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于丹,到底怎麼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此句出自《論語為政》。

包括這一句,還有其他很多《論語》中的名言。

一直活躍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

只不過,以初高中學生的人生閱歷。

多數的《論語》經典,也只能略懂一二。

不可深究其內涵了!

把一本中國的國粹讀透、讀懂是件難事。

所以能夠在經典文學上有所造詣的人。

都可稱之為人才,大師!

如若你愛好文學,喜歡聽講壇。

那麼有一檔節目,你一定有看過或者聽聞過。

那就是《百家講壇》。

時至今日,《百家講壇》上出來的“名嘴”還是赫赫有名的。

比如易中天以及王立群等等。

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于丹,到底怎麼了?

讀國學的大學老師

但是,要說身上熱度最高的一位,還是要屬於丹。

如今,于丹的身影不再活躍在熒幕之上。

有關她的話題卻還是不減當年。

那麼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大北學子轟下臺的她。

到底有些怎樣的故事呢?

于丹,能夠坦然的站上央視舞臺。

定然有著不同凡響的本事。

她出生於1965年,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自小她就才華橫溢,能力過人。

學習成績也一等一的出色。

于丹考取了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任職。

在教育的圈子裡,她更加沉浸在學問中。

也有了時間和資源去研究自己的興趣。

其中,她最富有盛名的便是對古文的專研。

深奧的《論語》備受她的喜歡。

2006年,她對《論語》的理解已經有了一番體系。

也想要把自己的心德分享給大家。

所以她受邀參加了《百家講壇》的節目。

節目播出的時間定在當時的國慶七天假期。

是收視率的黃金階段。

多數的學生,上班族和老人都在電視機面前。

于丹的《論語》講解一連播出了七天。

每一天的收視率都攀上高峰。

她妙語連珠,把晦澀的古文講得生動有趣。

讓很多原不感興趣的人都心動起來。

在看完節目上還回味無窮。

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于丹,到底怎麼了?

世界公認的國學大師

能夠把古文講得像白話文一樣簡單易懂。

靠的是她深刻的理解是豐富的閱歷。

觀眾對她深入淺出的雞湯很買單。

一時間,于丹和國學帶來了網絡的高潮。

于丹的出名不僅僅是她個人的出名。

還代表著一度被人忽視的國學的崛起。

正因如此,她備受關注和推崇。

在不少人心目中,她就是古代文學的引進人。

也由此,于丹被譽為是國學大師!

這種名號不可小覷。

想要承擔它也得付出同等的代價。

2007年,趁著熱度還沒退散。

于丹再次登上了《百家講壇》。

這次她講解的是《莊子》中的內容。

百變不離其衷的,于丹再次採用深入淺出的講解方法。

《莊子》一定程度上彰顯了于丹的學識。

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她的理念。

把更多的中國國學帶到觀眾人前。

把被塵封的文字賦予新的理解和故事。

于丹不僅是靠講臺傳播文化。

還靠自己文字的輸出!

發火以後,她帶動了書籍的售賣。

自己也先後出版了幾本書。

無一例外是關於《論語》和《莊子》的內容。

因為最初便備受好評。

所以她的書在預售時就有了熱度。

其中一本《論語心得》更是風潮不斷。

許多的海外僑胞都爭先恐後的購買。

據不完全統計,這本書的銷售量高達600萬冊。

一項又一項的榮譽隨之而來。

于丹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各大媒體和電視節目視她為炙手可熱的明星。

各式各樣的通告和邀請排滿了她的生活。

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于丹,到底怎麼了?

漂亮的廢話

不過物極必反。

于丹順利的走上了神壇,也難免會不小心跌落。

國學大師的稱號是毀滅她的一大塊石頭。

因為自己的人設問題,私下的于丹飽受詬病。

不斷有媒體爆料,于丹很愛耍大牌。

她說話時不會考慮情況。

直言吐槽住宿條件過差。

甚至還會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比如說,她會大言不慚的說。

你這樣的人,不配與我一起吃飯!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于丹的話傷害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

這樣那樣的爆料累積起來。

觀眾也越發的懷疑,于丹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她呢?

我想,這兩面都是真實的她。

只不過情形有變,從前她醉心文學研究。

如今她醉心功利和權勢。

失掉了自己的初衷,失掉了自己大師的名號!

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于丹,到底怎麼了?

一個人淪陷了名利的漩渦。

再有文化才識也不過是和俗人了。

看著于丹逐漸的淪陷。

她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批判。

想來,原本的國學大師也是一種變相的捧殺了!

各式各樣的批判接踵而來。

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種評價出自梁宏達之口。

他說于丹所謂的雞湯不過是一席正確的廢話。

所有的東西都是誇誇其談。

你表面上聽起來全是大道理。

實際上她講述的都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啊!

所以就是金玉其外的廢話罷了……

外界的議論聲越來越大。

想要繼續穩坐神壇就不容易了。

這肯定需要她徹底改變自己行事的態度。

不過她依舊我行我素。

堅持自己那套“忽悠人”的辦法。

可是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們想要的是新知識,是灌溉。

而不是輸入一些沒有用處的廢話。

後來于丹在各地演講也不順利了。

批判聲愈演愈烈,學生們也不樂意聽她演講。

一次在北京大學,她受邀去講解崑曲。

還是那樣的方式,長篇闊論沒有重點。

讓人聽後沒有收穫!

北大的學子不服她的聲威。

加上原本她就被人摒棄。

所以有人起鬨,他們乾脆把于丹趕下了臺。

堂堂國學大師,居然被趕下了講臺。

于丹算是徹底的跌落了神壇。

被萬人唾棄!

她沒有像世人服輸,還是照舊寫一些心靈雞湯。

過著自己“倔強”的人生。

不過,她的選擇是對是錯,大家也能想到。

從國學大師到萬人唾棄,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于丹,到底怎麼了?

近幾年,于丹的身影不再常見。

許多的電視節目也不敢再請她。

于丹的跌落,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縱觀她的出名和沒落。

能夠用一句話總結。

也就是《論語》中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把自己認清了,也就是把生活認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