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中万历朝鲜战争的部分对日本的描写有哪些丑化和矮化?

用户68736147


《明朝那些事儿》是本好书,不过由于信息量浩大,一些细节难免出错,也难免加入作者一些个人感情色彩,小院看了一下,其第五部中描写万历朝鲜战争的部分中也有不少,摘录一部分如下:

书中原文如此:说句寒酸话,日本历史中大书特书的所谓战国时代,也就是几十个县长打来打去的历史,更讽刺的是,最后统一县长的,竟然是个农民。

事实上,日本战国时期数十个大名割据,其中不乏有实力的大名,强力大名之间的战役兵力往往达数万乃至上十万,比同时期中国并不差多少。

开启日本战国时代的应仁之乱,双方大名的兵力达到了16万和11万,

明智光秀与织田家族的山崎之战,兵力是4万对2万。

著名的长筱之战,武田军兵力1.5-2万,织田和德川家族联军兵力有5-7万人。

丰臣氏对北条氏的小田原之战,兵力对比是22万对6万。

在丰臣秀吉死后发生的著名的关原合战,对峙两军的兵力分别达到了10万和8万人。

另外再说说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原来确实是农民没错,他凭借低贱的出身,能最后统一日本,其经历堪称传奇。这种能力一万个人也挑不出一个,有人将他比作三国曹操,不过小院看来,曹操的能力还比不过秀吉,曹操本身是官二代,起点已经很高,又有一大家子人帮忙,虽然开创了事业,但最后也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而丰臣秀吉则完全是个人奋斗的典型,其出生,其容貌(相传丰臣秀吉曾被人称作“猿面冠者”,也就是形容他像穿载衣冠的猿猴,秀吉也承认自己“相貌丑陋、五体贫弱”。)在今天来看完全就是屌丝中的屌丝,然而却最终完成逆袭,虽然他是日本人,但故事读来仍然很励志。

显然,当年明月用县长来形容日本的大名是对其矮化了,大明抗倭援朝的明军实际也只有四万多人。以农民来称呼丰臣秀吉,也是对其的丑化,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其实在书中这部分内容里,战争中明军和日军的死伤人数也有许多错误,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


四百多年来日本这个国家反复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可以在战略上藐视日本,但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日本。


小院之观


大家好,我是白齐光一个热爱历史的学生。下面由我来回答

我一直觉得,《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优秀的明史通俗读物,但是也是一本不够优秀的明史进阶读物,里面的错误可以说不少。想到当初有很多人看到我当初批这本书觉得我的要求很过分,甚至极尽嘲讽侮辱之能事。但是历史就在那儿,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既然在吹的时候,有脑残粉把这本书吹成比肩众多专业读物,那么黑的时候,这些人就不要再出来说“这是本通俗读物”而已来求宽待。从整体的角度,《明朝那些事儿》瑕不掩瑜,但是往细了看,如果“入门”入的这门有问题,终究不是件好事。尽管由于自己很懒,而且现在的兴趣也不在此,没有把整个第五部的勘误写完,但是我还是那六个字。错了就是错了。建议看一下妄语臣写的《猎明》,也是讲万历朝鲜战争这段历史的小说。相比于马伯庸他们写的小说比较简略,这本写得更加细,也很精彩。而且是中日两个角度来描写的。对于期间的怪异议和,小西行长与沈惟敬为何各自冒险欺瞒自家老大,也有了更加透彻的分析和见地。对于两军的战场表现,甚至是当时女真人与朝鲜人的战力,虽然也不乏个别小说固有的艺术加工,但总体是对各方都更加客观公允的描写。


龙帅林vlog


其实这个丑化矮化的部分还真不少,第一个就是开篇说日本大名和大名之间的战争就是十几个县之间的战争,以此来侧面说明日本人少。其实日本战国史上的大规模战争并不少,一般来说养一个兵至少要十人口。像战国时期规模较大的川中岛合战中的淅川之战,上杉谦信至少出军8000人,而武田信玄1万2000人,这么来看这两个大名控制的人口至少是10多万的,就古代那个情况,除了几个特别的大城市,哪里有那么多县的人口能到十几万啊,再说了,这些还不是武田家和上衫家的全部实力。单说武田家几次会战下来,总兵力也得有个三四万人,这能是一个县的兵力吗,就按照三国时期的战争,这至少也是大半个省的兵力了。

