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灭亡时有1100万领土,明朝仅有350万,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吗?

蔓藤的幻想


做为汉人,清朝人只是我汉人的侵略者,中华沦为殖民地。直到民国成立,才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虽然现在那些侵略者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中的一员,但不能否认当初中华是被统治了两百多年。所以,所提的问题根本没有成立,没有什么对比价值,可能很多人不认同这个观点。要说国土,元朝才是最大土地的,但所谓的元朝也是侵略性的,如果非要以问题的说法来说的话,中华大地不该只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才是。国家的强盛不应该以国土大小来决定,不得不怀疑提出这问题的人的目的性。而且,清朝的满人到后来不但自己的本土丢了,连大多数人连姓氏也放弃了,把所有的老百姓丢在水深火热当中,甚至当起了伪帝国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有几点做得比明朝好?明朝的公主是真公主,而清朝公主不过是个工具,清朝的国土比明朝大,我并不代表觉得有什么好骄傲的,能以此为荣的人,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里。清朝对汉华夏民族带来的发展在它带来的伤害前,显得渺小多了。而华夏国土历来都在变动,清朝作为一个入侵并不完全认同华夏文明的国家,在华夏文明长河里,到现在仍然有人为它侵略者的身份辩解,甚至还想神化,以此来想说明什么,这种问题提出来也只会被当成有想分化现当下华夏民族的团结意图,实不可取。


曦芝芝


国家的领土是历史范畴,不同的朝代领土不尽相同。从亚洲来看,历史上只有朝鲜和日本的领土比较稳定,日本是岛国,无地可以拓展;朝鲜能得以长时间统一得益于地缘政治和小中华文化。就中国历史来看,历朝历代领土都不完全相同,有的差别很大:

我看来看看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地图:

秦朝建立的疆域已基本包括后世所说的本部十八省,辽宁南部也包含进来了。这个疆域面积大约340万平方公里,为后世的朝代奠定版图的基础,这个地盘是中封建王朝的基本盘。

秦朝只存在了15年。


再看看秦朝灭亡之后的西汉的疆域。西汉大体继承秦朝的而疆域,在西南略有收缩,在东北则有所扩大,汉武帝在北朝鲜设立了四郡,打通了河西走廊,在河西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并占领西域,极大地拓展了领土面积。

西汉鼎盛时期的面积达到609万平方公里,新疆地区第一次纳入中原政权版图,比秦朝面扩大了近一倍。


汉朝灭亡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西晋鼎盛时期的面积和西汉鼎盛时期差不多,但是几乎完整失去了黄河河套地区。但是在西南方向则有所拓展。西汉、西晋总体面积变化不大。


东晋就很小了,不但失去了西域,连淮河以北的土地都基本失去了,北方成了少数民族的天下。


隋朝的面积比东晋有所扩大,但是并没有恢复到西汉、西晋鼎盛时期的水平。西域基本失去,云南也没有了。面积只有467万平方公里。


581短隋,隋朝只存在了37年,618年就被李渊夺取了政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不但重新收复了西域,而且继续向西拓展,并向北控制了蒙古高原,鼎盛时期的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不过,西藏还是没有纳入版图。


唐朝灭亡后,是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国,前后53年。之后就是宋朝,宋朝分为南北两宋,北宋的面积少的可怜,甚至是秦朝的缩小版,面积不到300万平方公里,但都是膏腴之地,基本没有老少边穷地区,所有宋朝很富,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但是,宋朝的wul南宋时期只有200万平方公里。


元朝人建立了地跨欧亚大陆的大王朝,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都重新纳入版图,鼎盛时期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第一次被纳入中原政权版图。只不过元朝的统治经验不足,只维持了98年的统治就被明朝取而代之。


继之而起的是明朝,明朝鼎盛时期是在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时候,面积也近千万平方公里,但是新疆和蒙古高原并没有被纳入明王朝的版图,276年的明朝从来没有染指过哈密以西的地方,虽然封过蒙古人为王,但从没有对蒙古高原进行过有效统治。

到明朝中后期,领土形状又恢复到秦朝的水平,和秦朝时期很相似,面积也就是350万左右,主要是本部十八省。


以上就是清朝建立前,中国封建王朝的疆域情况,总的来说,一代一代的努力都具有促进融合的作用。统一政权的王朝都基本守住了秦朝建立的基本盘。


清朝建立后,努力收复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的土地,新疆、蒙古、新疆被牢牢控制在中央政权手里。可以说,如果清朝按照明朝的版图统治,新疆、西藏、蒙古等地区游离在中央政权之外并延续到近代热兵器时代,要再重新收拾旧山河就麻烦了,应该说,清朝为中国的近现代版图起到了奠基作用,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贡献很大。


坐看东南了



发现现在好多人就喜欢玩双重标准,合着明朝巅峰时期的1100万疆域不算数,你们大清巅峰时期的1300万就必须要算数?

宋安之就想问你凭什么?

