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因为疫情关系,不少小伙伴不得不重新开启“方便面代饭”模式。

有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二月份,淘宝上搜索“方便面”的人数比之前增长了200倍之多,一个新年假期就卖掉了1500万+袋的方便面。

方便面食用快捷且口味丰富,无论是红烧牛肉、小鸡炖蘑菇还是老坛酸菜,只需三分钟就能轻松搞定。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不过,方便面这种食材,冷不丁吃还好,时间一长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吃惯了国产方便面的我们,是时候“变换赛道”,换换口味了。正值周末,我就跟大家一起看看日本方便面的前世今生。


日本方便面的前世今生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粮食进口渠道几乎被完全切断,再加上粮食的过度消耗,使得社会饿殍遍地。以1946年的大阪为例,每月有近60人死于饥饿。

“如何让国民不挨饿”,成了占领军和日本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1946 年,占领军决定将美军多余出的 750 万磅小麦粉移交日本政府。

这批原本准备送到菲律宾作为进攻日本本土的军粮,转身一变成为战后日本赈灾物资。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小麦粉的输入,不仅缓解了日本民众“吃饭难”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他们的饮食习惯。面包消费量显著增长,甚至连学校的伙食都用面包来代替米饭。

不过,对吃惯了大米饭的日本人而言,改面包为主食的习惯一直都没有养成,甚至还出现了面粉过剩的情况。

甚至有日本人认为,面粉是美国“施舍”给日本的重要物资,以面包为首的面食,或多或少存在着“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意味”:

如果今后的日本人全部改食面包,是否意味着日本将被迫置于美国的经济控制之下,而日本民族文化也将从此日渐消失?

在战后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作为日本“食文化”的代表的拉面,也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不断地发展和迭代。

1958年,在离大阪市不远的池田市,破产商人安藤百福研发出了“速食拉面”日文:インスタントラーメン)。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安藤百福

它用塑料袋密封,人们只要打开袋子,将面饼放入碗里,倒上开水,盖上碗盖,耐心等上三分钟,再加上调料,就可以得到一碗鲜美的拉面。

这便是我们今天食用的方便面的“第一版”。

简单说说安藤百福。

他出生于日据时期的台湾,1943年,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后来又因涉嫌漏税被驻日美军投入监牢。出狱后的他一贫如洗,饥肠辘辘,在老家的小棚子里将自己在台湾中国人那里学到的拉面技艺加以改良。

改良的方式“很简单”:

在面粉里加入碱水,使面条更加筋道,又使生面条油炸脱水,变成硬硬的面饼。由于经过油炸,面饼进入热水后可以迅速软化,变为原来的样子,不会失去原有的味道。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NHK晨间剧《万福》的原型,就是安藤百福及其妻子仁子

为表达对中国与日本的敬重,安藤百福为自己的拉面公司取名“日清”(清即清朝),这也就是今天日本最大的方便面公司

日清食品株式会社的由来。

直到今天,日清拉面依然是日本最具人气的方便面品牌,口味繁多的方便面与十分魔性的宣传广告令人印象深刻。

早在前几年国产方便面销量江河日下之时,日清竟然能逆流而上,在大陆的营收水平竟然还有所增加。像合味道、出前一丁等系列在国内颇具人气,可谓本土化成功的典范。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事实上,除了日清,还有超高人气的系列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像三洋食品、东洋水产、Acecook、明星食品等大家可能略显陌生的名字,都在日本方便面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5个品牌的方便面,占据了日本90%以上的市场。

品牌之间的激烈竞争,还延续到了新兴的高端市场。除了填饱肚子,还为不少人敲开了方便面新世界的大门。

下面,跟大家共同盘点一下日本的方便面。


日清

1)元祖鸡汤拉面

基于制作天妇罗的方法,安藤百福获得了制作灵感。在经过反复试验之后,终于在昭和33年(即1958年)8月25日,推出了第一代元祖鸡汤拉面。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元祖鸡汤拉面的最大的特色,就是面饼本身包含调味料,因此没有附带调料包,连干燥的鸡蛋和葱花也散落在面盒当中。面饼中间有一个凹槽,据说就是就是为了方便在上面卧一个鸡蛋。冲泡完成后,汤头会变成酱油鸡汤的口味,十分鲜美。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冲泡完成后,打开盖子后会有一股酒的味道释放出来;汤头的味道有点像是用味精调过的,面条很短,吃起来有点像是干脆面过水的感觉。

