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最慘的太平天國將領是誰?

新青年必讀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創下了歷時14年、席捲18個省份、攻佔600多座城市的非凡記錄,而最終被殘酷鎮壓,天國主要核心人物也都是死的慘烈,不是內鬥中死去,就是被俘後壯烈犧牲,總之沒有什麼好下場一說

除了病死天王宮殿的洪秀全,幾乎沒有一人善終。可以說,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慘遭凌遲酷刑——不止是翼王石達開一人!

常以先鋒出戰的大將林鳳祥,曾官拜天官副丞相,與李開芳共為天國兩員大將。曾被東王楊秀清委任為北伐軍統帥,一路北上兵鋒直指天津,原本能立下不世之功,卻因天時不利(洪水暴發)延誤最佳戰機,而後被清朝重兵圍剿,因孤立無援被俘。而後被處以極刑——凌遲

與林鳳祥齊名的李開芳,與林鳳祥同期出戰,是為副統帥。在統帥先行被俘的情況下,他奮勇突圍,卻最終難逃彈盡糧絕,只能絕地求生——詐降。奈何計謀被識破,被俘後於林鳳祥處以凌遲後不足兩月,即與部將七人被處以凌遲極刑

太平天國將領被俘後,清朝為了達到震懾的目的,基本都是凌遲處置。其中最為知名的要數石達開。作為太平天國中評價較高的將領,據記載他在被處以凌遲之時一聲不吭,面不改色,一時間引得眾人驚歎,皆以為天神

要說,凌遲作為古代的極刑,無論是對於人的肉體還是心智,都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摧殘。當然最為殘忍的要數對小孩處以此刑,石達開曾為保全其部帶領兒子出降,奈何清朝食言,誅殺其餘部三千餘人不說,也判其子凌遲處死!因為小孩太過年幼,達不到凌遲處死的刀數,只得在監獄中養大後,再處以此刑,不可不謂殘忍至極!

沒有戰死沙場,沒有寧死不屈——最窩囊的莫過於內鬥中慘死!

如果說,北伐名將林鳳祥、李開芳是因為戰敗無奈,而石達開是因為彈盡糧絕,那麼就算是死在清朝手中,他們也無愧於自己的過往,也算是死得其所!但有些人的死,卻不得不讓人唏噓——可惜!可惜!

東王楊秀清,因為其卓越的軍事天賦深得洪秀全信任,作為太平天國內部的二把手,他無論是能力還是水平都是超一流的存在,可就是這樣國柱級的人物,卻是死在同僚的屠刀之下!因為爭權,洪秀全密令北王韋昌輝除去楊秀清,奈何東王家眷及嫡系三千人,全部被殺死。隨後韋昌輝以除東黨為名剪除異己,殺害核心太平天國將士兩萬餘人

日漸驕縱的韋昌輝,因為翼王石達開的反對,將其家眷護衛全部殺死,導致石達開先行退出天京,舉起反韋大旗。迫於形勢,洪秀全只能下令將韋昌輝處死,而且是五馬分屍的極刑。

這就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節點——天京事變,無論是在這場事變中損失的高級將領,還是核心將士,對於整個運動來說,都是極大的損失!核心精銳損失殆盡,高級將領一掃而空,隨後石達開的出走,更是讓天國變得風雨飄搖

英雄氣短,徒增哀嘆——個人英雄主義的悲慘下場

如果說,被人設伏打敗、或是死於內鬥,還算是命運無常,時不我待的話,那麼下面這些將領的死,就十分的不值得了!甚至可以說,這就是無腦逞英雄的下場!
太平天國中有不少驍勇善戰的猛將,可以說這些人都立下不世之功,讓左宗棠、曾國藩這樣的中興名臣聞聲顫抖,可惜不能善始善終,終究成為清朝眼中的莽夫笑柄

綽號老虎的黃文金,是早期太平天國運動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論其地位,不下於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等人。作為當時拜上帝教的核心區域領導人,黃文金能征善戰,多次擊敗左宗棠,大破湘軍名將蔣益澧,一時間威名遠播。但就是這樣一位名將,卻在受湘軍伏擊之時,不顧危險直衝洋槍隊,導致胸前被擊傷,隨後傷重死去

綽號關羽的曾天養也是如此,為真正達成關羽的戰績,試圖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奈何用力過猛,敵將沒殺死,自己卻失足落馬,被人砍成肉醬。而綽號騎士的石祥禎,也是死的讓人嘆息,能征善戰不說,個人武力值也是爆表。可惜他裝B太過,單挑清軍猛將張國樑,雖然三下五除二將其生擒,卻奈何對方留了一手,正待他將活捉的張國樑帶回天京請賞之際,被張所持匕首刺中脖頸,頃刻而亡

除此以外,還有被炮擊而死的蕭朝貴、不聽勸阻隻身涉險的陳玉成,可以說有不少猛將,都是因為自己的莽夫行為而喪命!

