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血壓高,聰明人接下來要做這四項檢查


大家一般每年參加一次體檢,在體檢時,有的朋友會被查出來血壓高於正常。

如果之前從來沒有查出來過高血壓,突然在體檢中發現自己血壓高了,一定是很慌張的,畢竟高血壓病這種慢性病挺嚇人的。

如果在體檢時發現血壓高了,接下來該怎麼辦,今天人體探索者張醫生,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幫助大家正確應對。


體檢發現血壓高,聰明人接下來要做這四項檢查


01 怎麼才能確診高血壓

我們的血壓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叫收縮壓,一個叫舒張壓。收縮壓的正常範圍在90-139mmHg,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高壓,舒張壓的正常範圍在60-89mmHg。如果收縮壓超過140mmHg或(和)舒張壓超過90mmHg,那麼就是高血壓。

但是,單次發現血壓高於正常標準,並不能診斷為高血壓病,必須要連續三天,每天測量一次(以上)血壓,如果每次血壓都高於正常標準,那麼才能確診為高血壓病。

因為人的血壓會隨著狀態不同變化,每天不同時段的血壓也不同,所以,並不能憑體檢時一次血壓高於正常,就診斷為高血壓病。


或者是使用24小時動態血壓測量。24小時動態血壓測量,就是將一個小的機器戴在檢查者身上,這個機器可以每隔15分鐘或者30分鐘測量一次檢查者的血壓,然後把患者的血壓記錄在機器中。


體檢發現血壓高,聰明人接下來要做這四項檢查

這個檢查的優點在於,它不影響檢查者的正常生活,可以隨時隨地的記錄檢查者的血壓。它可以記錄患者在睡眠時的血壓、吃飯時的血壓、運動時的血壓、工作時的血壓……能夠全面、準確的反應一個人的血壓變化,對於診斷高血壓病有重要的意義。


02 如果確診了高血壓需要接著做下列檢查

如果,不幸被確診為高血壓病,那麼接下來還要做哪些檢查呢?

(1)腎臟超聲

發現了高血壓之後,一定要做一個腎臟超聲。這是為什麼呢?兩個原因

第一,有一些高血壓是因為腎臟疾病導致的,比如腎炎,典型的症狀就是腰痛、高血壓、血尿,或者是腎上腺腫瘤也可以引發高血壓。

尤其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如果有高血壓,很多都是腎臟或者腎上腺疾病導致的。因此,一定要檢查腎臟。

第二,高血壓的一個嚴重併發症就是高血壓腎病。長期的高血壓可以導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是腎臟壞死,引起尿毒症。

因此,一定要做腎臟超聲。


體檢發現血壓高,聰明人接下來要做這四項檢查

早期發現腎臟損傷可以逆轉或延緩,晚期腎衰竭後只能移植腎臟和透析


(2)心臟彩色超聲檢查

長期的高血壓,如果血壓控制不好,也可以導致心臟肥大、心力衰竭,稱為高血壓心臟病,也是高血壓的一個常見併發症。

因此,要做個心臟彩色超聲,看看心臟有沒有收到影響


體檢發現血壓高,聰明人接下來要做這四項檢查

超聲發現長期高血壓導致心臟肥大


(3)頸部血管超聲

高血壓還可以破壞血管內皮,引起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動脈斑塊形成,導致血管狹窄。如果斑塊脫落,還可以引起腦梗死。

因此,如果頸部血管有斑塊,那麼可能還需要服用降脂藥或抗血小板藥,預防腦梗死發生。

(今天我還會寫一篇關於發現頸動脈斑塊究竟要不要吃藥或者手術來預防腦梗死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我,為大家帶來靠譜的醫學科普)


(4)抽血查肝腎功能

為什麼還要抽血查肝腎功能呢?

第一,腎臟超聲檢查能從形態上看腎臟的病變,抽血查腎功能,能夠從功能上看腎臟是否有問題。另外,如果腎臟功能有問題,有一些高血壓藥是不能使用的。

第二,因為如果確診高血壓病之後,可能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長期服藥就涉及到肝臟功能受損的問題,因此,在吃藥前或者吃藥一定時間之後,都要監測肝臟功能,如果肝臟功能有異常,便於及時停藥或者更換藥物。


03 看高血壓,一定到心內科,別亂吃藥

體檢發現高血壓之後,最好是到心內科去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降血壓藥物是不能亂吃的,降血壓的藥物有很多,根據患者的情況要選擇不同的藥物。

腎臟有問題的患者不能用什麼藥、伴有心衰的患者又要用什麼藥、腎臟血管狹窄的患者不能用什麼藥……都是有很多規定的。

藥物的劑量也不能亂吃,血壓不是控制的越低越好

我見過一個老太太,診斷高血壓,聽說隔壁大爺吃“xxx降壓藥”效果很好,她也自己買來吃。結果血壓一下子降到很低,血壓太低,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腦梗。

所以,一定要到心內科去接收治療,確定治療方案,切不可亂吃藥。


三七等中藥材,有一定的降壓效果,但是不能替代西藥的降壓。所以,高血壓患者可以吃三七輔助治療,但是不能替代西藥。


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最近寫了一個關於體檢系列的文章,都是免費的哦,歡迎大家閱讀和關注我——人體探索者。點擊右上方的關注,即可關注我


體檢發現血壓高,聰明人接下來要做這四項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