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战德国投降后,为什么日本还在坚持呢?

王君蓝


日本从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山本五十六知道自己根本不能打败美国。只能是寄希望于让美国损失惨重,打疼美国人。让美国承认部分日本的既得利益。但是它错了,而且真正的惊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意味着轴心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珍珠港之后,美国对日宣战)

  但是,日本也很顽强,中途岛战役后,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从此就一蹶不振。美国海陆大军则一路势如破竹的杀过来,每天都有占领区丢失,星条旗越来越接近日本本土。直到美国人把原子弹都丢到了日本人头上。日本其实还想死撑,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日本人不害怕美军继续丢原子弹,一个接一个的毁灭日本的城市?到那时候,连天皇自己的安全都难保证了。毕竟日本人根本不知道,美国的原子弹其实已经用完。曼哈顿工程一共就制造三颗原子弹,美国在内华达沙漠自己爆了一颗,剩下两颗都扔日本了。但是,这属于最高机密。美军自己的将军都不知道美国造了多少颗原子弹,日本更无从得知。

  

  (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对日本实施毁灭性的战略轰炸)

  笔者的日语老师是一位日本四国岛的老人,他和笔者说过一些关于日本风土人情的事情。联想到近来神户制钢的大丑闻,基本可以得出日本人当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日本当时,谁都知道海军完蛋了,战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高层就是在拖时间,因为一旦战败自己就要负责任(成为战犯),所以多拖一天是一天,反正老百姓的命不值钱,玉碎的事让他们去好了。到最后已经原子弹都砸过来了,形势更严峻了。但是谁都不肯先开口认怂提投降的事情,因为要担战败的责任。正如这次神户制钢的大丑闻一样,神户钢铁厂的技术人员发现了问题,而且是好多年的问题,那么基本上谁都不会说。谁说了谁背锅,给大伙儿添麻烦。但是,情况危急,继续打除了死路一条还有啥用?当时继续打下去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保住天皇制,保天皇是事先制定的投降目标。当时美国人并没有明确保证天皇的安全,为达成目标,日本的军队就有义务继续打下去。只不过最后天皇还是决定冒险认怂投降了,然后就必须有人自杀(背锅)了。主要是“投降”这个话没人敢说,只有天皇可以说。哪个将军敢提投降,分分钟被军部当叛徒处理。一个人要投降很容易,丢了枪举着白旗就投降了。一支军队要投降也不难。但是按至今的政治思路,二战时那种国家级的投降恐怕就是绝响了。哪怕是萨达姆被抓了,都没宣布伊拉克投降。

  

  (原子弹爆炸后的巨大蘑菇云)

  其实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单纯从损失上说,并没有东京大轰炸那么大。而且东京大轰炸造成的伤亡大,是因为太突然了,后期汲取教训,疏散了城市人口,轰炸造成的伤亡就大大减少了。那么当时日本高层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呢?早在1944年的7月。塞班岛战役后,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政府就开始秘密寻找本土决战用的指挥所了。要求是远离海岸,抵消美军的海上优势。最后选定了古代信浓国属地长野县植科郡松代町。信浓国又称“信州”,在日语里面与“神州”一词同音。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认为“北条时宗打败了北来的蒙古军,东条(英机)一定能打败东来的美军”。看看这就是封建迷信害死人呀!不管怎么样信州被选为天皇避难地的事情就定下来了。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长野县植科郡松代町。抛开迷信的角度来说,长野县是本州岛的中心地区,具有一定的纵深(日本那点国土能有多少纵深),地形多是山地,人民也忠于皇室,善于保守秘密,这也是选定此处的理由。除了陆军修建的松代大本营之外,海军也在奈良县天理山的一本松山修建了可以容纳皇室和政府机构的“天理大本营”。即使到了最后一刻,日本海军和陆军都还在内斗。

  

  (天皇逃跑计划的护卫部队)