而且清末虽然看似剩下1100万的疆域,但是已经是群魔乱舞了,不说那些被割走的疆域和有借无还的租界,很多地方已经是西方列强还有日本给实际控制了,诸如东北是日本和沙俄,双方甚至在东北爆发了第一次日俄战争,清庭面对这两个国家在自己龙兴之地爆发的战争,是勃然大怒,马上宣布中立。

至于南方长江中下游各省及其沿海各省,都是由英、法、日等实际控制。

这些并非宋安之瞎说,这些在教科书上还有国家博物馆里面都有详细介绍,前年宋安之还在国家博物馆拍了一张清朝被实际控制地方的详细地图,之前用过,后来因为某些敏感原因,不能再上图,就不上其他图了,毕竟这些知识网上也可以查到,并非宋安之信口胡说。

也难怪有人戏称清末只剩下一个紫禁城了,虽然不符合实际,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家试想,清末这种恶劣的情况,中国可谓是到了很危险的时刻,不是两次世界大战,盛行殖民主义的西方列强元气大伤的话,恐怕中国早四分五裂了。

而且还有关键一点,两次世界大战只是给了中国复兴机会,而抓住这个机会的是共产党,今天的960万疆域都是解放军战士浴血奋战之下成果,凭什么你们这些玩双重标准的人既不承认明朝的功劳,又不说解放军战士的功劳?

真是搞笑。

当然宋安之并非贬低清朝,清朝的功劳还是要肯定的,但是该客观说其不好的还是要说的。

最后再说说中国疆域形成的功劳。

清朝的功劳肯定是不可忽视的,但之前历朝历代的开拓就无视了?

就好像一个人吃了五包子吃饱了,那么所有功劳都是第五个包子的,大家觉得合理吗?

清朝亦不是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没有之前朝代开疆拓土,一步步扩大那么多疆域,等到清朝再打下这么多疆域,大家觉得可能吗?

没有这些朝代陆陆续续对于如此之大疆域统治,这些疆域都自立为国,形成传统国家,大家觉得清朝还能打得下这么大的疆域?

像今越南,古称安南,秦汉时期是中国故土,结果从五代末期一直到明朝都没有脱离中国统治,结果离心力太强,明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收回,结果统治没多长时间,因为离心力太强,不得不放弃。

以这个事实来看,如果没有之前历朝历代对于辽阔疆域的统治,清朝时期再一步步开疆拓土,大家觉得现实吗?

所以历朝历代的功劳也是不可小视的,所以希望某些人不要玩双重标准,所以希望大家要客观看待这些历史,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误导。


宋安之


中国领土现在的版本,基础上就是清朝领土的大致版本,这个没有人会反对。

我们先放开清朝对于中华文明进程和民族的意义,单从国家领土上梳理一下清朝对现有国土面积所起到的作用。

清朝领土的扩张,是它积极主动的行为,是为顺应王朝发展的需要。但有意思的是,也有些领土的扩张原本并非它的本意,而是顺势而为之。我们试着从清王朝版图的各个方向阐述。

东北领土的扩张

一,中国东北的领土。

自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代开始,中国东北面积始终在7万平方公里左右,称之为“辽东”,差不多就是现在的辽东半岛这块区域。这块区域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其实并不能保存在中国的疆域内。

7世纪后,这块领土被唐朝保持了一百多年。之后当蒙古人被逐出中国,明朝曾经恢复唐朝时的辽东旧地,维持了二百多年。明朝一度把势力扩展到外兴安岭、黑龙江口、和库页岛,但最终仍然将这块领土丧失给了后金。

后金汗国原本的区域本来就只有狭窄的辽东半岛,它的北方和东方住着一些野蛮部落。这些部落一向不甘心满族人的区域地位,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正在向南迁移,于是和满族发生多次战争。但满族人每一次都取得胜利,满族人胜利后,将他们完全征服。

我们列出其中最主要的四个部落和原本部落区域:

  • 1636年,鄂伦春部被征服,所属区域在外兴安岭南麓。

  • 1640年,索伦部被征服,所属区域在精古里河与额而古纳河之间。

  • 1642年,呼尔喀部被征服,所属区域在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之间的地带。

  • 1642年,达瑚尔部被征服,所属区域在精吉里河及黑龙江下游。

由此,满族人在入山海关前,他们在东北所征服的土地已经达到三百万平方公里。满族人入主中原后,这片土地,就稳定的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二,与沙俄的领土争夺

比满族人向北扩张稍早一些,俄罗斯的斯拉夫人,越过乌拉山脉,开始向东扩张。先是征服西伯利亚荒原上的游牧部落,在17世纪的10年代-70年代,俄国人在荒原上建立了一些殖民城市。

在17世纪的40年代开始,俄国人从西伯利亚开始向东南方和南方发展,开始接触被满族人刚刚征服的黑龙江流域。满族的后金汗国于1642年吞并呼尔喀、达瑚尔部,而俄国人是1643年才接触这个区域,从法理上说,黑龙江南北两岸已经确定是中国的领土。

但俄国人依然多次进入中国领域,并且不断与中国发生战争。前两次俄国人穿过中国东北荒原地带时,清朝没有发现。

但是第三次俄国人进入精吉里河口,开始建筑城堡,打算长期占领时,清朝宁古塔章京(军区参谋长)沙尔虎达率领45艘军舰,逆黑龙江而上,痛击俄国人。

俄国人也算是运气不好,他遇到的不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而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王朝,于是全军覆没。

但俄国人仍然不断侵扰中国领土,第四批俄国人在外蒙之北建筑尼布楚城,第五批俄国人在黑龙江北岸建筑雅克萨城。

清朝当时正处在三藩的战争中,暂时没有理睬俄国人,让俄国人占据了这些区域二十年。三藩战争结束后。清朝玄烨皇帝转过身来,开始向俄国人采取行动。

1685年,清朝都统彭春率领大军将雅克萨城包围,用150门野战炮和40门攻城炮日夜轰击。俄国人投降,清朝允许俄国残军撤退,于是俄国人撤退到尼布楚城。

回尼布楚城的俄国人在半途中遇到援军,于是再次重返被清朝焚毁的雅克萨城。这惹恼了清朝,玄烨决定接受这个挑战,明年(1686年),宁古塔福都统萨布素再围雅克萨城。

俄国军队打到只剩下一百多人,军官全部战死,眼看就要破城,中国军队接到停止攻击的命令。因为此时中俄两国正在北京进行外交洽谈。

之后1689年,中国代表团团长索额图,俄国全权公使费要多罗,在尼布楚谈判。双方的态度都非常强硬,特别是索额图更甚。

他在谈判中两次拍着桌子离去,并且威胁要继续围攻雅克萨城。俄国代表无奈只得采取妥协态度,于是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主要条例就两条:

