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支付宝开通了各地的健康码,为啥有些小区不承认,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雨悟9


● 健康码是什么?

简单说,它是一个二维码形式的电子通行证。

具体的来龙去脉,是酱紫的:

2 月 11 日上午,杭州市政府推出“杭州健康码”,要求广大市民和拟入杭人员主动填写申报, 通过审核后,每个人都将产生一个颜色码。

“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

◆ 显示绿码者, 市内亮码通行,进出杭州扫码通行;

◆ 显示红码者,要实施 14 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 14 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 显示黄码者,要进行 7 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不超过 7 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同时要求拟入杭人员,必须申领到“绿码”后才能入杭。

健康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繁琐的填报工作、减小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提高了数据收集效率。

借鉴浙江等地推行健康码模式助力分类有序复工复产的经验,全国各地陆续推出自己城市的健康码。

健康码,为数字生活又点亮一盏灯。

健康码的主要申报途径有两个:支付宝和微信。

在支付宝方面,截止目前,已经有浙江和四川两个人口大省开通了健康码功能。

进入支付宝,搜索“省名+健康码”,就可以进入申报页面。

●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浙江11个地区分别有各自的专属申报页面,四川则全省统一为同一申报入口。

● 四川省已经与广东省、浙江省达成了健康码互相认可。全国各城市的健康码互认统一,有望在3月份实现。

● 健康码的意义有多大?

在健康码推出前,全国各地的防疫关卡都是靠“人肉”登记。

健康码的出现,解决了三个问题。

● 1、统一了信息收集渠道。

目前大家上报健康信息的渠道有哪些?社区、学校、公司。

三个渠道重复上报,对于个人而言,只是耗费时间,对于组织而言呢?信息还需层层上报,严重来说,直接拖慢了工作效率。

健康码的出现,让整个省市统一为一个上报渠道,大大提高了各个环节的运作速度。

● 2、简化了过关检测手续。

无论是社区、铁路还是机场,以往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查看健康证明。时间紧急,存在误看漏看等情况。健康码则将其简化为只用查看颜色,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 3、数据从静态变成了动态,可以反过来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

健康码的颜色区分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个人自主申报的信息,另一个则是大数据分析。后者关联了个人居住地的实时动态,以及乘坐交通工具的情况等等。

与传统纸质填报相比,健康码不仅可以向上汇报信息,还可以反过来让居民了解是否接触确诊患者。

而健康码之所以能发挥这些优势,说到底,其实是大数据在起作用。

● 最后,附上关于「健康码」的3个高频问题

1、“健康码”截屏或者打印是否可以使用?

“健康码”基于个人在线填报信息与后台数据实时计算比对,是一个动态码,不是静态码,“绿、橙、红”三色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截屏或者打印无法保证结果动态更新,请使用手机亮“码”出行。

“健康码”颜色是根据个人申报信息和权威部门提供的防疫相关信息判定生成,动态更新。建议仅当个人情况发生变化时,重新更新个人申报信息,确保自己的“健康码”状态准确。

2、因各种情况,申领的“健康码”结果为“红码”或“橙码”,什么情况下会变颜色?

“健康码”基于个人在线填报信息与后台数据实时计算比对,经后台审核后生成,实施“绿码、橙码、红码”三色动态管理,自动产生,动态更新。“红码”“橙码”人员满足疫情防控条件正常后,码色转为“绿码”。

3、对“健康码”生成的颜色状态存疑怎么办?

“健康码”基于个人在线填报信息与后台数据实时计算比对,经后台审核后生成,人工无法干预或修改结果。


唯美印象GZS


现在健康码不认,办健康通行卡也没有地方办,一个城市里不同的街道办事处,还存在差异,我的公司在一个办事处,去办健康通行证说你居住不在我的辖区内,不能办,我居住在另一个办事处,去办通行卡说公司统一办去公司所在地办事处办理,两头来回推脱,办不下来就不能进出了,怎么上班,有没有和我一样情况的!


龙虾186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健康码?

在2020年2月11日,杭州率先推出的一项数字化健康评估证明,将健康通行证电子化。

采用“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绿码亮通行,红码和黄码按要求自行隔离。

健康码有什么用?

