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大将严尤为什么说在对付匈奴的问题上,“周朝得中策、汉朝得下策、秦朝无策”,你觉得有道理吗?

心无止境ghyo


严尤是王莽的同学,后来也是王莽非常器重的大将。他的建议对王莽来说至关重要,但是说话得讲证据啊,凭空胡扯谁不会呢?

严尤指出了历代对待匈奴政策的高低。

匈奴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最头疼的一件事,为了抵抗匈奴,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曾经将长城连成了一片,后来汉朝的时候,就不断跟匈奴和亲,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把匈奴给打服气了,但是匈奴问题在汉朝依旧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所以王莽在处理匈奴问题的时候,需要听一听严尤的建议。严尤告诉王莽,历史上有这么几个皇帝对待匈奴是比较著名的。

  • 其中周宣王时期,匈奴南下的时候,到处烧杀抢掠。周宣王心里也不爽啊,但是他不想打仗,所以只是派了一支小部队,将境内的匈奴给赶走了。所以这个是中策。
  • 再说西汉的汉武帝时期,那是打击匈奴最严重的一个时期。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年时间,虽然打服了匈奴,却也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富。使得老百姓穷苦不堪,所以这是下策。
  • 再看秦始皇,秦始皇转守为攻,利用长城的防御能力来抵抗匈奴。但是打造长城需要若干民工,天下为此震动,这是无策。

那么上策是什么呢?严尤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但是他希望王莽采取中策,不要采取下策。他认为下策劳民伤财,中策可以达到治理匈奴的效果。

征讨匈奴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太苛刻,所以为了新朝的未来,严尤表示反对。

其实王莽是想要打击匈奴的,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其实都想对匈奴下手。但是要想打击匈奴,必须要具备很多条件。

  1. 第一,国家国库必须要充盈。这一点显然王莽是没有做到的,王莽篡位的时候,西汉已经日薄西山,贪污腐败十分严重,国家收到的钱压根就入不敷出。所以国库不支持王莽这么做,王莽政策改革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使得新朝富裕。
  2. 第二,物资运输麻烦。那个时候既没有高速公路,又没有高铁火车。所以运输物资完全要依靠马匹和人力。但是匈奴距离中原太远,马匹人力本身也要消耗大量粮草,所以到北方打仗,其实对于新朝廷来说不划算。
  3. 第三,匈奴行踪不定,很难彻底击溃。严尤认为,汉武帝就是在这件事上吃的亏,匈奴的战斗力虽然比不上西汉,但是他们会跑啊。大草原到处都可以是他们的根据地,这一点西汉的军队是做不到的。同样新朝也没办法做到,大军长途跋涉却找不到对手,这对新朝来说可是致命的。

所以说严尤对大军征讨匈奴是表示反对的,而且反对的理由十分充分。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对于当时刚篡位成功的王莽来说,压根就不适合征讨匈奴。

我认为汉武帝的政策才是上策,对匈奴只能用打的,但是严尤不敢说。

严尤说汉武帝的政策是下策,主要是因为当时王莽时期的国力不行,强行出征很容易导致兵变亡国。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贬低汉武帝的政策。

自古以来对匈奴打击最狠的就是汉武帝,他从任用卫青开始,就已经想到了未来几十年的规划。有文景之治给他留下的丰厚财富,汉武帝在对抗匈奴的事业中,显得更加有底气。

后来的霍去病更是封狼居胥,将匈奴彻底赶出了漠北草原。在西北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做好随时群殴匈奴的准备。那真的是荡气回肠的壮观场面,保证了一百年内,匈奴对西汉都是载歌载舞。

其他任何一个朝代君王,能够做到保证边境百年无虞吗?压根就做不到,对付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击败对手,否则攒了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周宣王那一招虽然可以暂时将匈奴赶走,但是根本就阻止不了人家第二年再次前来抢掠,甚至下个月就能再来。

而秦始皇的防守政策,我觉得也是不错的,应该能算是中策。但是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没点实力是搞不起来的。