1,外兴安岭之南属于中国,之北属于俄国。

2,额尔古纳河之东属于中国,之西属于俄国。

这份条约的签订,使中俄两大扩张力量,得到缓解,为中俄两国带来170年的和平。实际上,清朝在当时的力量最多只能够达到黑龙江北岸,无心也无力再向北扩展。

而俄国则不同,俄国是从冰雪荒原向南扩展,南方的土地肥沃,一直吸引着他们。要不是这份合约,俄国向南方的扩展将无止境。所以,《尼布楚条约》对俄国的确是一种遏制,对清朝则是一种保护。

塞北领土的扩张(内蒙古)

蒙古自被明朝逐出长城后,就一直在内战。当中有过比较短暂的统一,但很快就又分为六个部分:察哈尔部、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喀尔喀部、还有住在东北北部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和


东北西部西辽河流域的喀喇沁部。喀尔喀部人口最多,察哈尔部力量最强。

对此,当时的后金汗国努尔哈赤,采取拉拢、分解、击破的策略。1624年,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脱离蒙古林丹汗的统治,和后金汗国结盟。1625年,林丹汗向科尔沁部进攻,受到努尔哈赤亲自带领的后金军队拦截并击溃。自此,科尔沁部归附后金汗国。

三年后,1628年,西辽河流域的喀喇沁部也叛离林丹汗,投降后金。再四年后,皇太极和投降的蒙古部组成联军,向察哈尔部进攻,林丹汗大败,向西逃往。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先后向后金投降。林丹汗在逃往的途中病死,余部在青海湖附近支持了三年,于1635年,终于也投降了后金。

后金将上述这些被征服的部落和土地,称为内蒙古。把漠北还没有合并的喀尔喀部称为外蒙古。后来满人入主中国,这种称谓一直保留了下来。

从此,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永远成为中国的领土。

漠北领土的扩张(外蒙古)

与清朝扩张的其它领土不同,被称为外蒙古的漠北,却并不是清朝主动的扩张行为。但由于一个偶然的事件,却使外蒙古主动请求跟中国合并。


事件的起因来自于准格尔汗国。《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前一年,1688年,准格尔向外蒙古喀尔喀部突然发动袭击。

准格尔部是瓦拉部落的后裔,瓦拉部应该被中国人熟知,在明朝时期生擒过皇帝朱祁镇。瓦拉部在也先可汗死后,分解为几个部落,其中之一就是准格尔部,他们迁移到现新疆北部。其他几个瓦拉人的后裔部落分别迁移到现青海省、中亚、和欧洲。

准格尔部经过一系列内斗,产生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可汗,就是葛尔丹。葛尔丹不久吞并回部,又吞并了青海的和硕特(也是瓦拉的后裔),准格尔汗国的面积达到280万平方公里。

但葛尔丹并不满足,他准备向外蒙古进攻。

1688年,葛尔丹借口内斗不休的喀尔喀部,不尊重西藏使团的宗教领袖,向外蒙古攻击。喀尔喀部大败,终止内斗,开始商议解除危急的办法。

喀尔喀部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是归附俄国,一是归附中国。当时喀尔喀部的活佛库伦坚持归附中国,理由也很简单充分,他说:“俄国人不信佛教,穿的衣服也古里古怪。中国人信佛教,而且一片富庶的景象,穿的衣服就像是神仙一样。”

于是喀尔喀部决定归附中国。

康熙皇帝玄烨一面让喀尔喀部撤到内蒙古,发给救济物资,一面向准格尔部发出警告,退出外蒙古。准格尔部答应退出外蒙古,但是要清朝交出几个他们认为的罪犯。玄烨不愿受此要挟,于是准格尔部继续东进,横穿外蒙古。

1690年,准格尔部更是深入内蒙古,直抵距离北京只有350公里的乌兰布统,在清朝的眼皮底下耀武扬威。

康熙皇帝玄烨于是亲自统军出长城攻击,在清朝大炮的直接轰击下,准格尔部即刻崩溃,葛尔丹向西撤退。但葛尔丹的侄子已经在伊犁宣布即位,下令捉拿葛尔丹,葛尔丹只得向俄国求援。但俄国因为刚和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所以没有答应葛尔丹。

葛尔丹没有放弃,他的余部支撑了五年。1695年,葛尔丹和内蒙古科尔沁部秘密联盟,继续向外蒙古进攻。康熙再次亲征,北上一千公里指挥作战。这一战葛尔丹全军覆没,并在次年服毒自尽。

1697年,喀尔喀部仍回到外蒙古故地,但自此外蒙古和葛尔丹下辖的科布多、乌梁海两个地区,面积共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中国版图。

西南领土的扩张(西藏)

西藏领土的纳入,源自于西藏内部的纠纷,其中起转反复不做细述。总之,有准格尔汗国做背景支持,并且获得胜利的一方,在策略上获得了成功,但却没有取得清朝的认同,并且误判了中国对这件事情的关切。

