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紛紛 佈局“固收+”賽道

隨著海外負利率的持續蔓延,在全球資產荒背景下,性價比較高的中國資產再度進入外資視野,為年內基金行業“固收+”業務再添一把火。

年內美聯儲已經啟動了三次降息,有機構認為,美國經濟相對偏弱,明年預計還將有1到2次降息。除了美國,今年以來,已有超30家央行開展了降息操作,未來或有更多國家進入負利率時代。

隨著全球資產配置難度的加大,海外資產荒情況愈演愈烈,相對於負利率國家資產而言,性價比高的新興市場資產再度進入外資視野。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中國債券已經連續11個月獲得外資增持,當前中國債市配置價值越發得到國際認可。

所謂“固收+”,主要分成兩部分,一是債券收益,二是增強收益。從本質上來看,是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基礎上,力爭獲得比固收部分更高的收益,且淨值不要發生太大波動。部分機構認為,“資產荒”的大邏輯並沒有改變,引發債市反覆的通脹因素終將消退,作為“固收+”底層配置的國內債券資產價值逐漸凸顯。

上銀基金分析稱,今年以來,雖然全球主要經濟體長期國債收益率出現了明顯下行,但我國無風險利率與年初基本持平,這使得中美十年期國債在10月底創下了年內最高160bp的利差,不僅為未來留存了較多的政策空間,也給投資者提供了較高的安全墊。11月18日,央行逾四年來首次下調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或許只是個開端,未來中國債市投資機會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作為固收類產品的增強部分,可配置的權益類資產也持續受到機構關注。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近期表示,在全球資產荒的背景下,中國權益資產配置的機會越來越明顯。2020年,全球資金會更傾向於配置性價比高的新興市場,尤其是以中國權益資產為代表的資產。

外資對中國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價值也有一定共識。近期橋水披露的三季度持倉顯示,大幅砍倉新興市場ETF,卻持續加倉中國等少數新興市場。

在全球資產荒的背景下,中國股債資產再度進入外資視野,為基金行業“固收+”業務再添一把火。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僅二級債基,年內就有52只產品成立(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固收類產品的持續營銷更是許多基金公司的重頭戲。

目前,基金業內重點打造“固收+”團隊的不在少數,主流的策略包括純債+可轉債增強、純債+可轉債及股票增強等。多家基金公司對記者表示,“固收+”業務發展前景廣闊。

金鷹基金絕對收益部總經理林龍軍表示,金鷹基金作為較少成立絕對收益部門的基金公司之一,致力於在“固收+”賽道上發力。近年來,理財領域競爭加速,基金公司打造“固收+”投研實力,既可服務於投資者,也能為基金公司增加規模,達到雙贏的效果。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