  因为天皇都要躲这里,那我就重点说说松代大本营的情况。日本在山体内修建了10公里长的山洞作为指挥中心、防空洞和仓库,工程造价2亿日元。包括天皇与皇后御住所、大本营、宫内省、政府机关、媒体电台、中央电话局等设施。根据计划,一旦美军大兵压境,天皇本人以及皇太子明仁、义宫正仁亲王和昭和天皇的五个皇女就会立即从疏散地转移到松代大本营避难。考虑到那时候铁路系统肯定已经被摧毁,军方特地专门为转移皇室人员而定制了2部大型半履带式装甲车,由近卫师团骑兵联队护卫。这种装甲车配有两层的装甲钢板和重机枪防空火力,前半部是侍从武官舱室,后半部是皇族居室,有床和绒毯,车身为黄绿色迷彩,届时逃跑的时速定为40公里。原本存放在皇宫中的镜、剑、玉“三种神器”也将一起转移。

  

  (天皇准备用来逃跑的装甲车)

  只可惜,时间不等人,还没等到天皇的庇护所修建完毕。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时,松代大本营工程进度才勉强到了75%。特别是物资和粮食日本都已经严重不足了。投降时大西泷治郎说过,当时日本有些地方已经闹饥荒了。皇族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继续拖下去。磨蹭了半天还是苏联人先动手了,之前苏联对日本一直很冷淡,加上《苏日互不侵犯条约》1946年就要到期,所以日本也在作面对苏联入侵的准备,谁想到才1945年苏联就翻脸了。几十万已经被抽调成架子部队的关东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被苏联红军消灭。关东军认为1945年7-8月雨季来临。而苏联刚刚结束对德作战,还来不及完成对日作战准备,而且中苏边境都是高山密林不利于苏军机械化部队行动,没想到后贝加尔方面军完全出乎日军意料直插关东军腹背,关东军迅速崩溃。天皇一看大势已去,赶紧投降吧。

  

  (战败了,总得有人背黑锅,切腹自杀谢罪吧)

  天皇都宣布无条件投降了,背锅的也选好了。陆相阿南惟几大将,儿子在前线阵亡后,本人在停战诏书上签字附署后切腹自杀;东部军司令田中静一大将,在镇压了投降时的几次叛乱后(包括著名的宫城事件),于8月24日自杀。这两位尽了自己的职责后自杀,而东条英机这种自杀都不会的,只能背黑锅了。当时美国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责任,大概也是看日本很会找背锅侠,心里咋舌不已。


战争史


二战,日本是日本,德国是德国,欧洲的德国被打崩了,不代表亚洲的日本必须跟着投降。

当时的日本是个独立的强国,它一开始就没有捡到德国多少便宜,又不是德国的仆从,还是个易守难攻的岛国,为什么不能坚持呢?

虽然当时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明眼人都看得到反法西斯的盟军阵营越战越强,世界形势完全是一边倒,整个欧洲的法西斯势力被连根拔起,日本只是独木难支。

日本自有自己的小99,首先咽下去的战争果实吐出来很难,尤其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和东亚的那些地盘。日本很明白它一投降,作为盟军的中国必然大翻盘,英国、法国、美国甚至荷兰都会捞回自己战前的利益,并在日本身上狠狠的割一刀。这是国运之战,不见棺材怎么能落泪呢?

其次盟军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随着战局的日趋明朗,各国间的龌龊也开始集中爆发。比如中南半岛与法国的龌龊;美国觊觎这块土地,却怂恿中国以前宗主国的身份与法国斗,但那个中国自信心不大,也确实不想掺和便装聋作哑。美国与苏联的矛盾也是巨大的,二者差不多已经到了一言不合马上开抡的地步,抢钱抢技术抢地皮,德国都给抢成了两半。

这种敌人内部的龌龊让日本人很抱有希望,在他们看来无非战争继续扩大罢了,反正当时的世界大战已经打得天下大乱,美苏互相开片并不是不可能。再说战后的世界很明显是要洗牌的,那么多前列强们留下的真空地带,都是一片一片的大肥肉,它们争夺这些都来不及,何必要苦苦为难日本?

日本人的这种幻想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它们始终不愿意接受“无条件投降”,并且坚持要以“一亿人玉碎”为代价战到最后。背后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想“有条件终战”,日本人把吃进来的吐出来,然后大家回到1938年前,各找各妈各回各家。

这样的话,日本人至少保留了在中国的利益,它们当时实质上已经将满洲给割裂了出去,只要能继续控制东三省、半岛和琉球,那么你拿你们的东南亚和太平洋,我继续走的我大陆政策,互不影响。

甚至日本人在挑动美苏关系的同时,还寄希望于能在“事变”后加入其中一方,博取翻盘的机会,如此这般,日本并未走到绝路嘛!