总结:严尤正是认清了王莽并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只能采取周宣王的政策。

严尤是比较欣赏周宣王的手段的,也出兵攻打匈奴,但是并不会为了匈奴伤筋动骨。这也是当时的王莽最应该采取的做法。

王莽篡汉的时间不长,需要做的是维持稳定。其实他更应该向王莽提出汉高帝刘邦和汉文帝刘恒到底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当年刘邦的军事力量那么强大,都采取了跟匈奴和亲的政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刘邦知道自己刚刚建立大汉朝,政局不稳,必须要先重视国内的和平和发展。

对付匈奴的事情,只能交给后代子孙了,他这一代只能用和亲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有些无耻,但是用一两个女子,换千万百姓的平安,刘邦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这也是王莽应该做的事情,因为王莽的政局也不稳定,各地还有不少叛乱。他现在的侧重点是要稳定自己的统治,至于匈奴的事情,先放一放问题不大,毕竟汉武帝以后,匈奴压根就没有过去那么猖狂了。


江湖小晓生


王莽是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因为他通过“禅让”的方式代汉,许多古代史学家认为他是篡位的巨奸;因为“均产”“土地国有”“废奴”三大政策,近代史学家认为他是富有远见而且无私的“改革者”;又因为“游标卡尺”、“贷款制度”等超前思维,在普通人心中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穿越者”。

王莽在位十五年,动作频频,但他的皇位毕竟是“篡夺”而来,根基薄弱,无论改制还是用人,无论是安抚百姓还是少数民族政策上都仓促而轻率、漏洞百出,几乎所有政策、计划都以失败告终。

新莽末年,王莽兴师动众的讨伐匈奴和周边少数民族,严尤上谏:“臣闻匈奴为害。。。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其主旨是劝谏王莽改变战略战术,联合各路人马,以快速出击、速战速决,避免战线和时间过长,造成过渡内耗,致使国力衰竭进一步加剧。当然,以王莽的刚愎自用和率性而为,那是肯定不听的。结果就是百姓的税赋、徭役进一步加重,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死于非命;军队也是军粮前后不及,士卒饥疫,三岁余死者数万人。这无疑也加快了新莽王朝覆灭的脚步。

单从“周朝得中策、汉朝得下策、秦朝无策”的说法而论,严尤说的有些过于片面。周朝和秦朝不论,在新朝建立的130年前,西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封狼居胥,一路追击匈奴远到贝加尔湖畔,打得匈奴两百年没有回过神;在新莽覆灭后的70年后的东汉永元三年,匈奴被窦宪彻底击败,更是导致这个曾经的北方最强民族从历史上逐渐消失。

把对手彻底铲除从历史上抹去,这在当今的眼光看来哪里是下策,那简直就是永绝后患的神策。


翠微剑使


首策是同化,走民族融合发展的路子,但基本上做不到,其次是战争加同化模式,这就是李世民采取的策略,分化打击,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代价虽有点高,但解决问题较为彻底;再就是隔离,修建长城,将匈奴隔离开,同时削弱其骑射优势,派军队戍边,但存在防守战线长与防守力量不均衡的矛盾,一点突破,全线崩溃,特别是匈奴一旦力量壮大,就防不胜防,薄弱的环节容易被突破,在王朝后期体现最明显,但较好平衡了稳定和财政压力;再就是主动出击,歼灭匈奴,但由于战线明显拉长,粮草运输发费不糜,更需装备优良马匹和优质铠甲,器械等,财政压力非常大,好处是能大量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带来一段时期的和平。再说周朝,诸侯国兵车合起来较匈奴有优势,但诸侯各自防守自己领地,没有统一协调指挥,更没有统一的策略,诸侯国各自为战,策略不一,不能形成整体力量,如赵,齐修城,秦发展骑兵,中央一旦有难,诸侯国来救,防守效率,效果都很差。如从效果和花费而言,修长城可以说是中策,但容易养虎为患;汉主动出击,效果好但花费高,说下策是不妥,也算是中策;周有力量但形不成合力,各自为战,疲于本命,可以说没有策。


用户6418987073999


严尤是西汉末年大将,他自比乐毅、白起,与王莽曾是同学,深受其器重,曾任王莽的大司马,掌管天下军事。 严尤所说的“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指的是在如何对待匈奴等外族的问题上,周朝的做法勉强及格,汉朝的做法不值得效法,秦朝更是值得鄙视。

01 严尤的话什么意思?

