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奸臣,真实的赵高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导语:

宦官作为古代中国历朝历代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群体,无论是作为皇帝身边的倾诉对象,还是宦官当道时的位极人臣,宦官群体都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中,实现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声名远扬。

赵高,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较早的代表性宦官人物,他的一生可谓是臭名昭著,却也收获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巅峰地位。但是作为中国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太监之一,赵高的太监身份却遭到了后世诸多学者的质疑以及史料的推翻。但是赵高的太监之名从何而来,而赵高真正的历史形象又到底如何呢?

赵高的崛起之路

赵高原本是秦朝宗室的远亲,虽然理论上贵为皇亲国戚的他,应该享尽荣华富贵,地位崇高权势极大,但是事实却不尽如人意。赵高的命运因为触犯刑法的母亲而发生转折,在经历商鞅变法后极度重视法律的秦朝,赵高的母亲被处刑身体残缺后,随后被收入了秦朝专门收容刑满释放者的专门机构,而赵高便在这样的地方出生了。

虽然自己的家族受到了冷落,但是赵高始终不忘那皇亲国戚的地位和权势,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吸引到了秦始皇的注意。听闻赵高为人勤奋,同时又对法律精通,于是便将他安排在了公子胡亥身边。从小便看尽人间百态,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的赵高,迅速便博取了公子胡亥和秦始皇的赏识,甚至在犯下重罪后依靠着秦始皇的宠信让大将军蒙毅不敢轻易处死他。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奸臣,真实的赵高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赵高)

而赵高真正的崛起还要等到秦始皇即将过世之时。生命垂危,饱受病魔折磨的秦始皇在晚年选择自己的继承者时犹豫不决,毕竟自己二十多个儿子是在是难以在一时间做出定论。而最终在嫡长子继承制和儿子的诸多对比中,秦始皇选择了虽然与自己时常意见不合,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其贤能和才智的公子扶苏。公子胡亥虽然深得秦始皇疼爱,但是知子莫若父,秦始皇自知自己的这位儿子毫无真才实干,难堪大任。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奸臣,真实的赵高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赵高与公子胡亥)

而这个决定让属于公子胡亥阵营,并且和公子扶苏对立僵持已久的赵高自知倘若公子扶苏上位,自己必然难逃一劫,于是便开始了身为奸臣的谋划和阴谋。在秦始皇拟好诏书,决定召公子扶苏前来之时,赵高成功从中作梗,将秦始皇的遗诏私自扣押下来。在后来联合李斯在推迟始皇过世的消息后,伪造虚假的遗诏,助公子胡亥登上皇位,被称为秦二世,公子扶苏连同秦始皇的其他儿子都在赵高的教唆下身死。赵高也最终作为公子胡亥上位的最大功臣,成为了整个秦朝最富有权势的人。

赵高凭借着自己的审时度势和阴谋诡计,让自己走到了一个时代的最顶端,但是这样改变历史进程的行为也让秦朝最终走向了灭亡,自己也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赵高之死

在秦二世胡亥上位后,秦朝并没有在其统治下更进一步,成就千秋万代的豪言壮语,反而在赵高的谗言进谏和胡亥自己的昏庸统治下,秦朝的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民怨载道,社会稳定难以维系。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揭竿而起,意味着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全面爆发,无数的普通百姓加入起义军,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为了推翻腐朽昏庸的秦二世王朝。面对着严重程度已经危及秦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原本就对朝廷事务懈怠,只知享乐的秦二世胡亥就将此番动乱怪罪于赵高的身上,而本就视人命如草芥的秦二世甚至心生杀意。而洞悉秦二世心中所想的赵高决定先下手为强,将这位自己曾经推上皇位的公子拉下马来。最终在赵高和朝中权贵大臣的逼迫下,秦二世胡亥被逼自杀,赵高打算拥立子婴作为自己的傀儡。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奸臣,真实的赵高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赵高最终自食恶果)

而眼见赵高所作所为的子婴自知其奸诈险恶,于是决定将其斩草除根。在紧密的策划下,赵高被引诱前去宗庙,被早已埋伏好的人手当场诛杀结束了罪恶滔天的一生。而秦朝也在后来刘邦入汉中后,子婴将玉玺献给刘邦后灭亡。

算计了一生,自认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赵高,最终自食恶果被残忍诛杀,也是情理之中。纵观赵高的一生,既有低谷时期的卑微困境,也有巅峰时期的权倾朝野,但是倘若上位的途径卑劣奸诈,最终只会自食其果,爬得多高便会摔得多狠。

太监赵高?

在现代诸多有描写到赵高的影视作品中,赵高都是以一个太监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作为秦始皇和公子胡亥身边最受宠信的宦官,赵高也在现代人心中留下了一个奸臣宦官的形象。但是对于赵高的太监身份,诸多学者却提出了质疑和疑问。

首先提出的便是历史学者李开元,随后便在历史学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认为赵高并非太监身份的学者认为,赵高并不是太监宦官而是在东汉以后被故意丑化为阉人,随后这样的不实成见持续了千年直到现在。而他们的依据有二。

其一,赵高是有儿女的人,并且最终嫁给了阎乐,这位帮助赵高弑杀二世胡亥的得力助手,这是最为直接明了的证据。其实,司马迁从没说过赵高是阉人太监,甚至东汉之前的所有史书也都没有赵高是阉人的记载。《史记》中对赵高的宦官称呼,在当时本意应该是宫中内廷任职之人,而非后来成为宫中太监的称谓。

而反驳之人也提出了有理有据的反对意见。因为在《吕不韦列传》中曾经清晰的提出宦者便是阉人,而宦指的就是太监之意。其次便是在李斯死后,赵高接替其位置成为宰相,但是赵高既不是左丞相,也不是右丞相,而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官职名——中丞相。纵观历史,中丞相独此一家,别无分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葩的官位名称?

而奥妙之处或许就在一个"中"字。在古代,官名中有一个中字,往往代表此人任职于皇宫之内,侍从在皇帝身边。所以,在丞相前面加了一个中,代表的应该是赵高的身份,因为是宦官做了丞相,所以称之为中丞相。

一人摧毁一个王朝

赵高是太监宦官也好,不是太监宦官也罢,最终他还是走到了一个时代的最巅峰,还用他的奸诈和阴谋覆灭了一个强大繁荣的王朝。

身为一个人,赵高的心中充满了对权势和地位的渴望,这或许跟他幼年时期的艰苦经历有关,毕竟知道自己贵为皇亲国戚,又如何对那巅峰的权力毫无兴趣呢?而他选择上位的途径却备受诟病,通过阿谀奉承,谄媚的讨好并非平步青云的良机,自身的才能和眼光才是王道。长高虽然有能力,有眼光,却用错了地方,选择了违背伦理道德的方式却让自己走向权力的宝座。最终自己自食恶果,也祸害了整个大秦王朝。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奸臣,真实的赵高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奸臣祸国)

奸臣当道,始皇的错误信任,公子扶苏的疏忽的大意,最终造就了一个奸臣摧毁一个王朝的悲惨结局。秦始皇当初或许从未想到,自己豪言壮语下的千秋万代,最终被一个不起眼的奸臣所摧毁。

结束语:

历史对于一个人物的判断或许有偏差,或许有错误和纠正,但是最终对于历史结局的定义却是经过了百年千年的验证。无论赵高是否是一位太监,他最终做了奸诈险恶之事,恶名昭彰并非虚假捏造。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认清历史人物所带来的影响,细枝末节就留给专业研究者去为我们解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