要知道,直到苏联对日宣战,苏日合作的北库页岛萨哈林油田(日本称其为北桦太)仍然在位日本提供战争油料,日苏方面虽然因为“诺门罕战役”大打了一仗,但实则没有真的撕破脸皮,苏日双方都在利用对方开发远东和分润油田产量并稳住对方不给自己的后方捣乱,所以实际情况与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剑拔弩张不同,苏日虽然一直都互相龌龊,苏联还派过大规模的军援和“志愿航空队”帮助抗战,官面上却与日本是笑脸相迎的。

1941年的《苏日中立条约》让苏日之间更是亲密了一层:1.保障和平友好关系,尊重对方领土完整。 2.缔约国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战争对象时,双方保持中立。这个条约还同时给出了日本对“蒙古国”的所谓地位支持。此后苏联停止了对华援助。

二战末期的日本很看重苏联这棵大树,它很寄希望于苏联对远东的控制欲,并产生与美国的冲突(实际上确实产生了,但矛盾爆发推到了50年那场战争。),但结果不如人意,美国在苏联出兵当天把核武器抢先甩到了日本人头上。

杜鲁门憋了很久的一石二鸟之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震慑了苏联,一方面彻底压垮了日本。

苏联开始犹豫自己的吃相是不是得收敛点,美国则拉出个“大家一起占领日本”的标题诚邀各路嘉宾。但连常凯申都知道美帝只是“说说而已”,已经一屁股坐到日本本土,并顺势啃下了38度线的白头鹰怎么可能让人染指远东?

这些战前战后的东西联系起来,我们其实能很好的看到日本的末日败亡之路。其实1945年他们的高层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但在国内疯狂的军国主义面前妄谈“终战”可能谁都付不起代价。直到原子弹爆炸,这才打碎了一切高层的幻想,也给了议论和平的“台阶”。

但日本人的拖延和活动并非有错,后来50年代的历史究竟怎么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只是一切都显得急促了些,而本该急促的却让核弹给炸怂了。

只怪日本人真的没猜到这世界上有原子弹这种不讲理的东西。


王司徒军武百科


关于日本投降,在二战结束后,曾经有日本学者对日本投降的原因做出过总结。大体上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以天皇为代表的皇族成员以及部分的军政高层怕死。千万不要觉得这很可笑!别看日本鬼子兵不畏死,但真正敢破腹自杀的高层官员实际上没几个,都是在忽悠老百姓去送死罢了。特别是苏联进攻东北以及美国投放原子弹后,天皇已经无路可逃。继续顽抗到底,天皇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以天皇为代表的好战分子希望以投降为谈判条件,尽可能的保存实力。因为日本如果再继续战斗下去,最后还是会战败。与其输个精光,不如主动投降,保存实力,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也说明日本并没有真正的反思战争,无时无刻都在盘算翻盘。后来右翼分子不是又复活了么?

通过以上两点投降原因的总结,大体就可以勾勒出德国投降后,日本方面的心态了。


1945年4月1日,美军发动冲绳战役。此时的日本,海军已经全军覆灭。

1945年4月16日,苏军发动柏林会战,此时的德国,精锐已经全部打光。

十一天后,希特勒扶持的墨索里尼伪政府彻底垮台,墨索里尼在逃亡德国的途中被游击队俘虏,第二天被枪毙。尸体随后被运到米兰,并被倒吊在米兰洛雷托广场的一个加油站顶上示众。

又过了两天,希特勒在自己总理府的地下室开枪自杀。随后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一把火给烧了,遗骨被埋进一个炮弹坑。(后来又被苏联秘密组织挖出)



看见自己两个盟友的惨状,当时天皇都快吓尿了。他知道如果再打下去,自己也一定会跟那俩人一样的下场。必死无疑!只不过日本比意大利和德国的情况稍微好点,意大利和德国都被盟军打到了本土才覆灭,而日本当时没有这个问题。虽然精锐净丧,但是美军暂时还没有能力打倒本土。

