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人當過兩次皇帝,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少年ok


一、晉惠帝司馬衷

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兒子,在九歲的時候被司馬炎立為太子,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司馬衷即位。

司馬衷即位後信任賈氏,最後導致了八王之亂。公元301年,司馬倫篡位,奉司馬衷為太上皇,之後司馬冏和司馬穎謀殺了司馬倫,迎司馬衷復位,之後司馬衷被其他諸王輾轉挾持。公元306年,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公元307年司馬衷去世。


二、唐中宗李顯

李顯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兒子,公元656年出去於長安,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公元683年登基即位,公元684年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公元699年武則天覆立其為皇太子。公元705年復位。公元710年去世,葬於定陵。


三、唐睿宗李旦

李旦是唐中宗李顯的親兄弟,公元684年,李顯被廢,武則天立李旦為皇帝,李旦名為皇帝,實為武則天的傀儡。公元690年李旦讓位於武則天。公元705年武則天還位於李顯,李顯欲立李旦為皇太弟,李旦拒絕。公元710年李顯去世後,經過唐隆政變,李旦於當年六月二十四登基。公元712年八月,李旦禪位於太子李隆基,退為太上皇。公元716年,李旦病逝。

四、元文宗圖帖睦爾

圖帖睦爾是元武宗次子,元武宗即位後立自己的弟弟為皇太子,武宗死後,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元仁宗即位後,將圖帖睦爾和他弟弟流放到海南瓊州。公元1323年泰定帝即位後將其召回京,封為懷王。公元1328年七月,泰定帝去世,燕鐵木兒發動大都政變,立圖帖睦爾為皇帝。公元1329年2月圖帖睦爾讓位於哥哥。同年八月,毒死明宗,之後圖帖睦爾再度即位。公元1332年,文宗病死,遺詔立明宗之子為弟。

五、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明宣宗朱瞻基之子,出身四個月便被立為皇太子。公元1435年,明宣宗駕崩,朱祁鎮即位。公元1449年朱祁鎮御駕親征,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虜。瓦剌打算利用其皇帝的名號招搖撞騙,但是大明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機會,于謙為首的大臣擁立朱祁鈺為帝。也先沒有撈到好處。便發兵攻打北京城,但卻被于謙等人擊敗,最後沒有利用價值的朱祁鎮被也先送回了大明。

回到北京,朱祁鈺沒有讓位於他,反將其軟禁起來。公元1457年正月,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迎朱祁鎮復位,朱祁鎮復位後將於謙等人處死,二月,將朱祁鈺廢為郕王。公元1464年正月英宗朱祁鎮駕崩。


司馬長史


中國歷史上二次當皇帝的有多個,甚至有三次當皇帝的咧!

1.二次為帝的皇帝唐朝既發生三個:

唐中宗李顯,系唐高宗李治七子,武則天三子,唐高宗李治死亡後即帝位,旋被廢。


同年,由唐高宗李治八子,武則天幼子睿宗李旦即帝位,又被廢,武則天稱制,後即帝位,改國號為“周”,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稱帝的女皇帝。

武則天年老病重時,唐朝重臣、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兵變,迎中宗李顯復帝位,復唐國號,李顯二次為帝。


步李顯後塵,睿宗李旦亦二次為帝。

唐昭宗李曄在位時曾被藩鎮、朝臣驅下帝位近一年,後又作為傀儡工具復位。

2.南宋高宗趙構,曾被兵變拉下帝位,兵變將領擁立趙構不足歲小兒為帝,趙構後在勤王大軍壓境下得以復位,那個小兒皇帝是宋朝唯一不被承認的皇帝。

3.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亦曾二次為帝,中間被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㻋為帝八個月。

4.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刺時被俘,代宗朱祁鈺即帝位,病重期間,將軍石亨、政客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發動“奪門之變”,迎朱祁鎮二次為帝。


5.晉惠帝司馬衷,“八王之亂”中被廢,後又復位。

6.清朝末帝、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後不甘寂寞,在張勳復辟鬧劇中,短暫的12天為帝,如果算上偽滿洲國康德帝位,則三次為帝了!

