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鍾書的《圍城》看比喻手法在文學創作當中的價值

比喻是人們在進行文學創作時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是修辭學中辭格的一種形式,又稱譬喻。

其表現形式是用與甲事物有相同特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者解釋甲, 這種方式也是人們進行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作品中運用比喻手法, 可以使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具體, 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想象能力。歷數現代文學作品對比喻的精妙運用,《圍城》當屬其中的翹楚。

從錢鍾書的《圍城》看比喻手法在文學創作當中的價值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中最為重要的一部諷刺小說, 被公認為“現代儒林外史”。這部小說的背景是在20世紀中期的上海,主人公方鴻漸是一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國門留學的知識青年, 在家庭壓力下被迫與同鄉周家女子訂婚, 求學期間周女因病去世, 但周女之父周先生因被方鴻漸的言辭感動,故一直資助他求學。可是方鴻漸在外並未求得學歷, 因此, 買個假學歷回國給父親和岳父交差。《圍城》之所以被公認為現代的《儒林外史》, 主要是由於《圍城》具有很強的諷刺批判意味, 對知識分子人性中的醜陋面進行淋漓盡致的揭露和諷刺;不僅如此,也包含了對中國封建落後思想的批判。比如小說中方鴻漸父親的一些迂腐思想。

在這部小說中,錢鍾書先生對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可謂登峰造極, 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在,我們就通過對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比喻手法的運用,來探討其對於文學作品創作的價值所在。

從錢鍾書的《圍城》看比喻手法在文學創作當中的價值

首先,我們從《圍城》中比喻修辭的運用特徵入手。理解了錢先生比喻的運用特徵,對於我們欣賞《圍城》的文學之美有很大的幫助。個人認為,錢先生在運用比喻手法的時候,大概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喻體新穎廣泛

喻體是指比喻修辭手法中, 用來打比方比喻本體的事物。在小說《圍城》中錢鍾書先生對於喻體的使用具有新型廣泛的特點, 不侷限於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而是進行開放式的思維, 涉及的喻體不僅有動物、植物和自然景物, 還有一些較為抽象的事物。

例如, 一些封建社會的綱常倫理、國家的社會政策和西方的思想文化等等, 都是錢鍾書先生在小說中引用過的喻體。這種新形式的喻體使小說更具深意, 表面上小說是一部人生髮展和愛恨情仇的個人故事, 但通過這些政策和文化比喻表達了作者的政治立場。例如, “方鴻漸在每次見到他時, 自卑的心理就會隨著戰爭時候的物價飛速上漲一次。”這種比喻從側面表明了作者對日本侵略中國, 使中國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的譴責與不滿。因此, 小說的喻體具有新穎廣泛的特徵。

2. 比喻辭格多樣

《圍城》這部小說稱得上是我國文學作品中比喻辭格的《百科全書》, 對比喻修辭手法的學習和運用有很好的學習價值。書中的比喻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涉及明喻、暗喻、借喻、引喻和博喻等多種比喻手法。小說中像、好像、彷彿這些比喻類的詞語使用了上百次之多, 足以見得錢鍾書先生對明喻手法的喜愛之情。引喻方式的使用也同樣令人深思, 例如, 小說中表示電話是慵懶之人的拜訪方式, 也是吝嗇之人的通信方式, 是沒有朋友情誼的體現。管它是鳥籠還是什麼圍城, 我這種超脫釋然的人是不怕圍困的。這些隱喻的描寫使作品更加意味深長。

同樣,因為作者的生活閱歷十分豐富, 因此, 在使用比喻時也會用幽默的借喻手法進行描寫, 像是在描寫微胖的女店主時, 她手上生長出來的香腸真是靈敏的很。這種比喻方式的靈活運用像極了莎士比亞在文學作品中的比喻方式, 通過各種各樣的事物表達和形容另一件事物。

3. 比喻方式獨特

在《圍城》中不僅喻體新穎多樣, 比喻方式也風格獨特, 將書中的人物形象刻畫得生動且細緻, 在心理活動上具有靈活的特點, 行為特點也展現得活靈活現。比喻修辭手法的使用不僅是為了將人物和故事情節描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同時也是為了將小說的主旨進行更加深刻的突出, 通過比喻手法的運用讓小說更具內涵和道理。

