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學生時代學習歷史,歷史中著墨最多的就是唐朝。“盛世大唐”是很多人對唐朝的瞭解,這個王朝由關隴貴族李淵所開啟,這個時代卻是由“天可汗”唐太宗所開啟。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唐太宗的故事,通過史書、文學作品、電影、電視基本上已經瞭解了,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君主。能做得了好皇帝,但不一定能做得了好父親,皇位的誘惑對於任何能夠接觸到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劫難。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故事以皇四子雍親王獲勝,結局是爭奪最厲害的人不得善終。康熙一生榮耀,捉鰲拜、平三藩、收臺灣,件件都可以彪炳千秋,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卻出了錯,因為瞧不上明代皇子教育,清代的皇子教育分外嚴格,這也就導致康熙的兒子們都十分出色,雖然有太子在朝,但也擋不住諸皇子的爭位之心,後來太子出錯不能不說這其中有諸位阿哥的逼迫。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唐太宗一世英名,在孩子的教育上也犯了和康熙一樣的問題。太宗皇帝是李淵次子,“玄武門之變”兄弟反目成仇,勝利者黃袍加身,失敗者身首分離,作為皇帝的李淵不能阻止兄弟反目,痛失兩個兒子後只得將這逼人的皇位讓給權勢滔天的秦王,晚年鬱鬱而終。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愛情故事一直被後世所讚頌,對於長孫皇后的孩子自是十分疼愛,長孫皇后一生總共為太宗皇帝生了三子四女,皆被太宗皇帝所寵愛。其中三個兒子分別是嫡長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李承乾作為嫡長子最為太宗寵愛,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僅8歲的李承乾就被冊立為太子。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史書記載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備受太宗的喜愛。為培養太子,太宗選擇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作為李承乾的老師,同時還不斷鍛鍊其作為儲君的政治能力。太子生病皇帝會下旨請天竺高僧波頗為兒子祈福。承乾病癒後,太宗大喜之下賜了綾帛等六十段與及時服十具給波頗。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無論是在教授太子政事上,還是在太子學習、生活上,太宗都極為上心,太子取得一些成就,太宗都會在朝堂上向群臣炫耀。按理說太宗對太子如此關愛,史書對這位太子的品性和處理政事的能力都有正面的評價,但太宗之後的皇帝卻是晉王李治,這位太子在歷史上留下的只是謀反被廢為庶人流放黔州的結果。究其原因,主要來自於父皇的態度。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父母之愛子,古來有之。但在皇家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卻不那麼尋常,太宗因和髮妻長孫皇后的夫妻情深,對長孫皇后的孩子也是十分寵愛,作為嫡長子和帝國的儲君,李承乾所得到的寵愛並不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同母兄弟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也得到了太宗的寵愛,李治是太宗幼子,在長孫皇后死後,和晉陽公主一起被皇帝帶在身邊養大。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李治年歲太小,雖得皇帝寵愛,但對太子之位並沒有構成太大的威脅。對於李承乾來說,威脅多半來自和太子年歲相差不大的魏王李泰方面,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和其兄長一樣也備受太宗皇帝的寵愛,年長後按禮制應該去自己的封地,但因皇帝的寵愛,特許“不之官”。唐太宗對李泰寵愛已經逾越禮制的寵愛,就連史官都不得不感慨到:“其寵異如此”。對於當時的太子李承乾自然也就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再加上,隨著太子的年長,叛逆之心漸起,唐太宗對太子的成長十分關心,怕太子走上歪路,面對太子的叛逆,太宗“搜訪賢德,以輔儲宮”,先後挑選了十餘位老臣、名臣出任東宮輔臣,如於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等,又令劉洎、岑文本與馬周遞日往東宮,與太子承乾談論。然而這些諫臣們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適合李承乾,一味的進諫是否能夠將承乾已經出現偏差的行為糾正過來?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太子修建宮室,被諫臣上書責罵;太子寵幸太常樂人,被皇帝責殺;太子召集突厥小孩入宮,被皇帝責罵。正處於叛逆期的太子,正因為自身有足疾而自卑,行事上稍有不慎惹來周圍諫臣的責罵,作為父親的唐太宗雖十分關心太子的成長,卻是以嚴厲的態度處之,再加上母親長孫皇后的去世,對於這位太子來說,內心的苦悶可想而之。此時,弟弟李泰在父皇那邊的寵幸日勝,隱約有超過太子的規制,這就使得這位敏感的太子漸漸心生不滿,認為魏王李泰是自己最大的威脅。《舊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又嘗召壯士左衛副率封師進及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深禮賜之,令殺魏王泰,不克而止。”

八歲被封太子,李世民的愛子,太子李承乾竟因爭寵而造反

對於正處在叛逆期的太子而言,內心的小敏感不但得不到父皇的呵護,反而被一堆諫臣所包圍,隨便一點錯就會批評,再不慎就以“告訴你父皇”威脅,苦悶的內心被太常樂人所安慰,卻引得父皇的殺害。在外,親弟弟李泰的寵愛日漸高漲,開始覬覦太子之位。有關李承乾的謀反原因,後人有說唐太宗的太子是一個同性戀,因為戀人被殺而對自己的父皇心生怨懟,最終走上謀反之路。畢竟人們總喜歡“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雖然這位太子是為了藍顏。但在小編看來,這位太子的謀反更像是父愛分配不均的一時意氣用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