站立兒童為愛新覺羅.溥儀


z山海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六位皇帝兩次登基。

第一位,傻瓜皇帝司馬衷,在其父司馬炎駕崩後登基,司馬衷智商有問題,所以他的皇后賈南風實際上說了算。賈南風是個禍國殃民的皇后,她不但長得難看,奇醜無比,不能生育,而且善妒,眼裡容不得別人,包括太子。賈南風雖然醜,但是個淫婦,每天帶俊俏男子入宮,淫後殺掉。他不滿國丈楊駿操縱朝政,操縱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殺之,隨後又殺了司馬亮與司馬瑋,且毒殺聰明的太子。趙王司馬倫“清君側”,捕殺賈皇后,廢黜晉惠帝,自立為帝。文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擁等不服,帶兵殺入京城,殺死司馬倫,復立晉惠帝。八王之亂開始了。

第二位,唐中宗李顯,唐高宗李治駕崩後,李顯即位。不到兩個月後即被他的母親武則天廢黜,貶為廬陵王。後武則天改朝換代,建立大周朝。武則天當了十五年皇帝后,親唐的大臣們再次擁李顯復位,重建大唐。

第三位,唐睿宗李旦。武則天廢黜中宗李顯為廬陵王后,立李旦為皇帝。後武則天登基為帝,李旦的皇帝就當不成了,成為太子、相王。武則天退位後,李顯重登大寶。但李顯後被韋后和安樂公主害死,李隆基平定韋后之亂,李旦又被立為皇帝。這是他第二次登基。

第四位,唐昭宗李曄,唐僖宗駕崩後以皇太弟身份即位,後左右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王仲先要挾宰相召百官署狀同意“廢昏立明”,李曄退位,太子監國。後宰相崔胤聯合禁軍將領孫德昭擊敗劉季述,為李曄“反正”,昭宗復位。

第五位,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泰定帝駕崩後,梁王王禪、丞相倒剌沙等擁立泰定帝子阿速吉八於上都,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遣使至江陵迎接圖帖睦爾入大都繼位,出現兩位繼位的皇帝,引發戰爭。後圖帖睦爾方獲勝。但元文宗採取燕帖木兒的建議,立文宗哥哥周王和世琜為元明宗,自己被立為皇太子。後圖帖睦爾毒死元明宗,復位。

第六位,明英宗朱祁鎮。明宣宗駕崩後繼位,與瓦剌交戰被俘,是為土木堡之變。明代宗繼位。瓦剌送回明英宗,被明代宗軟禁。後明英宗趁明代宗病重,在武清候石亨、左都御史楊善、副都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的擁戴下發動奪門之變,復登皇位。


陸棄


真正意義上當過兩次皇帝實際上的就一個,明英宗朱祁鎮。他是大明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史稱兩朝天子。


朱祁鎮,公元1435—1449年在位,時年8歲登基在位14年。公元1457—1464年在位。時年30歲在位7年,總計21年,朱祁鎮在位時候,第一任期糊里糊塗,第二任期也許經過囚徒的歲月,總算精明不少,但依舊是個昏庸這主,但做的唯一的善事就是停止了殉葬這一野蠻的做法。朱祁鎮從皇帝而囚徒,由囚徒而太上皇,又由太上皇而又為皇帝。這一奇特的經歷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也算是封建政治史上的奇蹟了。

1449年,朱祁鎮率大軍出征瓦剌,由於聽信太監王振導致慘敗於土木堡,隨行大批文官武將戰死,而他朱祁鎮堂堂大明天子也被活捉。但他比北宋徽宗強多了。不知道他有和種魅力。讓瓦剌首領也先對朱祁鎮很是不錯,至少在個人生活水平上很不錯,沒有受到虐待,當然也先有拿朱祁鎮奇貨可居的意思。在蒙古整整待了1年的朱祁鎮終於回到了北京,此時在北京的皇帝是他的弟弟朱祁鈺。朱祁鎮他有臉回來也是夠可以的,而且他對於弟弟朱祁鈺沒有把皇帝之位還給他感到十分不滿。回來以後被朱祁鈺關進南宮整整7年,可以說,朱祁鈺對待朱祁鎮真不如也先,皇家之涼薄可見一斑,無情最是帝王家是這件事最好的體現,但如果朱祁鈺把朱祁鎮給殺了。就沒有後面的奪門之變了,可見朱祁鈺還是不夠狠。