先说周朝,周宣王时,外族内侵,而周朝的做法时,直接将他们打出去。到了汉武帝时,虽然深入北境,驱逐鞑虏,使得匈奴受到重创,但是30多年的战争,也让汉朝的国力耗得差不多了。而秦始皇则直接用修筑长城的办法,抵御匈奴,这种做法耗尽民力,最终掀开秦末乱世的序幕,所以是为“无策”。

严尤说出上述这番话,是要力劝王莽,不要轻易对匈奴用兵,否则过度消耗国力、民力,反而引火烧身,后院起火,影响新朝内部的统治。可是,对于严尤的意见,王莽并未听从,从而引起了天下骚动。


02 严尤说的有道理吗?

严尤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 对于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直接深入漠北草原征讨,肯定是有极大风险的,而且因为后勤补给困难,将会造成极大的国力消耗。相反,秦始皇的做法有合理之处。

严尤看到了修长城的巨大代价,但没有看到,相对于出兵匈奴,长城的“长尾效应”,以后凭借着长城进行积极防御,代价就要比出兵漠北小得多。


秦始皇修长城属于一次性投入,以后就可以凭借着长城,用中原王朝所擅长的方式积极防御,可耕可战,可以自给自足。而匈奴等游牧民族,无论是进中原抢劫,还是抢完了离开中原,都需要翻越长城。

而且,游牧民族一旦发生内部分裂或遇到大的天灾,就是其最为弱小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出兵攻打,才是上策。


深夜聊斋


题主所说对待匈奴问题的策略上,“周朝得中策、汉朝得下策、秦朝无策”出自于《汉书·匈奴传》。在王莽准备篡位之时,曾经通过贿赂匈奴、乌桓等周边政权,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王莽太过于重视“名分”了,非得把匈奴改成“降奴”,把汉朝赐的玉玺改成“玉章”,这些小事让匈奴很生气,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他们开始常年入寇,甚至将雁门和朔方的太守都杀了(是后,单于历告左右部都尉、诸边王,入塞寇盗,大辈万余,中辈数千,少者数百,杀雁门、朔方太守、都尉,略吏民畜产不可胜数,缘边虚耗)。

而此时的王莽刚刚即位不久,手中还有前朝皇帝留下了的大笔财富,他便决定要给匈奴点颜色看看——他选了十二位将军,三十万士兵,想让他们携带三百日的粮草分十道出击匈奴。这场战役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匈奴驱逐到“丁令国”境内,将匈奴的土地并入新莽王朝。

将军严尤因此上谏:“匈奴千百年来都是中国最主要的边患之一,但是出征匈奴的帝王却只有三位,分别是周宣王、秦始皇、汉武帝。周宣王之时,猃狁入寇制泾阳,周宣王派人前去征讨,收复了被侵占的周朝国境就班师回朝。周宣王将猃狁的入寇看做是牛虻蜇人,把它们驱赶走了姓了,所以后世都称颂周宣王的圣明,他对待猃狁的策略可以算是中策。

汉武帝选将练兵,任命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长驱直入讨伐匈奴,虽然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一连三十多年用兵,中国和匈奴两败俱伤,汉朝也是从此时开始走下坡路。所以汉武帝对待匈奴的策略只能说是下策。

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而动用数十万民力修筑长城,弄得民不聊生,长城修完之后秦朝也灭亡了,所以秦始皇对待匈奴完全没有使用任何计策。”

以上就是严尤说出“周朝得中策、汉朝得下策、秦朝无策”的历史背景和他的论点。其实,若要对严尤的言论做出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历史环境。虽然王莽刚刚篡位,手中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基础,但是发动三十万大军在整整一年的时间中出征万里之外,即便是在现在看起来也是有点欠考虑的。再说了,当时匈奴本来就是臣服于汉朝的,是王莽非得沽名钓誉,惹得人家不高兴了才逐渐入寇的。