時至今日,我們會發現太平天國實際上就是一場農民起義。雖然他體現了進步性,也成為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巔峰,但其本質仍然沒有改變

無論是核心首腦洪秀全定都天京後的毫無作為,還是手底下各路名將之間的手足相殘,甚至說賴以仰仗的無數名將,都僅僅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武力

且不說凌遲處死的這些人,單看洪秀全,作為偌大帝國的統治者,竟然在定都天京後終身未出天王府,最終病死在宮殿之中,著實是讓人感慨不已——所謂英雄遲暮,壯心不已;奈何天王一生,爛尾收場!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死的最慘的太平天國將領,有點爭議,因為這主要取決於車裂還是活剮更慘。

天京事變後,韋昌輝代替東王楊秀清成為了太平天國的掌權者。但是這個傢伙既沒有楊秀清的能力,還比楊秀清更加殘忍,其取代洪秀全的野心也比楊秀清更加明顯。在這樣的壓力下,洪秀全又請石達開回來收拾韋昌輝。結果,韋昌輝把石達開在天京的一家老小几百口全部殺掉。

石達開勃然大怒,立刻要攻進天京算賬。洪秀全也無法再繼續和稀泥,只好親自出面擒獲韋昌輝,並且把他五馬分屍,隨後將他的首級送到石達開那裡,並把剩下的屍身剁成肉塊。

而石達開也並沒有安生多久,他對天京的血雨腥風毫無興趣,也不願意再回去。在分兵一半回防天京後,石達開帶著部隊繼續轉戰,並在大渡河被清軍生擒。在受凌遲的時候,石達開從頭到尾一言不發,令所有人為之驚歎而憐惜。

不知道看到韋昌輝碎肉的石達開,在受刑之前,是否也會想到,自己能和韋昌輝殊途同歸?



青言論史


太平天國能善終的將領屈指可數,封王的將領除了兩人下落不明外,其他的全部被凌遲處死,附帶梟首或摘心。像翼王石達開、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遵王賴文光、求王林鳳祥、靖王李開芳等都慘遭清廷凌遲之刑。

單就酷刑凌遲來講,其實在殘忍度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要得出哪位將領死的最慘,就得結合受刑時間和行刑環境來討論了。如石達開就被割了一千多刀,行刑中還不忘勸告手下忍住疼痛。相比之下,我們認為沃王張樂行死的最慘。

清廷對張樂行可謂是恨之入骨,相對其他將領來說,張樂行雖然也是凌遲之刑,但他的行刑過程明顯帶有折磨的成份。張樂行父子三人被俘後,兩個兒子是在張樂行的當面被最先凌遲處死,之後張樂行被割了一整天。

張樂行,安徽渦陽人,地主家庭出身,前期是捻軍盟主,後期接受太平天國領導,受封為徵北將軍,因戰功卓著而被封為沃王。

1851年,張樂行率亳州捻軍起義。次年圍攻河南永城,劫獄救囚,聲勢不斷壯大。張樂行很快被推舉為十八股捻軍的盟主,成為中原地區主要的農民起義軍。在與陳玉成、李秀成會師後,張樂行接受了太平天國的領導。

在被封為徵北將軍後,張樂行部隨後南下配合陳玉成和李秀成,在三河鎮之役中大敗湘軍,並殺死浙江布政使李續賓。張樂行也因此戰成為太平軍北伐的主將,此役後被封為沃王。此時的張樂行於是湘軍和清軍的眼中釘。

1862年,張樂行與陳玉成合攻潁州府,後來陳玉成被捕,張樂行孤軍與僧格林沁軍在雉河集血戰。終因力量懸殊而全軍覆沒,張樂行僅帶十人衝出重圍,投奔捻軍李家英。不料捻軍李勤邦早已投靠清軍,張樂行因此被捕。

張樂行被俘後,從湘軍到清軍,再從曾國藩、僧格林沁到清廷,無不對張樂行等人恨之入骨。一同被俘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三人被咬牙切齒的清軍送到僧格林沁的大營,隨後三人全被凌遲處死,張樂行享年53歲。

根據記載,張樂行的行刑過程極其殘忍,他在押赴刑場的過程中大罵捻軍叛徒,並囑咐兩個兒子絕對不能喊痛。到了刑場後,清軍並沒有先對張樂行行刑,最先被施以凌遲之刑的是張樂行的兩個兒子。

行刑者一邊吆喝,一邊用利刃將二人的肉一片片的割下,然後將割下的肉強塞到張樂行的嘴裡,張樂行又將血淋淋的肉吐到行刑者的臉上。張樂行是親眼看著兩個兒子被千刀萬剮,這種殘忍和痛苦並非常人所能承受。

行刑者被張樂行的叫罵聲所激怒,便用鐵鉤子將張樂行的舌頭勾出,不能叫罵的張樂行便用眼睛瞪著行刑者,雙眼的眼角因睜裂而不停的流血。當兩個兒子被凌遲死之後,行刑者便開始對張樂行施刑。

