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劉詩昆:我三歲開始學琴十二歲才喜歡上鋼琴興趣是可以練出來的…

說起孩子們學鋼琴的好處,不少父母都能細數出許多點。諸如,鋼琴能讓一個人對音樂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能夠培養孩子們的耐心韌性和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能夠讓孩子有一種專屬自己的情感宣洩方式、能夠學會一項技能等等。

而要獲得這些,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孩子們能夠好好學鋼琴。但這樣的前提也讓很多家長都頭痛,因為不知道到底怎麼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怕自己的堅持會傷害到孩子的情緒,怕自己的執著會讓孩子對鋼琴越來越反感。

每位孩子都是性格獨特的小天使,家長們沒有辦法用一種方式去對待無數個小天使。想要正確引導孩子們,關鍵還是要理清自己對“學鋼琴”態度上的一些誤解。


劉詩昆:我三歲開始學琴十二歲才喜歡上鋼琴興趣是可以練出來的…


劉詩昆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鋼琴家。他從3歲時開始學鋼琴,直到今年琴齡已達七十多年。因為自己與琴童們有著共同的經歷,而且作為一名鋼琴教育家,也接觸過許多不同的琴童和家長,就學琴中常見的三個“態度誤區”,他也作出了一些解釋。

誤區一

學鋼琴一定要有興趣!

國內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國外“快樂教育”的影響,讓不少家長們認為孩子學習特長時一定要有興趣,好似興趣是萬能的,能夠讓孩子樂於接受學琴、能夠支撐孩子們熬過枯燥無聊的練習期、能夠讓他們真正掌握鋼琴的彈奏技能,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劉詩昆先生說,喜歡彈琴的孩子充其量不超過10%,不喜歡或者不太喜歡的、半喜歡不喜歡的大概佔90%。


劉詩昆:我三歲開始學琴十二歲才喜歡上鋼琴興趣是可以練出來的…


大部分孩子對鋼琴的興趣,是源於最開始接觸鋼琴時的新鮮感,三五個月以後,覺得彈鋼琴太枯燥太拘束就不想學了,這也是正常情況。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沒有自覺和自律意識,只能憑自己的本能,所以興趣並不是決定孩子們是否能彈好鋼琴的關鍵。

誤區二

孩子一哭著說不想練就算了,不能勉強!

“孩子學琴的好壞與他喜不喜歡沒有關係,10%喜歡鋼琴的孩子未必比不喜歡的學得好,反過來,對學琴沒興趣的孩子不一定比喜歡學的要差。”因為,“練琴的效果和她練琴的心情沒有關係。”

學習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無論是學什麼,只要人們在正確的方向下,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就能獲得相應的“報酬”。練鋼琴也是一樣,不管是哭著還是笑著練,只要每天練夠一定時間,所出的成果就是一樣的。

說到自己琴童時的經歷,劉詩昆先生坦言道,自己從3歲開始學鋼琴,一直到12歲時,都始終無法愛上彈琴。至於後來為什麼會成為著名的鋼琴家,他解釋“是因為12歲以後進了音樂附中,有自我強制的意識”。“教育對於少年兒童而言,尤其是幼兒,不能排除一定、必要的強制性。”

誤區三

不指望孩子成為郎朗、

李雲迪那樣的鋼琴家,玩玩就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父母較之以前要開明很多,他們對學琴的態度從最初的“學琴成為郎朗、李雲迪”,變成學琴只是給孩子“增加一項課外娛樂”,能學好固然好,學不好也沒什麼。

這樣的轉變看似是父母們變得“開明、理解”,但實際上會影響孩子們學習和行事習慣,因為認真是一種人生態度,如果父母們都無所謂,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會對學琴及以外的事情都持敷衍態度。

“望子成龍”是對孩子的“壓迫”,“隨便玩玩”又可能會帶偏孩子的學習習慣,那麼家長們到底該抱著怎樣的心態呢?


劉詩昆:我三歲開始學琴十二歲才喜歡上鋼琴興趣是可以練出來的…


對此,劉詩昆先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把孩子學琴視為基礎性美育,全世界發達地區無不注重美育,它有著其它任何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時,琴童數量的變多,是一種社會美育現象,而且美育也已逐漸成為中國的一種必然趨勢。(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孩子能否學好鋼琴,能不能長期堅持練琴,絕大部分都取決於家長們。以上三點“態度誤區”正是琴童家長們都會遇到的。家長們只有先擺正自己的心態,才能帶著孩子往正確方向前進,也祝福各位琴童在學琴的道路上能越來越好。

劉詩昆:我三歲開始學琴十二歲才喜歡上鋼琴興趣是可以練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