奪門之變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朱祁鈺,他可以善待朱祁鎮。完全可以讓其地方就藩、但囚禁起來確實不對。朱祁鎮既擔心朱祁鈺會奪走他的皇位,對其百般防範,但是又不殺,最終導致英宗復辟,正是景泰帝這種矛盾的心理和做法導致了他悲慘的結局,可以說是咎由自取。朱祁鎮南宮復辟成功偶然性很大,是徹底的一次政變,公元1457年二次登基以後,第一次事就是殺了于謙,天子最冤之事莫過於此,朱祁鎮給大太監王振公公正名,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並在京城智化寺為王振建立旌忠祠。(大概是因為王公公給皇帝被黑鍋的原因吧)。第三件事就是朱祁鎮下令修建廟宇。紀念瓦剌太師也先。堂堂大明天子給敵國酋長酋長在京城立廟,我懷疑朱祁鎮的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朱祁鎮雖有停止嬪妃殉葬的行為,也不過是小惠而已,但就憑上面說的三件事朱祁鎮應該是大明最無能的最差勁的皇帝,也是最忘恩負義的皇帝。沒有之一。網上說他是;喪師辱國,叫門天子,遺禍千秋,真是神來之筆,誅心之句。說的真是太好了。最大的過錯就是容縱建州女真壯大,養虎為患,遺禍後世千秋。可以說有明一代,最大的昏君就是這位兩朝天子朱祁鎮。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還是有好幾個的。

一、司馬家的兩個白痴

晉惠帝司馬衷

司馬衷應該是第一個當過兩次皇帝的人。

晉武帝泰始三年,司馬衷被立為皇太子。儘管司馬衷幾乎是個白痴,但由於有權臣賈充的支持,加上司馬炎被人糊弄,總覺得兒子不是太傻,所以一直沒有動他的儲位。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為永熙。

這是司馬衷第一次當皇帝,當然,他什麼也管不了,只是個傀儡,任由各路野心家擺佈。

永寧元年春正月乙丑,趙王倫篡帝位。丙寅,遷帝於金墉城,號曰太上皇,改金墉曰永昌宮。

四個月不到,趙王倫就失敗了。儘管司馬衷無能,但相比野心勃勃的其他人,大家覺得還是這個白痴可愛一些。

逐倫歸第,即日乘輿反正。

所以,司馬衷又在眾人的擁戴中,再次繼續當他的傀儡皇帝。

一直到被毒死。

後因食餅中毒而崩,或雲司馬越之鴆。

晉安帝司馬德宗

第二個當過兩次皇帝的,還是司馬家的,巧的是,也是個白痴。

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凡所動止,皆非己出。

司馬德宗是晉孝武帝的長子,以序當立。

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立為皇太子。二十一年九月庚申,孝武帝崩。辛酉,太子即皇帝位,大赦。

安帝即位後,皇叔司馬道子和外戚王國寶鬥爭的很激烈,兩虎相爭的結果,便宜了荊州的桓玄。

十二月壬辰,玄篡位,以帝為平固王。

桓玄篡位,司馬德宗被廢為平固王。

不過,桓玄也是為人作驅除的。很快,劉裕打敗了桓玄,迎安帝復位。

義熙元年春正月,帝在江陵。南陽太守魯宗之起義兵,襲破襄陽。己丑,劉毅次於馬頭。桓振以帝屯於江津。辛卯,宗之破振將溫楷於柞溪,進次紀南,為振所敗。振武將軍劉道規擊桓謙,走之。乘輿反正,帝與琅邪王幸道規舟。

因為司馬德宗是白痴,所以桓玄篡位之後,並不擔心他興風作浪,他反而保住了性命,最後被劉裕的弟弟劉道規從桓玄軍中搶了回來。

這是他第二次做皇帝,但是,他的運氣也就到此了。

現在,朝廷的大權被劉裕所掌握。他也是要篡位的。

初讖雲“昌明之後有二帝”,劉裕將為禪代,故密使王韶之縊帝而立恭帝,以應二帝雲。

劉裕比較迷信,既然讖語說孝武帝之後,晉朝還應該有兩個皇帝,他可不願意傻等,就殺了安帝,迎立他的弟弟為恭帝,這不就湊夠兩個皇帝了嘛。

二、一對窩囊廢中宗、睿宗

唐中宗李顯

唐中宗李顯是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他大哥李弘被武后所殺,二哥李賢被武后廢為庶人,於是輪到了他當太子。

