、妄想、自責自罪,並且複發性高。

“突然對事情沒興趣,行動力低”,極有可能是你吃撐了。

[心靈・TABS]3種情緒誤區,別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錯誤情緒標籤二

抑鬱症和焦慮症傻傻分不清

莫名的緊張、持續的擔憂、憂心忡忡、慌張,這都是焦慮症的常見症狀,只要通過運動、放鬆心情就能破解的戲碼,抑鬱症是很難通過外界甚至沒法疏通負面心情的一種情感障礙。

最直接的區別是抑鬱症往往有輕生念頭,焦慮症的輕生念頭只是一時興起並一閃而過,焦慮症是不存在情緒低落這事情的。

不過這兩者還是有共同點的,都是情緒病,焦慮症是抑鬱病也有的情緒標籤,但焦慮不一定憂鬱了。

[心靈・TABS]3種情緒誤區,別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錯誤情緒標籤三

內向的人=抑鬱症患者

央視有一檔節目《零零後》紀錄片,主角是幾個“00後”的孩子,從他們上幼兒園一直跟拍到長大,記錄他們的10年成長變化。

其中有個女孩子叫“一 一”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她特別不喜歡跟小朋友玩,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玩耍,不吵不鬧,獨來獨往。

幼兒園園長一開始對她特別擔憂,“有的時候看她一個人坐在那裡,能感覺到有點淡淡的憂傷;但你去觀察她的行為,就會發現她是那麼的怡然自得。”

攝影師有一天忍不住問3歲的一 一,“為什麼你總是一個人玩?”“我喜歡一個人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有這樣的權利。”這是出自一個3歲小孩的口。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鶴立雞群的人,很多人都會這類內向性格的人貼上一種標籤“不正常”“抑鬱”

,但對一 一爸媽來說孩子很正常,夫妻倆屬於安靜型的知識份子,大多數時間都是獨處,給孩子取名“一 一”也是希望孩子有個簡單安靜的人生。

開明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不像那些沒了解清楚就把孩子帶到野機構去電擊治療。

[心靈・TABS]3種情緒誤區,別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TABS情I感標籤覺得,我們可以給自己的個性有個定義,有個人格標籤,明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並不鼓勵朋友們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畢竟現在普遍有都市情緒病,受到工作、生活等外界影響,過度或短暫興奮焦躁等情緒引起的情緒波動,精神狀態不佳,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休息。如果亂貼抑鬱症的標籤,很可能讓自己誤入歧途。

[心靈・TABS]3種情緒誤區,別亂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