因此在冲绳岛战役期间,裕仁天皇就已经投降的想法了。只不过裕仁这个老鬼子当时不想无条件投降,因为无条件投降,意味着他的命运要掌握在盟军手上,他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惨一点的下场,美军会把他像墨索里尼那样枪毙!稍好一点,美军会把他像希特勒那样威逼自杀。总之就是没好死就对了。因此裕仁希望美军能有条件的接受自己投降,就像一战时期的德国一样,赔款割地都可以,但是不能拆分日本,自己的生命安全也要受到保障。

裕仁老鬼子这么盘算,有他的理由。因为一是满洲国有相对完整的基建和纵深;二是苏联与美英存在分裂的可能性,比如巴顿在德国投降后就叫嚣要跟苏联干仗;三是冲绳岛战役还在打,美军的死伤很惨。据美国智囊团估算,如果按照冲绳岛的战损比,美军要占领日本全境的话,最少需要动员六百万军队,花费三个月的时间,付出五十万人阵亡,约一百二十万人伤亡的代价才能拿下日本!为此美国联邦政府还提前预定了50万枚紫心勋章。为的就是日本不投降,美军要登陆日本岛作战。

然而这毕竟是大事,偏偏美国又是死不起人的国家。于是在1945年6月底,也就是美军拿下了冲绳岛后,暂缓了进攻日本本土的计划,寻求损失更小的办法。



在1945年7月,美国没有什么大行动,裕仁的心稍微宽了一点。当时日本高层想出了一个很恶心的策略——全体国民总玉碎。想依靠这个办法恐吓美国,让美国不敢轻易的动日本,争取有条件谈判的资本。

然而美国不吃这一套,当时杜鲁门总统策划了三个方案:一是拉苏联入伙,斩断了日本借苏联翻身的念想;二是将新研制的原子弹秘密运到提尼安岛(塞班岛附近),装备使用大杀器威慑日本;三是计划在日本九州岛南部和关东平原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分别是“奥林匹克”和“冠冕”。

到了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放的第一枚原子弹炸毁了广岛。

两天后,苏军对日宣战,整个东四省和朝鲜半岛东北部都被苏军的攻击范围内。

又过了一天,美军投放的第二颗原子弹轰炸了长崎。

苏联和美国的连续打击,压垮了裕仁身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是真的被吓尿了!尤其是日本陆军元帅畑俊六在广岛目睹了原子弹的威力后(在核爆炸中捡了一条命)。回到东京就对裕仁描述原子弹的恐怖,并强烈主张停战。这一下裕仁算是彻底服了。他不再奢求有条件的投降,只希望美国能饶他一命就行,其余什么都可以答应。

但是牛皮已经吹出去了,特别是六月份的全体国民总玉碎口号,对狂热军国主义分子极具煽动性。当裕仁对首相铃木贯太郎说出自己打算投降时,铃木都要晕菜了。早干嘛去了啊!现在要是宣布投降,倒希望美军快点来救命,因为少壮派军官全疯了,局势已然失控。谁敢投降,少壮派绝对要发动兵变。

事实证明,铃木的担心是非常准确的。当投降的小道消息传出后,东京的驻军立即发生了叛乱。近卫师团师团长森鸠因拒绝参与叛乱,被少壮派军官杀掉。并且叛军还闯入皇宫,寻找投降的录音盘,想阻止投降广播的播出。与此同时,少壮派还派出了前往首相铃木的家里刺杀他,想顺便把主张投降的内阁都消灭。铃木贯太郎因为提前得知消息,靠跑的快才捡了一条老命。叛军没能找到首相,转而进攻枢密院长的住宅,枢密院长平沼也趁乱溜走,侥幸逃脱。经此事变,铃木内阁全体辞职。

到了8月15日的中午12点,裕仁在广播中发布终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宣布无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之后,日本高层的表现,非常非常的不要脸。先前嚷嚷着要一亿国民总玉碎的高层,大多故意装疯保命,没几个敢真正破腹自杀。倒是受军国主义蛊惑的草根官兵自杀的非常多。比如东条英机这厮就是因为怕疼,不敢切腹而用手枪自杀,结果手软还打偏了,没死成。再比如裕仁的叔叔东久迩稔彦亲王为了讨好美军,模糊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把当年吹牛的“一亿玉碎”的口号改成“一亿总忏悔”。十足的不要脸。

