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保險公司常常將年金險的產品形態設計的眼花繚亂,通過複雜的利益計算,動人的文字,數額龐大的演示表和充滿誘惑性的案例,來吸引人們購買。不誇張的說,“保險都是騙人的”這個印象,有一半應歸功於年金險的銷售誤導。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不同年金險之間的區別,希望大家能夠明明白白買保險,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被白白套牢了幾十年,主要內容如下:

  • 區分年金險要關注哪些要素?
  • 年金險有哪些種類?
  • 真●年金險和儲蓄型保險的本質區別

一.區分年金險要關注哪些素

按照保監會的定義:

  • 年金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並按約定的時間間隔分期給付生存保險金的人身保險。

意思就是,你按照規定交了保險費之後,從合同規定的領取時間開始,直到身故或合同規定的截止時間,每過一段時間都可以領一筆錢。

市場上那麼多年金險,主要區別體現在什麼地方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要素的排列組合: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繳費年限:這個很好理解,就是繳費多長時間。比如:躉交、三年、十年或一直交至退休。

在總保費相同的情況下,年金險繳費期越短,獲得的回報就越高;但是,如果是為了給自己準備養老金,保費年交或月交,一直交至退休,更適合家庭的財務規劃。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領取時點:就是可以領取年金的時間點。比如:有的年金險,當年交保費當年就可以領取年金,這種產品被稱為即期年金險;也有的產品是繳費後過一段時間後才可以領取,如5年後、10年後、到50歲、60歲開始領取,這種產品被稱為遞延年金險

領取期限:指的是年金可以領取多長時間。比如:有的可以領取20年、30年、至60歲、至80歲,這種被稱為定期年金險;有的可以領取到終身,就是隻要活著每年都可以領取一筆錢,這種被稱為終身年金險

領取金額:領取金額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每年領取固定的金額,這種產品被稱為定額年金險;一種是領取的金額可以每年遞增,這種產品被稱為增額年金險

定額年金無法抵禦通貨膨脹影響,購買力會逐年縮水。但是

目前市場上商業年金險基本都是定額年金險,這是因為增額年金對於保險公司風險相當大,萬一長期利率降低,或者人均壽命大幅增加,保險公司就會存在虧損的風險。

而由公司為我們繳納的社會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和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掛鉤,所以是一款增額年金險。這個優勢是商業年金險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強調一定要先上社保的原因。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有無分紅:有的年金險有分紅,有的沒有,我們需要知道下面這兩點就可以:

  • 由於定價方式和精算的原因,分紅型產品都比較貴。
  • 分紅是不確定的,後期能否達到預期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了以上的這幾點,年金險往往還搭配一款萬能險,那樣產品形態就更加複雜了。

二.年金險的種類

年金險按照不同的關鍵要素劃分,可以分為不同類型: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這麼多種類,再加上排列組合,仍然分不清啊!

其實,雖然看上去種類很多,但是在知守君看來,年金險只有兩種:

  • 一種是可以真正延長我們經濟生命的產品,我們稱之為:真●年金險。
  • 另一種是披著年金險的外衣,其實質卻是一個長期儲蓄,我們稱之為:儲蓄型保險。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年金險是用來轉移“活得太久”的風險,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才能夠起到這個作用呢?知守君認為,這種保險必須能夠滿足以下條件:

1、必須能夠領取至終身。

因為我們想要經濟生命和生理生命等長,就需要和生理生命一樣的現金流,如果不能夠領取至終身肯定無法起到這個作用。

2、每年領取的保險金要遠高於本金所能夠產生的利息。

為什麼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有一款年金險,年交保費20萬,連續繳納5年,總繳保費100萬,5年後每年可以領取1萬年金,終身領取,投保人身故後,受益人可以將100萬保費領回來。

有沒有發現,這個保險每年領取的1萬年金,其實就是投保人100萬本金每年以1%利率所產生的利息。

這和我們將本金放在銀行,每年取利息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區別,雖然也可以終身領取,卻依然是一個長期儲蓄。

這種保險能夠轉移我們“壽命太長”的風險嗎?

顯然是不可以的,否則我們為什麼要買保險呢?把本金一直放在XX寶裡就可以了。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3、如果壽命足夠長,就可以“佔到保險公司的便宜”。

為了能夠更好的理解,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樣的產品無法佔到保險公司的便宜。我們以市場上的一款年金險產品為例,來看看它的利益演示表: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這個年金險:年交保費10萬,繳費10年,第5年開始領取年金,領取終身,60歲時可以領到一筆祝壽金,在到了105歲的時候,現金價值還有將近100萬。

有人可能會說:

這樣很好啊,不但解決了養老金,還可以留一筆遺產給後代,一個產品兩份保障。

其實,你仔細想一想,年金險相當於我們交保費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用我們的錢投資增值,然後,保險公司將投資增殖的錢以年金的形式返還給我們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計入保單的現金價值。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如果在我們身故時,現金價值還有很多,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我們一直到身故都是花自己的錢,而且還沒有花完,即使活到了105歲,也沒有佔到保險公司一分錢的便宜。

所以,這在本質上還是一種儲蓄,並不是用來轉移養老風險的年金險。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才能夠佔到保險公司的便宜呢?

就是那種在現金價值降為0之後,還能夠持續領取年金的產品。

因為現金價值降為0,說明你自己的儲蓄已經花完了,之後再領的錢都是保險公司發的了,所以你佔到了保險公司的便宜。

知道嗎?你可能買了一份假年金險

綜上,只有全部滿足這三條的產品,我們才稱之為:真●年金險;其他的都只能說是儲蓄型保險。

那麼,真●年金險 和 儲蓄型保險的

本質區別究竟是什麼呢?

三.真●年金險和儲蓄型保險的本質區別

我們都知道,保險是一個轉移風險的財務工具,投保人在向保險公司繳納了一定的保費之後,就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了。

保險在實質上是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的一個“對賭”,如果風險發生了,那麼保險公司就會賠一筆錢;如果風險沒有發生,那麼投保人就損失了風險保費。

真●年金險和儲蓄型保險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兩個產品“對賭”的東西不一樣

真●年金險和保險公司主要對賭的是被保險人的壽命能不能超過投保人群的平均年齡。

  • 如果被保險人的壽命高於投保人群的平均年齡,那麼就可以領取更多的年金,相當於拿到了保險公司的賠償;
  • 如果被保險人的壽命低於投保人群的平均年齡,那麼領取的年金就偏少,相當於損失了自己的風險保費。

儲蓄型保險和保險公司對賭的其實是長期利率是否高於這份保險合同的收益率。

  • 如果長期利率低於保險合同的收益率,被保險人就獲得了高於長期利率的收益,高的這部分收益是保險公司補貼的;
  • 如果長期利率高於保險合同的收益率,被保險人就損失了一部分應得的收益,這部分錢就被保險公司拿走了。

四.寫在最後

看過了本文之後,您是否對年金險有了新的認識呢?

雖然我們分析了真●年金險和儲蓄型保險的區別,但並不是說儲蓄型保險就一無是處。如果不是作為養老金的規劃,而是用於教育金、財務安排、資產隔離等,儲蓄型保險依然有著一些其他財務工具所不具備的優勢。

我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不同年金險之間的區別,在面對市場上玲琅滿目的產品時,能夠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規劃和選擇。

希望以上的文章後能夠對您有所幫助,也歡迎轉發給需要的親朋好友。

關注微信公眾號“知守觀保”(ID:ZSGBGZ),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