所以,严尤这三句话的重点不是在评价周宣王、汉武帝和秦始皇,而是在劝王莽,对于匈奴的入寇,稍微用兵驱逐一下就行了,重点还是在于好好安抚他们,别让他们整天来中国惹是生非。大举发兵的话对中国实在是弊大于利,干嘛非得弄得百姓不得聊生呢?王莽没听,还是发兵出击匈奴了,后来果然得到了一个“天下骚动”的结果。


国史通论


1.因为他说错了呗!先讲个生活经历:大家在盛夏蚊虫较多时,蚊子飞到家里嗡嗡叫个不停,大家是习惯的开窗将它驱赶走,还是把它拍死,还是挂上纱窗、蚊帐进行预防?答案是我们可能这些办法都用过,但挂上纱窗预防恐怕是最好的选择,把蚊子拍死是第二选择,第三选择是把蚊子驱赶走。问题来了,这么做的做法恰恰和《汉书·匈奴传》中严尤说对待匈奴的问题相反!秦朝花费民力兴建长城,被他称为“无策”,汉朝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被称为“下策”,而周宣王派军队驱赶匈奴却被称为“中策”。呜呼!严尤的说法简直是颠倒黑白!详见下文具体分析严尤为什么这么说。

《汉书·匈奴传》: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於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於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

秦长城示意图

2.笔者认为严尤这么说的原因有二:

一是古代谋士的故弄玄虚。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那些里面的谋士,都喜欢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然后给出上、中、下三种策略让“明公”选择。最后主公往往选的是下策,取得成功了,谋士依旧受褒奖,因为是他们提出的策略;万一没成功,甚至坏了大事,谋士也不要紧,正好证明了谋士的高深。这些谋士提出的下策往往是最切合当时实际的,是正常人都会选择的策略,他们故意把这些策略放到下策,其实就是按照当时实际情况最做出最实际的选择。

二是严尤本身没有看到对付匈奴问题上“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严尤看到对付匈奴问题上,秦汉花费的代价太大,但要想与匈奴边境永久安宁,就不能不付出较大的代价,代价只是暂时的,但是千秋功业却是长期的、值得后人称赞和享受福利的。周朝总是像驱蚊一样的做法,只能养虎为患,而秦朝时期不仅修筑长城,还派蒙恬大将军驻守,“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汉武帝时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匈奴实力大损,此役死伤9000人,匈奴单于伊稚斜无胆再战,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后来再有南下侵略汉朝的行为就可以视作是回光返照、穷兵黩武了。

汉匈战争示意图

除上述两点之外,笔者认为《汉书》为班固所著,他本身就有很强的对匈奴反战思想,所以《汉书》里特别记载些与他自己思想相同人的言论。整本《汉书》除了《匈奴传》中提到王恢和韩安国就应对匈奴威胁展开的论辩有较详细的记载外,其他的描述多见反对征伐四夷的主张和思想。可以说,班固属于“鸽派”,他喜欢记载同为“鸽派”的言论。

班固画像

3.综上,笔者认为只能说严尤的说法有他自己道理和逻辑,但和笔者的想法相左。回到开篇提到的如何对付蚊子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驱赶只能是始终不能灭绝,万一不是普通蚊子,是疟蚊呢?各位观众,您说是吧?

文\\燕山史话

参考文献:《论中国古代的治边方略 》 方铁 《论汉武帝》 安作璋 刘德增 《 三传合一体例 与两汉边疆民族思想》 黎小龙

燕山史话


对于如何对待游牧文明,应该是补一个关于最佳方案的猜想:“炎黄得上策;周朝得中策;汉朝得下策;秦朝无策”。

炎黄是炎帝神农氏的农耕(医药)文明与黄帝轩辕氏的游牧(工业)文明联合形成联盟关系,进行种族融合,共同征战天下。

我们一般将自己称之为“炎黄子孙”,实际意思就是“工、牧(黄帝轩辕氏)、医、农(炎帝神农氏)的子弟”的意思,提供工匠、医生、农牧民是我们民族的基因遗传,应有之义,对于民族,则必然属于上策。