劊子手先將張樂行的腹部割開,再將他的腸子抽出數尺,用木樁釘住,最後栓在馬樁上開始行刑。張樂行雙目圓睜,並未喊叫一聲。劊子手在行刑時,專門取來一盆鹽水,每割一刀都要往傷口上撒些鹽水,張樂行幾度暈厥。

數次被劊子手用冷水潑醒,就這樣一邊割一邊撒鹽水,整整行刑了一整天,張樂行最終被割了一千多刀而氣絕身亡。在整個行刑過程中,張樂行但始終沒有求饒叫喊。最終只剩下頭顱被梟首預以示眾。

張樂行的凌遲刑罰採用的是最為殘忍的“魚鱗剮”,行刑到最後階段,張樂行還能睜眼看著自己身上的血肉如同魚鱗被片片剮下,就連行刑官僧格林沁都不忍直視。因此,張樂行應該是太平天國將領中死的最慘的一個。

太平天國其他將領雖然也都是被凌遲處死,但他們沒有張樂行的附加刑罰多,整個過程更沒有他殘忍。太平天國中除了戰死和下落不明的封王將領外,其餘的將領都被凌遲處死。凌遲是清廷處理太平軍的主要刑罰。

綜上,沃王張樂行無疑是太平軍中死的最慘的高級將領。


野史也是史


翼王夠慘,但“慘不過”沃王。

也就是洪秀全生拉硬拽給扣上“沃王”帽子的張樂行。



據史記載,起初張樂行是捻軍的頭領,並不隸屬於太平天國,只是做為友軍和太平軍協同作戰過。所以,清蒙古王僧格林沁曾以狼狽辦奸做過比喻。

咸豐十年(1860年),張樂行率捻軍主力出征蘇佔領清江浦(今淮陰)後,才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盤據淮南廣大地區。不過,洪秀全的用意被張樂行猜透,所以,他給出的條件是領封但不聽調用,二十多萬捻軍,只跟李秀成、陳玉成部配合作戰,不接受太平天國直接領導,更不接受改編。



1862年(同治元年),張樂行率山東等各地捻軍與僧格林沁的十萬騎兵在河南杞縣決戰。由於山東捻軍長槍隊首領董志信臨陣反戈,使得捻軍大敗,張樂行率剩餘二萬多人馬撤回尹家溝。

同年二月,清軍主力開始進攻尹家溝,另一支已叛降的捻軍首領、西洋寨的李勤邦假裝約張樂行研究戰事,酒席上將張樂行父子擒獲。次日,張樂行妻子率部攻上西洋寨營救,結果中了清軍及叛捻的埋伏被擒,部下三千餘眾全部戰死。隨後,李勤邦將張樂行一家送到僧格林沁大營(野史傳聞次子逃脫)。



次日,僧格林沁親判張樂行父子凌遲之刑,並嚴令劊子手用盡其極,強令百姓及捻軍俘虜圍觀。



行刑開始時,劊子手將張樂行父子面對面綁在兩根柱子上,然後先從他兒子開刀,讓他親眼目睹兒子被一點點切碎,並將割下來的肉硬塞進張樂行的嘴裡。

據民間傳下來的說法及各種版本中記載,張樂行眼見兒子慘狀悲吼哀嚎(劊子手將眼皮用線穿於額頂),罵聲不止,並將兒子的肉一塊塊吐在劊子手臉上,幾度昏厥幾度被潑醒,見兒子所剩無幾,竟憤怒地把眼眶瞪裂(也有說是兩個兒子,野史不一,不亂寫)。



輪到張樂行受刀時,劊子手先拽其腸而出釘在柱子上讓其目睹,在其痛苦萬狀時先剝去其皮肉見內臟……千刀過後只剩其頭時,張樂行仍怒睜其目餘氣不絕,一監斬官當場嚇死(清.剿捻錄)。

據說僧格淋沁聽到其死慘狀後仍怒氣未消,本欲判其妻“隔日”斬首改為立決,並將她綁在木驢上(古代對女子酷刑,明以後已廢除)圍著丈夫屍首轉圈,當她痛苦到極點時被斬首,頭顱掛在丈夫那根木樁上……



1865年,捻軍(東捻)餘部遵王賴文光在山東曹州(今菏澤)大戰僧格林沁,賴文光將全軍將士皆定為敢死隊,喊著為沃王張樂行報仇、將僧格林沁千刀萬剮的口號前赴後繼,苦戰之後將一萬多蒙古精騎斬盡殺絕,僧格淋沁斃於陣內,屍骨無存(死法傳聞不一,不求雷同。香港電影火燒圓明園中,僧格林沁一萬騎兵死於八國聯軍的馬克沁槍陣應為不實)。



翼王石達開也受千刀萬剮之刑,但沒有“親眼目睹”其子之死(石達開以降為代價換取三千餘部活命,降時兒子尚小,慈禧命長大後再剮,傳聞16歲時被殺於牢中,並未受凌遲之苦)。

