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 萝卜赛梨——心里美。

又是一年立春日。

在老北京,这天一大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吆喝着“萝卜赛梨”。

那时候,再穷的人家,立春这天也要给孩子买个萝卜咬咬春。这里吆喝的“萝卜赛梨”,是心里美萝卜,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储存,哪怕便宜的糠了心,也是要咬上一咬的。

何谓“咬春”?

我们可以在古籍中找到答案:

明刘若愚《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咬萝卜,名日‘咬春’。互相请宴,吃春饼和菜。”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词条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

多买萝卜而食之,日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记》“春盘”词条载:“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日咬春。”

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也就是说,过去在立春日,不仅要咬萝卜,还要吃春饼春盘等,整个尝新活动被称作“咬春”,有迎新之意。

滥觞·东汉

咬春这一习俗滥觞与东汉。

崔寔(音同时)《四民月令》载:“凡立春日食生菜,不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及进浆粥,以导和气。”

这里的生菜,应该就是生食蔬菜,但具体是哪种蔬菜,就不确定了。

雏形·东晋

到东晋,“咬春”这一习俗逐渐有了雏形,即人们在立春日会互相馈送春盘,当时称“五辛盘”。

其中,五辛,指的就是五种辛辣的蔬菜,即葱、蒜、椒、姜、芥,据说服食五辛可杀菌驱寒。

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唐《四时宝镜》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萝卜)、芹芽为春盘,相馈贶。”

萝卜和芹菜都是我国本土很早就种植的蔬菜,《诗经》中 “采菲采菲,无以下体”“觱沸槛泉,言其采芹”等句便是证据,其中“菲”指萝卜,“芹”指芹菜。

这两种蔬菜都易于储藏,是冬春之际的主要蔬菜,而且清脆爽口,不难想见他们何以成为人们在立春日互相馈送的蔬菜。

成形·唐宋

唐宋之时,咬春习俗逐渐成形,吃春盘之风日益盛行,春盘在描绘春日的唐诗宋词中可谓俯拾皆是。


唐杜甫《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唐岑参《送杨千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诗云:“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

宋杨万里《郡中送春盘》诗云:“韭芽卷黄苣舒紫芦服削冰寒脱齿。”


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词云:“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苏轼《送范德孺》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宋代时,萝卜依旧是春盘中的主力菜种,种类却有所变动,包括蓼芽、蒿、笋、韭等菜蔬,这在杨万里和苏轼的诗词中也有体现。

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总的来说,春盘中的蔬菜,最初比较简单,逐渐趋于丰盛,到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已经十分奢华:

“后苑造办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而这样奢侈的的春盘,虽然也有青菜,但用金玉所制的鸡和燕已然喧宾夺主,整个春盘更多的还是用于观赏陈设,渲染节日气氛了。

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春盘之外,还有春饼,顾名思义春饼是用面烙成的薄饼,卷菜吃。

《关中记》载: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新之意。

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宋代时,皇帝也会在立春前一天,赐百官近臣以春酒春饼。

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称:“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以酒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

其中,所赐的酒为黄柑酒,苏轼有诗为证:“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

流传至今

此后一直到清代,虽有少数民族政权执政,立春咬春的习俗却得以流传。

元初耶律楚材《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云:

“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

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藉丝长。

匀和豌豆搡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

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

清代康熙帝玄烨就有《春盘》诗云:

“小摘园中露,新香糁作羹。

岁和欣有兆,甘菜已春生。

另外,清人还有一首《咬春诗》云:

“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

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

佐酒暗香生匕筴,加餐清响动牙唇;

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

诗中所描绘的咬春,花样翻新,且分外精细,乡园味十足。

咬春:咬得草根断 则百事可做

咬春,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

所谓“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

疫情当前,凭着这股韧劲,我们一定能战胜它!

​相信,

待春暖花开,我们都可以走上街头,

到时,

不用口罩,繁花与共。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江玉祥, 牛会娟. 立春迎春习俗考[J]. 巴蜀史志(2):51-53.

[2] 张政.释“咬春”[J].青年时代,2017,(13):20-20.

[3] 肖复兴. 咬春和打春[J]. 档案天地(02):6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