黄帝部族很大可能应该是羌人(羊🐑人部落),与擅长养蚕纺纱工业的蜀人(虫🐛人部族),控制了制盐工业的巴人(蛇🐍人部族),擅长马匹饲养控制交通的周人(“凤鸣岐山”的鸟🐤人部族),擅长进行物流交易的商人(“天命玄鸟”的鸟🐤人部族)建立了一个工商业联盟的部族,将单纯的游牧文明(士)转化为顺理成章的工商业文明(工、商),使其与农耕文明(农)结合起来,就构成我们的社会阶层的“士(黄)农(炎)工(周)商(商)”联盟。

具体到一个中国传统家庭,“男耕女织”就有“炎(农)黄(工)联盟”的雏形,就包含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最初的融合之意。

周朝是将游牧文明驱逐出境即可,只不过缺点是治标不治本。

汉朝是对游牧文明穷追猛打,有不死不休的决心,后果不免有些劳民伤财。

秦朝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视游牧文明为野兽,只要像防备野兽攻击人类那样,让它通不过长城这个“围栏”即可。

在现代,东方文明面对西方文明的侵袭,实际上就与农耕文明面对游牧(工业)文明,或者叫“狼🐺文化”与“羊🐑文化”的碰撞,与古代面对匈奴存在类同之处:上策是“工农融合”,中策是“正本清源”,下策是“不死不休”,无策是“坚壁清野”。

而“工农融合”的思想第一步,就是必须开放思想,第二步是彻底奔向工业化,第三步是继续传承我们的工匠精神(工)、农家精神(农)、医师精神(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商人精神(商)。

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上策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洋务运动”;中策就是“太平天国”想达到的相安无事,下策就是“义和神拳”似的一拼到底,无策就是层层的“闭关锁国🔒”。


河东来


王莽篡汉建立了短暂的新朝,对待匈奴问题上比较强硬,大司马严尤劝谏王莽说了这句“周得到中策、汉得下策、秦则无策”话,我个人觉得这句话如果只是针对当时新朝的政权形式,应该是对的;如果是针对整个匈奴民族政策,这是没有道理的。

严尤的劝谏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王莽篡汉后,打算兵分12路,共计30万人马出击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彻底解决困扰中原王朝几百年的威胁,而此时的大司马严尤是反对此时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用兵的。

严尤劝谏王莽的话,对当时新朝的情况来说,很有道理。周宣王时期,对待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很简单,直接进行军事驱赶,只要驱赶出周王朝境内,就不再对匈奴进行追击;汉朝对待匈奴问题比较特殊,前期是和亲、进贡,从汉武帝时期,就是举全国之力,动员全国之兵对匈奴进行主动打击;而秦朝则是对匈奴进行主动防范,修建长城,设立边郡,防范匈奴侵扰。

王莽建立的新朝此时的情况其实和秦朝差不多,都是新的王朝建立不久,国内极不稳定,而王莽对匈奴的策略又是采取的汉武帝时期的举国之力,这对一个刚建立起来的王朝是极其不利的,严尤的劝谏说得很委婉,告诉王莽,我们应该学周朝那样,对南下的匈奴进行驱赶就行了,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国内镇压不稳定的因素上面。

严尤的劝谏很中肯,只针对当时王莽新朝的实际情况来给皇帝出最正确的主意,当时的新朝国力远不如汉武帝时期,而整个国家局势更像是秦始皇时期那样反对势力暗流涌动,一旦国家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就给了那些反对势力蠢蠢欲动的机会。

那么严尤的这种劝谏是否适合所有的时期和王朝呢,恰恰相反!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处理上,汉武帝是最高明的,秦始皇是最保守的,周王朝却是最短视的。

周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政策太过温柔,只是希望赶走他们就行了,这对那些马背上的民族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抢都抢完了,本来就打算回北方草原享受胜利果实,就算不驱赶,他们自己也要回去的,难不成在中原地区过年?他们的文化、习俗、实力等方面都不允许他们长期呆在中原地区。周王朝对他们的驱赶,有点像欢送的意思,反正周又不进行追赶,回去休息一段时间,一定还会来。