元祖拉面拉面之初,并没有马上流行开来,究其原因,就是一个字:贵。当时一袋85克的鸡汤拉面可以卖到35日元,而一碗乌冬只需6日元。

到了1984年,一则“すぐおいしい~、すごくおいしい~!”(非常非常好吃呀~~)的洗脑广告,让日清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

到了今天,在日清的官网上,更有各种这款拉面的食用方法。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仲间由纪惠从2001 年到2011 年的11年间,一直为其代言电视广告,之后还起用过童星芦田爱菜。现在的代言人,则是“大家的老婆”新垣结衣,新垣结衣x元祖鸡的各种可爱的广告,更是红遍网络。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除了颇为洗脑的广告外,日清还专门为这鸡汤拉面制作了各种各样的食谱,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

2)合味道系列(CUP NOODLES)

家大业大的日清不光有世界上第一袋方便面“鸡汤拉面”,还坐拥世界第一款杯面CUP NOODLES(合味道)。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合味道官网

合味道打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泡水就吃”的理念进入市场,但上市伊始出师不利,至于原因,跟元组鸡汤拉面一样——贵!

当时袋装方便吗的售价在25日元左右,而一碗杯面的价格达到了其4倍之多。

迟迟没能打开市场的杯面,居然因为一次绑架案(即浅间山庄事件),“意外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食品。

浅间山庄事件,指的是1972年2月19日—2月28日期间,联合赤军在长野县轻井泽町河合乐器制造公司的保养所“浅间山庄”所做的绑架事件。

由于当时正值严冬,山区的温度低至零下15度,正当警察叔叔们因为寒冷而吃不上饭的时候,日清杯面出镜了。

NHK转播恰巧扫到警察吃杯面的镜头,累计收视率竟然高达98%。

于是,前一年还只有2亿日元销售额的日清杯面,在当年的销售额竟然达到了67亿日元。从此,杯面进入了所有普通人的视野。

2011年,日清还专门打造了一座关于CUP NOODLES的博物馆,以供大家瞻仰。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CUP NOODLESx海贼王联动

除了口味丰富之外,合味道系列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堆料。

譬如其海鲜味里,你可以看到蟹棒、鱿鱼等真正的海鲜,虽然和封面图片仍有差距,但已经相当“仁至义尽”了。

3)兵卫系列

从1976年起就开始贩卖的日清兵卫面和荞麦面,也是日清的元老之一。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どん兵卫”官网

“どん兵卫”中的どん,指代的就是乌冬,兵卫就是过去由下级武士担任,地位很低的小官。另外,在关西方言中,どん还有“どんくさい”(迟钝、迟钝、笨拙、笨拙)的意思。

兵卫系列的口味也跟合味道一样,有多达几十种。但要说知名度最高的,仍然还是兵卫油炸豆腐面。

说到这儿,有个很有趣的“豆知识”:兵卫油炸豆腐面还有着“狐狸(きつね)乌冬”的说法。我查了一下,最“靠谱的说法”是,油炸豆腐皮所做的寿司即“稻荷寿司”,是狐狸们最爱的食物之一。

因此,当我们打开产品官网时,就能理解代言人之一的吉冈里帆,为什么会以狐狸造型示人了。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通常来说,喜欢兵卫系列的人大都倾心于乌冬的爽滑口感,配上这清爽的汤头让人感觉十分舒服,喜欢清淡口味的小伙伴们可以试试。

4)出前一丁

所谓“出前一丁”,翻译过来就是“外卖一碗”。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因此,日清还专门给其设计了一个跑腿小哥的卡通形象。

跟元祖鸡汤面不同,“出前一丁”里面配有调料包,面条劲道爽口,汤底浓郁醇厚,像经典麻油味就是很多人的最爱。

东洋水产

看到“东洋水产”四个字,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一个主营水产的公司,居然还做起了方便面生意,可真不得了。

东洋水产株式会社成立于1953年,位于东京都港区。业务范围涵盖生鲜冷冻鱼类的加工销售、方便食品的生产销售、调味品的生产制造等广泛领域。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你看,东洋水产不但做了方便面,而且还做的很好。有数据显示,其袋装方便面和杯面的总销量,一直都是仅次于日清稳坐第二把交椅。