胜利一方攻取拉萨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清朝决定用武力干涉。1718年,清朝正式承认逃到青海的格尔桑嘉木为达赖七世,并派遣军队护送回西藏。但进入西藏后,在喀喇乌苏河被大策零击败。

两年后,1720年,清朝再一次派遣军队,分三路进攻。西路军直接攻击准格尔部,让他无法增援西藏。东路军则由四川康定西进,北路军由青海西宁穿过唐古拉山南下。

中国军队终于进入拉萨,撤销一切国王和可汗的称号,又撤销国号,改称“西藏”,任命最高行政官。

自此,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西藏,并入中国。

中西部领土的扩张(青海)

西藏并入中国后,青海起来反抗清朝。

占据青海的和硕特部,也是瓦拉的后裔。和硕特部曾经被准格尔部吞并,在准格尔大汗葛尔丹死后,青海脱离准格尔汗国的控制,但各个小部落各自为政。

中国找到原来硕特部大汗固始汗的儿子扎实巴图,封他为藩王,作为青海各部落的领袖,以对抗准格尔汗国的压力。

扎实巴图逝世后,他的儿子罗卜藏单亲继承王位。清朝军队进攻西藏时,罗卜藏单亲也率领蒙古兵团从征。这一次出征激起了他的豪情万丈,决定恢复和硕特部的辉煌霸业。

但是罗卜藏单亲的脑子显然不够,他把中国这个朋友当做敌人,却把敌人准格尔汗国当做朋友。

1723年,罗卜藏单亲号召青海的蒙古人取消中国封的爵位,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并且把清朝派驻西宁的侍郎,诱骗到大营中囚禁。同时集结二十万人,进攻西宁,中国通往西藏的道路被切断。

清朝的反应很迅速,立即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岳钟琪为副指挥。1724年二月,岳钟琪率五千骑兵,发动突袭。从西宁向西急行军十二天,在第十三天的黎明捕捉到罗卜藏单亲的主力。罗卜藏单亲的部队在睡梦中惊醒,但战马来不及备马鞍,无法迎战,全军崩溃。罗卜藏单亲逃往准格尔汗国。

岳钟琪穷追不舍,每天奔驰150公里,两天后追上罗卜藏单亲,凯旋而归。这一战只用了15天,就把面积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征服,纳入中国版图。

西北领土的扩张(新疆)

西北地区一直盘踞着准格尔汗国,分为两大地区,一是天山北麓的准格尔盆地,一是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清朝将北部成为“准部”,南部称为“回部”。

清朝先是征服了“准部”,“回部”曾在十六世纪被准格尔汗国吞并。现在准格尔部被清朝征服,但“回部”并不打算再接受外族人统治。

这个区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西域故地,公元前二世纪的张骞和公元一世纪的班超,都是在这里威名远播。唐朝在七世纪时也进入这个区域,把它正式列入中国。

但自八世纪被吐蕃夺取后,直到十八世纪的清朝,整整一千年之久,跟中国隔绝。

九世纪时,回纥瓦解,一部分人进入新疆吐鲁番,称为西州回纥。他们后来再向南迁移,到达一千多公里外的疏勒王国(新疆喀什),征服了它,改名为喀什噶尔。这部分回纥人改信了伊斯兰教。人们把这个传播到西域的伊斯兰教又称为回教。

在这个区域,地位最高的教主被称为“和卓”,父子相传。准格尔汗国曾在1720年代,征服回部,把第二十五代的和卓和他的两个儿子诱到伊犁囚禁作为人质,二十五代和卓不久逝世,留下他的儿子,两个和卓。

1755年,中国远征军进攻准格尔汗国进入伊犁,把其中一个大和卓送回故乡莎车,留下小和卓帮助处理天山北麓的事物。

1756年,小和卓逃回莎车。1757年,中国派遣使节到莎车,要求接受中国的统治。大和卓同意,但小和卓不同意。在场的各个城主都赞成小和卓的意见。于是他们宣布建立巴图尔汗国。

清朝军队立即强行穿越天山,天山南麓一些城市完全不敢抵御,各自投降。1758年,清朝定边将军兆惠,率领四千多人进攻莎车,在距离一公里的黑水,渡河一半时,桥梁中断,被分为两截,陷于包围。

但是兆惠坚持了三个月,中国援军终于到达,把兆惠救出,回到阿克苏。

1759年,兆惠修整完毕,再次进攻,攻陷莎车。大小和卓向中亚的浩罕王国逃亡,经过葱岭时,被巴达克山部落抓住杀掉,并把人头献给中国追兵。

自此,准格尔汗国的全部领土,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全部纳入中国版图。


所以说,清朝时期的领土扩张,所形成的中国版图,基本上就奠定了我们现在的国家领土范围,这个事实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


叁牛不读书


这个问题似乎是存在一定的内在必然性的,清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时期当中的最后一个朝代,它的各方面发展因素似乎都会对中国近代造成一定影响力的变革,国土面积亦在其中。即便清朝晚期因为统治者对外的夜郎自大、腐败至极而导致中国大约丢失了100多万平方千米,但从明、清两代所遗留的国土面积来看,清朝的功劳还是更为显著太多。

至少清朝接手仅有250多万平方千米的明朝国土后,又凭其实力将疆域面积扩大到了乾隆时期的1300多万平方千米。故在我个人看来:清朝疆域的全盛对于现如今中国的国土面积确实是有着较为深刻得作用,但是中国最终疆域的确定,我们更要放眼于历时3000多年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变换更迭。我们更应该明白一个道理: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并非满清王朝一朝一夕的功劳所为,而是和连同清朝在内的“中国古代”息息相关的。所以说,清朝灭亡时遗留的1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并不能对如今中国的国土面积起决定性作用。

其一:明朝也曾辉煌过

正所谓:“后人的成就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得以实现的。”清朝亦是如此,也许绝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却从未将目光停留在明朝时期的“永乐年间”,明朝鼎盛之际的国土面积也曾高达1100多万平方千米,中原地区朝向四面八方辐射地带丝毫不输于清朝只不过随着后金的崛起、北元的遗留以及地方势力的发展,最终使得明朝终以“350万”的领土面积灰飞烟灭在世人眼中。其实大家完全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元朝,其直接统治领土高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后因元朝暴政,明朝继而将其取而代之,北元势力虽残存,但对于接手元朝疆域的明朝而言,领土面积又能减少到哪里去呢?