再就是对日本武将的贬低。当年明月认为除了小西行长,其余的将军都是垃圾,这其实是带了很深的有色眼镜的看法。的确日军将领的大多数素质并不高,但绝不是只有小西行长一个人厉害。像岛津义弘和黑田长政,也是日本一等一的将领。虽然和李如松比起来不值一提,但是跟大多数明军将领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再就是夸大了明军和日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在第二次抗倭援朝中,明军并没有像第一次一样大的那么顺利,一方面是人数差距较大,指挥官降了一个级别,更大的一个问题是日军已经逐渐适应了的明军的进攻方略。因为明军缺少攻坚重型火炮,所以就是火炮齐发,也只是打一打城头上的人,基本伤不了城墙。这点在蔚山大战中表现的特别明显,日军加高了城墙,就使得明军的云梯够不到日军的城头。于是在蔚山,明军就打不动了,随后小西行长的援军赶到,击败了麻贵的军队。一连三天,明军终于顶不住日军的进攻,败下阵来。之后在蔚山,明军再无法推进半步,除了干耗粮食,也没别办法。

最后就是要说,虽然当时日军弱于明军,但是没有当年明月写的那么不堪。


火器工坊


对于这本书不太熟悉!按说没有资格评论!不过,观看电影《 鸣梁海战》知道朝鲜,有一个能打海战的李舜臣!后来在露梁海战中就牺牲了!还有明朝的邓子龙也是在同一场战役中阵亡的!而这些都指向一个人,岛津义弘!(战国无双和真三国无双中和许褚很像的人物!)这个外号叫鬼石曼子的家伙!也是很牛的人!从这点来看,当时丰臣秀吉的侵略军队不是很糟糕!

直到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由于日本军阀(大名们)又开始争斗!所以,侵略军才不得不从朝鲜撤军!事实上,这场战争,消耗了秀吉家太多实力,这也是使得德川家康崛起成为霸主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这场战争,中日双方在朝鲜半岛上的战势发展,就是边打边谈判!以当时日本战国刚刚结束的综合实力来说!和明朝综合实力没法比!战败是必然的!但是,就单兵作战能力来讲,日本也许更强一些!(根据嘉靖年间的倭乱来讲,1555年倭寇53人横行明朝三省共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包括明朝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这种疯子武士道传统也够可怕的!

不过,最终日本侵略者被赶回日本了,这是事实!丰臣秀吉的一派也因此被德川家康代替,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幕府统一日本265 年!


萌大叔来了


《明朝那些事儿》这部经典,将明朝那段历史通过小说的口吻侃侃道来,基本还原了明朝这个朝代的历史。

而且由于其是根据《明实录》而来,所以在很多细节上,还是做的不错,尤其是书画了明朝不一般的这种气质。

任何朝代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像汉朝就是霸气、唐朝是贵气、宋朝则是雅气。而明朝则是血气。

或许很多人依旧认为明朝是个黑暗的朝代,因为明朝没有几个皇帝是勤政的,基本都是一些不务正业之人。

但是只要分析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就能明白明朝皇帝很多地方也是无奈,因为明朝朝政是落在了士大夫手上。

对于皇帝而言,他只要平衡朝政就行,并不要事事亲为。很多人认为明朝集权,但是仔细分析就能得知,明朝这个朝代是分工极为明确的一个朝代。

所以即便是万历几十年不早朝,明朝也没有乱掉,因为皇帝只要签个字发道圣旨就行,其余交给那些文官集团就行。

而关于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朝鲜战争,个人认为《明朝那些事儿》确实存在矮化,但是这也是折射了当时明朝臣民的一种自信。

明朝对于汉夷之辩极为看重,对于明朝臣民来说,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广大地区,都是蛮夷之地。

这种自信建国的时候便已经蕴含其中,朱棣当年更是不惜多次亲征,就是为了把蛮夷驱逐入极北之地。

事实上经历了元朝统治,汉人对于异族入主中原极为反感,所以明朝建立之后,明朝臣民又拾起了正统和自信。

宋朝时期汉人被欺凌数百年,这种屈辱一直烙印在汉人的记忆之中。尤其是对于南宋灭亡之后的惨状,更是刻骨铭心。

所以蓝玉当年击溃北元之后,硬是要报复北元皇室,称这是为南宋灭亡之屈辱进行洗刷。

很难去想象当年明朝的臣民又多么欢欣鼓舞,因为又见一个强大的政权屹立在中原,而且将蛮夷痛击驱逐。

正是开朝之时这种血气方刚,导致了明朝这个朝代不同于汉唐,这个朝代既有强、又有贵,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自信力的朝代。

