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用量大才能效過好嗎?

現在中醫界正流行一種時尚,認為中藥用量大,療效作用就強。所以一味藥動輒就上 20克、30克的。特別是一些喜歡使用附子的人,一用就30克、50克甚至100克,還洋洋得意地說:“用過並沒有出現毒副作用”,以示自己膽識過人,醫術高超。

對於用藥該多該少,在現代名醫裡面也存在兩派意見。

現代用量多的名醫有:朱良春,萬友生等,比如朱良春認為烏藥要上15克、益母草要上50克才有效。

嶽美中治印尼前總統的腎結石兼腎衰病,金錢草用至210克,一時傳為佳話。但嶽老藥方中僅此味主藥用量大,其它輔藥也是15克左右,用大量也不是嶽老的一貫作風。

現代用量少的名醫有:蒲輔周、葉桔泉。

葉桔泉,已故中醫院士,治學作風比較嚴謹:《中醫臨床家葉桔泉》一書裡,載其治一婦人膽結石,先由葉處方止痛,症狀改善。該病號一年後再見葉老,膽結石症狀若失,追問之,婦雲:用民間偏方單味蒲公英,吃了幾個月就沒事了。但葉老認為,是否膽石已消失,應請西醫大夫幫助檢查。從此點可知其人的治學態度,故本人認為葉書的觀點可信度高。葉老在該書中提出:能用少量有效就不用大量,既節約藥材,又省病人的錢,書中舉了不少用少量見效的例子。

蒲輔周的《中醫臨床家蒲輔周》中《方藥應用》對於藥量有如下論述:“藥必適量,不宜過大。”“如玉屏風散是治老年人或衛虛感冒的方,我用粗末三至五錢,煎服療效滿意。有一同志用玉屏風散使用大劑量,服3劑胸滿不適,改小劑煮散獲效,而無胸滿之弊。我對於慢性病,調其所偏,補其不足,推薦煮散。如五積散每用至五錢至一兩,使用適當就能治不少病。”“用藥劑量不宜大,我年輕時,讀葉天士《臨證指南》,看到他用藥甚輕,多年後,才理解,人病了,胃氣本來就差,藥多了加重其負擔,反而影響吸收,這是很有道理的。”

現代名醫存在兩派意見,那麼古代名醫呢?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多使用丸散輕劑,黃元御的藥方每味多為二錢至三錢(7~10左右),《徐靈胎醫學四書》中解說傷寒論的藥方量,摺合徐當時的權衡,每劑藥量多為1兩多,且仲景的藥方多是分服而很少頓服的,則每服總量多為三四錢。葉天士等蘇醫喜用輕劑就更不用說。可以說,古代用藥量基本上是以少量為主的。

當然,現代使用大藥量也有原因:即現代所使用的藥材多為種植,它不象古代使用的基本為天然生長的——吸足了日月之精華的藥材那麼有功效。故適當增大劑量也有其道理。但要視病人的具體情況。本人認為,如果不是急救,不必追求大量取快效,其實按一般劑量,如果對證,起效也不會慢。

另外對於胃弱的慢性病人,應如蒲老所言:研粗末煮散。即使胃功能好的慢性病人,叫病人煮幾個月時間的中藥,恐怕許多人堅持不了,如果將方劑打成粉末,一可以省錢,二可以方便服食。

中藥用量大才能效過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