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學而思模式的弊端所在


揭秘學而思模式的弊端所在

行業內機構幾乎把學而思作為了一個難以逾越的標杆,奧數學科的背景讓學而思的擴張模式趨向於理性思維模式,其教學的標準化抓住機構運營的核心——教師可複製,在機構運營競爭中,佔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學而思每到一個城市都讓當地的機構“膽寒”,學而思的新分校會呈現出初期量小,增長率高,增長穩定,逐年遞減的特點。學而思通過分階段開設新分校的方式,形成老學校量大增長率低,新學校量小增長率高的擴張結構。這種擴張結構的增長是非常穩定的,但是學而思的模式並不是無懈可擊的,它也存在一些問題:

1 市場反應能力差

在去年5月份,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局攜旗下5個區教育局,甚至聯動消防部門,集中力量對學而思培訓機構開火,責令其9個教學點整改,停止招生或者教學。“封殺”學而思事件,在教培圈鬧得沸沸揚揚,“唱衰”學而思之聲不斷,甚至有人預言學而思將退出四川市場,但是學而思遲遲未做任何反應,直到兩個星期後才發一份類似於檢討書的公告。貓叔曾與學而思的內部人士吃飯時,提到去年“新東方怒慫學而思事件”公關能力太差等問題,內部人士解釋說,這樣的事情需要層層彙報,等最終拍板後不良影響已經無法消除了,所以業內津津樂道的學而思“中央集權體制”問題可見一斑。

由於中國培訓市場有其特殊的因素,受國家政策影響、地域的獨特特點,使新東方、學而思等一批知名的培訓機構,即便是急劇擴張的今天,營收還佔不到整個培訓市場的1%。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各地的教育政策不一樣,在大力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政府政策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培訓機構的走勢。而學而思分校校長的權利受到嚴重削弱,不對招生、教學負責,很難對地方市場有一個快速的反應,在市場的發展難以佔到先機。

貓叔建議各個機構在分校校長的權利上也要做一個均衡,在培訓圈裡,新東方系出走創業的校長最多,一定程度上是新東方給予分校校長的權利較大,給予充分信任,但是難以保證能力突出的校長在做大後單幹的可能。

揭秘學而思模式的弊端所在


2 擴展模式的問題

學而思初期發展速度顯然是低於新東方的擴張模式,在一個市場環境非常好,生源充足的地方,這種慢速擴張有可能讓機構失去先機而處於不利的地位,且初期的發展非常脆弱,一但被競爭對手盯上並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則幾乎沒有發展起來的可能。該模式容易被對手模仿,像在北京,高思就是採取與學而思類似的方式進行擴張,而且分得不少市場份額。

揭秘學而思模式的弊端所在


3 教師缺乏個性化

我們知道,學而思在總部設立各科研究院,500多人的全職教研團隊,針對全國主流教材和大綱進行教學內容的系統、深度的鑽研和建設,以及建設、支持、迭代ICS教學系統,而教師都是根據研發教材進行講課,如果離開教材,教師幾乎都沒有講課的方向,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離職率,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所有的教師根據教材,教學“千篇一律”,難以發揮除教材之外的內容,教師的個性化被削弱。

所以任何運營的模式都是有利有弊,但是如何最大程度的規避弊端,利己所長就是作為校長要考慮,很多機構校長總認為人家模式要先進,真正嫁接到自己的機構,未必管用,因為機構運營者的個體不一樣的,地域也存在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