面对倭寇来袭,明朝军民同样是鄙夷的态度,以至于在士大夫的记录中,就是将日军视为一群野人,并且将日本视为蛮夷未开化之地。

事实上这都是明朝这个朝代的特殊性导致,后世往往认为明朝黑暗不堪,其实读读明朝时期的文献,就能明白,那个朝代没有华丽的柔美,只有肃杀的血气和经久不衰的自信。

满清入关之后,首先摧毁的便是这个国家的自信心,剃发易服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区分出抵抗意志的方法,而且还是短时间内区分。


小司马迁论史


《明朝那些事》难免有对日本的矮化,不过这里有个有意思的心理现象。

如果甲国凭自己本事硬怼把乙国揍趴下,那么甲国嘲讽矮化丑化乙国没任何问题,因为胜利者把失败者描述的很蠢是一种另类的谦虚。所以唐朝明朝人可以心安理得的鄙视日本人,这是血与火中的牺牲换来的尊严。

相对应的,抗日神剧的精神内核却只是无耻、愚蠢、傲慢、傻B,它侮辱的不是日军,而是被日军打成狗屠成猪的中国人,那是被血与火淹没窒息后遗传给后人的卑微。

明朝打日本不像唐朝那样碾压,说实在的打赢一群原始人有什么可高兴的,明朝是付出了巨大经济代价和无数军人的牺牲,是科技、外交、情报等各个领域的对抗,有强登平壤城头的胜利,也有失败逃跑的就地正法。

现代专家各种分析那场战争都只有一个结论:不值得。代价太大,付出太多,比宋人蠢太多了,要脸干什么,跪下喊声爸爸就这么难吗?只不过,看得出来,明朝人只想喊一句:“傻B。”

从个人的感觉上来说,现代中国人没资格骂日本人,你骂他们愚蠢,那几十年前被日本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先辈算什么?而那些被打到在地还在顽强战斗的先辈又算什么?那些坚信中国会取胜也坚信自己活不到那一天的先辈,他们漠然走向战场的行为算什么?

太沉重,仿佛一种另类的投鼠忌器,让人不敢去矮化日本,唯有午夜梦回,穿越到明朝人的身份,才能心安理得堂堂正正的骂日本一句:“傻B。”


星飞雪舞sss


明朝那些事,说好听,叫一家之言,不好听就是私货极多。

如果真打比方,也就一明朝历史中学科普版,作为历史爱好者,可以当做一个基本情况做了解,但不要拿去当论点是参加研讨辩论。


阿克恩


事实是七万猪明部队半主场作战打了七年也没能打退客场跨海作战的日本。

另外还有个叫杨镐的猪明将军弄了个多路出击的战术被日本人打爆,然后他屁事没有,十几年后他指挥了萨尔浒战役,呵呵。


超级兔子15


朝鲜战场上也就岛津义弘这二杆子认真在玩命,其他人都是以坑队友保自己为目的,所以最后也只有岛津家是真正损失惨重,你没见之后的关原之战参加朝鲜战争的大名们个个满血复活,万八千的出兵,反而只有岛津家惨兮兮只凑了几百人来凑份子。所以啥子在朝鲜被打惨被打残的日本大名除了岛津外还没其他人,基本都是出工不出力见势不妙就开溜,有软柿子就捏,一看损失要超出预期就跑,明军和朝军取得的战绩可嘉但战果也就那样了。


康夫大大


很多人的观点认为日本人写的历史材料详实,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不像中国和朝鲜都有夸大的成分,今天我就拿碧蹄馆一战,来分析一下日军的奇葩史料 ,这些史料从各处收集而来,但是其内容则是各种大肆鼓吹成风,这让我开始怀疑日本史料严谨性(文章摘抄朋友的)


德富苏峰《近世日本国民史》中引用的宇喜多秀家注进状,谓是役(碧蹄馆之战)明军动员【百万骑】,最终被日军讨捕【三万八千余人】


同样在《近世日本国民》中引用的《毛利家记》,则声称讨捕明军【五万人】




这个数字在《大日本史料》稿本引用的一则文书中,则精确到【51701】。也就是说日军在碧蹄馆剁死了明军51701人。日本史料果然严谨,居然精确到个位数,在下实在是佩服!