其二:只是收复,并无开拓(清朝活在了元朝的影子里)

《元史》中对于元朝疆域的范围这样记载:“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当时元朝实际疆域最为鼎盛时高达220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包括四大汗国),北到西伯利亚、外蒙古,南至南海(包括台湾岛),东括外兴安岭、库页岛,西包新疆(最远到达中亚)。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元朝的疆域几乎囊括了百分之八十的亚洲地区,而后来居上的清朝,虽然将明朝取而代之,但是其领土面积最终还是远远不及于元朝。故我们也可以说:清朝只是一味地收复领土,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拓土。

其三:革命党人的艰苦奋斗又该放在何处?

清朝于公元1912年灭亡之际确实为中国遗留下了高达1100多万平方千米的疆域国土,但如果不是民国时期革命党人的艰苦奋斗,谁又能保证这1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能够如数保留给后世。即便如此,民国时期还是迫于国际形势和沙俄的势力,最终将偌大个外蒙古拱手让出。至于残存至今的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我们更要感谢为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人,没有他们,也就自当不会有我们的现在!


历史课课代表


导读:个人认为题目中的观点有有失客观公平。第一句是对的,后边两句太片面。清朝宣统皇帝退位后确实留下了1100万平方公司的领土,这是客观事实。但是说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那就太夸大清朝的作用了,虽然我们也承认大清王朝对于开拓领土的努力以及对版图的贡献。至于说明朝只有3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那就太假了,那是到最后了。大明王朝巅峰时期的千万平凡公里的领土就不算了吗?


我们按照题目中列举的三个观点:清朝遗留下1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的现在版图;明朝领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做一下逐一介绍。


明朝版图面积

古代王朝的领土面积一直是根据王朝实力而不断的变更。其实也很好理解,那就是真理掌握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中原王朝的领土随着实力的增强不断的在扩张;在王朝末期随着实力的下降,版图也在逐渐的收缩。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看到的王朝的地图通常分为三幅:王朝前期、王朝鼎盛时期和王朝末期。

大明王朝是由朱元璋建立,并且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南扫北完成统一的王朝。所以王朝前期的版图从南方开始逐渐向北推进。到朱元璋去世的洪武三十一年,明朝版图除了东北、外东北的奴儿干都司的领土没有纳入版图外基本上定型。所以明朝初期开国帝王朱元璋打下的江山远不止两京十三省的350万平方公里,预计达到了800万平方公里。

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这位马上皇帝更是个战争狂人。不但屡次征伐蒙古、经略安南,还攻略东北外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增加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再加上三宣六慰的羁縻版图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开拓海疆大明王朝的版图达到鼎盛。鼎盛时期的大明王朝的版图妥妥的在千万平方公里至上。与我国现在版图相比虽然少了西域地区,但是在外东北日本海沿岸大片领土以及西南缅甸地区的部分领土。所以版图要比现代版图要大一些,妥妥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

由于高层的视野和格局的原因,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大明王朝的国防政策区域保守。不但停止了对外扩张对草原势力几乎放任不管,停止了下西洋的远洋探索;只在长城以内过自己的小日子。

题目中的观点说明朝只有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可能说的事明朝晚期。到崇祯时期由于后金的崛起,大明丧失了关外所有的东北领土。由于统治者的忽视,大明王朝为统治西藏设置的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明后期逐渐形如虚设,1618年彻底撤销。丧失了整个东北、外东北以及西藏后,长城以外的领土干脆都放弃了。大明王朝的版图已经萎缩的和秦朝差不多了,这也许就是有人说明朝版图是350万平方公里的原因吧。如下图所示:

以王朝最没落的时候的版图面积来代替王朝的版图面积,这种以偏概全的算法不知道是谁教出来的。所以有人这么说就是对大明的不尊重,对我国所有传统王朝对领土所所出的努力不敬。


清朝的领土面积

同样随着实力的扩张和收缩,大清王朝的领土扩张也是循序渐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在大家的印象中大清王朝的版图天生就是比海棠叶版图还大的天然存在,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不说他们从辽东崛起的偏安一隅,即使到了大清王朝入主中原康熙平定三藩的康熙时期也不比明朝晚期大多少。除了满清崛起的祖地东北外,我们对比一下和上图中明朝晚期的版图基本是相同的。此时已经到了康乾盛世开始的时候了,虽然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和和统治的青藏的和硕特部已经臣服大清但是毕竟不算大清的领土。只是以一种藩属或者称臣的名义臣服的。清朝前期的版图如下:

随着和硕特汗国和喀尔喀蒙古北准噶尔部所灭,大清王朝为彻底平定准噶尔才迎来了王朝版图扩张的最佳时机。东北地区在雅克萨之战后签署《尼布楚条约》,通过正式条约的形式确定了外东北的疆界。随着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花费了将近七十年的努力,准噶尔汗国被最终平定。大清王朝迎来了国家版图上的鼎盛时期,青藏、西北外西北、东北外东北统统都纳入了王朝版图。版图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到清朝晚期,吏治腐败列强入侵。我国西北、东北大量领土被列强掠夺,最终宣统退位的时候留下了1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于说为何晚清如此软弱为何还能留下如此庞大的国土,原因有三:

