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為了讓孩子能全面發展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孩子3、4

歲,家長就會陸續的開始給孩子報名各種興趣班,當然我也不例外,最先給孩子報了一個舞蹈興趣班,希望孩子通過練習舞蹈能提升形體和氣質。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但是學習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老師留下的課後作業,開始幾天班裡的孩子都能堅持每天打卡,但是用不了一個星期,就沒有人再打卡了。每次上課,家長們聚在一起的時候,都能聽到有人在抱怨自己家的孩子沒有長性,無論幹什麼都不能堅持,平時在家帶她練舞蹈,堅持沒兩天,就放棄了。

其實這是大多數孩子的“通病”,明明是孩子自己要求學習的,為什麼沒多久就失去了興趣呢,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轉變呢?孩子沒有長性會不會對以後的學習有影響呢?

其實,歸根究底,造成孩子沒有長性的根結在家長身上,是家長這幾點沒有作對。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第一點,家長沒有想到孩子自身的特點,光聽孩子說想學,就以為是孩子喜歡。

我就是這樣的家長,在雪碧3歲的時候,就開始到處給孩子尋找興趣班,只要有試聽課,馬上就給孩子報名試聽,家附近3公里之內的興趣班,基本上都試聽過了。舞蹈、畫畫、口才、鋼琴、英語,架子鼓每次試的時候我都會觀察孩子的表情,看孩子是不是開心,下課之後,我還會問孩子,喜歡嗎?想學嗎?

只要孩子在課上表現出興奮和積極的狀態,我就非常的開心,認為這就是孩子喜歡感興趣,如果課後孩子說想學,二話不說我會馬上給報名。

雖然報名的興趣班很多,但是後來退錢退課的興趣班也很多,為此我很是苦惱,並且跟雪碧的幼兒園老師說起了這事,因為退課我都快被興趣班拉入黑名單了,老師聽後卻笑了,說我真是心太急了

,有點急功近利了。

老師跟我說,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考慮到孩子自身的特點,以及年齡的特點。孩子在試聽課的時候,陌生的事物和陌生的環境,都給孩子帶來了新鮮感,讓孩子感到好奇,所以在試聽的時候,看見孩子有興奮的表情是很正常的。而有些興趣班不適合孩子當前的年齡學習,孩子不能很好的吸收和消化,所以學一學就感到沒興趣了。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第二點,興趣特長往往需要反覆練習,練習的過程卻是枯燥和乏味的。

俗話說“臺上10分鐘,臺下10年功”,所有的特長都需要通過長年累月、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程度,而反覆練習的過程是漫長而枯燥的。

我小的時候,4歲開始,就學習了小提琴,每天早上都會5點起床,然後在別人睡得正香的時候,開始練習枯燥的音階,一遍接著一遍,練習到6點之後,開始洗漱吃早飯,準備上學。晚上回到家,進入第一件事,就是練琴,再度重複早上的訓練內容,同樣也是練習一個小時,而這個時候,樓下的小孩們正是玩的最開心的時候。

學琴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因為乏味的滋味每天都有,羨慕別的小孩能玩能睡覺,自己心裡充滿的壓抑之感。

在長年累學的練習過程中,還會不定期的遇到

瓶頸期,在這個時候更是打擊感倍增,大人都會增加練習的時間以快速度過瓶頸期,對於孩子來說,瓶頸期就相當於是超綱的考題,孩子接受不了,肯定就會選擇放棄。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第三點,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慾望

所有孩子3歲開始,就懂得跟家長要這個要那個了,好多家長也因此抱怨過,“我家孩子,怎麼看別人有什麼就要什麼呢?”其實這是孩子們的共性,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萌發養成的階段,孩子有各種慾望都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在試聽的時候,感覺到了快樂和開心,那麼就會產生慾望,但是這並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當孩子的新鮮感褪去後,很快就會感覺到乏味,學習的時候也會表現出三心二意,自然就會放棄了。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第四點,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讓孩子感覺到了壓力

每個做家長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態那就是“望子成龍”,而在這個心態的驅使下,就會把期望值預設的過高,這種期望在家長身上表現出來的是亢奮和慾望,但是在孩子的身上變現出來的則是沉重的壓力