健康码可以作为进入相关地市的通行证,适用于所有在相关地市的人员及待返回人员。

健康码的原理

每位申请的健康码,是一个动态码。首先要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再通过卫星定位再加手机基站定位。就会知道你是否进入疫区,基本上不会出错。再关联到你医保的医疗记录、购买药品的记录,淘宝购物记录,没全国感染、凝似病人的基本情况等等,再对你进行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判断。

健康码的分类

红码:来自疫区的,与确诊病人有接触的,手机接受疫区信号的是红码,需要隔离14天。如果没有发热及其它疫病症状的,可自动转换成绿码。

黄色码:表示在既往的14天内,本人可能曾暴露于新冠病毒污染的环境中。可联系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内尽量不要外出,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每天测量体温2次。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结膜炎等任何不适,第一时间戴上口罩到附近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可能的暴露。同时黄码变成红码。反之变成绿码。

绿码:表示没有到过疫区,也没有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身体一切正常。可正常通行。

但是有些小区不认码,主要原因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有长有短,短的7天左右,一般在14天左右,长的可达二十多天。而小区不认码,还是安全方面考虑原因居多,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一种恐慌心理。


健康生活经营人


回答:现支付宝开通了各地的健康码,为啥有些小区不承认,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针对目前的疫情,各个地区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防控,小区是重要的防控点,不同的小区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方式,有着不同的防控标准。对进出小区有的需要开复工证明,需要测体温,需要签字确认自己出访信息等等。

不承认有不承认的原因,有的小区有可能属于高风险区,有的小区属于低风险区,当然会有不同的防控标准,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当然,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防控方式和标准也是必要的,这样更有利于复工复产。希望我们理解理解社区服务人员的目的和辛苦,都是为了防控疫情,保证大家的安全。


烟台情怀蕴于山海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防控级别开始降低。很多的城市和小区都开始陆续取消了地方小区自己做的简单出入证件,而统一使用各省指定的一码通小程序。凭扫描本人一码通形成的个人二维码来确认是否可以自由出入还是需要相关隔离等。

现在很多实地区行的一码通管理,基本都是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里的一码通小程序来形成自己独自的个人二维码,然后再通过相关的人员来扫描持码人本人的一码通二维码来知道这个人的相关情况,最后根据这个人的二维码信息来确定这个人是否可以自由出入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人发现,有一些小区或者一些部门的扫描人员不认可支付宝的一码通二维码,要求或者劝导使用支付宝一码通的人改换微信一码通然后再给你扫码二维码。要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尤其是在小区,负责扫描的人员需要面对很多需要扫描的人,而现在一码通还不成熟,会经常发生卡顿,二维码打不开等现象,这样就经常造成很多需要扫描的人因为不能及时扫描而大批排队等候的现象。这时作为只有一个手机扫描的工作人员,在手机上来回切换支付宝和微信来扫描不同客户端的一码通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省大家排队期间,一般也就会通知大家,都使用使用率比较高的微信来节省时间。

二、跟支付宝的钉钉有关。

对扫描二维码的工作人员来说,扫描微信的一码通,只需要有微信就行。而扫描支付宝责还需要在额外下载支付宝的钉钉软件。而对于钉钉软件的一些定位功能,一些工作人员是相当排斥的,所以工作人也没有钉钉软件,所以本身也就扫描不了支付宝的一码通。

三、有选择可以选择。

因为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都可以使用一码通,而对于大部分有支付宝的用户来说,也都有微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也能听从管理人员为了快捷使用微信的建议。

综合以上原因,所以才会有一些地方扫描人员要求大家使用微信的。


天空散云


疫情防控岗一般都会按照上级规定执行。进入检查出入证,测温。出门查出入证,证明你不是被隔离人员。除非接到上级通知可以以健康码为准才成。

不过现在因为复工我们这里已经放宽了标准。由于胡同也属于是公路路网,所以其他社区的出入证也可以通过,不用去绕大街了。


妈的闺女孩儿的奶奶


疫情之下,各地采取了严格的封闭隔离措施,每个地区不一样,每个小区和社区也千差万别。

有的小区人手多,管理好,能有效的对出入人员进行管理,相对来说人员出入也较为规范,按照政府要求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有的小区或者社区,人员紧张,不能很好的平衡防疫和人员流动,只能采取最严格,也是最不负责任的方式,就是不论情况,一律不准出入,什么证件也不承认,从而用最少的措施,做最最有力的防控,所以出现不认绿标的情况。

也有的是当地全部不认支付宝的健康码。



百科大神OMG


不是不承认,是太麻烦!现在是即使给两个二维码,随便扫描,大部分90%都弄微信!你用支付宝,有的时候太还需要用支付宝去查阅!太麻烦


网络达人01


小区不认的,我们小区还要求自费排胸部CT 还有抽血化验血,还要开好几个证明才能进了[流泪]


山西大鹏淘车


我前两天去了公司附近的邻里中心,那边就认支付宝出的健康码,苏州这就是可以通过支付宝或市政府的微信公众号来申请。我的小区还没用上,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小区里面人员复杂,不光光有当地的老人,还有不少外来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