小說中作者將婚姻比作鳥籠, 結婚好像是一個塗了金漆的鳥籠, 籠子裡面的鳥想要飛出去, 籠子外面的鳥想要進去。這種生動又犀利的比喻將婚姻的本質深刻展現出來, 讓讀者對婚姻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同樣在對人物進行比喻時也會運用不同的方式, 在描寫蘇文紈時使用“豔如桃李、冷若冰霜”, 而描寫鮑小姐時則是長長的睫毛下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 而嘟著的嘴唇好像是在和人使性子一樣的可愛。通過不同比喻方式將兩人的性格特點充分表現出來。

從錢鍾書的《圍城》看比喻手法在文學創作當中的價值


瞭解錢鍾書在《圍城》中比喻修辭的運用特徵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其具體的運用手法

1. 綜合運用明喻、暗喻等比喻手法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巧妙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 有明喻、暗喻、借喻、引喻和博喻等多種方式, 使小說成為我國比喻辭格的百科全書。

首先明喻是指本體、喻體和喻詞同時出現進行比喻, 這種比喻方式在書中被用到最多, 全書中像、好像、彷彿這些比喻類的詞語使用了上百次之多。例如, 在方鴻漸即將回國但還沒有拿到文憑時, 他說文憑的重要性相當於樹葉之於亞當和夏娃, 能夠進行遮羞包醜。

暗喻是指本體和喻體在比喻中同時出現, 他們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常見的喻詞有是、成為、變成等, 在描寫方鴻漸家鄉的風俗特點時, 將最終抽的菸捲作為遮掩的煙幕, 這種“作為”的比喻即暗喻的體現, 沒有進行明顯的比喻, 但仍然有很深的意味。

小說還有多種比喻方式的運用, 例如, 引喻、博喻、回喻等, 因此, 在《圍城》中, 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是多種多樣、綜合式運用, 使小說的人物形象展現得生動具體, 文章風格更加幽默詼諧。

2. 綜合運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

小說作者將誇張和比喻兩種修辭方法進行綜合運用, 使小說更加生動詼諧。例如, 在描寫微胖的女店主時, 形容女店主的手是香腸, 這種比喻的手法還帶有誇張, 增添了小說的幽默詼諧氛圍。在嘲諷李梅亭的一段描寫中, 錢先生表示:臉上沒有了那副眼鏡的遮擋, 兩個大眼睛好像兩個煮熟的雞蛋。在這個比喻中可以看到, 本體和喻體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 煮熟的雞蛋與眼睛的比喻就是運用誇張的比喻修辭手法。這種描寫充分反映了說話者對李梅亭的諷刺和厭倦之情, 從而引發讀者的共鳴。對李梅亭喜歡阿諛奉承的性格特點是這樣描述的:本來應該像是冬天裡的冷血動物進行冬蟄, 但是卻將顧先生恭維得像是春天蠕蠕將活的蟲子。這種誇張的比喻描寫反映出其喜歡恭維的醜陋面目, 並對其進行諷刺。

3. 綜合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圍城》中的比喻修辭的綜合運用中, 作者將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相結合, 使小說更加流暢自然、生動形象。

在開篇第一段的景物描寫中:夜晚好像被油紙浸溼, 變成了半透明的形狀, 彷彿是被太陽給擁抱住而分不出身來, 又或者是太陽將他所陶醉, 因此, 夕陽下的晚霞在夜色即將來臨時還會帶著微紅。在這一段關於夜晚的描寫中, 夜色被擁抱和陶醉都是擬人與比喻兩種修辭手法的結合運用。方鴻漸和鮑小姐在餐廳約會時, 錢鍾書先生是這樣描寫糟糕的食物的:這些魚向海軍陸戰隊一樣, 應該是已經登陸幾天之餘了, 而肉像是海下潛水艇中的士兵, 只能長期在水中潛伏。這些比喻和擬人手法的結合運用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魚和肉散發出來的臭味。

因此, 在小說中, 錢鍾書先生將擬人和比喻兩種修辭手法綜合運用, 使讀者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 同時也使小說更加生動流暢。

從錢鍾書的《圍城》看比喻手法在文學創作當中的價值

在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 比喻修辭的使用是令人讚歎和敬佩的, 對我國文學發展起重要作用, 同時也使小說更具魅力。在這部作品中作者不僅將比喻方式進行靈活運用, 同時將比喻和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相結合,

使小說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具體, 也最大程度地將深奧難懂的道理轉換成淺顯易懂的形象, 幫助人們深入理解, 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和想象能力。因此,僅僅從文學成就來說,這部小說也不愧是我國諷刺小說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