太平天國幾個凌遲最慘的“王”先後……

林風祥:禍活剮,死後追封求王。

李開芳:被活剮,死後追封靖王。

張樂行:和兒子一起被活剮,生前被封沃王。

陳玉成:被活剮,最年輕的英王,死時二十六歲。

石達開:被活剮,死在大渡河,降後手下三千人降後被殺。



洪宣嬌:太平軍女王,凌遲。



周秀英:小刀會女首,凌遲。

父親為太平軍,亦被活剮而死。


驍勇34


太平天國的主要將領死的都比較慘,只要被清軍俘虜的太平天國將領,都被凌遲處死了。


蕭朝貴和馮雲山在定都天京前戰死,他們兩個人的結局還算比較好。楊秀清和韋昌輝都死於內亂,楊秀清全家被殺光,連後人都沒能留下,韋昌輝的後代在太平天國滅亡前投降了清朝,都幸運的活了下來。


韋昌輝殺死楊秀清的時候,沒有故意折磨楊秀清,這一點楊秀清要比韋昌輝更幸運。韋昌輝被洪秀全五馬分屍,頭顱也被送給石達開,要比楊秀清死的更痛苦。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早期六王中死的最慘的一個,在天京事變爆發後不久,石達開帶領軍隊離開天京,脫離太平天國獨自征戰。在離開天京之後,石達開屢戰屢敗,被清軍一路趕到了廣西。後來石達開從廣西北上,想要流竄到四川地區,結果在大渡河被清軍擊敗。


在陷入絕境後,石達開向清軍投降,被清軍凌遲處死。在凌遲的時候,石達開沒有發出一句喊叫,被當時的人稱為“奇男子”。石達開有一個兒子被親戚養大,後代一直傳到現在。

李開芳、林鳳祥、秦日綱是太平天國早期的主要將領,太平天國北伐時期,李開芳被僧格林沁包圍,詐降失敗後被僧格林沁俘虜,押到北京凌遲處死。


林鳳祥是太平軍北伐時期的另外一位主要將領,林鳳祥率領的北伐軍曾經一度攻擊到天津附近,但是因為糧餉不足而退兵。在撤兵的過程中,林鳳祥多次被清軍擊敗,後來在東光被清軍俘虜,押到北京後凌遲處死。

秦日綱在太平天國的地位非常高,僅次於石達開等人,在天京事變發生的時候,秦日綱接受洪秀全的詔書,帶領軍隊入天京殺死楊秀清。


楊秀清被殺死後,韋昌輝派遣秦日綱帶兵追殺石達開。後來石達開帶領軍隊討伐韋昌輝,洪秀全為了平息眾怒,將秦日綱和韋昌輝殺死。

李秀成和陳玉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主要將領,李秀成被封為忠王,是太平天國後期的主要軍事負責人。在天京被攻破的時候,李秀成被清軍俘虜,因為李秀成數次重創曾國藩的湘軍,曾國藩報復李秀成,將李秀成虐待後殺死。


陳玉成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裡面最年輕的一個,1862年陳玉成被叛徒出賣,在壽州被清軍俘虜,之後陳玉成也遭到了清軍殺害。陳玉成被殺的時候只有26歲,被封王的時候只有23歲。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裡面結局最好的,他在天京被包圍的時候去世,沒有被清軍虐待。因為太平天國是一次失敗的起義,所以參加太平天國起義的將領,大部分都死於非命。


只要被清軍俘虜的將領,基本都是死於凌遲酷刑。凌遲用小刀割人身上的肉,一直割上數千刀都不會斃命,是古代最殘忍的刑罰。因此只要死於凌遲酷刑的太平軍將領,都是太平天國中死的最慘的將領。


歷史總探長


張樂行(1810年~1863年),字洛行,乳名香兒,別名老樂,安徽渦陽人,出身於清末豪紳地主家庭,後成為清末中原地區農民起義軍首領,被封為捻軍盟主。 咸豐二年(1852年)冬,作為十八股捻首之一,在安徽亳州雉河集起義抗清,張樂行被推舉為盟主,史稱“十八鋪聚義”。[1]咸豐四年(1854年),張樂行與起義軍白旗首領龔得樹、黑旗首領蘇天福再舉義旗,控制淮北廣大地區,次年春,捻軍勢力擴大到安徽、河南兩省。


咸豐五年(1855年),各捻會盟於雉河集,張樂行被封“大漢明王”,建立“五旗軍制”和頒佈《行軍條例》。咸豐六年(1856年)張樂行再次佔領豐縣,緊逼開封。咸豐七年(1857年)春,受封為“徵北主將”,三河鎮戰役中與陳秀成配合大敗湘軍。咸豐九年(1859年),張樂行進軍西華,在舞陽將清軍將領聯恩圍殺。咸豐十年(1860年),被封為沃王。 同治元年(1862年),張樂行率領長槍隊西進,與僧格林沁在河南杞縣交戰。同治二年(1864年)清廷誘降,張樂行頑強抵抗,因叛徒出賣,在西陽集被俘,隨後被凌遲處死,時年53歲。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凡被俘獲的天國將領,都依大清律,被凌遲處死,而且都有歷史記載。凌遲之刑,慘烈無比,可有的還是死得痛快,有的就死得很悽慘。死得最悽慘的,不是石達開,而是沃王張樂行。

