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質的9種說法

鄭和下西洋不但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也是中外關係史中的盛事。對於它的研究,肇始於本世紀初,但真正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器,加以全面、系統、深入的探討,則是建國以後的事。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質的9種說法

1.

“蹤跡建文”說。《明史·鄭和傳》因襲明人說法,稱鄭和下西洋是為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2.

“耀兵異域”說。這原是《明史》的另一說法,長以來,也頗為人們所襲用。解放前,梁啟超、張錫綸、童書業、李長傅笭都持此說,將鄭和下兩洋指述為殖民事業。對此,很多人頗不以為然。鄭鶴聲、揚熺、鄭釣等指出,鄭和使團雖擁有精兵,但不是用以征服他邦、掠奪別國領土財富,僅用以自衛。耀兵說所謂的“服”或藩屬關係,並非強迫建立,而是宗主國以“宣德化而招徠之”的方式與藩屬國保持的一種政治關係,是以中網在經濟上吃虧,政治上得虛名來計和是實現的,有別於近代的殖民政策。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質的9種說法

3.

穩定局勢、發展友好說。鄭和前二次下西洋的主要任務,是要在東前亞沿海諸國之間,建立一種國際和平的局勢,併為下一步向東南亞以西的運航建立中轉站;後次則是發展中國和亞非國家的友誼,相互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4

.雙重目的說。儘管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很明顯,但從明初經濟發展的要求和船隊的實際活動考察,擴大外貿也是很突出。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質的9種說法

5.

經濟原因為主說。調控制海外貿易、擴大朝或貿易是了增加財源,彌補財政虧空。

6.

政治原因說。鄭和隊的動以朝廷招徠遠人,向鄰國擴大影響為主,海外貿易處於附屬地位,朝貢貿易也僅是“實以經濟懷柔政策施加經濟影響的一種手段”。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質的9種說法

7.

加強文化文流說。持這種觀點的主要是灣學者。方豪指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重在宣揚中國的文化,維持並保障東南亞的和平秩序”。

8.

“針對帖木幾帝國而發”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聯絡印度等國,共御企圖援助殘元勢力中亞強國帖木幾帝國。帖木兒帝國確實曾有東援北元殘餘勢力的企圖,明朝為了牽制其後,聯合印度是必要的。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質的9種說法

9.

“建立回教同盟”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幫助以滿刺加為首的南洋一帶的回教國同盟來反抗爪哇帝國的統治。

對於以上說法,你有什麼看法?歡迎您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