美军进驻日本岛后,一是觉得日本人都是特么的疯子,虽然投降了,但是如果真的杀了裕仁这厮,难保会有大动乱;二是裕仁认罪态度比较好,麦克阿瑟很满意,便没有清算这帮衣冠禽兽的皇族,保住了他们的荣华富贵,只吊死了几个头面人物走走过场。



总的来说,德国投降后,日本大势已去。包括裕仁在内的很多人日本人都心知肚明,仗打不下去了。但是美军还没有进攻到日本本土,苏联与西方也有矛盾,因此日本方面便幻想借助这两点有利因素与美国谈判,争取有条件的投降。然而美国不接受日本的有条件投降,日本又打算绑架全体国民,用一亿日本人(包括朝鲜和台湾)的性命与美国做最后一搏,再争取有条件投降。

就这么僵持了两个月后,随着苏联出兵,美国投放原子弹,日本高层真心畏惧了,才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事实也证明了,日本的负隅顽抗是有效果的。咱们的教科书上说日本是无条件投降,但其实日本是有条件的投降!天皇没被追究责任,战犯也就绞死了那么几个。当年策划南京大屠杀的朝香宫鸠彦亲王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战后依然是花天酒地,后来还成为“日本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名誉会长,轻松挥杆于青山绿水之间,活到94岁才自然病死。至于最大的元凶裕仁,他则是因为十二指肠癌,以88岁高龄病死。

请问这算哪门子的无条件投降?就是因为连元凶都没有受到惩罚,也直接导致了如今日本的军国主义复苏和种种历史问题。



Mer86


首先,西方战场和东方战场的战争进程时不同的。德国投降时1945年5月,日本举国主义虽然已经穷途末路,但依然保有一定的实力。其中,在中国大陆还有200万左右的军队;在南洋日军虽然开始进行战略收缩,但尚有一战的能力;美国虽然已经对日宣战,在欧洲的西线战场的战斗并没有完全结束;当时苏联尚未决定参加对日作战……总之,在5、6月间,日本尚有背水一战的机会和能力。

从日本国内的形式看,虽然投降的声音渐起,但是主战派还是非常强硬。当时日军总兵力超过了700万,其中200多万都是10多岁娃娃兵,战斗力非常堪忧。随着美军的逼近,日本大本营开始考虑投降的问题,并且专门询问了日本驻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冈村宁次的回答是:“百万大军尚在,何以言降?”

日本当时崇尚武士道精神,叫嚣着“一亿玉碎”,嚣张气焰不可一世。当时日本本土上对国民进行大规模军事训练。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几乎达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国民以必死的精神和即将到达日本本土的美军进行焦土抵抗。

日本这个民族在近代以来几次对赌国运的战争,如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均已胜利告终,并由此走上了高速发展、对外扩张的道路,权威而神化的天皇成为全日本的骄傲和精神支柱。所有这次以天皇为名义发起的“圣战”,在没有天皇正式下达投降的命令前,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坍塌。提投降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日本的罪人。

综上,无论是从国际形势,还是日本国内局势来看,日本保有几个月至一年的挣扎期。这也是在《波茨坦公告》中,美国人要求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消灭日本的人员伤亡,美国人迫不及待地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



小马达嗒嗒


其实早在德国正式投降之前,日本就已经萌生退意!虽然嘴上高叫着“玉碎”,但身体却很诚实。

1945年4月7日,新首相铃木贯太郎上台,作为一个坚定的主和派,他的工作就是在为结束战争而奔走.

