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癌痛與嗎啡

疼痛是人的一種主觀感受,每個人對疼痛的感受都不盡相同。許多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經常遭受疼痛的折磨,有的甚至是劇烈的、難以忍受的疼痛。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新發的癌症患者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我國此項數據調查顯示則高達51%~61.6%,其中約40%為輕度疼痛,60%為中、重度疼痛。

癌痛的原因

導致癌痛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癌症本身帶來的疼痛,如肝癌、胰腺癌、骨轉移等,腫瘤本身就會造成劇烈的疼痛;

二是手術及放化療引起的疼痛;

另外,癌症可能引起各種疼痛綜合徵加重及心理因素加重疼痛刺激。

癌痛嚴重影響到癌症患者的生命質量、生活質量及醫療質量,痛不欲生的感覺會使患者失去生活信心、情緒低落,患者抑鬱或焦慮幾率明顯增高,許多癌痛患者最為恐懼的並非死亡而是疼痛。

癌痛可緩解和控制

然而,癌痛也不是無藥可醫,大量臨床資料證實90%的癌痛是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和控制的。主要治療藥物就是阿片類,其代表藥物就是嗎啡。不過不少患者及家屬都擔心,嗎啡是從罌粟中提取,長期服用會像毒品一樣成癮,不肯輕易嘗試。但我們首先要明白何謂成癮,它的特徵是持續地、不擇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類藥物,主要是為了獲得“欣快感”。對於晚期癌症患者而言,緩解疼痛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灶是對止痛的強烈要求而非享受性的“飄”。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規範用藥,可以有效避免對此類藥物產生依賴,可以說,疼痛是成癮最好的拮抗劑。合理應用嗎啡類止痛藥物,可以幫助患者實現無痛睡眠、無痛休息和無痛活動,其帶來的獲益遠大於它的副作用。而當癌痛病因得到控制,疼痛減輕或消失,則可以逐步停用,患者不會有戒斷症狀。

服藥注意事項

對於慢性癌痛需要長期用止痛藥的患者,使用阿片類止痛藥更為安全有效。非甾體類止疼藥只適用於輕、中度疼痛短期應用,一方面其有“封頂效應”,另外長期使用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覷,可能出現胃腸道出血或潰瘍、肝腎功能損傷,甚至誘發心血管疾病。對於中、重度的慢性癌痛患者,阿片類止痛藥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但是服藥時需要注意幾點:

1、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能等待疼痛發作時再臨時服藥。如嗎啡普通片劑需要4~6小時給藥一次,緩釋製劑每12小時口服一次,需嚴格遵守服藥時間,才能使用最小劑量有效控制疼痛。

2、能口服的患者首選緩控釋製劑,一來可以減少服藥次數,另外緩控釋製劑血藥濃度波動較小,可避免瞬間血液濃度高峰的形成,可持續、緩慢釋放,不良反應較小,鎮痛作用持久;如患者不能口服,可選擇針劑或貼劑。

3、服用緩控釋製劑必須整片吞服,切勿掰開或碾碎,否則會破壞藥物骨架,造成藥物快速釋放和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如果患者發現整片排出的藥物也無需擔心,那是未被吸收的藥物骨架,藥物已釋放;使用貼劑時忌用熱水袋或電熱毯等加熱,以免促進藥物快速釋放,造成不良後果;另外,發熱時也要避免使用貼劑。

4、疼痛加重時不可隨意加量或增加服藥次數,也不可自行停藥或隨意減量,需調整藥物劑量時應及時諮詢醫師或藥師。

嗎啡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噁心、嘔吐和便秘。噁心、嘔吐主要是初始服藥時會發生,當耐受後即可自行消失,大多數患者會在服藥第一週內消失。便秘則會持續存在於服藥的整個過程,通常藥物劑量越大,便秘越嚴重。患者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除此之外,還可預防性應用潤腸通便的藥物,如麻仁軟膠囊、番瀉葉、乳果糖等。如果服藥劑量過大,造成急性中毒可能會出現幻視、譫妄、呼吸抑制,這時就需及時就醫了。不過,大家也不需太過擔心此類嚴重不良反應,只要嚴格遵守醫生指導,合理規範用藥即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