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钟和小尼姑在馒头庵云雨,贾宝玉撞见为何不声张?原因令人脸红

一向“重女轻男”的贾宝玉,几乎将时间都消磨在了内帷,常与姐妹、丫环们厮混,很少有什么男性玩伴。不过,自称见了男子便“觉得臭气浊人”的贾宝玉,却唯独对秦钟产生了好感,而且一度形影不离,好得如同一人。

秦钟和小尼姑在馒头庵云雨,贾宝玉撞见为何不声张?原因令人脸红

秦钟这个角色,是秦可卿的弟弟,因为姐姐的关系,得以进入贾府,成了宝玉的陪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原本腼腆的孩子,渐渐染上了纨绔子弟的恶习。在贾府家塾里,一边与贾宝玉亲密无间,一边又与香怜、玉爱打得火热。秦钟的种种作为,引起金荣等人的嫉恨,甚至引发了一场混战。

那么,曹雪芹为何要在书中安排这样一个人物呢?按照旧红学专家涂瀛的解读,这“秦钟”之名,其实大有深意:

“秦钟,情种也。为钟情于人之种耶?为人钟情之种耶?为钟情于人之种,斯为风流种;为人钟情之种,则为下流种。然为钟情于人,固不得不为人钟情之人,则合风流、下流二种而为种,斯为真情真种。其于智能也,莫为之前,虽美勿彰;其于宝玉也,莫为之后,虽盛莫传,然顾前不顾后,其象为夭,故不永厥寿云。”

这段文字佶屈聱牙,实为拗口,但却道出了两点信息:其一,书中的“秦钟”,寓意着“情种”。《红楼梦》虽是描写贾氏一族的衰败,但贯穿书中的实则又是一个“情”字,既有骨肉之情,又有男女之情,而后者尤是;其二,秦钟集“风流”和“下流”于一身,本应是个至真至情的人,但因沉浸女色,终究不是个长寿之相。

秦钟和小尼姑在馒头庵云雨,贾宝玉撞见为何不声张?原因令人脸红

秦钟进入贾府后,虽不敢明目张胆的胡作非为,却已显露出了淫相。在第十五回中,秦可卿发丧,带着宝玉、秦钟夜宿馒头庵。晚上,小尼姑智能儿出现后,宝玉、秦钟间的一番嬉闹,道出了秦钟在贾府的一桩丑事:

宝玉笑道:“你别弄鬼,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他做什么?这会子还哄我。”

由此可见,秦钟趁着私下无人,竟敢在贾母屋里和智能儿搂抱亲热,足见其平日的所做所为了。要说秦钟对智能儿,也算得上是动了真情了。少男少女春心萌动,倒也无伤大雅,只是,这秦钟竟在姐姐发丧之际,与智能儿在馒头庵里云雨起来,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秦钟和小尼姑在馒头庵云雨,贾宝玉撞见为何不声张?原因令人脸红

不仅如此,贾宝玉早已料到秦钟会趁机私会智能儿,竟偏偏跑去坏了他的好事。秦钟灭了灯火,和智能儿得趣之际,宝玉突然进来,从背后将他们二人按住,又偏不出声,一时间吓得秦钟和智能儿瘫软在那。说道这里,细品起来,这贾宝玉倒也着实够坏的!

秦可卿发丧之际,弟弟秦钟不仅毫无哀毁之状,反而跑到后房私会智能儿,已然是犯下大错。可是,贾宝玉人赃并获之际,却不喊不闹,毫不声张,偏偏拿两人打趣取乐,足见在他眼里并没什么封建礼数了。这是,贾宝玉和秦钟接下来的一番对话,却又十分耐人寻味:

宝玉拉了秦钟出来道:“你可还和我强?”秦钟笑道:“好人,你只别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宝玉笑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仔细的算账。”

撞破秦钟的丑事后,贾宝玉并没有想着声张,而是怼了秦钟一句:“你可还和我强?”其所指的,就是此前秦钟矢口否认和智能儿的亲密关系。这其中既有玩伴之间的调侃,也透着一丝的醋意。而秦钟回应时称宝玉为“好人”,俨然与刚才和智能儿的情话如出一辙。值得注意的是,脂砚斋此处曾做批注“

前以二字称智能,今又称宝玉,看官细看。”言外之意,是在强调秦钟和宝玉的关系很不一般,所以后文宝玉才说:“等一会睡下,再仔细的算账。”

秦钟和小尼姑在馒头庵云雨,贾宝玉撞见为何不声张?原因令人脸红

对于贾宝玉的各种解读中,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不仅近亲女色,而且对秦钟这样相貌风流的男子,也怀有好感。这一点,从馒头庵发生的丑事中,倒也着实能够映衬出来。细想起来,贾府中的纨绔子弟们生性风流,也常有豢养男宠的,其中最明显的便是贾琏。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和大家讲到过,贾琏女儿出花时,与凤姐分房,在书房斋戒,期间便与一些清俊的男子们亲近:

独寝了两夜,便十分难熬,便暂将小厮们内有清俊的选来出火。

而且,曹雪芹在这一回中,还特意用了八个字来形容贾琏:内惧娇妻,外惧娈宠。由此再对照贾宝玉和秦钟,同时联想到馒头庵中的种种细节,贾宝玉撞破秦钟丑事却不声张的原因便不言而喻了。说白了,秦钟不仅是贾宝玉的陪读,还有着令人脸红的关系。当然,这种特殊的癖好,在旧时权贵之家中,倒也是习以为常了。只是,贾宝玉的这一癖好,作者并未直言,而是用他的反应来暗示读者的。

秦钟和小尼姑在馒头庵云雨,贾宝玉撞见为何不声张?原因令人脸红


本文资料引自:《脂汇本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