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

《大明王朝1566》中,严世蕃、杨金水、郑泌昌、何茂才等为推行改稻为桑,为自己捞好处,不惜毁堤淹田,导致淳安全县、建德半县淹没,几十万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发生了这样骇人听闻的惊天大案,理应追查到底,将罪犯绳之以法,将主犯正法以谢天下。

但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胡宗宪却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将真正幕后主谋逍遥法外,而将几个具体执行的知府、知县顶罪,太监李玄更是躺着中枪,制造了大明朝嘉靖年间最大的冤假错案之一。

这样难以自圆其说的冤假错案上报朝廷后,嘉靖居然默许,不再追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不会缺席。难道胡宗宪就不怕秋后算账,平反冤案吗?在史书留下骂名吗?

这个案子至少有三处缺陷漏洞,不合情理。不用专业法律人士,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出来。

一、擅自处决犯人。依据《大明律》:处决犯人需要多级审理,交与皇帝勾决后,秋后问斩。也有人说需要一定级别,皇帝才勾决。但马宁远是杭州知府,不算是封疆大吏,也属于正厅级干部,必须皇帝亲自勾决。为什么秋后才问斩?其实大有讲究。

但胡宗宪并没有请示嘉靖,就在一个夜晚将马宁远、李玄等问斩。虽然作为浙直总督有尚方宝剑(王命旗牌),可以先斩后奏,但作为这样的大案要案,还是厅级干部,必须要请示皇帝的。这明显不符合逻辑,是违法行为。事后,嘉靖亲自问为什么不请示就自作主张。

二、没有审讯供词。依据《大明律》,案件必须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必须有审讯、笔录,招供、画押等,必须有完备的案卷资料。就如何茂才设计陷害齐大柱等,海瑞就是以没有案卷为由,拒绝执行。

而电视剧胡宗宪并没有审讯马宁远等人,也没有安排主管司法的按察使何茂才审理,只有马宁远到他办公室汇报之后,让他自己写供词。当然这个供词反映的是毁堤淹田内幕,不是开庭审理的。

淳安、建德知县和河道监管李玄就直接没审,就给他们按上“贪墨公款、河道失修”的罪名。简直比窦娥还冤!没有审讯、没有供词更不用说画押认罪了。这不是徇私枉法、冤假错案是什么?

三、没有人证物证。胡宗宪安排了一个“贪墨公款、河道失修”的罪名,那他们几个贪污了多少公款?贪污的公款去哪里了,有没有追缴公款,有没有抄家抵顶公款。有罪名,但没有犯罪事实,这叫什么罪?

参与修河堤的不止马宁远等几个当官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农民工,也没有向他们求证是否招投标,是否有施工资料,是否预决算,是否审计了等等。这些都没做,就给个贪污的罪名,这是什么法官?

本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大公无私、秉公执法、依法断案。但你赤裸裸挑战法律底线,践踏法律尊严。无论多么公忠体国,无论初衷多么美好,但造成了违法乱纪的事实。

胡宗宪不是不知道这些审案的具体环节和要求,他稀里糊涂地搞出冤假错案而不怕责任追究,就是因为摸准了嘉靖、严嵩、徐阶、太监的脉搏。清流们还巴不得浙江大乱,好借机倒严呢。怪不得一向以吹毛求疵骂人的言官在此事上居然保持沉默、一言不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