第一、王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一统的概念深入人心,分裂势力没有好下场。

第二、标志着近代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条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1648年的欧洲签订成为近代国际法的范本。所以清朝国家随弱也不是谁想割占就可以的,因为领土主权受国际法保护已经成为共识。想割占也得找到合适的机会通过正式的条约来确定疆界。

第三、列强勾心斗角和崛起利益的需要。列强谁都想多占便宜,但是都想保留一个统一的晚清政府来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来完成占便宜的过程。所以这恰恰说明晚清的软弱,当然类似左公左宗棠这样的民族英雄的存在也是有关系的。


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这是伪观点

我国从秦朝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开始,历朝历代都在扩张和融合中施加儒家文化和中原的影响力。所以无论是清朝版图的扩张还是现代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都是经历历朝历代无数英雄和努力和影响潜移默化的最终成果。

如果没有从西汉对河西和西域的探索;两汉以及隋唐、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羁縻统治;元朝开始对西藏的行使主权等等因素的叠加以及文化感染和渗透能力,大清仅仅凭借武力哪里能打下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更别提没有清朝的千万就没有现代的960万这个武断的论断了。

(在秦朝版图的基础上,历代王朝在西域、东北、青藏高原和北方草原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小结:

综上所述,题目中的三个观点有对有错甚至是片面。所以看问题应该客观公正的做判断。经过我们数代人的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未来会更加兴旺发达。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清朝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今天中国的版图确实是清朝奠定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清朝的版图是在继承明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且清朝版图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直到乾隆朝平定准噶尔,清朝版图才确定了下来,前后共计历时一百多年。

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是发源于今天的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南部,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之初,其版图大致就在这个范围。

在建立后金之后,后金通过武力打击和政治拉拢,相继夺取了整个辽东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到皇太极建立大清之后,清军灭掉了蒙古大汗所在的察哈尔部,彻底控制了整个内蒙古地区,北部边界也扩张至黑龙江流域。

在入关之前,清国已经成为东北亚的一个霸权,喀尔喀蒙古、厄鲁特蒙古和朝鲜都是向清国称臣。(入关前清朝版图)

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师,明帝国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崩溃。由于入京后军队迅速腐化,李自成在帝都大失民心,尤其是得罪了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导致吴三桂投降了清朝,引清兵入关。

此后清军开启长达20年的入关战争,在此期间清廷采取以汉制汉策略,受降前明降兵作为先锋,利用南明朝廷内部矛盾对其进行分化,然后各个击破。

1683年,清军攻克台湾,明郑王朝灭亡,这标志着长达20多年的入关战争彻底结束,关内全部被清朝平定。

关内是清帝国对外扩张的大后方,在稳定关内之后清廷开始着手解决北方边界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沙俄入侵。

1685年—1688年,清军围绕雅克萨地区与沙俄打了两次大规模战役,最后以清军获胜而告终,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两国边界,成功地遏制了沙俄对东北的蚕食,巩固了清朝在东北的统治。(康熙中期版图)

今天很多人都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因为这个条约使中国丧失了贝加尔湖。这个说法真是太可笑了,清朝从来就没有控制过贝加尔湖地区,不存在清廷割让领土一说,但清朝确实有过妥协。

当时准噶尔大汗噶尔丹正在入侵喀尔喀蒙古(外蒙古),为此喀尔喀蒙古诸部决定归附清帝国,清军则抓住这一时机进入喀尔喀。而为了防止沙俄支援噶尔丹,清朝确实在边界问题上做了一点让步,但清朝底线还是守住了。

此后清朝又以通商问题作为威胁,沙俄只得暂缓了对噶尔丹的支持,这让噶尔丹的处境十分艰难。

噶尔丹当时手肘只有3万人,并且自己的老家已经被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袭取,噶尔丹的大本营已经没了,再加之失去沙俄的援助,让噶尔丹与清国的战斗中处于不利地位。

噶尔丹最大的愿望就是复制当年成吉思汗的道路,取北京,复兴大元帝国。但成吉思汗当年是在统一整个蒙古高原后才开始对外扩张的,并且当时蒙古军的兵力也都在10万以上。

反观此时的噶尔丹,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他执意南下与清军作战。虽说噶尔丹军队的战斗力和武器均优于清军,但清军在兵力和武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也正是凭借着强大的后勤能力,清军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成功逼迫噶尔丹撤退。

六年之后,清军以优势兵力在昭莫多(乌兰巴托南部)彻底击败噶尔丹,噶尔丹败亡自杀,喀尔喀蒙古正式并入清朝版图。

有清一代,清朝在喀尔喀蒙古设立札萨克,将蒙古分而治之,蒙古再也无法对中原构成威胁。(清代外蒙古地图)

171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攻入西藏,杀死了控制西藏和青海的和硕特部大汗拉萨汗,为此和硕特部向清廷求援。

1718年清朝由青海出兵入青海西藏,但因遭到准军伏击而全军覆没。到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才赶走准噶尔军,然后清军便顺势控制了青藏和青海。

雍正继位初年,位于青海的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但是很快便被清军平定,此后青海地区被清廷彻底控制。

172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突然暴毙,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雍正帝闻讯决定出兵征讨准噶尔,但清军在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惨败给准噶尔,使得雍正帝一举灭亡准噶尔的希望破灭。此后双方多有冲突,互有胜负。

1739年,乾隆四年,清帝国与准噶尔部划清边界,双方约定互相通商,清准关系进入缓和期。(乾隆继位初年版图)

1745年,准噶尔第三代大汗噶尔丹策零染瘟疫暴毙,准噶尔汗国陷入严重的内斗,其北面的沙俄、西面的哈萨克汗国都在蠢蠢欲动。

1755年,准噶尔汗国中的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降清,乾隆皇帝认为灭准的时机已到,于是他顶着所有所有人的压力,在傅恒的支持下,发兵五万攻打准噶尔。同年,清军在阿睦尔撒纳的引导下一举灭掉了准噶尔汗国!

