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亡时刻,一个小人物却急中生智,拯救了国家。他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词语。就拿当前来说吧,新冠肺炎病毒发生以来,许多医护人员纷纷踊跃奔赴武汉,冒着自身也被感染的危险,日夜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拯救那些被病毒感染的病人。有些医护人员已经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叹!他们用自己博大的爱国爱民的情怀,诠释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古来有之。今天,我就讲一位古代商人,在危急关头,急中生智,拯救国家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已经不被诸侯所重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就命令自己的三军统帅孟明视,率领精锐部队,准备向郑国发动突袭。原来,秦国和郑国是友好国家,秦国还部署了一小部分军队驻在郑国,协助郑国防御。可是近来,这支小部队的将领听说郑国开始和晋国眉来眼去,准备亲善晋国,不仅大为吃醋,同时也感觉到十分危险。于是,就把情况向秦穆公秘报,劝秦穆公攻打郑国。并说:“我们现在正保管着郑国城门的钥匙,如果突袭的话,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郑国灭了”。秦穆公见报大喜,于是就派孟明视亲率大军,连夜兼程,向郑国进发。

然而,在当时条件下,要做到几万大军像一只猫一样,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是不可想像的。秦国都城雍邑(现陕西凤翔),与郑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直线距离约600公里,沿途都是穷山恶水,羊肠小道,比直线距离要远很多,就是急行军也要30天左右,沿途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果然,秦军到了距郑国还有80公里的滑国(今河南偃师东南)的时候,消息便以经传播开来。

虽说消息传开了,但当时传递很慢,此时郑国并不知道秦军前来,毫无准备。可巧,郑国的一位商人,叫弦高,此时正赶着一批牛去洛邑(今洛阳)贩卖。到了滑地,得知秦国大军前来偷袭郑国的消息,非常着急。他想立即返回郑国报告,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清楚地知道,即使自己赶回郑国,秦军也会同时赶到,那将毫无意义,郑国同样会被秦国灭掉。在这危急关头,弦高思考再三:作为商人,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可是,每一场战争,虽说是统治者之间的你争我斗,但真正饱受战争之苦的还是普通的百姓。我虽然是一个商人,但在国家面临危亡的关键时,我不能仅仅想到自己的利益,我应该为国家,为百姓做些什么。于是,他急中生智,赶着牛群,去秦军的临时营地,冒充自己是郑国的使者,奉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犒军,要求见秦军统帅孟明视。

孟明视正让军队暂时休息,埋锅造饭,自己坐在帐中考虑如何达成偷袭计划。听到军士来报,说郑国使臣前来犒军,他大吃一惊!只好接见弦高。弦高献上12头牛和4张皮革,对孟明视说:“我国国君听说将军要来我国,特派我送上一点微薄的礼物,犒劳贵军”。孟明视一听此语,以为郑国已作好防御的准备,只好支支吾吾地对玄高说,他的目标不是郑国,而是滑国。为了证明他不是说谎,就真的掉头西进,突袭了倒霉的滑国,把它灭掉,然后撤退了。

虽然郑国当时不是很强大,但弦高作为一个商人,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体现出的大智大勇,不计个人得失的家国情怀,至今依然令人敬佩!

危亡时刻,一个小人物却急中生智,拯救了国家。他是如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