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隱身”的公開課,如何演繹微信的新商業邏輯

張小龍“隱身”的公開課,如何演繹微信的新商業邏輯


2020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如期而至,微信之父張小龍卻“故意”缺席,更注重用“產品說話”。

於是,偌大的會場裡,所有目光聚焦於一方熒屏。短暫的12分鐘裡,張小龍通過演講視頻,透露出微信當下面臨的問題,已從早期的“怎麼做”,變為了現在的“做什麼”。

而熒屏前的演講臺上,“未完成,Always beta”的slogan格外奪目,就是對當下的微信最恰當的詮釋——這個月活躍帳戶數已達11.51 億的超級流量池,即將迎來第十年,儘管如張小龍所言,這場“未完成”的進化之旅“伴隨著未知與不安”,微信的腳步卻絕不會停留於此。


小程序助力打造商業閉環

“2019年小程序日活躍用戶超過3億,累計創造8000多億交易額,同比增長160%。”在2020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團隊首次曬出了小程序上線三年的“成績單”。

這個在張小龍看來,仍一直需要改進的領域,能夠取得這樣稱得上是十分亮眼的成績,其實並不讓人感到意外。而今,小程序不光成為了微信備受外界關注的“拳頭”產品,還在不斷凸顯著自己不可或缺的現實價值。

相關數據顯示,自2017年1月小程序正式上線以來,工具、商家自營、生活服務、教育、餐飲等多個類目下的活躍小程序迅速發展,截至2018年7月,小程序數量就已突破100萬個。

用戶數據也表明,目前小程序日活躍用戶突破3億,人均訪問次數提升45%,人均使用小程序個數提升98%,小程序正逐漸成為用戶生活中的“必需品”。


張小龍“隱身”的公開課,如何演繹微信的新商業邏輯

基於此,小程序商業化進程迎來了高速增長,廣告、交易變現雙雙提升。

微信開放平臺副總經理杜嘉輝在演講中表示,“小程序生態延續穩健上升的勢頭,尤其在商業交易場景上表現出很好的發展潛力,2020年,我們將助力商家打造屬於自己的商業閉環。”

“屬於自己”對商家來說即意味著自主可控,這就離不開小程序接下來將為商家提供的多項重要能力。

比如,小程序框架將正式開放,可支持小程序在硬件運行;小程序將上線直播組件及交易保障能力,致力於提升用戶在小程序購物的信任感和體驗;小程序將持續升級開發支持,提升運營服務意識,為開發者搭建商業場景進行“保駕護航”。

而“商業閉環”則意味著獲客,留存與變現

,這也是小程序未來發力的三個重點方向。

在獲客方面,小程序將在現有搜索基礎上,持續強化小程序頁面內容展示、品牌搜索服務,通過“本地搜”能力進一步縮短小程序搜索結果的曝光路徑;

在留存方面,小程序“訂閱消息”能力上線,可初步滿足開發者拉回流的需求,對於剩下的強觸達需求,小程序將探索另外一種合理的長期訂閱方式來解決;

在變現方面,小程序在此前開放了一系列廣告能力的基礎上,將持續輸出新的廣告能力,通過封面廣告、自定義廣告組件繼續加碼小程序變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搜一搜也首次在公開課上亮相。據悉,用戶只需通過搜一搜關鍵字,就能直接指向小程序的內部頁面。這樣能夠直達結果的設置,不光讓用戶免去自行尋找的煩惱,還能讓商戶以“關鍵字+產品”的新方式對其產品進行更精準的宣傳推廣。

而於微信而言,這樣設置的更深層次意義在於,原本就是可管可控的小程序,在搜一搜的機制下,商家會默許其將之定義到更縱深的部分。


事實上,不僅小程序的成績搶眼,上線一年多來,微信支付分的表現在微信諸多業務中算得上是一匹“黑馬”。

據微信支付團隊透露,微信支付分用戶數已突破1億,覆蓋30多個行業,80%的押金用戶已開始享受免押金服務,為用戶節省近千億押金。

微信支付分的存在不僅是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智慧的免押生活服務,同時也讓提供租賃服務商家降低了壞賬率。

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通過微信支付分持續升級商業運營模式,不斷優化經營效果。

比如,使用微信支付分後,用戶僅需不到10秒就能在小電的微信小程序上免押租賃充電寶,該微信小程序用戶量環比增長20%。

不僅如此,微信支付團隊還新推出了“微信先享卡”,擬把微信支付分延伸向更廣闊的生活場景——通過先享卡,用戶不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只需要承諾並履行自己的約定,就可享受優惠;藉助先享受卡,商家也可有效拉新、拉復購,降低營銷活動的參與門檻。