——————————————————————————

以上日本史料号称明军在碧蹄馆出动了百万兵力

——————————————————————————




《日本史记·立花宗茂传》声称明军动员【三十万】兵力,被日军击败,死亡【一万余人】

——————————————————————————

到这里这里又变成明军出动30万兵力。。。

——————————————————————————

再稍微【接地气】一点的日本史料,则声称明军在此战当中一共动员【十万】兵力‘,被日军打得大败逃窜,死了【一万】多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史料。






——林罗山《丰臣秀吉谱》






——藤泽南岳《日本通史》





——《日本外史补·立花氏》




——《野史·小早川隆景传》


——《续日本史·小早川隆景传》



——《日本外史·毛利氏》



——《国史纂要》


——《续本朝通鉴》



——《逸史》——————————————————————————

以上是写明军在碧蹄馆出动十万到几十万的日本史料。

——————————————————————————

再来【谦虚】一点的,如川口长孺《征韩伟略》,谓碧蹄馆之战李如松仅动用【两万人】,被斩首【一万】。

《征韩伟略》之记载如下:

「如松留大兵于开城,亲率兵二万到碧蹄馆(《征伐记》、《秀吉谱》、《攘录》曰家丁三千)义弘时在金化城,以素与宗茂交亲,遣其臣有马重臣率兵卒百人援宗茂。京城东大门,长政护之;南大门,景隆守之;景隆弟元康、秀包及宗茂属隆景,而南大门当明兵冲路。此夜,宗茂兵巡行,明副总兵查大受与朝鲜将高彦伯领兵数百先行侦查,与宗茂兵暗相遇于碧蹄馆南砺石岭,宗茂臣十时传卫门战死,其余死伤八十余人,明兵亦多死。宗茂铠上矢如猬毛,登小丘而休,长政代奋战,明兵退。如松闻先锋战,驰赴之,过惠阴岭,马蹶坠,扶起而进。二十八日黎明,我兵登高遥望,明兵来既里许。我诸将各求先锋,隆景曰:“与明决胜败,在此一举,我虽老,颇有所思,惟今日之事,请许我。”军监及诸将以隆景老练,皆从之,于是分部下为三。栗屋四郎兵卫第一队,井上五郎兵卫第二队,第三队隆景自率之,屯砺石岭下,宗茂、元康、秀包为奇兵也,屯岭头。宇喜多秀家、长政诸将出京城,在隆景后,隔坂而阵,隆景亦与敌军隔岭端,指挥于山头,以为号。先锋栗屋进兵,与如松先锋兵刃相接,栗屋稍退,井上代而战,亦退岭头。奇兵宗茂、秀包等见机而下山,直冲如松中军,隆景亦纵横奋击,而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自巳至午,三成令镇信、义智当大受裨将张翼、荀文亮,义智等鸟铳乱发,大呼奋击。吉川广家及秀家部将宇喜田安心,争先进战。而如松所领皆北骑无火器,短剑钝劣。我步兵刃皆三四尺,精利无比,左右指挥,人马皆靡,无敢当其锋者。如松见势危急,急撤后军。杨元来援,如松得力又进,隆景等戮力奋击,大破之。如松落马,井上将刺之,指挥李有声殊死战,救之,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井上,坠马,明兵扶去,如松遁走。明军遂溃,开城河,溺死无数,诸将欲追击,隆景止之,凯旋京城,此役,明兵溺死外,兵死一万余。」

这里是以上是说明军在碧蹄馆投入2万人的日本史料

也有许多日本史料刻意淡化明军具体兵力而不提的,仅提到明军大败或者被斩首【万余】



——《皇朝战略编》

——《汉文内国史略》


——《日本政记》



——《大日本史略》


——石村贞一《国史略》

——————————————————————————

以上是不提明军投入人数,只写损失人数的史料,大致说明军损失万余人

——————————————————————————






大正时代的《日本战史朝鲜役》对明军伤亡的统计处理相对来说最【低调】,说只有六千人。

——————————————————————————

以上日本史料是说明军损失几千人的

——————————————————————————

以上种种日本史料,说法大致是明军在碧蹄馆之战出动兵力二万~百万不等,死亡6000~51701不等。尽管数字相差悬殊,但这些华丽的数字全部都没有实际意义,根本不清楚谁真谁假。。。明方第一手的兵力资料,自然是根据《经略复国要编》。据其记载,明军首次入朝兵力亦不过38537人


而且「我兵过朝鲜者仅三万六千余,伤毙平壤者又近千余,提督忧甚,众寡不敌,求调辽兵甚急」这样的情况下,哪还会有碧蹄馆之战出动兵力十万、三十万、百万之说?