至於李秀成,石達開,因對百姓及清軍還算仁慈,則沒讓他吃多大苦頭,只數刀就讓其絕氣。而在凌遲張樂行時,儈子手們先將其兩個兒子當著張樂行面凌遲,再凌遲張樂行,足足凌遲了一整天。張樂行(1810年--1863年)安徽渦陽人,出身於清末豪紳地主家庭,是捻軍前期首領,後歸太平天國麾下,成為徵北主將,被封為太平軍沃王。



1852年,皖北鬧饑荒,作為十八股捻首之一的張樂行,在安徽起義抗清,被推舉為捻軍盟主,成為清末中原地區農民起義軍首領。太平軍進入安徽後,捻軍成為了太平軍的友軍,並歸附太平天國領導。從此張樂行與與英王陳玉成一起揮師北上,張樂行被封為“徵北主將”,控制了淮河南北的交通。之後,張樂行又與陳秀成配合,在三河鎮戰役中大敗湘軍,並佔領清江浦,張樂行成為了太平軍征戰南北的主要將領,此役他被封為沃王。張樂行也成為了湘軍統帥曾國藩和清軍的眼中釘和肉中刺。1862年張樂行與陳玉成合攻潁州府,因陳玉成被捕而孤軍奮戰,退到雉河集與僧格林沁血戰。因力量懸殊而全軍覆沒,他僅帶領剩下的10餘人衝出重圍,投奔同為捻軍的李家英處。



但當時的李家英早就叛變投靠了清軍,並暗地告密緻張樂行被俘。張樂行被俘後,清軍對其咬牙切齒,到其老家將他的兩個兒子一併抓來。同治二年,張樂行父子三人同時被凌遲處死。張樂行凌遲的過程極為殘忍,在臨行前他大罵捻軍叛徒並喝令兒子不能喊痛。


  最先被施以活剮極刑的是張樂行的兩個兒子,幾個劊子手一邊用利刃行刑,一邊將他兒子的肉割下強行塞到他的嘴裡,張樂行將血淋淋的肉直接吐到了劊子手的臉上,並破口大罵,劊子手非常憤怒將他的舌頭用鉤子勾出,他便怒目而視,直到眼角因為睜裂而流血不止。

  在他兩個兒子被剮斃後,劊子手開始對他施刑。首先從抽腸數尺,又以木樁釘入,再拴在馬樁上行凌遲,每割一刀都撒上鹽水,他因為劇痛幾次昏倒,都被劊子手用冷水澆醒。



  整整一天的時間他總共被剮約一千多刀,但始終沒有叫喊求饒,最終只剩頭顱預以示眾,但他仍能睜眼看著自己全身血肉如同魚鱗被一片片剮下,就連主刑官僧格林沁都為之動容。可以說,張樂行凌遲是太平天國將領施以極刑中最為悽慘的一個。


自始至終,從未向清軍低頭。就在他死後,清軍開始對他的妻子下手,在凌遲之前,讓她騎著木驢轉完了大街小巷,她的慘叫聲傳遍了整個巷子,也是慘的不能再慘了!


  由於張樂行為人比較寬厚,愛打抱不平,嫉惡如仇,在聚眾反清之前他就經常率領捻軍行俠仗義,樂善好施,深受百姓的愛戴。所以,在他被凌遲處死一百年後,其後人及家鄉人民示他為英雄,在他的故居打造了一座張樂行塑像,以示紀念。


歷史總結論


在歷時14年的鬥爭中,太平天國陣營中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將領,例如,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胡以晃、陳玉成、林鳳祥、李開芳、李秀成、曾天養、韋俊、石祥貞、黃文金、李世賢、汪海洋等等,他們無不是令清軍聞風喪膽的主。在這些名將中,有五位作戰異常勇猛,他們常常一馬當先闖入敵陣,殺得對方奪路而逃。很遺憾,他們因過於逞個人英雄主義而死於非命,其中一位人稱關羽。


