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廣場協議」是導致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原因嗎?

其實不是的。經濟過熱的症狀是生產過剩和資本過剩,實體需求無法容納,於是脫實向虛形成泡沫,到這一步其實已經晚了,泡沫不能吃不能喝沒有實際回報,大家都回神的時候就是斷崖式經濟危機。

現代經濟學認為這時候政府要重新分配避免資本過於集中,設法增加民眾收入擴大內需,引導投資流向實體經濟,加息抑制資產過熱,儘量抑制泡沫,讓經濟平穩發展。但是具體到每個政府,道理都知道就是不一定想做或者能做。

廣場協議同時日本和德國都大幅貨幣升值,吸引外資進入,但是走了相反的道路。

德國採取了財政緊縮和信用緊縮的政策,及早加息,減少政府支出,然後引導投資東德民生。

日本財政擴張信用擴張,加息滯後,政府主導國內基建地產,主動吹大國內泡沫。

所以德國沒有像日本那樣短短几年衝到人均GDP比美國高25%的泡沫高峰,也沒有像日本那樣20年之後都沒有恢復當年的繁華陷入長期停滯,整體平穩發展,避免了泡沫劇烈膨脹後又急劇破裂的社會衝擊。

日本「失去的十年」,主要是為自己當年放縱泡沫的行為還債。泡沫破裂給社會心理和企業財務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負面影響,為長達一代人的社會消費萎縮經濟不振種下了因子。每年賺20萬花20萬,和雖然能賺40萬但是欠著銀行30年期600萬貸款,消費心理,生活婚戀態度,甚至是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都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你覺得有些內容很眼熟,我說的是美國現在的減稅加工資,製造業迴歸,加息縮表防過熱三板斧。

「廣場協議」是導致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原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