碧蹄馆之战中,明军投入的人数,按照《经略复国要编》的精确算法

祖承训、李宁三千前锋

李如松、张世爵、李如柏一千

杨元一千后继

总计也就是五千而已




其他史料如钱世桢《征东实记》中皆有作证,明军所带去的不过是小股兵力:《万历三大征考》

二十七日去王京九十里,李将军引枭骑二千前往踏勘,至碧蹄馆,猝逾倭,围数重。李将军督将士殊死战,从巳至午,一金甲倭前搏李将军急,赣指挥李有升以死护,刃数倭,竟中钩,堕马,为倭肢解。李如柏、李宁等乃益遮拥夹击,李如梅箭中金甲倭,堕马。会杨元援兵砍重围入,倭遂溃,而我精锐亦多丧。

《惩毖录》

隘选兵三千骑,从提督而南。李提督与贼战于碧蹄馆,不利还,屯开城。

《宣祖实录》

时京城之贼尚有数万,提督先遣查大受、祖承训等领精骑三千,与本国防御使高彦伯遇贼于曙驿前。大受与彦伯纵兵急击,斩获六百余级,诸将因此益轻敌,贼将闻其前锋为大受所破,悉众而来,阵于砺山。大受见贼骑势大,退屯碧蹄。贼分布山野,渐逼。提督方行路上,见彦伯军官,详闻贼势,遂驰往碧蹄,路上马蹶,坠落伤脸。时南浙炮兵俱未集到,只有手下精骑千余。提督既麾已到之兵,进阵与野,与贼对阵。先放神机箭。初一交战,贼少却,而已见天兵少,左右散出,冒死突出,直冲中坚,天兵全无器械甲胄,徒手搏战,提督与手下骁将数十人亲自驰射,势不能支,麾兵四退,提督殿后而还。贼三千余人直逼提督,提督且射且退,贼遂乘锐乱斫,天兵死者数百。李备御、马千总死于贼,提督下马痛哭。




据《经略复国要编》,称此战战果为明军斩倭首级167个,自己死264人,一般首级数量是少于伤亡数量的,而且当时明军人数少,根本无法控制战场,没有时间来砍日军的首级。李如松言称自己胜利,虽然掩败为胜,但综合起来看,说明明军自身的伤亡并不大。远远没有日本史料中记载的低至六千,上至五万人。

不过老实说,一些中、朝史料也有对明军的表现进行夸张的记录,《再造藩邦志》、《两朝平壤录》都说李如松三千破倭十万,是打了胜仗。这明显是夸大了事实,《经略复国要编》也称【碧蹄之捷】,也是属于讳败。

《再造藩邦志》--【○李如松以屡胜轻敌,往相地形,仅以家丁三千自随,倭率精悍十万围之碧蹄,如松鼓众力战,一以当百,自午至申,杀伤相当,正属危急,而杨元兵踵至,内外夹击,斩首一百六十七,自是群倭咂舌咬指,无敢斗。】

《经略复国要编》--【○以五千孤军冲击数万。】

几乎所有日本史料里,提到碧蹄馆之战,都是一顿吹嘘,但也有少数例外。





日本史料中写碧蹄馆之战,最低调的可能是《大日本编年史》,这部明治时代成书未刊刻的巨著,是用当时最先进的实证主义的史学考证视角下写的,是《大日本史料》的前身。作者参考了柳成龙的《惩毖录》,只敢写李如松【留大军,独与麾下千余驰援之】,不敢再擅自夸大明军的兵力。最后这个斩首数,也只是很模糊的提了一下明军【死者无数】,没提具体数字。

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出,这部史著的编写是很认真的,没有犯老前辈的毛病。



也有一些日本史著作犯了笑话,比如饭田忠彦的《野史·外国传》,虽然参考了诸葛元声的《两朝平攘录》,说明军在碧蹄馆所动用的兵力不过【三千人】,但到了结尾处,仍然大笔一挥,说明军死亡了【一万人】。

这种写法是很可笑的,本质上揭穿了一些不负责任的日本史料的荒诞虚构的可笑。

因为史料多多少少都带有个人情感因素,所以只能参考,不能作为直接的历史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