秦王朝对待匈奴的办法很实际,既然秦无法对匈奴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打击,那就进行主动的边境防御,修筑高墙进行阻挡,匈奴要南下就要逾越长城,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度很高的军事行动,而驻扎在长城边的边塞军队就可以根据长城预警进行精准防御。这种非常现实的防御政策很符合中原王朝的实际情况,只是由于修筑长城太过耗费人力财力,而又恰逢秦始皇驾崩,秦二世完全是个小趴菜,秦朝才迅速的灭亡。但秦的灭亡其实和修筑长城关系不大。

只有汉武帝时期的对匈政策是非常完美的,对待北方游牧民族那种无赖种族,其实就应该采取主动进攻,彻底灭绝的政策,在冷兵器时代,所有王朝和政权的稳定与安宁都是基于实力之上的,而保证实力具有压倒性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潜在的敌人进行主动打击,迫使对方无法达到与自己同等实力的量级。现阶段的某某大国依然是采取这种国际政策从而成为了全球唯一的霸主。

综上来看,严尤对王莽的劝谏有一定的历史特殊性,对他那个时代来说,那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而对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有恰恰是最没有道理的!


沉墨I方之城


严尤是王莽时代比较有才干的将领。王莽篡汉后,由于实施一系列错误的政策,导致原本归附大汉的匈奴复叛。王莽打算动用30万兵力,征服匈奴。大将严尤是反对王莽的计划,他对王莽说了这么一番话:““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

那么,严尤说的有道理吗?

我认为没有道理。

第一,“周得中策”,不知有何依据

匈奴的前身叫玁狁,又称为猃(xiǎn)狁,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即国人暴动后二年,玁狁就曾入侵西周的西部边境。到宣王时,玁狁的入侵更加频繁,以致于周人“靡室靡家”,靡就是没有,没了家室,妻离子散。 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为了抵御玁狁进犯,周宣王命大夫南仲筑城于朔方,又命尹吉甫率师讨伐,攻至太原一带。玁狁不敌,逃往北方。

关于西周与玁狁的战争,史料其实非常少。据出土的《虢季子白盘》铭文记载,在周宣王十二年时,虢国的季子白奉王命再伐玁狁,取得了斩首五百,俘虏五十的战绩。季子白班师回朝时,又命属下率兵追击败退至洛水的玁狁,取得胜利。由于这次胜利,虢季子白受到了天子的嘉奖,周宣王赏赐他马匹、弓箭、彤矢和斧钺并赐予其征讨蛮夷的权力。

我们现在能查到的史料,就是这么一丁点。严尤认为周宣王对玁狁的战争,比汉、秦两代都高明。至于高明在哪里,他也没有讲,我们也实在看不出来。考虑到中国文化,常常有厚古薄今的传统,我认为严尤的这个结论,是缺乏可靠的史料依据。

严尤为什么要拔高西周呢?我认为是要捧王莽。

王莽上台后,就积极改制,改成什么样子呢?主要是西周的制度。他恢复西周的井田制,又改了一大堆官员,如“大司农”改为“纳言”,“大理”改为“作士”,“太常”改为“秩宗”,“大鸿胪”改为“典乐”,“少府”改为“共工”等等。可见王莽对西周是极为仰慕。严尤不顾史实,拔高西周,有捧王莽之嫌疑。

第二,“汉得下策”,是对西汉的贬低

严尤认为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下策,这个结论也很让人怀疑。

事实上,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中原政权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表现最好的就是汉与唐,汉把匈奴打趴下,唐把突厥打趴下了。西汉不仅完败匈奴,还令匈奴服服贴贴。特别是自呼韩邪单于归附大汉后,许下为大汉守北藩的诺言。

终呼韩邪一生,都没有违背这个承诺。在他临死前,还留下遗训,要求后世子孙永远保持与汉的友好关系。继呼韩邪单于之后的复株累若鞮单于、搜谐单于、车牙单于等,基本上都遵从此遗训。大汉帝国的北方边境获得数十年的和平,史书对这段时间汉匈和平局面有如下记载:“是时边城晏闭,牛羊布野,三世无犬吠之声,黎庶亡干戈之役。”

如果说这样的结果,还只是下策,那么请问还有什么更好的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严尤要贬低西汉呢?