第五位——綽號“老虎”黃文金。在早期太平天國運動中,黃文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地位不下於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等人。要知道,黃文金可是拜上帝教在博白地區的最高領導人,而博白又是早期拜上帝教的四大中心之一。很遺憾,太平天國宗派林立,不是紫荊山出來的黃文金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但這並不影響他作為猛將的事實。1856年,黃文金在江西勇戰湘軍,因作戰太勇猛,被曾國藩稱為“老虎”。1858年初,韋俊在池州發動叛變,黃文金聯合劉官芳、古隆賢奪回城池。1860年4月,黃文金從江西北上解天京之圍,攻克高淳等地,擊敗和春、張國樑,為太平軍第二次攻破江南大營做出巨大貢獻。1860年10月,黃文金圍攻祁門大營,與鮑超激戰,身負重傷。1862年,黃文金率麾下人馬攻克湖州,活捉團練趙景賢,此後鎮守湖州近三年。在鎮守湖州期間,黃文金屢次擊敗左宗棠、洋槍隊,打傷湘軍大將蔣益澧,威名遠播。1864年9月,黃文金護送幼天王去湖北,在浙江境內遇到湘軍伏擊。此時,黃文金居然犯下了老毛病,即是愛逞個人英雄主義,在四面受埋伏之情況下,他一馬當先衝入敵陣,以致被洋槍擊中胸膛,因傷勢過重而死。


第四位——綽號“羅成”陳玉成。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韋昌輝等早期核心領導人死於內鬥。不久,石達開又因受天王猜忌而外出單幹,太平天國瞬間從巔峰跌落至谷底。為了挽救天國,洪秀全開始重用年輕將領陳玉成。陳玉成這人不簡單,早年以童子軍身份參加金田起義,因作戰勇猛,很快便從小兵幹到童子軍首領。在作戰中,陳玉成善於使用“回馬槍”,被時人稱為羅成。1854年,西征太平軍圍攻武昌,陳玉成冒著被地雷炸得粉碎之危險帶領五十童子軍闖入缺口,順利拿下武昌。1856年,陳玉成孤舟闖入鎮江配合吳如孝夾攻吉爾杭阿,解除鎮江之圍。1858年11月,陳玉成率精兵在三河鎮圍攻李續賓,全殲湘軍六千精銳,曾國藩為之痛哭失聲。1861年9月,安慶被湘軍攻破,陳玉成不聽部下勸告,自告奮勇去守孤城廬州。不久,陳玉成以身涉險,隻身前往壽州匯合牆頭草苗沛霖,不幸被俘虜。後被送往勝保軍營,在河南延津縣受凌遲而死。


第三位——綽號“關羽”曾天養。1853年5月,太平軍從天京西征,主帥是洪秀全的小舅子賴漢英、胡以晃,麾下猛將為曾天養、韋俊、石祥禎、林啟榮,陣容相當豪華。在這支西征軍中,論作戰勇猛,曾天養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曾天養是拜上帝教早期教徒,參加革命時已五十多歲,但其身材高大威猛,虎背熊腰,臂力過人,單打獨鬥時隨便吊打五六位青壯年小夥。也正因為如此,金田起義時,曾天養的職責是保衛天王安全,是洪秀全的貼身保鏢,後因軍事需要而走上前線。在西征戰場,曾天養孤軍闖入湘軍水師大營,陣斬水師統領諸汝航、陳輝龍,聲名遠播。1854年9月,曾天養在城陵磯紮營,湘軍猛將塔齊布也正好趕到此處。為此,曾天養便想與之決鬥,他決定效仿三國演義中“關公斬顏良”之故事,單槍匹馬闖入敵陣,對塔齊布一頓亂砍,可惜只刺中塔齊布坐騎。因用力過猛,曾天養從馬上跌落,被湘軍亂刀殺死,並割掉首級。


第二位——綽號“騎士”石祥貞。說到此人,也許你不熟悉,但對石達開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石祥禎,何許人也,廣西貴縣人,翼王石達開的堂兄。1854年5月追隨胡以晃西征,連克池州、安慶、九江、黃州、武昌,並率領部分西征軍攻入湖南境內,戰功赫赫。1855年8月,石祥禎奉命從湖北前線迴天京攻擊江南大營,與向榮、張國樑等清軍猛將作戰。作戰時,石祥禎表現出十足的“騎士精神”,他要與天地會出身的張國樑進行決鬥,而且是單打獨鬥的那種。張國樑畢竟在江湖混過,知道自己不是高大威猛的石祥禎對手,但又不好意思拒絕,於是便隨身攜帶一把匕首,以防不測。決鬥時,張國樑沒接幾招便被石祥禎活捉,並被按在戰馬上。很遺憾,就在石祥禎帶著勝利之喜悅拉著張國樑迴天京邀功請賞時,張國樑突然從身上拿出匕首,往石祥禎脖子上刺去,一代名將就此陣亡。


第一位——綽號“勇士”蕭朝貴。按照拜上帝教的教義,蕭朝貴是天兄耶穌在人間的代理人,可以傳達耶穌的旨意訓斥教徒,因此,蕭朝貴在太平天國中的地位僅次於可以“代天父傳言”的楊秀清。蕭朝貴不但是耶穌的化身,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他還善長於軍事,是一員勇猛的戰將,被稱為“勇士”。李秀成在自述中對其評語字數不多,但卻非常讚揚,說他是“衝鋒陷陣第一人”;清廷也說他作戰勇猛,無人出其右。事實也是如此,從金田起義起,蕭朝貴就一直充當大軍的開路先鋒,林鳳祥、羅大綱、李開芳等猛將均為其下屬。1852年9月,蕭朝貴率2000餘人抄小路偷襲長沙,想在江忠源等人趕到之前拿下城池。長沙守兵雖不多,但城池太大,非2000餘人所能攻克。為了鼓舞士氣,蕭朝貴不顧自己主帥之身份,他冒險上天音閣前線指揮戰鬥,受炮擊而亡。

以上便是因愛逞個人英雄主義而遇難的太平軍名將,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想成就大業,光靠自己是不行的;集體力量才是勝利的關鍵,要利用好,否則後果相當嚴重。各位說呢?