至于他们为何在这期间还仍然坚持战争,迟迟不肯投降,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原因,日本想冒险获得“筹码”

投降这件事分为两类,有条件和无条件,无条件的投降就要任由别人处置,最后的下场往往也是被“压榨”到极点,所以就算是日本到了最后已经明白打不赢战争,但是他们仍然要争取一个有条件的投降,而且当时的日方也有这个“底气”。

在先前的战场上,美军对上日军基本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在著名的冲绳岛战役之中,美方的损失达到了不能接受的地步。

按照这场战争的战损比来计算,美国要想登陆日本结束战争,最少也需要动员国内六百万的军备力量,而且这六百万将会有五十五万人死在日本,战伤人数也会达到一百二十万左右。

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中,美国的军队是最“死不起”的,舆论的影响以及家属的心情都是国内的不稳定因素,美国军方甚至在战争开始之前制订了五十多万枚紫星勋章。

所以美国是最不希望和日本硬碰的,天皇也是凭借这一点才“赌”一把,为的就是给自己的投降增加条件。

第二点原因,天皇以及贵族成员太怕死

日本军人虽然在战争中有着非常疯狂的表现,但他们也是被领导们给“洗脑”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不可能脱离怕死的本性,更何况天皇已经有了两个好“例子”可以参考。

墨索里尼被搞定以后,民众和盟军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对他进行好一番折磨以后实行了枪决,最后他的尸体还被倒挂在洛雷托广场附近进行示众。

希特勒虽然没有那么惨的结局,但最后也落得被逼杀的下场,这两种情况都是天皇及其族人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对投降一事并不抱好的幻想。

第三点原因,苏美关系“微妙”,日方想静待“变数”

在二战后期,苏方和美方以及西方的大多数国家已经产生了矛盾,苏共的很多将领都扬言“趁热”打到美国去(玩笑话)。日本方面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以后,天皇及其下属赶快在国内组织好了抵抗力量,摆出一副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势头。

其目的就是尽量的拖延一下时间,看看苏美关系会不会进一步恶化,如果苏联和西方国家彻底闹翻,自己这边的形势就会有很大的逆转,甚至还可以巩固已经获得的东南亚领土。这样的想法虽好,不过事情的发展也超出了日方的想象。

综上所述,日方不投降主要还是抱有侥幸心理以及贵族阶层怕死,天皇也不可能让日本在地球上消失,所以他们最后还是选择了无条件的投降。

白话历史君


如今,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年代,但是每当长辈谈及那些惨不忍睹的战争,相信很多人还是会有很多感触的。所以虽然不愿意回想,我们也必须铭记历史,这样才能更加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日本军队对我国发动了激烈的进攻,而我国的军人甚至是平民都对他们实行了强烈反抗。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半地区,德国也同时在对苏联实行着霸道的攻击。作为战争的主要发起国,德国的实力相比日本其实是要强很多的,毕竟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成果德国国防军已经拥有了极其先进的装备,而且加上军队制度一向严苛,所以德国军人的综合素质还是要比日本好一些的。

那么为什么明明德国比日本强,在战争中却还没能比日本坚持的时间多呢?

究其原因,其实主要有两个。首先就是对手不同,其受到的反抗力度也就不同。相比苏联,当时的中国其实还是比较弱的,若不是后来他们激怒了美国,估计能坚持的时间会更长。但是德国就不同了,他们的对手是强大的苏联,所以他们战败的速度也就更快些。

另外,战争后期,美国这个世界强国直接加入了战场,但是考虑到地理位置,他们采用的是先处理欧洲地区的战争再转而加入中国战场。当时的美国基本是在德国彻底战败后才对抗日本的,所以日本才会坚持更多的时间。


利刃号


这个问题和两国在当时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

德国和日本都在做着最后的顽抗,只是德国在最后一战——柏林保卫战中,面临着苏军的强大攻势,虽然说是抵抗到底,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据统计,在柏林战役中,苏军在整个二战中所死亡的人数中,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柏林战役,由此可见德军的顽强。

很显然,苏军的巨大伤亡让美国人看在眼里,必然心有余悸。

德,日,意三国为轴心国,这三个国家中,很明显德国是老大,按道理老大都投降了,你老二也应该跟着投降才对啊!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这老二不但不投降,还要负隅顽抗,准备跟美军血战到底,将全国人力都装备起来。

这种心态和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有很大关系。

一件事情就能说明。

在日本投降后,前去参加受降仪式的一个日本记者,回来后向天皇报告事情经过后,又说了一句话:“这场战争如果是我们赢了,我们能这样对待美国人吗?”

