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世界上唯一的一架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燕子”

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均設計出了不少“高大上”的超級武器,其中有一部分並不那麼實際,這部分更多的是異想天開與盲目攀比,而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就是其中一項。“NB-36H”與“圖-119”可謂是天生的冤家,兩型核動力戰略轟炸機設計為的就是美蘇兩國保持恐怖的“核平衡”。這裡需要說明一下,“NB-36H”雖然說設計為核動力戰略轟炸機,但是在1955至1957年的47次試飛中均採用常規燃料,只是在機身內部安裝了一個小型反應堆而已,反應堆並未對飛機提供實質動力,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是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世界上唯一的一架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燕子”

NB-36H核動力戰略轟炸機

1955年12月,前蘇聯“克格勃”情報機構費盡千辛萬苦搞到了一份絕密報告,報告稱美國已經開始研製名為“NB-36”的核動力戰略轟炸機。這份報告立即被送到當時的蘇聯著名轟炸機設計大師圖波列夫的辦公桌上,經過圖波列夫與助手梅爾金等人的研究得出結論,美國轟炸機上確實是有核反應堆,但是飛行時並不是核反應堆為飛機提供動力,飛機採用的發動機仍是未經改造的常規動力發動機。不過這一消息還是被圖波列夫上報給了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而NB-36轟炸機試飛的消息在被通報給蘇聯軍方後立即引起蘇聯軍方的高度關注。

世界上唯一的一架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燕子”

圖-95“熊”式 戰略轟炸機

作為一個“核迷”,赫魯曉夫是大力支持發展核動力轟炸機的,在赫魯曉夫的授意下,前蘇聯部長會議通過關於研製使用小型核反應堆的戰略轟炸機的第1561-868號決議。決議中指出,飛機設計具體由圖波列夫設計局和米亞謝夫設計局共同負責。面對美國直接在B-36轟炸機上改裝的設計,蘇聯為了加快進度追上美國也決定在技術上已經成熟的圖-95“熊”式轟炸機上進行改進。核反應堆則由為“列寧”號核動力破冰船提供反應堆設計的165原子能研究所承擔設計工作。

世界上唯一的一架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燕子”

圖-119轟炸機三視圖

在軍方大佬的不斷催促下,圖波列夫很快拿出了改進方案,而165原子能研究所也在加緊測試飛機所需的小型反應堆。1959年,165研究所研製的BBP小型反應堆試製成功,開始地面測試。測試的內容主要是反應堆自身的穩定性及有效控制核輻射的方法。1961年春,一架換裝BBP核反應堆的圖-95轟炸機出現在莫斯科附近的庫賓卡機場,蘇聯給這款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定型為圖-95A,機身編號243,為了保密起見,蘇軍將這個方案定名為119工程。後來,這架飛機也就被稱為圖-119,而赫魯曉夫則形容這架飛機為“永不疲倦的燕子”。

世界上唯一的一架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燕子”

蘇聯設計師將反應堆設置在機身中部,通過極其複雜的傳動結構驅動兩側的4臺HK-14A渦槳發動機。反應堆冷卻則採用風冷與水冷相結合的辦法,具體為反應堆內部採用水冷,水冷設施通過水管連接至機翼水箱,反應堆中的熱水通過迴路在機翼水箱內降溫後再流回反應堆。這種設計雖然很好的解決了反應堆的散熱問題,卻也導致了反應堆重量的增加。而且為了減少反應堆對機組人員的輻射傷害,在反應堆周圍安裝了多層重金屬防護罩,設計師還在駕駛艙與反應堆所在的動力艙之間加裝了兩道由鉛和橡膠製成的隔離門。整個反應堆安裝下來重量超過20噸,這個重量對於動輒幾萬噸甚至十幾萬噸的潛艇航母來講根本不算問題,但是對於最大起飛重量只有幾十噸的轟炸機來講太重了,直接影響飛機的結構設計,也影響彈藥攜載量。

世界上唯一的一架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圖-119“燕子”

在進行了60多次的飛行試驗後,蘇聯高層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便是核動力轟炸機存在的價值,即使所有技術問題全部解決,圖-119能夠順利服役,核動力轟炸機本身也是一個安全問題。因為核動力轟炸機是在空中飛行的,非戰爭時期在空中巡邏時一旦發生故障墜毀在本國或盟國領土上,就會帶來嚴重的輻射後果。即使是在戰爭時期,圖-119攜帶常規炸彈執行常規轟炸任務時被擊毀在敵國領土,也會造成大面積核汙染,對方會不會無法忍受以至於採取核反擊導致核大戰這也是個問題。再加上同時期的美國核動力戰略轟炸機項目下馬,於是蘇聯人也放棄了自己的核動力戰略轟炸機計劃,圖-119再也沒有了飛向藍天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