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压着妈妈做什么?”妈妈一下脸红,灵机一动化解尴尬

在我国,父母在孩子的性教育话题上总是表现出一种回避的态度,“小孩子懂什么”和“长大了就懂了”的想法成了大多数父母关于性教育的主流想法。

而事实上,“性”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父母们刻意回避或者是隐晦的表达反而让孩子们产生了误解。

当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关注自身和异性同伴的身体部位上的差别,这也说明孩子的性别意识开始形成。

在这个年龄以后,父母会有很大的可能遇到孩子提出的“尴尬”问题,那么彼时家长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呢?

“妈妈,你和爸爸骑大马怎么不带我?”宝妈满脸尴尬,最终机智回应获点赞

“爸爸,你压着妈妈做什么?”妈妈一下脸红,灵机一动化解尴尬

​前几天在育儿帖子上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宝妈童童有一个5岁的儿子,小家伙激灵可爱,常常会说出一些“小大人”的话,让童童哭笑不得。

童童和老公感情很好,平时动作也挺亲昵,因为觉得孩子还小也没有多加避讳。一次童童的老公出差回来,所谓“小别胜新婚”,等到孩子睡着后,小两口便腻歪在一块了。

没想到睡梦中的孩子听见了声音,一骨碌坐了起来“妈妈你和爸爸干什么呢?”说完孩子又躺下睡着了,但是童童和老公却尴尬不已没了兴致,赶紧收拾收拾陪孩子一起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童童以为孩子忘了昨天晚上的事就也没有再提起。没想到,童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孩子不满地说“妈妈,你和爸爸玩骑大马的游戏为什么不带我!

“爸爸,你压着妈妈做什么?”妈妈一下脸红,灵机一动化解尴尬

童童被孩子说得满脸通红。想到总是回避也不合适,于是灵机一动和孩子解释道“宝宝,这是只有妈妈和爸爸才能玩的游戏,只有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才能玩,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长到爸爸妈妈那么大才可以玩,并且一定要得对方的允许才可以!”

孩子听后很无奈地表示“看来只有我快点长大才能玩了!”

帖子下有网友表示自己也遇到过这样尴尬的事,不过回答的却没有宝妈童童这么机智。也有网友表示“给宝妈点赞,父母坦荡地告诉孩子,孩子才没不会有过分的好奇。

父母藏着掖着反而让孩子产生了误解。多花点心思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解答对孩子成长更有好处。”

与其避而不谈,不如让孩子适当了解。性教育对孩子有哪些好处?父母要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爸爸,你压着妈妈做什么?”妈妈一下脸红,灵机一动化解尴尬

​性教育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培养孩子的隐私意识。性教育让孩子的隐私意识得以培养,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的接受度更高,更加能够明白性意识的重要。

在社交中,具备隐私意识可以让孩子更加懂得相处时的分寸感。

有助于孩子的自我保护。当父母告诉孩子内衣遮挡的部位是他人不可以随意触摸的,如果有人碰过一定要告诉父母。

这种看似平常的讲解,为孩子传递的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意识。当父母羞于和孩子谈性教育时,孩子遇到危险后连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这显然是教育的疏漏。

“爸爸,你压着妈妈做什么?”妈妈一下脸红,灵机一动化解尴尬

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在孩子的成长中,对于性的好奇是很正常的。父母对于孩子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满足了孩子成长的心理诉求,更加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

父母要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直面孩子的“提问”。当孩子提出尴尬的问题时,父母应该直面去回答孩子的问题,以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结合孩子认知能力给予引导。孩子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会随着认知的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母结合孩子的认知能力进行引导,比如说孩童时期父母可以用绘本的方式进行讲解,图画的表达孩子理解起来更加直观。

“爸爸,你压着妈妈做什么?”妈妈一下脸红,灵机一动化解尴尬

生活中有所“避讳”。当孩子性别意识开始形成后,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有所避讳,比如说不当着孩子面换衣服,异性父母不随意亲吻孩子。

性教育不一定指的是书面上的说教,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更加能够说到孩子的“心里”。父母对待性教育的不回避态度,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呵护。

大家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有哪些见解呢?对此有哪些好的方法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