昭和33年(1958年),日清鸡汤拉面横空出世后,东洋水产的创始人森和夫,也想着利用冬天生意的淡季,来做做看方便面试试水。

3年后,东洋水产的第一款方便面“マルト即席ラーメン味付”问世了。不过,这款泡面并没有一炮而红,在销量上遭遇了滑铁卢。

尽管出师不利,但东洋水产并没有气馁,他们立刻调整了营销方案,将マルト改为更为俏皮的マルちゃん(小丸子)。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1962年5月,小丸子油豆腐荞麦面成功上市,广受大家的好评,“小丸子”的可爱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东洋水产的门面,到今天依然是小丸子正面(マルちゃん正麺)。

小丸子正面并没有采用日清所发明的油炸面饼,转而以特殊的干燥工艺,为大家提供类似于生面口感的方便面。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生面一般略带黏腻的口感,配上高雅的酱油味汤底,甚至你还能在方便面里吃到一块真真正正的叉烧,好吃就是这么简单。

三洋食品

1953年,以销售酒类为主的井田文夫和井田毅,基于产业多元化的角度,开启了“制面之路”。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为了扩大销量和提升品牌知名度,三洋食品采用了“减量减价”的策略。在当时一袋方便面需要35日元的年代,ピヨピヨラーメン一袋仅需20日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脱离低端和廉价的产品形象,他们很快开发出了包含有鲜虾和蔬菜的方便面,售价高达耸人听闻的80日元,据说反响还不错。

说到三洋食品中的王牌代表,非札幌第一拉面(札幌一番)莫属。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1966年,札幌第一拉面正式问世。

上市之初,虽说官方又是提高包装防潮水平,又是改变印刷图案,又是疯狂做广告,但市场反响却一直不理想。

1968年9月,三洋食品推出了新口味“札幌第一味增拉面”,味增和重口味爱好者来如获至宝,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股味增拉面的风潮。

据说,产品的推出,源于井田毅在某次北海道物展上得到的灵感。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尽管日清、Acecook等厂商也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味增拉面,但无论是完成度还是口碑都不及三洋食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三洋食品曾经持有过33.2%的康师傅的股份,仅比康师傅的母公司顶新集团少0.1%。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明星食品

明星食品的历史,可最早追溯于1950年。那个时候,明星食品是受日本粮食局委托,一直生产“干面条”。

虽然产品品质不错,但干面条盈利能力比较有限。看到安藤百福的鸡汤拉面席卷全日本,狠狠赚了一大笔。

于是,明星集团也决定要加入方便面的战局。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说到明星食品的最大特色,就是引入了“调料包”。

一个调料包可以瞬间完成一碗汤,在当时看来是个十分了不起的创意,收到了家庭主妇们的强烈欢迎。

就这样,明星食品打开了自己的市场。

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明星食品和日清食品各种相爱相杀,关于方便面专利的战火几十年都没有停歇。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不过,由于泡沫经济和创始人家族的退出,今天的明星食品已经是日清集团的一部分了。

Acecook

Acecook的历史比明星食品还要早,成立于1948年,以生产和销售面包起家。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1959年,Acecook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方便面“北京拉面”(北京ラーメン)。但彼时他们还属于模仿者,没有突出的特点,调味上也以当时大众的酱油味为主。

创始人村冈庆二不甘于此,他一直想创造出一种独属于他们的味道,而他的创意,就是“两种口感”。为此,他尝试了同时用粗面×细面、面条×豆芽、面条×馄饨的多种组合。

1963年8月,他们推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的馄饨面(ワンタンメン),其独特的松茸风味汤底和吹弹可破的材质,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直到今天,他们的馄饨面依旧是不可动摇的招牌。

东瀛志:一袋方便面,如何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

此外,Acecook还是第一个“加量”的方便面厂商。

在其他品牌都只提供70-80g面条的时候,他们率先祭出了100g的“超大”分量。这也为其日后推出“超大碗”(スーパーカップ)打下了基础。


小小的一袋方便面,不仅汇聚了日本复杂的历史变迁,更被赋予了不一样且有趣的含义。所以你看,历史并非遥远,文化并非都是厚重的,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