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職場狂磨”

再見,“職場狂磨”

有人向愛因斯坦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愛因斯坦便寫下了這樣一個公式:A=X+Y+Z。他說:“A=成功,X=艱苦勞動,Y=使用正確的方法,Z=少說空話。”

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成為所謂的“職場狂磨”,是因為他們還不明白成功的真諦,即:艱苦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任何人,只有理解了這個真諦,才能腳踏實地,不再拖延,才能最後收穫成功。

成功的人,未必都很完美,但他們有項特質是常人所沒有的,那就是勤奮。一勤天下無難事。人們在年輕時,就培養出“艱苦勞動”的品性,並且在工作中永遠不減勤勉且更加努力,那麼這種無形的財產和力量將會成為你終生受用的法寶。

王亞南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教育家,新中國成立後任廈門大學校長直至去世,他為廈門大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王亞南小時候胸有大志,酷愛讀書。他在讀中學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讀書,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條腳鋸短半尺,成為三腳床。每天讀到深夜,疲勞時上床去睡一覺後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腳方向傾斜過去,他一下子被驚醒過來,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讀。天天如此,從未間斷。結果他年年都取得優異的成績。由於少年時勤奮刻苦讀書,他後來終於成為我國傑出的經濟學家和教育家。

有很多人渴望贏得成功,但又不願意去努力工作,這些人都希望工作輕輕鬆鬆、一帆風順,可是天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在當今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要想在職場中獲得成功,必須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要像螞蟻一樣勤勞,你才會因此擁有輝煌而充實的生活。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艱苦勞動是一種需要長久堅持的人生信念,只有將“艱苦勞動”作為自己永久的座右銘,才能成就偉業。

“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說一千道一萬,關鍵在行動。沒有行動,任何口號都沒有意義。要想成功地達到目標、實行計劃、實現夢想,就必須少說空話,通過努力工作把任務具體落實下來。

許多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敢想敢做。只有敢想才敢做,敢做才敢為。與其不行動而失敗,不如行動了再失敗,不戰而敗是一種極端怯懦的行為。如果想成為一個成功者,就必須具備堅強的毅力,以及勇氣和膽略。當然,敢冒風險並非鋌而走險,敢冒風險的勇氣和膽略是建立在對客觀現實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的。順應客觀規律,加上主觀努力,力爭從風險中獲得利益,這是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古時候,有兩兄弟看到大雁就在眼前,兩人彎弓欲射,偏偏在這時抬起槓來。一個嘀咕著射下來要這樣烹著吃,另一個嚷嚷著射下來要那樣煮著吃,卻忘了開弓射,大雁就在兩人的爭論不休中飛遠了。

在現實工作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人:要麼只會坐而論道,沉迷於文山會海,誇誇其談,用嘴上、紙上的演示代替真正的行動;要麼在面對一項任務時,不想著趕緊尋找解決方法,只是一味抱怨。結果,錯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到最後什麼也做不成。

社會需要的不是嘴上說得漂亮的人,而是踏踏實實、肯幹的人,嘴上說得再好,永遠也比不上行動。只有認真實幹的人,才能走到最前面。讓我們大聲地對自己說:“再見,‘職場狂磨’!”

雖然說了這麼多,但是有些人仍然對自己狠不下心來,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大家使用一些管理工具將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計劃落實下去,並且讓上級可以監督和檢查,真正的跟“職場狂磨”說再見。

再見,“職場狂磨”

按照年、季、月、周、日製定自己的工作計劃和安排(來源:tita.com)


再見,“職場狂磨”

管理者通過下屬計劃表和右側彙報關係懸掛條查看下屬的工作安排和執行情況(來源:tita.com)


定目標,做計劃,大量行動,贏在執行!《Tita|企業一體化閉環工作追蹤管理平臺》

點擊更多,立即註冊免費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