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遺詔皇太子即皇帝位,軍國大務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後為皇太后,臨朝稱制。

李顯這個人吧,命裡專被女人克,第一次當皇帝沒多久,就被老媽給廢了。

二月戊午,廢皇帝為廬陵王,幽之。

被廢的理由,是因為他亂說話。

中宗欲以韋玄貞為侍中,又欲授乳母之子五品官;裴炎固爭,中宗怒曰:“我以天下與韋玄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中宗想讓自己的老丈人當宰相,組成自己的班底,武后當然不能坐視,即使中宗說的話沒毛病,他也遲早被廢,因為他老媽是個奇女子,想要自己做皇帝。

一直到他老媽病得要死了,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中宗才回到他久違的帝位。

悲慘的是,第二次當皇帝,他又遭了自己老婆和女兒的毒手,這也是兩個滿腦袋想做武則天第二的女人。

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於韋后,恐事洩被誅;安樂公主欲韋后臨朝,自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於餅餤中進毒,六月,壬午,中宗崩於神龍殿。

唐睿宗李旦

李旦比他哥哥李顯要明白得多,第一次當皇帝,很清楚自己是個傀儡,很快就主動把皇位讓給母親了。

從皇帝又變成皇太子的,李旦應該是第一個。

中宗被韋后毒殺後,太平公主與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發動政變,李旦第二次登上皇位。

這一次,李旦總算不是個完全的傀儡,不過,在妹妹太平公主與兒子李隆基兩個強人的鬥爭中,他也必須做出選擇。太平公主為了挑起李旦對兒子的敵意,故意讓觀察天文的星官說天象有變,暗示如果不除掉太子李隆基,睿宗的帝位可能會有危險,但李旦倒是很想得開,既然如此,索性直接傳位給兒子好了。

延和元年,星官言:"帝坐前星有變。"睿宗曰:"傳德避災,吾意決矣。"七月壬辰,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懼入請,睿宗曰:"此吾所以答天戒也。"皇太子乃御武德殿,除三品以下官。八月庚子,即皇帝位。

太平公主很清楚,在李旦心中,兒子肯定比妹妹親,她賭的是,比起兒子,李旦更在乎自己的帝位。

不過,比起帝位,可能李旦更在乎自己的命。

因為這個妹妹,象曾經的老媽一樣危險,相對而言,還是自己的兒子靠得住些。

三、兩次皇帝、兩次太上皇

宋高宗趙構

宋高宗趙構曾經有過一個親兒子趙旉。

建炎三年,由於趙構寵用御營都統制王淵及宦官康履、曾澤,激起兵變,統制官苗傅和御營副將軍劉正彥殺死王淵,並逼迫趙構退位,立趙旉為帝,改元明受。

遂命勝非以四事約束傅:一曰尊事皇帝如道君皇帝故事,供奉之禮,務極豐厚;二曰禪位之後,諸事並聽太后及嗣君處分;三曰降詔畢,將佐軍士即時解甲歸寨;四曰禁止軍士,無肆劫掠、殺人、縱火。如遵依約束,即降詔遜位。傅等皆曰:“諾。”帝顧兵部侍郎兼權直學士院李邴、令草詔,邴請帝御札。帝即所御椅上作詔曰:“朕自即位以來,強敵侵凌,遠至淮甸,其意專以朕躬為言。朕恐其興兵不已,枉害生靈,畏天順人,退避大位。朕有元子,毓德東宮,可即皇帝位,恭請隆祐太后垂簾同聽政事。庶幾消弭天變,慰安人心,敵國聞之,息兵講好。”

這是趙構第一次當太上皇,和第二次不同,不是自願的。

由於趙構是徽、欽二帝北狩後,唯一逃回南方的皇子,當此亂世,正需要收拾人心之時,從合法性上說,沒人夠資格和他競爭帝位,苗、劉兵變最後失敗,固然有自身實力不濟的原因,但逼迫趙構退位,已經讓“清君側”變味了,趙旉還是個嬰兒,如何擔得起軍國重事,趙構復位,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不久之後,勤王的軍隊就平定了叛亂,苗、劉均被處死。

