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杨朱

杨朱为战国初期人物,其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大致生活在墨子和孟子的年代(公元前481-公元前289年),因为在《墨子》一书中未曾提过杨朱,而在《孟子》一书中,杨朱已经成为著名人物。《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说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可见在当时杨朱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他是道家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

杨朱的言论散见于《列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老子》和《庄子》等著作中。《列子》一书中,专门有“杨朱篇”。

在《列子·杨朱》篇中,记述了据说是杨朱说的话:“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十六节说:“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中说;“杨生贵己。”《韩非子》中《显学篇》说:”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淮南子·汜论训》篇中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杨子思想的主要脉络,杨朱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人人为自己”;其二是“轻物重生”。杨朱不主张损害自己的利益,做些对天下有利的事情。哪怕是“一根毫毛”也不愿意奉献。但是,你让他拿自己的小利益去换取大利益,他也不做。哪怕把天下给他,他也不要,就是“轻物重生”。

从上面来看,杨朱一方面是极端自私的,是极端利己的。当今社会,这种人非常少了。当家都以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换取别人服务自己,这才是当今社会的正常循环。人人都不“拔一毛”,社会就不会运转。但杨朱又洁身自好,不贪念社会的任何利益,不占别人便宜,这条还是值得肯定的。

为什么“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呢?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那么杨朱的思想就可以理解为,我们不做有利于天下的事情,也不做有害天下的事情;不给别人利益,也不要别人赐予的利益;这样,人们之间就不会产生利益纠纷,不会为了私利而导致天下大乱。正如《老子》所说:“无为而无不为。”

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杨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