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导语:从孩子第一次站起来到学会走路,经历过无数次摔跤,有一些家长一看到孩子摔倒

,立马上前一把抱在怀里,哭了立马去哄,这样的情况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再常见不过了,往后的人生注定是布满荆棘的,如果一些小事都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将来会很低。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中,溺爱不能是教育的长久之计,但也不能过于释放压力给孩子,恩威并施和奖罚分明才是良道,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他们要经历的磨练非常多,家长在这条路上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指引和鼓励他们不畏艰险的前行是重中之重。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家长的引导让孩子看到正确的方向

家长思维的多面性能帮助孩子开阔思维,故而从正确的方向指引孩子对抗挫折,而不是和孩子一样消极,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而不是只想到坏处,就如孩子过早的遇到挫折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一个从小都顺顺利利的孩子,那么家长就要担心了。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1、帮助孩子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能产生看到正能量的思维,而是需要长期的引导。

为什么有的孩子面对挫折总是那么乐观,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惯性思维,当某一天孩子因为被老师批评了而感到沮丧,在孩子的世界里认为这一整天都糟糕透了,那么家长可以这样说“老师是因为喜欢你才会注意到你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老师一点都不关注自然不会批评你,批评是为了你变得更强”。两面性就是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想,这样抗挫折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2、积极的情绪传递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没少打骂,要不然就是整日板着一副脸,弄得家庭氛围十分压抑。

孩子遇到挫折一上来就责备会让结果适得其反,如果每次遇到挫折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那么说明至少孩子是在意失败的结果,在像家长寻求下次如何做得更好,这说明一个积极的情绪会渲染给孩子。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3、不责备结果只问过程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一切坏的结果不仅家长不想看到,孩子的心态也是如此。

结果是木已成舟,但是过程却是可以总结的,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不知道导致坏结果的原因在哪里,那么家长就要引导孩子理清思路总结过程,也可以驱散孩子总是被坏结果的负面情绪。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对抗挫折解决问题是关键

在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孩子的脑海萌生出害怕这个字眼。

比如一个一岁的孩子第一次走路摔倒后感觉到疼,那么第二次会仍旧很勇敢,正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第一次尝试玩滑梯,摔跤过后再次尝试内心是胆怯的,因为他们知道害怕了,只要家长们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让孩子迈出这一步并不难。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1)去除“过度”自我保护意识

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和恐惧也会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是自我保护意识太过强烈,才让他们不肯重新出发。

很多做过了并且失败的事情,因为有了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不敢再尝试。比如一个刚开始学习跳高的孩子在教练的指导下摔倒了,那么下次再次尝试心底会有恐惧感,家长鼓励孩子“豁出去”一把,下面是有软垫子的,帮助孩子快速克服恐惧非常重要。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2)找准失败关键点

引导孩子梳理过程,鼓励孩子思考失败关键点在哪里。

哪怕孩子刚开始找的方向完全不对,但只要他在努力思考,这就是好事。根据不同的失败点引导孩子提出改善的办法,引导孩子从中选出方案实施,这样整个过程中有利于养成独立对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3)正确总结“别人家孩子”

孩子受到了打击,很多家长喜欢拿“别人家孩子”去比较。

比较是很伤自尊心,不妨换一个思路,总结“别人家孩子”成功的过程,让孩子再总结自己失败过程,鼓励孩子找出关键所在,这样的“比较”能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快的“摆平”挫折。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家长们无法预知孩子将来会面对什么样的挫折,但是只要拥有抗挫折能力,才能越挫越勇。

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该放手的还得放手,只有让孩子自由的面对不再依靠父母,他们抗挫折的能力才会提高。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1)兴趣自由,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画画、舞蹈、羽毛球等等项目,都是出于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缘由。

这些项目孩子都不了解,也谈不上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遇到挫折立马会退缩不想学了,原因是并没有事先建立起兴趣,如果孩子见到同学玩乒乓球很好玩,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起来就干劲十足,哪怕过程很苦很累,他们在基于兴趣,学习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2)思想自由,自尊心使抗挫折能力提高

孩子的世界是异想天开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她们思想跟家长也不一样。当下流行的一句网络用语“三岁一个代沟”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内心的想法得以自由表达,自尊心得到满足,面对挫折更有自信。

如果一味的否定,会让孩子容易形成自己否定的思想,自尊心受挫,抗挫折能力也会下降。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3)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

不少家庭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口头禅,这件事应该怎么样,这样做不行。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家长觉得应该怎么做不能直接越俎代庖的灌输给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正是印证了哪怕偶尔走走弯路也没关系,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孩子遇到困难就知道“哭”,家长这样做,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

不管孩子在何种年纪,不要成为事事挡在面前的父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从每一次失败中成长,日复一日逐渐积累的过程,培养出一个百折不挠的孩子实属不易,需要有个“狠心”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