趙構再次登上帝位。

有了這次教訓,他對手中握有軍隊的將領自然一百個不放心,不妨說,岳飛被殺的悲劇,苗、劉之變,也是個遙遠的引子。

而他唯一的兒子,沒過多久就夭折了。

紹興三十二年,宋高宗趙構退位,傳位於養子宋孝宗,第二次當了太上皇。

四、弟弟要讓位,哥哥當真了

元文宗圖貼木兒

元泰定帝剛死於上都,知樞密院事燕帖木兒立刻在大都發動政變,一開始,他宣言擁立的是武宗的長子周王和世㻋。

從燕帖木兒的舉措看,他並不急於迎和世㻋南返,反而把在江陵的武宗次子圖貼木兒先接了回來,然後以“人心向背之機,間不容髮”為由,擁戴圖貼木兒登上帝位,這是元文宗第一次當皇帝。

歲戊辰七月庚午,泰定皇帝崩於上都,倒剌沙專權自用,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懼。時僉樞密院事燕鐵木兒留守京師,遂謀舉義。八月甲午黎明,召百官集興聖宮,兵皆露刃,號於眾曰:“武皇有聖子二人,孝友仁文,天下歸心,大統所在,當迎立之,不從者死!”乃縛平章烏伯都剌、伯顏察兒,以中書左丞朵朵、參知政事王士熙等下於獄。燕鐵木兒與西安王阿剌忒納失裡固守內廷。於是帝方遠在沙漠,猝未能至,慮生他變,乃迎帝弟懷王於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帝,以安眾心。復矯稱帝所遣使者自北方來,雲周王從諸王兵整駕南轅,旦夕即至矣。丁巳,懷王入京師,群臣請正大統,固讓曰:“大兄在北,以長以德,當有天下。必不得已,當明以朕志播告中外。”九月壬申,懷王即位,是為文宗,改元天曆,詔天下曰:“謹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讓之心。”

燕帖木兒首要的任務,是擊敗上都擁戴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的勢力,由於和世㻋頗得西北諸宗王的支持,所以他當初的表態,很可能是為了穩住周王,贏得西北宗王的支持。

燕帖木兒很快就攻破了上都,但周王卻誤以為弟弟真的要讓位給自己,所以在漠北諸王的擁戴下,匆忙在和寧登基,是為明宗。

朔漠諸王皆勸帝南還京師,遂發北邊。諸王察阿臺、沿邊元帥朵烈捏、萬戶買驢等,鹹帥師扈行,舊臣孛羅、尚家奴、哈八兒禿皆從。至金山,嶺北行省平章政事潑皮奉迎,武寧王徹徹禿、僉樞密院事帖木兒不花繼至。乃命孛羅如京師,兩京之民聞帝使者至,歡呼鼓舞曰:“吾天子實自北來矣!”諸王、舊臣爭先迎謁,所至成聚。天曆二年正月乙丑,文宗復遣中書左丞躍裡帖木兒來迎。乙酉,撒迪等至,入見帝於行幄,以文宗命勸進。丙戌,帝即位於和寧之北,扈行諸王、大臣鹹入賀,乃命撒迪遣人還報京師。

登基沒多久的文宗,則退為儲君。

丙子,文宗受皇太子寶。

退位實非文宗所願,所以在退位前,他還忙忙的冊封自己的皇后。

畢竟,皇位的誘惑力太大了。

丙戌,皇太子入見。是日,宴皇太子及諸王、大臣於行殿。庚寅,帝暴崩,年三十。

明宗顯然是被毒死的,元文宗臨死前承認:

“昔者晃忽叉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朕嘗中夜思之,悔之無及”。

文宗第二次當皇帝,也不過三年多時間,死時二十九歲,壽命還不如被毒死的哥哥。


五、運氣好到爆的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可能是人們最熟知的當了兩次皇帝的人。

而且兩次時間都不短,第一次十四年,第二次八年。

從小就享盡了榮華富貴,中年飽受了八年的磨難,然後又突然重新成為天下第一人,朱祁鎮的人生,刺激的有如坐過山車。

他運氣好,土木堡之變,如果沒有于謙力挽狂瀾,也許會重演金滅北宋的悲劇,他也就成了宋徽宗第二;

