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提及“血稠”,很多人應該並不陌生,尤其是中老年人,一聽見這個詞,就緊張得不行——覺得血稠了,血脂高了,不久之後就會出現動脈血管硬化,血流速度減慢,血栓不遠了,各種心腦血管疾病也來了……


因此,市面上被忽悠的各種能降血脂、疏通血管的方法都想去嘗試一下。


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殊不知,從專業的醫學角度來講,其實並沒有“血稠”的說法,而且血稠與血脂高、心腦血管疾病都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那血稠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又與什麼有關呢?


1


如何正確理解“血稠”?


血稠在醫學上是指高粘稠血癥,是血液流變學的概念,指的是血液中有形成分增加,血流阻力變大,從而導致血液流速減慢,血液處於高凝狀態。


1

血稠≠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類物質過多,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膽固醇水平升高。雖然的確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但只是可能誘因中的一種。


換句話說,血脂高可以引起血液粘稠,但血液粘稠度增高不一定就是血脂升高。


當然了,高血糖、高血脂導致的血液粘稠度增高也要引起重視——一旦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也易誘發心血管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2

血稠≠血栓

首先,高粘稠血癥是一種血液特徵,而血栓是疾病,二者本來就不能等同;


其次,臨床上也不會用血流變檢查來預測血栓和血管事件。


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只能代表一個瞬間狀態,檢查前有沒有喝水、吃飯、運動等都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因此血液流變檢查中的血液粘稠度並不精準,無法真實反映血液狀況。


另一方面,會不會形成血栓,醫生更關注的是血脂、血糖、血壓這三大高危因素。


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要想知道自己的血管健康度,有效預防血栓形成,遠離血管疾病,不妨查查血液中多了些什麼……


除了上述說的脂肪過多可能誘發危機,還有哪些危險因子增多也會成為血液粘稠的“兇手”呢?


2


血液粘稠的三個“元兇”


血液的高凝狀態與血液成分密切相關。


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構成。血細胞佔血液總量的45%,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漿佔55%,包括水、蛋白、無機鹽、激素、酶等。具體與哪些因素有關?


1

紅細胞多了

紅細胞增多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臨床上常見的與其相關的疾病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紅細胞增加,恰好血管又有內皮損傷,可能會並發動脈血栓,甚至心梗。

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2

血小板多了

血小板過多,活化的血小板產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釋放反應,微血管內易形成血栓。


據統計,30%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會有動脈、靜脈血栓的形成。

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3

纖維蛋白多了

纖維蛋白原是肝細胞合成的球蛋白,為凝血因子。


它不僅會增加血小板聚集;其轉變成的不溶性降解產物,會損傷血管平滑肌細胞,減慢血流速度。


大量研究認為,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栓塞併發症的獨立危險因素。


提示:血小板及少量纖維蛋白易形成白色血栓,可發生在急性風溼性內膜炎患者中。


紅細胞與纖維蛋白易形成紅色血栓,可發生在長期臥床、惡性腫瘤患者中。


3


血液粘稠度升高的症狀


高凝血狀態,血液流速變慢,造成機體獲得氧氣、營養物質減少,還易傷害血管,因此,出現以下症狀則需小心了:


1、晨起頭暈,晚上清醒

2、午飯後特別困

3、蹲著會感覺胸悶、呼吸不暢

4、陣發性的視力模糊——血液粘稠度高,血流不暢,營養物質無法及時供給視神經,造成視神經短暫性缺血缺氧。


4


如何降低血液粘稠度風險?


對於健康人而言,偶爾出現的血液粘稠不用過於緊張,人體自帶的調節能力會幫助維持血液內環境平衡;而對於中老年人而言,特別是已經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高危患者則要及時干預,以免血栓的發生。


而除了最基本的飲食調節,如:減少高脂高糖的攝入,多吃果蔬、粗糧,定時定量攝入等,還可以用以下兩步,減少血液粘稠度升高的幾率。


1

用好營養素


磷脂


磷脂可加快人體內脂質的新陳代謝,改善血管環境,輔助降低血液粘稠度。


大豆、雞蛋、瘦豬肉、動物肝臟、芝麻等,都是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添加到日常飲食中去。


纖維素


纖維素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促進消化排洩,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的發生風險。


粗糧、蔬菜水果都可以適當多吃。

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2

活血化瘀

中醫認為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不暢,都是“瘀阻動血”所致,因此,活血化瘀很重要。

血稠就是高血脂,易致血栓?別再被偽概念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