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众所周知,豆制品含有植物性雌激素,认为雌激素是导致乳腺癌的祸首,事实果真这样吗?首先我们必须弄懂以下几个概念:

1、植物雌激素是什么?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是一类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非甾体类化合物,因为生物活性类似于雌激素而得名,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就属于其中之一。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植物雌激素在食物中的分布还是蛮广泛的,像是扁豆和谷物中的木酚素、黄豆芽中的香豆素,都是植物雌激素。

2、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

一提雌激素,许多人就心怀顾虑,因为过高水平的雌激素有引起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出血的危险。但植物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

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植物激素具有与雌激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与雌激素类似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比人体内的雌激素要小。

当人体内雌激素不足的时候,它的结合可以起到补充雌激素的作用;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它的结合又因为阻止了雌激素的结合,而起到抑制的作用,相当于降低了雌激素的水平。

3、 什么是大豆异黄酮?豆浆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

大豆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大豆异黄酮又称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人体摄入大豆及其制品时,异黄酮糖苷在肠道中经糖苷酶分解,释放出糖苷和具有生物活血的糖苷配基,这些活性物质在肠道中被直接吸收或被转化为最终代谢产物-----雌马酚(equol)。

4、 雌马酚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雌马酚是大豆异黄酮和大豆黄素在结肠微生物菌群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的最终代谢产物, 具有比大豆异黄酮更高的药理活性, 特别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雌马酚的生物活性以雌激素作用和抗氧化最为典型。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一、抗肿瘤

雌马酚的抗癌作用研究多侧重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尿中 2 羟基酮 /16α羟雌酮降低会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增加, 有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大豆摄入对该比值无明显影响, 但该比值却与血清和尿中的雌马酚含量密切相关, 这提示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可能主要归因于其代谢物雌马酚。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二、改善更年期症状、抗心血管疾病

食用大豆异黄酮食品可弥补由于绝经减少的雌激素,从而减轻或避免引起更年期综合症。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如果每天食用45克大豆,其更年期综合症的发病率就会降低40%。饮食中含有豆类食物,可缓解更年期妇女潮热出汗的症状。

大豆异黄酮还能改善更年期或临近更年期妇女全身的动脉弹性。

5、 大豆异黄酮――不会导致乳腺癌

大量研究都证实,适量喝豆浆可以预防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着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着预防作用。

2008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journalofcancer)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

此外,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癌症》(cancer)的文章《国际乳房健康和癌症指南》列举了世界各国一些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其中预防乳腺癌的饮食方法之一就是要适量吃大豆及其制品。

6、适量的豆制品摄入是安全的,不会诱发乳腺癌

适量的豆制品摄入是安全的,不会诱发乳腺癌,对于预防和减轻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作用,是很好的女性食品。大量研究都证实,适量喝豆浆可以预防乳腺癌。

植物雌激素≠人体雌激素,你还在听信流言吗?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人因摄入大量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因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西方人。

上海乳腺癌现状调查研究了上海市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现吃豆制品可显着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对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女性进行的膳食与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大豆对乳腺癌的发生有显着预防作用。

2008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journalofcancer)的一篇文章也表明大豆里的大豆异黄酮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反而会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尤其在大豆类食品消费量较高的亚洲人群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