据说日本天皇沉默了。

这就是区别。在日本人的思想里,国家一旦被占领,本国的全民族百姓都将活在刀山火海,民不聊生的环境里。日本国民都将成为占领国的奴隶,任人杀戳和宰割。而这些,也是日本军队在占领他国时做过的事。所以在曰本投降后,大量的日本人自杀,大量的日本女人逃进深山,大量的儿童被藏起来,在他们看来,美国人会虏走他们的女人,吃掉他们的孩子。

在这种心态下,日本人岂能投降,更何况在常年的武士道精神渲染下,只能玉碎,不能瓦全。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深知要占领日本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美国人伤不起,又凑巧研发出了原子弹,那对不起了,只有请你们尝尝原子弹的滋味了。

日本人若知道被美军占领后,会被如此宽大的处理,也可以说是好处,早就投降了。


李晋263


首先,日本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德国还是不一样的,其次,还有日本当时的战争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对苏联的期许

在诺门坎战役过后,日本大致放弃了北上的战略,于是在1941年与苏联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其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德国投降这段时间来看,日本与苏联没有进行过一次公开的战役(诺门坎战役是1939年6月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份,苏联援华顾问团不算)。所以,当时日本想着,关东军尚且拥有实力,而且在苏联不向日本宣战的情况下,日本依然可以依托本土和建设多年的中国东三省以及关内的占领地区与盟军展开决战。因此,日军在保存对苏联不进攻日本的期许下,依然有足够的信心给予盟军惨重的打击,并且在盟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被迫与日本篝和。

(草原上的关东军)


战争形式对日本来说并不是很悲观

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在莱特湾海战过后几乎损失殆尽,但是这仅仅意味着海军马鹿被打残了,而陆军马鹿依然在日本本土和中国以及东南亚拥有庞大的兵力。同时,日军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又攻占了大量的土地,大有威逼重庆之势,而雪峰山战役对于日本中国派遣军来说损失也并不是很大。并且此时,日本还有接近700万的兵力,其中400万是之前的正规军,加上伪政权的兵力,有接近一千万的军队。而且,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的所有占领区都还在日本手中,并且在太平洋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占领区也在手中。更不会因为德国的投降而投降。且在中国台湾和东北依然有庞大的工业体系,依然可以装备大量的军队,毕竟,“一亿玉碎”这个口号说出来,没有一点底气是不可能的。

(日本依然拥有战斗到底的实力)

所以,综合以上的原因,加上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力下,不对日本造成十分惨重的打击,日本也是不可能投降的。


卡扎拉


大家好,我是锬锬,本文1168个字,阅读时间大约3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在二战德国投降之后,日本还要坚持三个月呢。

大家都知道,在1945年的4月30号希特勒自杀之后,德国很快在5月7日宣布了无条件的投降。但有趣的是,德国在投降三个月后,日本才勉强在八月份投降。这是为什么呢?是日本自己想背水一战?还是认为自己还可以力挽狂澜,以一敌百?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武士道精神和天皇的自私

要知道,日本是一个崇尚武士道精神的国家。一切指挥都忠于天皇,而失败则意味着他们将剖腹自尽。而以这种方式结束战斗,或者是以这种方式死去是最没有尊严的,所以他们宁愿在战争当中殊死一搏,所以基于这种武士道精神和天皇的命令。日本迟迟没有选择投降。而天皇是自私的,他认为不到最后一刻也绝不能投降,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性命高于一切,所以还没有被苏联压制的情况下,他还是希望垂死挣扎,而他的垂死挣扎,给民族带来的就是更多人的牺牲。

2.不愿“无条件投降”

根据波兹坦的公告,当中明确要求了日本要无条件投降,其中有一条就是需要“战犯交付审判”。而对于这一条,日本人已经看到了墨索里尼的下场。所以为了保全军方的高层领导和天皇,日本选择再一次的殊死抵抗。希望美国能够知难而退,让他们和自己聊一聊是否可以“有条件投降”可惜的是,美国两颗原子弹让他们学会了做人。

