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家庭常備藥這11種就夠,多了都是浪費

生活中總會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多數人會自己對症吃些藥來解決,如果沒好,再上醫院看病去。


那麼家中應該常備哪些藥物,如何對症用藥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一份“家庭常備用藥清單”,幫助在家就能解決小病小痛。


當然,對於一些輕症來說,吃了藥後休息可能就可以痊癒,但如果病情嚴重,吃完藥還是要儘快去醫院哦。


家庭常備藥這11種就夠,多了都是浪費


1. 退燒止痛


常用藥: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用藥提示:

  1. 有消化道疾病的首選「對乙酰氨基酚」;
  2. 有慢性肝病首選布洛芬;
  3. 「布洛芬」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有胃潰瘍的病人最好不用;
  4. 兒童最好用滴劑或混懸液,便於服用。


2. 鼻塞


常用藥:

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如海必克)、鹽酸羥甲唑啉鼻腔噴霧劑(如達芬霖)

用藥提示:

  1. 6個月以上嬰幼兒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幫助鼻涕排出;
  2. 成人可用鹽酸羥甲唑啉鼻腔噴霧劑,減輕鼻黏膜充血,緩解鼻塞。
  3. 6個月以下嬰兒建議使用醫用級生理鹽水滴入鼻腔緩解症狀;


3. 鎮咳祛痰


常用藥:

鹽酸氨溴索(如鹽酸氨溴索糖漿)、乙酰半胱氨酸(如富露施)、氫溴酸右美沙芬(如右美舒坦)

用藥提示:

  1. 咳嗽有痰用鹽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乾咳症狀主要用氫溴酸右美沙芬;
  2. 嬰幼兒主要使用糖漿劑,成人可使用片劑。


4. 抗過敏


常用藥:

鹽酸西替利嗪(六個月以上可用),氯雷他定(兩歲以上可用)

用藥提示:

  1. 過敏症狀,比如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都可以使用;
  2. 對緩解成人感冒期間頻繁的打噴嚏流鼻涕可能也有效果;
  3. 除了有成人的片劑外,也有兒童用的糖漿劑或者滴劑。


5. 傷口處置


常用藥:

碘伏、創可貼、燒燙傷膏

用藥提示:

  1. 碘伏對傷口無刺激性,因此可以用於各類傷口的消毒和清理,但對碘過敏及燒傷面積大於20%者不宜用;
  2. 創可貼可用於小創口的包紮止血,在止血後要立即撕掉,避免傷口感染;
  3. 輕微的燒燙傷,在冷水沖洗患處後,使用燒燙傷膏塗抹;
  4. 過深過大的傷口及燒燙傷,應及時前往醫院處置。


6. 皮膚細菌感染


常用藥:

莫匹羅星軟膏、紅黴素眼膏

用藥提示:

  1. 莫匹羅星軟膏:皮膚細菌感染幾乎都能派上用場,膿痱,尿布疹破潰,包皮口炎,腳上磨出的泡泡,蚊蟲叮咬之後抓破了,乳頭皸裂,小面積擦傷,割傷,燒傷。
  2. 紅黴素眼膏:通常用在眼部感染,輕度的皮膚感染可作為莫匹羅星軟膏的代替。


7. 輕微皮炎/溼疹護理


常用藥:

低敏保溼霜、0.1% 丁酸氫化可的松

用藥提示:

  1. 低敏保溼霜:輕微的溼疹,可以厚一點塗抹,做好保溼更利於好轉。
  2. 0.1% 丁酸氫化可的松:激素軟膏可以治療輕、中度的皮炎溼疹;對於蚊蟲叮咬後的丘疹性蕁麻疹,它同樣有良好的效果。


8. 腹瀉


常用藥:

口服補液鹽 Ⅲ、蒙脫石散

用藥提示:

  1. 口服補液鹽 Ⅲ:腹瀉時,它可以預防和改善脫水的症狀;家有寶寶的尤其推薦。
  2. 蒙脫石散:安全性好,大人孩子都能用;腹瀉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觀察一下,不要著急使用。


9. 便秘


常用藥:

開塞露、乳果糖

用藥提示:

  1. 開塞露:不適合長期使用,容易產生依賴性,影響自主排便反射;偶爾使用安全性很好,大人孩子都可以用。
  2. 乳果糖:安全性較好,用來增加大便的含水量進而增加軟度,讓便便順利排出。在考慮藥物通便之前,還請記得要健康膳食,保證充足膳食纖維攝入哦。


10. 腸胃不適


常用藥:

西甲硅油(如西甲硅油乳劑)、鋁碳酸鎂(如達喜)、奧美拉唑(如奧美拉唑膠囊)

用藥提示:

  1. 西甲硅油可以消除腸胃中的氣泡,緩解胃腸脹氣的症狀,成人嬰幼兒均可使用;
  2. 鋁碳酸鎂、奧美拉唑主要用於緩解胃酸過多帶來的胃痛、燒心、反酸等症狀,鋁碳酸鎂能中和胃酸,奧美拉唑則是抑制胃酸分泌;
  3. 出現劇烈腹痛時不要自己用藥,應及時就醫。


11. 常備醫用器材


常用藥:

體溫計、血壓計、無菌紗布、繃帶、棉籤、棉球

用藥提示:

  1. 家裡有嬰幼兒建議準備耳溫槍、額溫槍等易於測量的體溫計;
  2. 電子血壓計操作更簡單,適合家用;
  3. 無菌紗布、無菌棉籤棉球等,開封后要儘快使用,24小時後就會失效。


家庭常備藥這11種就夠,多了都是浪費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備藥沒問題,但不需要備太多,不然很容易濫用,或是過期了造成浪費。


也不要長期依賴使用這些藥物,如果用了3天症狀還沒有緩解,最好就醫,以免掩蓋病因貽誤病情。


另外,藥品的包裝盒和說明書不要扔掉,以便下次尋找。


藥品也要存放好,最好是放在乾燥避光、且孩子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發生孩子誤食藥物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