他運氣好,如果不是于謙勸說景泰帝,他也許還是要在蒙古包裡,度完餘生;

他運氣好,奪門之變,如果不是景泰帝無後又病重,他可能就要在南宮裡,一直過著幽禁的生活。

當然,必須承認,他也有過人之處。

很難想象自小嬌生慣養的朱祁鎮,能忍受在蒙古一年的俘虜生涯,在南宮幾年的幽禁日子。

運氣好,也得他先熬得住。

也許因為自己飽受幽禁之苦,他釋放了自永樂朝以來,一直被幽禁的建文帝的後人。

所以後世對他的評價整體還不錯。

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朱祁鎮會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呢?


孟替非




當過兩次皇帝,名氣還比較大的,應該就是明英宗朱祁鎮。

當朱祁鎮第一次當上皇帝時,當時還比較年輕,身邊可靠的人只有兩個,一是太監,因為太監和他一起從小長大。二就是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因為他們是親兄弟,一奶同奶,盤濃於水。

王振是朱祁鎮身邊最有文化的太監,也深得朱祁鎮的信任。太監不可怕,就怕太監有文化。

有了文化後的王振,就有了理想,當然這個理想有點陰暗。這個太監還夢想能象大將軍一樣指揮一場大的戰役,那就是和北邊的蒙古舊部開打。順便回一下自己的老家,讓家鄉父老都看下自己有多威武。

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走了幾天後,發現指揮打仗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就又給皇帝建議馬上回北京城。



然而就在這打與不打之間,士兵的士氣已大大消磨。北方的也先領導本部落的軍隊消滅了這20萬大明最精銳的軍隊,朱祁鎮被活捉了。憤怒的人們在兵敗身死前,還不忘把王振給殺了。

也先意外的綁定了最昂貴的肉票,也就是當時的皇帝朱祁鎮,於是決定向大明的首都進軍,準備要更多的贖金。

這個消息馬上就傳回了北京,名臣于謙馬上決定立皇帝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並且重組了北京的防務,並召集各地的兵馬火速來北京護駕。

想來收贖金的也先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進攻北京城又被打的有點暈。只好拿著這個過期的皇帝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當上皇帝后的朱祁鈺馬上就發現了當皇帝的好處,從內心深處也希望自己的哥哥不要回來了。也先也認為這個前任皇帝在自己手上有點燙手,於是就希望降低價格賣給明朝,然而明朝皇帝根本不要。

也先就認為乾脆送回去算了,於是在大明使臣的訪問中,把前皇帝歸還了。

朱祁鈺對自己的親哥哥,前任皇帝非常戒備,派出親信,把他看護了起來。大臣們想去看望一下,也被拒絕了。

朱祁鈺本來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接班,無奈只有一個兒子,還死在了自己的前邊。朱祁鈺心情也不太好,就自己也大病不起,離死不遠了。

這時徐有貞和石亨決定兵變,讓朱祁鎮重新接任當皇帝。這樣的政變,竟然也成功了,於是太上皇出來又當上了皇帝。

朱祁鎮當上皇帝后,在眾人的要求下,處死了前朝功臣于謙。

這就是歷史上知名的:錯用一人,錯殺一人。錯用的是王振,錯殺的是于謙。


新知傳習閣




答:中國歷史上當過兩次皇帝的人還是不少的,有晉惠帝司馬衷、晉安帝司馬德宗、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宋高宗趙構、元文宗圖貼木兒、明英宗朱祁鎮等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除了明英宗朱祁鎮是在征途被敵國俘獲之外,其他的都是發生了宮廷政變,反對派將他們廢黜了,但因為政治上的需要,支持派、或者野心家又把他們扶上帝位,這就出現了兩次當皇帝的情況。

可以想象,這些人的命運如此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應該是不幸多於幸。

下面我說幾個比較另類的兩次稱帝的故事。

這幾個故事都發生在清朝,而且,不大為人們所注意到。

大清朝政權的建設主體為女真人,女真人在建國前處於原始落後狀態,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其政體在建立過程中的出現了許多混亂的歷史。