當孩子感覺自己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值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很沮喪,時間長了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產生放棄的想法也是必然的結果。

相信很多家長都跟我有過同樣的經歷,報的興趣班很多,但是堅持下來的卻很少,多半都是上了幾節課就放棄了。開始沒覺得這樣有什麼,就多就當幫孩子尋找興趣了,但是逐漸我發現,這樣下去不是不能解決問題,如果都依著孩子的想法,可能所有的興趣課都要放棄了。如果輕易的就讓孩子放棄了,以後不就會不知道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努力了麼,更不能讓孩子體驗到什麼是先苦後甜,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那麼家長該如何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呢?我根據自身解決了下面幾點。

第一,認真觀察孩子,找出孩子真正的興趣點

在這裡提醒下大家,千萬不要像我之前那樣,盲目的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勞民傷財的。不如平時多多觀察孩子,看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

像我家的雪碧,從小就喜歡跟著音樂扭動身體,只要音樂一想起來就會隨著節奏跳起來,平時也很愛美,喜歡看舞蹈類的綜藝節目。在上幼兒園之後,幼兒園開設了舞蹈班,老師說雪碧每次上舞蹈課都特別認真,比別的小朋友動作都到位,老師經常讓雪碧給大家做示範。我知道了,這就是雪碧的興趣點,後來雪碧主動跟我要求要上舞蹈班。

舞蹈老師給留的課後作業,同伴的同學中,只有雪碧能堅持每天練習,當壓腿疼的時候,雪碧都沒有說過退縮的話,依然是嘴裡喊著疼身上做著動作,到現在舞蹈班是雪碧唯一留下的興趣班了。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第二,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鼓勵和信心,幫孩子克服困難

每一項技能,當練習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都會遇到瓶頸期,這個瓶頸期如果越過了,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瓶頸期同時還是孩子最容易放棄的時候,因為在瓶頸期中,技能沒有提升效果,但是每天還在不斷的重複練習,很快就能讓人產生負面情緒,煩躁、厭煩,到最後氣餒放棄。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是遇到瓶頸期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度過,多跟老師溝通,幫孩子尋找問題所在,給孩子鼓勵和信心。

前段時間,雪碧開始練習後胯,對於初學舞蹈的孩子來說,後胯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因為疼讓很多孩子都打了退堂鼓,雪碧也一樣,一個好後胯的動作讓雪碧吃盡了苦頭,雖然每天都在練習,但是很長時間都沒有效果,每次一練習這個動作就像殺豬一樣,連哭帶嚎的,我也是很苦惱。

後來雪碧在練習這個動作的時候,我就反覆錄視頻,拍照,每個角度,每個方向都錄,然後發給老師讓老師找出錯誤的地方,並且詢問老師動作的要領。跟老師溝通後才發現,原來之前練習的時候,雪碧的動作做的不是很標準,有很多點都是錯誤的,難怪沒有進展呢。

於是我帶著雪碧,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改,當所有地方都做標準了,雪碧也沒有那麼疼了,後胯練習的效果也明顯提升了。雪碧練習這個動作的時候,也不再殺豬了,這個動作反而從最不願意做變成最喜歡做。


興趣班學不長,不是孩子沒長性?根本原因是家長忽略了這4點


第三,家長要擺正心態,不和別人攀比

攀比是所有家長的通病,尤其是現在社交網絡這麼發達,誰還不是一個曬娃高手呢,尤其是在朋友圈中,只要一扒拉,一半是微商一半是曬娃的。這時候攀比心就容易出來了,為什麼他家孩子能下腰了,為什麼他家孩子能上電視,為什麼他家孩子能認字,這都是虛榮心在作祟。

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是不同的,最主要的是每個孩子的家長也不同,在看家別人家孩子成果的時候,要先看看別人家家長的付出,自己都沒有付出呢,怎麼好意思要求孩子做到人家那樣呢?

孩子都非常的敏感,當家長出現攀比的心態後,孩子能從家長一字一句的話語中感受到,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家長不妨以孩子自身來做對比,孩子現在的表現和以往的表現相比,那對於孩子來說,才是良性的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