显然,这是跟王莽篡汉有关系。

王莽篡汉后,一直想消除大汉的影响力。除了前面说改官名之外,他还改钱币,把汉代五铢钱弃用了。他对西汉忌讳到什么程度呢?刚开始时,他推行两种货币,一个是错刀,一个是契刀。后来他觉得不妥,因为汉室皇帝姓刘,“刘”字中有“刀”字旁,所以错刀与契刀两种货币也禁止使用。

因此,严尤贬低西汉,也有捧王莽之嫌疑。

第三,“秦得下策”,这个也值得商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攻打匈奴。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伐,势如破竹,一口气把匈奴人赶出河南地。次年,蒙恬又夺取河套以北的阴山地区,设四十四县,置九原郡,在黄河沿岸修筑城池要塞。之后,蒙恬又渡过黄河,攻取高阙、阳山、北假等地。为防匈奴南下,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筑长城防线。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蜿蜒万里,故而称为万里长城。

秦国攻打匈奴,开疆拓地,消除北方之隐患。贾谊在《过秦论》中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匈奴人被打得不敢还击,怎么就成下策呢?

严尤为什么要贬低秦对匈奴的战争呢?

还是同样的原因:因为王莽最讨厌秦朝。

大家都知道,王莽是一个儒家的信徒,一心想建立儒家理想的天堂社会,所以整天搞复古改革,最后把国家把整完蛋了。秦是一个什么朝代?焚书坑儒的朝代啊!因此,严尤当然把秦贬得最低,称他是“无策”。

第四,严尤睁眼说瞎话,有他的目的

不过,我要为严尤说几句公道话。

他固然有讨好王莽的嫌疑,但是这只是手段,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劝阻王莽放弃攻打匈奴。

为什么呢?因为王莽攻打匈奴的计划,完全是不切实际的。

怎么不切实际呢?王莽为了攻匈奴,下诏组建十二个兵团,征兵三十万,为了这次庞大的军事行动,作战所需的军服、兵器、粮食等,源源不断地从江淮运输到北方的边境。所征用的士卒民夫,凡有违抗者,一律以军法处置。他要求军队准备三百日的口粮,这是一个完全空想、不切实际的命令。

将军严尤是头脑还算清醒的将领之一,他上书王莽,直言这个作战计划的不切实际:

第一,作战部队已集结在边塞一年,大军长期宿营野外,生活艰辛,还没开战,士气已低落不堪;第二,边境地区的粮食必须由内地远程输送,而各地又多粮食欠收,连年饥馑;第三,一个士兵三百日的口粮,一头牛还无法负担其重,况且还要准备牛的饲料,以这种强度运输,不出三个月,牛就会活活累死,到时剩余的粮食就无法运输;第四,因为准备要长期作战,就必须要面对秋冬严寒的天气,还必须准备木柴、炭,以及必需的锅碗、水袋,这些物品运输量极大;第五,由于运输量太大,会影响大军的行军速度,行军到险要地带时,辎重有被截断的可能。

严尤最后得出结论:耗费民力过大,却很难有大的战果,这是极可忧虑之事。王莽看了严尤的上书后很不高兴,认为是杞人忧天,不听,依旧我行我素。自王莽兴师动众后,天下骚动,史书载:“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

王莽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年,最后北征匈奴不了了之,因为耗尽国力民力之后,仍然无法凑足王莽指定的三十万大军三百日粮食。北伐匈奴计划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无果而终。


君山话史


严尤不知道后来的事才这么说的,处理民族问题最好的是宋朝,宋朝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存在了三百多年,宋辽澶渊之盟,宋用了仅仅相当于一个县的财政收入,就消弭了与辽的战争,直到辽灭亡。南宋抵御蒙古50年,当时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