“微信先享卡更為開放,能幫助商戶在自有體系內提升營銷價值。”按照微信支付團隊的說法,這也是在鼓勵更多人進行守約消費。

也就是說,微信支付分除了固有的商業意味外,還融入了生活,“微信支付分就像是人們的第二張身份證,當我和陌生人碰面時,只要亮出我的支付分,對方就知道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真正做到‘見分如故友’”。

而相較於這兩款極具創新性的產品,微信二維碼的大為推廣,則成為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入口,微信支付的應用也極大拓展了二維碼的商業價值,並開創了獨有的中國模式“碼上經濟”。

《碼上經濟影響力報告》顯示,2018年,微信間接創造經濟動能約1.36萬億,佔數字經濟規模26%,佔中國GDP的9%,2019年,微信帶動碼上經濟就業機會2601萬個,自2014年以來帶動就業年均增長約22%。

“我們的二維碼就是商業的接觸面,從而會帶來效率、效益和效用的極大改進。”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吳靜如此表示。

更重要的是,“碼上經濟”對於社會系統最大本質的改變,就是讓科技更普惠,讓人人都可以共享科技的力量。


短內容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不難看出,小程序、搜一搜與微信支付將成為微信此後的發力重點。但微信的野心絕不僅於此,因為它從來不是一個單一的社交工具,而是“面向用戶”、“面向企業”而打造的綜合性微信生態圈。

在面向用戶的這一環,“內容”仍是一片不可或缺的流量池,而公眾號則是其中的主戰地。在2020年微信的公開課上,張小龍隔著一方屏幕,坦稱“我們當年有兩個小小失誤”。

一個失誤是,公眾平臺很長時間都只有pc web版,這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

另一個則是,公眾平臺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為一種基於連接品牌和訂戶的群發工具,並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但“我們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為內容的載體,使得其他的短內容的形式沒有呈現出來”。

事實上,這絕非張小龍首次意識到這一失誤——早在2018年的公開課上,他就提出,“大家對公眾號有期待,微信團隊也有行動”。

在這個“人人皆可創作”的時代,多樣化的創作陣地正成為內容平臺的競爭高地。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內容市場上,視頻化短內容的優勢凸顯,以文章為主要內容的微信公眾號勢必走向改變的分叉口。

今天,張小龍透露出了明確信號,“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可能近期也會和大家見面。”

另一邊,在面向企業層面,企業微信正成為騰訊產業互聯網戰略的重要生態工具之一,通過與微信互通升級,高效打通B2B2C鏈路則成為其首要目標。

張小龍“隱身”的公開課,如何演繹微信的新商業邏輯


在最新版本中,企業微信將外部群聊人數升級至100人,企業成員可以為不同的客戶打上標籤,把有相同興趣或特徵的客戶拉進外部群聊,為客戶提供多對一或一對多的伴隨式服務。

全新開放的客戶朋友圈能力內測讓企業營銷的“二次觸達”更“無痕”——企業成員可以發佈專業的內容到客戶朋友圈,更可與客戶評論互動。此外,隨著AI及大數據的發展,騰訊雲也將To B端的產業一體化推向雲端。

客觀而言,從1.0的熟人社交發展至如今,微信試圖打造的生態圈已於焉成形——微信、小程序、公眾號、微信支付的流量既能相互流轉又各具特色,容納各環節的微信生態圈又將在傳統流量推廣業務基礎上,衍生出社交電商、流量推廣、小遊戲、工具應用等多層次、生態化的新業務模式。

顯然,微信已進入到既聯結人與人,又聯結人與服務的生態系統建設的軌道上來,並開始釋放巨大的社交營銷商業化潛力。

不難想象,正如自然界的生態系統終將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伴隨著微信的生態圈日趨完善,微信各條生態鏈之間的相互作用也變得至關重要。

微信團隊自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促使微信生態的融合作用,微信AI也正不斷加快開放腳步。其中,微信對話開放平臺將自然語言處理的能力和智能對話技術全方位開放出來。

針對微信生態內的公眾號、小程序、企業微信,以及獨立於微信生態之外的應用服務,都可以提供零代碼接入的智能對話能力,支持普通話、粵語和英文,併為開發者提供多種內置對話技能,如閒聊、點播音樂、視頻和新聞等,方便開發者定製化語音助手。

如果開發者感到官方內置的語料庫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微信對話開放平臺還提供技能商店,讓開發者可以自行上傳問答語料,定製化智能問答,上傳到技能商店後可以開放給其他開發者使用。

或許在當下,微信生態圈的價值尚未徹底爆發,但我們已然從其不斷拓寬的生態邊界看到了奇蹟。

坐上移動互聯網頭把交椅的微信,將如何繼續延伸“開放和連接”的定義,顯然值得期待。正如這場公開課的slogan——未完成,Always bet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