單就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過程論,其正式建國具體是什麼時間,基本就是一筆糊塗賬。

《滿文老檔》記:萬曆十五年(1587年)六月二十四日,努爾哈赤有正式“定國政”,但這“國政”內容不過是在討論和制訂如何維護奴隸主私有財產的問題,根本就不象是什麼國政!那麼,《李朝實錄》又有記:萬曆十七年(1589年),努爾哈赤在建州部內“則自中稱王”,這算不算建國了呢?《滿文老檔》還記: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蒙古喀爾喀等五部尊努爾哈赤為昆都侖汗(漢譯恭敬之意)。

但是,在這段時間裡,努爾哈赤一會兒稱自己有國名主“金”(《滿文老檔》,太祖卷3,28頁),一會兒又稱“女真滿洲國”(《滿文老檔》,太祖卷3,37頁),一會兒還稱“女真國建州衛”(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校注》,22頁)。而且,他都已經稱王稱汗了,但發往朝鮮的文件,仍蓋著“建州左衛之印”(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校注》,22頁)。文書上自稱“女真國龍虎將軍”(《李朝實錄》,宣祖卷142,19頁)。

針對如此混亂的現象,史學家把努爾哈赤正式建國的時間定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

王在晉的《三朝遼事實錄》、計六奇的《明季北略》都把這一時間定為“大清朝建元”。

實際上,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這天,努爾哈赤並未定國號為“大清”,他只是在這天喝酒喝高了,在皇太極等諸貝勒的攛掇下,上了一個尊號,為:奉天覆育列國英明汗。(事見《滿文老檔》,太祖卷5,67、68頁)

國號不是“大清”,那是什麼呢?上面說了,《滿文老檔》在太祖卷3的28頁上記載有努爾哈赤稱“金”的文字了,國號好象是叫“金”,但努爾哈赤在天命四年(1619年)發往朝鮮的文件上,有用漢字篆寫的“後金天命皇帝”七字印文,表明其國號叫“後金”。

說了這麼多努爾哈赤,但下面我要說的人不是努爾哈赤,而是他的繼位者——清太宗皇太極。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建國稱汗後,使勁和明朝叫板,亮肌肉、秀身材,在他們父子的心中,他們的後金汗國和大明帝國是持平等地位的,也就是說,大汗和皇帝是一樣的。

但是,當大明帝國督師薊﹑遼的袁崇煥在和皇太極議和時,皇太極用漢文書寫書信,按自己的理解把“大金國汗”翻譯為“大金國皇帝”。袁崇煥極力抗議,說“汗”是“汗”,“帝”是“帝”,豈能亂寫?!

皇太極這才如夢初醒,知道“帝”與“汗”是有區別的,於是產生了由“汗”向“帝”轉化的想法。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舉行登位典禮,宣佈即皇帝位,正式改國號為“大清”,改年號為“崇德”。

從某個程度上說,皇太極算是兩次當皇帝的人,第一次不那麼正式,再來第二次加強下。

如果說皇太極兩次登基還不算滑稽,再來說說他的兒子順治帝福臨。

皇太極暴斃於崇德八年(1643年),由於生前未立皇儲,為爭皇位,諸貝勒幾乎要兵戎相見。

幸好,經過諸王大臣的調停,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和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多爾袞平息了爭端,遵守勢力平衡原則,推舉年方6歲的福臨登位。

順治帝福臨本來已經正式在盛京登位稱帝了,但到了第二年,清兵入關,佔領了大明帝都北京,大清諸王公惟恐帝位得不到大明子民的承認,又於該年十月一日在北京舉行了一次定鼎登基大典。

所以,順治帝福臨和他父親皇太極一樣,都是兩次登基,兩次稱帝。

最後要說的是清朝末帝愛新覺羅.溥儀,他在1912年2月12日宣佈退位,但到了1917年7月,張勳發起一場復辟鬧劇,他又重坐上龍椅,過了12天的皇帝癮。1934年3月1日,溥儀還在日本人的操縱下當上了臭名昭著偽滿洲國康德帝位,嚴格地說,他算是史上罕見三次為帝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