縱橫國史


翼王石達開被清政府凌遲(千刀萬剮)處死。

1861年9月,石達開自桂南北上,於1862年初經湖北入川,自此,為北渡長江,奪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據地,石達開轉戰川黔滇三省,先後四進四川,終於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過金沙江,突破長江防線。5月,太平軍到達大渡河,此時太平軍據駱秉章奏稿有三四萬人。對岸尚無清軍,石達開下令多備船筏,次日渡河,但當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漲,無法行船。三日後,在大渡河東線防禦的清兵來到對岸,太平軍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漲水所阻,多次搶渡不成,糧草用盡,陷入絕境。南字營都司王松林到太平軍營談判,石達開決心捨命以全三軍。其中,石部三千人被王松林收編,剩餘兩千人保留武器,駐紮大樹堡。後來,兩千人中有七百人過河,遣散或被殺。石達開被押往成都後,清軍背信棄義,夜襲大樹堡剩餘一千多人,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殺。

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慷慨陳詞,令主審官崇實理屈詞窮,無言以對,而後從容就義,臨刑之際,神色怡然,身受凌遲酷刑,至死默然無聲,觀者無不動容,嘆為“奇男子”。石達開受刑時,被割幾千刀,他從始至終默然無聲。石達開的凜然正氣和堅強意志使清軍官兵感到震驚,四川布政使劉蓉敬佩的說他“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醜類之最悍者。”



跪射俑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之久,遍及18個省份,極大的震懾了清朝統治階級。在長年征戰的歲月中,湧現出一批傑出將領,他們率部征戰四方,英勇無畏,或死於敵手,或亡於內訌。但如果要論死得最慘的將領,個人認為當屬以下幾位。

北伐大將林鳳祥、李開芳

林鳳祥,廣西桂平人,驍勇善戰,屢任先鋒,官拜天官副丞相。1853年5月,楊秀清派林鳳祥為北伐軍統帥,率領兩萬精銳在揚州誓師北伐。北伐軍一路攻城略地,經安徽、河南、山西、河北,直逼天津城下。因洪水淹沒道路,清廷又調集重兵圍追堵截,不得以下令南撤。先退至阜城,後到東光連鎮,固守待援長達9個月,終因援軍不至,彈盡糧絕被俘。1855年3月15日,林鳳祥在北京西市遭凌遲酷刑,時年30歲。李開芳,廣西玉林人,作戰勇猛,與林鳳祥齊名,官拜地官正丞相。1853年5月,李開芳任北伐軍副帥,與林鳳祥一起率師北伐。北伐軍受挫南撤連鎮,聽聞北伐援軍已到山東臨清,李開芳率領馬隊前去接應。不料,援軍被清軍擊敗,四散而逃,於是李開芳攻佔附近的高唐州。1855年2月,林鳳祥被俘後,李開芳率部突圍,退守馮官屯。4月,清軍掘河堤,放水淹沒馮官屯,李開芳決定詐降出逃,被清軍識破被俘。1855年5月5日,李開芳與部將黃懿端、謝金生、李天佑等七人在北京遭凌遲酷刑,時年45歲。

飛將軍曾天養

曾天養,廣西桂平人,加入太平軍時已五十多歲,老當益壯,驃悍異常,綽號“飛將軍”,官拜秋官又正丞相。1853年5月,太平軍西征期間,曾天養歸屬豫王胡以晃調遣,率部攻克和州、池州、安慶等地。之後隨賴漢英進軍江西,攻佔豐城、南康、饒州、瑞州等多個府縣。1854年6月,曾天養率部進軍湖南,攻佔常德、岳陽等地,因前鋒在湘潭大敗,退守岳陽城陵嘰。湘軍悍將塔齊布前來攻打城陵嘰,曾天養見到湘潭大敗的元兇,怒不可遏,單人匹馬衝入敵陣,挺矛直刺塔齊布。因用力過猛,跌落馬下,被一擁而上的湘軍亂刀砍死。