此后清军又扫荡了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并在乾隆晚年击退了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设立了驻藏大臣,至此清朝版图基本确定。

(清朝版图扩张示意图)

实事求是的讲,清朝确实是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个是可以肯定的,相比于明王朝,清朝更热衷于扩张,但也不能完全唯版图是论。

清朝之所以能够持续的对外征战,关键还是在于关内地区提供的财力和物力,这些军费全部都是要转嫁给农民身上,。单单是对西北准噶尔的战事,西北五省每年都要调拨大量粮食物资,其他各省的所承担的军需份额也不少。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准噶尔就是被清朝给耗垮的。清廷的持续对外用兵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这在明朝时不可想象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都是明代修建的,对于古代汉人而言,北方游牧民族的土地没有耕作价值,即便是打下来还得派兵戍守,劳民伤财,而相比于远征大漠,修长城的花费要更加划算)

除此之外,清朝也曾对安南和缅甸用兵,其中在清缅战争中,乾隆也想复制平定准噶尔的壮举,一举灭掉缅甸,在战前乾隆皇帝可以说是相当的乐观。但是这两场战争都是以清军的军事失利告终,清朝的对外扩张之路也止步于清缅战争。


千佛山车神


拿明朝最衰败时期的疆域,跟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做对比,以此来黑明朝,给清朝歌功颂德,这明显是包藏祸心。还有人把现在保有的960万平方领土,认为是清朝的功劳——言过其实,这应该是历代王朝累积的功劳,也是革命先驱奋斗的结果。且听【尔朱少帅】说:

明朝的疆域

领土的概念是近代才从西方传过来的,古代王朝讲得是疆域。古代王朝的疆域有什么特点?那就是直接统治区加羁縻统治区。谈论古代王朝,就必须承认羁縻统治区也是明朝朝疆域的一部分。

明朝鼎盛时期的疆域有多大?997万平方公里以上。除了直接统治的两京一十三布政司,还有哈密卫(新疆东)、乌斯藏都司(西藏)、朵甘都司(西藏)、奴儿干都司(黑龙江)、交趾布政使司(越南)、旧港宣慰司(印尼苏门答腊)、缅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明朝统治者认为他们是元朝的继承者,所以才会理直气壮地去羁縻统治边疆地区。当然了,清朝“清承明制”,也就有了继续统治的底气。就是有了隶属于中原王朝的传统,在改朝换代以后,边疆地区才会继续承认新政权。

古代王朝的疆域是在一直变化的,各个朝代都有这样的情况。

前期君主开疆拓土,后期衰落后,边疆地区脱离统治,疆域严重缩水,明朝清朝是这样,强如强汉盛唐时候也是这样。

明朝最落魄时候的确只能有效控制350万平方公里,非要把这350万说成明朝的疆域,恐怕是对明朝的诋毁。那么清朝最落魄的时候只能控制北京城,我们就说清朝只有不到2万平方公里,这样公道吗?

清朝的疆域

清朝在继承明朝的基础上,确确实实在明朝的基础上,中央重新统治了蒙古和新疆的范围,而且加强的西藏和东北的统治力度,这是清朝的功劳,我们绝对要承认。

正好清朝后期,与世界有了激烈碰撞,在西方世界的通行法则下,清朝的疆域成为列强认可的清朝领土,这个时候清朝才有了明确的领土范围——不过这些都是清朝在被动接受。

由于我们国家特殊的地缘环境,在清朝的时候,列强大多与中国距离太远(最大的天敌:沙俄和倭寇,倭寇刚开始还较弱,沙俄对东方控制力也不强)。加上列强之间的相互扯皮,清朝才得以没有被列强肢解。看看挨着列强的较劲的大国——奥斯曼帝国被肢解的下场吧,就知道清朝当时的国际环境多恐怖。

“自古以来....”这句话的威力

内忧外患下的清朝为什么基本完整地保留了领土?辛亥革命后纷纷独立的省份为什么还可以重归统一?这就是“自古以来....”这句话的威力。

事实上,我们国家自汉唐以来,就奠定了基本的疆域,不管是直接统治也好,羁縻统治也罢。在各地百姓的血脉中,大一统的信仰已经流传了两千年。自古以来,人们都信奉说分久必合,王朝衰落民不聊生的时候,国内人们的论调只有推倒重建,而没有分裂开来各过各的,就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在同一个中央的治下。这才是我们中华的精髓——信奉大一统。

我们保留的960万平方是清朝的功劳吗?否。假如慈禧老妖婆再活十几年,假如清朝没有覆灭,满清会把这些家当一点点败光。我们更应该庆幸,革命党跟袁世凯及时联手结束了清朝。

民国是名义上继承了清朝,但是民国军阀也曾经将国家弄得四分五裂。是有一批批热血先烈前仆后继,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才让满目疮痍的国家获得新生。


尔朱少帅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关于“清朝留下1100万的领土,而明朝却只有350万,没有清朝没现在的960万”的说法是否正确!

