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1940年,踌躇满志的德军把目标对准了法国。德军内部有两种意见:一是沿用一战时经由比利时进攻法国的计划;因该方案过于老套,容易引起对手重点防范,曼施坦因提出更为大胆的想法,主力经比、法边境的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

阿登山区地形复杂、山多林密,装甲部队难以顺利通过,这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的想法,但如成功就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因此得到德军指挥中枢的认可。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阿登山区位置图

结果大获成功,这七个德精锐装甲师(当时德军总共十个装甲师)迅速突进到法国腹地,将被法国人寄予厚望的马奇诺防线置于无用之地。

在德军闪电攻势下,以法军为主的盟军一片混乱,逐次被分割包抄放下武器。德装甲师为保证进攻速度,甚至顾不上接受大批降军,任由其自行逃命。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封锁法国北部的海岸线,切断盟军退往英国的通道。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充当劳役的被俘法军

陷入困境

1940年5月,近四十万盟军被压缩到法国东北部的狭小区域,正面是加紧收缩包围圈的德军,背后是英吉利海峡,敦刻尔克港成了他们逃生的唯一通道。

就在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的装甲部队,距敦刻尔克仅一步之遥时,却接到来自最高指挥部一个奇怪的命令,让其停止前进,也就是该命令给了被围盟军喘息之机。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至于这道命令出于何种考虑,众说纷纭:

一是德装甲部队推进过快,已和步兵脱节,离开了步兵保护,容易招致危险境地。而且敦刻尔克地区遍布洼地沼泽,不利于战车展开。暂停进攻,就是要等待后续步兵跟上,免得这支元首最心爱的部队遭遇什么不测。

另一种说法是,胜券在握的德国不想赶尽杀绝,以此留下同海峡对面英国谈和的余地。

不过按照德军的风格,保护装甲部队的安全,应该是主要的原因。总之,这种偏“稳”的战法,让英国得以组织大规模营救,代号为“发电机行动”。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敦刻尔克大撤退

英国也一肚子苦水,派出去的大批部队同样被重重围困,运输船又十分紧张。不得已之下,紧急动员征用民间船只,呼吁获得了积极响应,驳船、渔船、汽船、拖船等“一切能浮在水面上的玩意儿”都参与了营救。800多艘各种船舶承载着被困官兵的希望,纷纷开向敦刻尔克。

盟军的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德空军司令戈林拍着胸脯保证:“只需要帝国战机就能解决这些残兵败将。”于是地面部队再一次成了看客,眼睁睁瞅着一批又一批盟军离开海岸。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挤满人的船只

行动开始时,英国并未报以过高期望,防御本土才是最急迫的任务,一些最新式舰艇被留了下来,最初计划是能救出三万人。但当德空军对着撤离队伍狂轰滥炸时,仍然派出数以百计的战机予以保护,这给德国空军造成了极大干扰。

由于猛烈空袭和缺乏经验,第一天只撤出数千人。好运气又一次来到盟军一方,接下来的几个大雾天气,让德机无法找到目标,他们胡乱投下的炸弹要么落入大海,要么落入柔软的沙滩中溅起漫天的飞沙,成了失去威力的“软弹”。原本躲避的官兵们放下心来,在海滩上举行各种娱乐节目找起乐子。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随着民间救援船只的到来,更为先进的登船方式被创造出来。由于大吨位舰艇无法停泊浅滩,小船充当了摆渡者角色,运输效率大幅提高。

截止6月3日晚,2.6万名法军成为最后一批撤离者。

营救成果及法军去向

历时九天的大撤退,共有33万余人被成功解救。其中包括21万余英军、8万余法军以及3万多名比利时军人。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大型船舶无法靠岸

近4万名作为殿后掩护的法军成了俘虏,另有2.8万人牺牲于炮火下或是葬身大海。

撤到英国的8万多名法军,除了数百人被“自由法国”所招募,大部分返回试图最后一搏,其结果可想而知。被安排在运输序列的尾端、留作后卫掩护,失去祖国依靠的法军充满悲剧性。

敦刻尔克撤出英法军队有多少?这些法军后来去往何处?

依然乐观的士兵

虽然损失惨重,敦刻尔克撤退仍不失为巨大的成就:面对德军地空合击,数十万人得以保全,他们将是未来开辟第二战线的骨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