六千歲北王韋昌輝

韋昌輝,廣西桂平人,家資富饒,頗富韜略,金田起義時,韋昌輝毀家紓難,居功至偉,受封北王,稱六千歲。1856年9月,韋昌輝奉天王洪秀全密詔,帶領三千精銳徹夜行軍,趕到天京城外,會合自丹陽返回的燕王秦日綱,連夜入城,包圍東王府,將府內三千多人盡數殺害,自此開始了太平天國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隨後韋昌輝以搜捕東黨為名,大肆剪除異己,死在他手中的太平軍將士不下於2萬人。翼王石達開責備他殺人太多,韋昌輝又把翼王府家眷、護衛統統殺害。石達開逃出天京,在安慶樹起“討伐韋昌輝”的旗幟,得到了太平軍將士的一致擁戴。洪秀全迫於形勢,用“五馬分屍”酷刑處死韋昌輝,並將其割成兩寸長的肉條,掛在天京城內各處,上面有一紙條寫道“北奸肉,只准看,不準取”。


除此以外,翼王石達開、英王陳玉成也是在被俘後,慘遭凌遲而死。


歷史茶坊


太平軍最終是失敗了的,失敗後的軍隊會有好下場嗎?

天平軍之所以會失敗,主要是因為他們之間發生了內鬥。正是因為內鬥,所以加劇了他們的悲慘。

我們就說太平軍裡的幾個主要人物,是如何死的吧?

首先就是洪秀全,洪秀全是天王,他是太平軍名義上的老大。

但是,在所有的太平軍將領中,他的死法應該算是最好的了。當然了這個最好是相對比其它將領而言的。

畢竟洪秀全被湘軍圍城之後,他們所在的南京城,就已經沒有任何吃的了。

洪秀全只能下命令,讓城裡的人,全部都拔草吃。

洪秀全這個天王也不例外,他是在吃草的時候,應該是中了毒,加速了病情,再加上他不願意去看病,所以,等待他的就是死亡了。

為什麼說他的死,相對來說是最好的呢?

因為他沒有受凌遲的罪,湘軍還沒有攻下城池來,他就自己先病死了。

儘管他死之後,曾國藩又命令人,把他的屍體給千刀萬剮,然後在焚之一炬,挫骨揚灰,用大炮把洪秀全的屍骨給轟上了天。

但是,這都是洪秀全在活著的時候,沒有嘗受到的痛苦。

在一個就是東王楊秀清,楊秀清是太平軍名義上的老二,但是,實際上他是軍政大權一把抓。

正是因為他手握實權,把老大洪秀全給架空了,所以,洪秀全就要想辦法把楊秀清給置於死地了。

當時洪秀全是通知的北王韋昌輝來殺楊秀清的,因為北王韋昌輝和東王楊秀清之間有過節的。

所以,用韋昌輝來殺楊秀清正好。

韋昌輝接到洪秀全的命令,帶了三千人馬,就把楊秀清的東王府給圍住了。最終楊秀清死於亂刀之下,他手下的兩萬人馬也都被殺死了。

韋昌輝殺死楊秀清之後,他更加的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在他殺楊秀清的時候,石達開說了一句,他殺的人太多了。

楊秀清覺得石達開多管閒事,所以,就把石達開的全家都給處死了,幸好石達開逃跑了,才逃過了一劫。

後來,石達開帶上自己的軍隊,又把韋昌輝給殺死了。

殺了韋昌輝之後,石達開就和洪秀全分家了,石達開帶走三十萬太平軍,他們在走大渡河的時候,遭到了清軍的頑強抵抗。

最終石達開不得不投降,最終石達開被叛了凌遲的罪,千刀萬剮死的。

若是非要說一個死的最慘的人是誰?

我覺得應該是石達開,因為他是在有條件反抗的情況下,假裝的投降,本來想東山再起的,沒成想他被抓後,就直接被羅秉章給千刀萬剮了。

太平天國晚期的著名將領,一個是李秀成,一個是陳玉成。最終他們也被清軍抓住,然後千刀萬剮了的。

這兩個人,都是兵敗被俘虜的, 所以他們的千刀萬剮相對比石達開,還是強上那麼一點點的。

太平軍的重要領導人中,還有一個西王蕭朝貴。

蕭朝貴是在太平軍北上,攻打長沙的時候,遇到清軍的頑強抵抗,最終長沙城池久攻不下,蕭朝貴還被清軍的大炮給擊中了。

可以說蕭朝貴是被大炮給打死的,這個下場也不怎麼好。

最後一個南王馮雲山,他和蕭朝貴的經歷了差不多,都是在起義沒多久後,就被清軍給打死了。

你看看太平軍裡的所有領導人,基本上沒有一個好下場的吧。

他們死的都很慘,而且除了洪秀全之外,其它的幾個王都是30多歲,陳玉成20多歲。

所以說太平軍的主要將領,死的都很慘。

他們在當時犯的是謀逆的罪,謀逆的罪就要受這樣的懲罰,所以,他們的死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在他們這些人去世之後,清軍對兩個人的評價最高,一個就是陳秀城,另一個就是石達開。也就是說,這兩個人的軍事才能,其實屬於當時的頂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