大史官认为:题主提到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为什么所是不准确的呢?下面就让大史官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吧。

首先,题主提到了“明朝只有350万”的领土面积是当时明朝被清朝灭亡时的面积,这并不代表明朝从开国之初到灭亡一直都保持着这样的领土面积。而事实上,大明在朱元璋称帝之后就逐渐收复了云南和辽东地区;再到朱棣登基后,前后一共有5次征讨蒙古,并占领部分蒙古领土,在朱棣执政期间,大明王朝的领土面积达到巅峰,应该也有1100多万吧。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强盛和衰弱的时期,大明王朝也不例外,随着大明朝的军事国力便变弱,致使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领土被他人占领,版图逐渐在缩小,到嘉靖帝在位的时候,大明的版图和秦朝时期的差不多了。领土不仅少了新疆、蒙古,甚至连东北都不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了,况且,当时的大明还和清军作战,自然也就没有兵力收复那些失去的领土了。所以,到大明灭亡的时候,其版图也就只有350多万了。

所以,清朝只从明朝手中接过这350多万的领土,并且清朝廷还继续向外扩张,又把当时的蒙古、新疆等边远地区重新收了回来,包括也对青海进行了讨伐,并且还收复了台湾。当时的清政府还收复了越南、缅甸等地区部分领土。

因为,我们不要误认为明朝时期的版图面积仅仅只有350多万。但是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大清朝还是非常勇猛的,在清朝鼎盛时期达到了1100多万,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960万的国土。而我国之所以能有960多万的领土,也是不是一个清王朝就能够做到的,而且我国5000多年来的历史,朝代不断更迭,完善整治的结果,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生活在地方,不是吗?


大史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大家都说的很清楚了。

国家领土的变化,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个大国来说,领土总体是增加的。

尤其对于明清相差几百年时间,世界各方面有着很大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明代人口顶峰时期大概是1.6亿左右。

而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引进南美的农作物在中国扎根,满清的人口顶峰高达4.36亿,增加了好几倍。

在古代,人口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

三国时期的蜀国,倾全国之力只能出兵8万左右,那是因为蜀国总人口只有90多万。

而魏国可以使用约30万兵力,因为它的人口为400多万。

而蜀国因为兵力占绝对劣势,所以即便有诸葛亮这种人才,要想北伐成功也是不可能的。

道理也是一样。

由于满清人口众多,军事上的潜力是巨大的,甚至清末都有铁路这种东西出现了,满清也可以制造自己的火轮。

相反,中国的主要敌人北方游民民族则越来越弱,不构成威胁了。

明代的版图其实也有1100万,只是一些地区不是直辖而已,但一样属于明朝的地盘。

这同朝鲜、琉球这些国家是不同的。

话说回来,明朝历史上还曾占领控制过越南等国家。


满清的200年时间,主要是将蒙古、新疆和西藏控制住。

但稍微有些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满清对于新疆、西藏、蒙古的控制也是非常松散的,比形式上的控制好不了多少。

在满清崩溃的时候,西藏几乎已经独立;

而新疆之前已经在阿古柏操纵下独立,依靠左宗棠私人借贷,带着三湘健儿、抬棺出征,这才侥幸夺回。如果不是左宗棠的坚持,当时朝廷就放弃新疆了。而实际上新疆在1884年才废除伯克自治制度;

再说蒙古方面,谁都知道外蒙古直接就在沙俄扶持下独立。内蒙古也一直闹着独立,很多王公游离于国家之外,最终在民国时期真的独立出去一部分,成立了伪内蒙古政权。如果不是抗战打赢了,内蒙古也丢了。

实际上,满清并没有控制多少蒙古,都是虚的。

这就是满清控制所谓新疆、蒙古、西藏的实际情况。

如果满遗认为明朝控制的很多地盘不是直辖,按照这个标准,满清也没有直接用自己的行政制度管理 这几个面积接近40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那么,满清实际控制地盘并不比明朝要大。

至于东北,满清没有把东北丢掉,完全属于误打误撞。

大家注意,直到乾隆时期,东北还是被封禁的地区,人口稀少。

对比沙俄轻松抢占了外东北,如果东北真的没有几个中国人,恐怕又被沙俄一口吞掉了。

然而,19世纪黄河下游出现连续的大水灾,导致本来就人口爆炸的几个省份饿死了无数人。

当时朝廷无力赈灾,当地老百姓为了活命,自发的涌起闯关东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时期,大批灾民涌入东北。

满清是不允许闯关东的,但又无法救灾。强行阻止饥民自救,一定会兴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万般无奈下,满清朝廷只能默许,由此大量汉人自发涌入东北,东北就此发展起来,人口也多了。

如果没有饥民自发闯关东,现在东北说不定还说俄语呢。

客观来说,满清在大明的基础上巩固了一些领土,对于中国领土确实有一定贡献,这也是满清唯一对中国做的一点好事。

然而,这值得夸耀吗?

实际上满清灭亡的时候,新疆、西藏、蒙古、东北甚至关内很多省份,不是形式上独立了,就是列强势力控制了,连北京城都驻扎着洋鬼子很多部队。

严格来说,满清带来的那点领土完全都是虚的。

是后来中国强大起来,最终废除所有满清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收复了很多失地,才实质性控制了全国这些领土。


萨沙奉劝一句。

按照历史真相,实事求是赞扬满清的优点,没人会说你们。

但打着歌颂满清的旗号,实则是贬低其他民族,恶意挑起民族矛盾和冲突,就是胡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