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南宁横县南乡镇陈塘村口,有两个上百年历史的腌菜池,池长、高皆1.8米,宽1.2米,用当地红土混合鹅卵石砌成,池壁凹凸不平,颜色由上至下,由浅入深明显分层。村民们说,这是上百年腌菜“功力”所形成,也是横县大头菜久负盛名的历史见证,如今这两个池子仍在腌制大头菜。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春节大鱼大肉吃多了,南宁周边群众心里都会惦记着这道醇香味美、脆嫩消食的菜肴,只要正月里炒上一碟大头菜,总能让人胃口大开、食欲大振。陈塘村不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四面八方客商人来人往,大头菜生意红红火火。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坛盖一打开,香满一整村。横县种植大头菜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大头菜腌制品色泽金黄、香脆可口、味道鲜美、香气独特浓郁、素有“土鱿鱼”之美称。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到了收获季节,村民们将大头菜从田里收摘后,先要放在太阳下晒一天脱水,堆放在自家腌菜池旁的空地上,将沾着泥的根部、突起的疙瘩、烂掉的部位削掉,粗壮硕大的块根随即被切成厚度均匀的片状,扔进的腌菜池中里。铺满一层大头菜,在上层撒一层盐(腌制100斤大头菜大约需要放14斤盐)。如此层层叠叠,放满整个池子后,盖上一层塑料膜防污染,且用大石头放在上面压实,大概腌制两天,便可起池,放在太阳下晾晒一两天,再层层掺盐放入池中继续腌一两天,又取出晾晒。如此反复两三次,晒至八成干后即可密封贮藏于瓮缸内。这就是陈塘村祖辈传下的土方大头菜制作技艺。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横县有西津湿地最适宜大头菜生长的优越环境,土壤肥沃,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大头菜。大头菜,是横县农业经济著名品牌之一,产地主要分布于南乡、莲塘、飞龙、新福、平朗、峦城、六景等乡镇。尤以南乡镇大头菜最负盛名,而南乡镇陈塘村、高山村等大头菜堪称南乡大头菜之极品,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横县县志》记载:“种植、腌制大头菜最早以该县南乡镇陈塘村为发源地,南乡大头菜“头粗大如碗,制作的五香菜块大肉芬香,又有‘土鱿鱼’之称”。如今,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一棵普通大头菜的重量都能达到3公斤。2008年南乡镇陈塘村收成的大头菜中,最大的一棵甚至有6公斤重,切片后的面积比一个成年男子的手掌还大。横县大头菜又因切开其形似佛手,故也称佛手大头菜。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横县大头菜,以色泽金黄、肉质脆嫩的品质,2009年7月,被国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上世纪60年代,它参加巴拿马国际农副产品展览获得了银奖。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利用大头菜可做出许名菜,如南宁常见的“三宝汤”、头菜蒸鱼及头菜炖老鸭等,都是肴中精品。且不同年头的大头菜口味亦不同,如刚刚腌制好的大头菜呈青白色,带点微微的辛辣;密封贮存瓮缸内四五年的大头菜会稍偏黑,色味道更为醇美,比当年腌制好的头菜价格往往要高1倍以上。

南宁人心里常惦记的那碟脆生生“土鱿鱼”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与您的作品有雷同之处,请留言以便修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