3.对苏联的妄想

这二点期间,虽然欧美国家和苏联外表上是盟军关系,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矛盾和冲突。日本也明白自己在1941年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抓住这一点,他希望通过与苏联的谈判,利用苏联在盟军当中帮助日本在投降后获得一些利益。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惜的是,日本的这最后一颗救命稻草,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彻底破灭,因为在美国投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9日正式向日本宣布进入作战状态。

4.“玉碎计划”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为了守护国土,日本准备在美国踏入日本岛之后。就将实施这种疯狂的自杀式进攻,该计划被称为“一亿玉碎”计划。其目的是希望为自己有条件投降,作出牺牲,不仅如此,在当时日本也控制着中国的大量东北领土,他们甚至想过去国迁都到中国东北,但是这个想法肯定也是徒劳的。毕竟中国人民不好惹。

通过这些,不得不说,日本是一个喜欢妄想和疯狂的国家。当然,这种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在好的地方,可以让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用不好,只有带领国家走向毁灭。日本的投降是历史的必然,但同时,锬锬也希望日本能够铭记这段历史。该道的歉,迟早要还的。


你有什么有趣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喜欢锬锬的文章请点个赞,如果对锬锬其它的文章感兴趣请关注锬锬,有什么想问的历史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哦,您的鼓励是锬锬继续码字的动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LongTime常锬


德国在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正式投降,之后盟军在6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后向日本发出了最后通牒,但是日本政府拒绝了,一直到8月15日才投降。为什么日本在德国投降后依然坚持了三个月,难道日本精英政治家和天皇不知道战争的去向吗?

日本政府的政治家和天皇是知道自己的处境和皇军的未来的,因为自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失利后,在面对美国的跨岛进攻战略和海上封锁策略时,皇军已经有两百多万士兵被分隔在各个太平洋岛屿上面临补给困难和自生自灭的局面。同时海上封锁导致了日本本土物资的短缺,比如战争必须的橡胶、石油等。因此,从1943年开始日本再也无力发动自己能掌控局面的战争了。尤其是在德意志帝国的无条件投降和欧洲战场的结束后,日本政府已经知道自己必败的结局。

但是日本政府没有选择及时投降,这里考量的点不在于日本是否战败的结局,局面是清楚的:日本已经输了,而是日本不能接受无条件投降,希望能有一个体面的投降条件,尤其是要保全天皇和尽可能保持现有的政治体系。而在当时内忧外患情况下的日本,这点是无法保证的,日本国民在美军的轰炸中经历着空前的灾难,国内民众造反的可能性是相当高的。

此时,日本政府将希望不切实际地寄托在了苏联身上。虽然在欧洲战场上,苏联和自己的盟友打的一塌糊涂,甚至是希特勒在珍珠港事件后对美宣战来拉拢日本,也没有改变日本对苏联的立场,这一立场基于1941年3月签订的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政府和天皇认为,当时的苏联已经做好了对日互相妥协的准备,毕竟在欧洲战场结束后苏联和西方国家的矛盾开始凸显,苏联也不希望在东方再树敌,同时苏联和日本至少互相是中立国,因此通过与苏联的谈判可能会为日本争取到最佳的投降条件。另一方面,对待盟军,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出动更多的神风攻击队和加强本土的抵抗作战,争取让盟军感到棘手从而给日本较为体面的投降条件。

事实证明,这些是日本政府的单方面想法,苏联比日本想的野心大,斯大林希望迅速调军队前往亚洲获得更多的利益,在7月未撕毁日苏和约的前提下对日作战。同时,盟军也没有屈服于神风攻击队,相反通过原子弹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更大的苦痛。

因此,日本迟到的投降有日本政府自己的算盘,当然代价是牺牲了更多的日本士兵和平民,另一方面也有盟军的因素。毕竟在德国无条件投降后,盟军尤其是美国当然希望日本也一样无条件投降,因此在波茨坦公告中并没有提出要保全天皇体制,这也使得日本没有尽早投降。

事情的发展耐人寻味,按理说天皇体制是日本法西斯的源泉动力之一,美国占领日本后是不会让天皇制度继续存在,然后出于将日本建设成为对抗苏联的东方桥头堡的想法,保证天皇意味着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统治日本,日本政府的想法却得到了满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