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

十二生肖的起源與動物崇拜有關。據湖北雲夢睡虎地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簡可知,先秦時期即有比較完整的生肖系統存在。最早記載與現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傳世文獻是東漢王充的《論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如婚配上的屬相、廟會祈禱、本命年等。現代,更多人把生肖作為春節的吉祥物,成為娛樂文化活動的象徵。

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除中國外,世界多國在春節期間發行生肖郵票,以此來表達對中國新年的祝福。

再過30天左右,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了,也就是即將送走豬年,迎來鼠年,在此先祝大家鼠年萬事如意!




本篇主要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藏品。

1.圓明園鼠首【目前館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圓明園獸首 - 鼠首 -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與鼠相關的文物,個人認為名氣最大的應該是圓明園的鼠首了。

鼠首銅像,原屬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大水法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掠走了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這批國寶流失於海外140多年。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圓明園海晏堂 - 獸首噴泉原貌

目前,鼠、牛、虎、猴、豬、兔、馬7件青銅獸首已由愛國人士出資搶救回國。銅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下落不明。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圓明園海晏堂 - 獸首噴泉現樣


北京時間2009年2月26日3點04分, 鼠首以1400萬歐元的價格在法國佳士得拍賣會上被拍賣。 蔡銘超成為圓明園兔、鼠首拍賣的最後競拍者,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幹事牛憲峰2009年3月2日在於北京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收藏顧問蔡銘超參與了圓明園兔、鼠首在法國巴黎的拍賣,併成為了最後競拍者。 牛憲峰告訴記者:雖然蔡銘超以總計3149萬歐元的價格在法國巴黎拍下了圓明園兔、鼠首,但隨後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不會付款。在當時那樣的情況下,每一箇中國人都會站出來,我只是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最新消息: 26日上午11時,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在北京會晤了法國PPR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先生。皮諾先生代表皮諾家族表示,將向中國政府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 2013年6月28日,漂泊百年後,圓明園鼠首兔首由法國皮諾家族捐贈給國家博物館,獸首首次以無償捐贈方式迴歸。


2.唐代十二生肖陶俑

1955年在陝西省西安市韓森寨出土,是唐代陶俑,高約36.5~42.5釐米不等,人身獸首。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3.青瓷鼠、牛、猴俑 【隋代明/冥器 】


1955年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桂子山出土鼠俑高15.3釐米,牛俑及猴俑高16.5釐米。這是十二生肖俑中的3件,均為人身、獸首、著衣、持笏、盤坐,形象逼肖,釉色青黃,製作精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十二肖相之說始於東漢的王充,其實在秦簡中已出現十二生肖的記載。而十二生肖以造型的俑類出現,則始於隋朝。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


4.唐代十二生肖陶俑

這套十二生肖俑於2009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時出土,是唐代泥質紅陶十二生肖俑,墓是唐兵部常選孫承嗣和夫人高氏合葬墓,俑為十二件,高約25釐米不等。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館藏

5.西周玉鼠

此文物為西周文物,長2.6釐米、寬0.9釐米、高1.2釐米。青玉。豆青色,大部受沁呈黃褐色。玉質較粗,微透明。圓雕。伏臥狀,背部拱起,曲爪附地,圓眼微凸,陰線刻出頭、足,短尾,身飾捲雲紋。雙爪間有一斜穿孔。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館藏


6.唐代木板畫《鼠神圖》

在狹長的木板上,畫著一副唐代古畫,就是日後名震一時的《鼠神圖》。畫面中有一個鼠頭半身神像,頭戴王冠,背有橢圓形光環,坐在兩個侍者之間,神態安詳。由於這幅《鼠神圖》出土于丹丹烏里克的一座寺廟遺址中,證實唐代時期西域確實存在鼠神崇拜。這件文物證明,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的“鼠國”和“鼠王”的記載確鑿無誤。《西遊記》中的老鼠精原型從此有了明確歸屬。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大英博物館館藏

7.清代鏨銅鑄型坐鼠倒流壺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民間收藏


8.明宣宗(朱瞻基)三鼠圖軸

明宣宗三鼠圖生動描繪了老鼠吃荔枝的過程。明宣宗朱瞻基最早將老鼠作為美好的藝術形象來描繪,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老鼠之美感的藝術家。由於老鼠一胎多子,苦瓜等果實裡面也有很多種子,因此將它們作為繁育能力最強的動物和植物,也有吉祥如意的意思。三鼠圖軸畫於明宣德二年,盼望生子多年的朱瞻基終於得了第一個兒子朱祁鈺,即後來的明英宗。朱瞻基畫此圖正是為了記錄他得子的最幸福的一年。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明宣宗 朱瞻基《荔鼠圖》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明宣宗 朱瞻基《苦瓜鼠圖》故宮博物院藏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明宣宗 朱瞻基《荔鼠圖》

9.宋末元初《黠鼠圖》

宋末元初的錢選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畫家,他的畫大多筆勢細膩,卻又顯得質樸和稚趣。他畫的《黠鼠圖》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一件畫鼠作品。畫中的老鼠正在偷食瓜果,每個老鼠的形態不一,筆觸細膩,老鼠的狡黠形象躍於紙上。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宋末元初《黠鼠圖》


10.八大山人(朱耷)《瓜鼠圖》

八大山人朱《鼠瓜圖 》畫的是一隻小老鼠目光炯炯有神的踞於碩大痴肥的冬瓜上,八大妙筆生輝,小鼠與冬瓜表現得逗趣可愛。畫家純以墨色漬染出老鼠身體與長尾,然後細筆短線勾出下腹與左耳、鼻尖,率意隨性之至,雖是小品,仍顯畫家過人天分。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日本泉屋博古館藏

11.清代費丹旭《燈鼠》

1840年作

款識:庚子中秋前三日,環溪外史費丹旭戲筆。

《燈鼠》畫面中紅燭剛剛熄滅,餘煙未散,燈下老鼠已然成群結隊,紛紛爭搶瓜子、石榴、葡萄,一派活潑與靈動。此畫借用鼠子偷油的典故,巧妙安排,展現了作者的閒情逸趣。畫家技法嫻熟老練,畫面色澤生動,群鼠姿態各異,活靈活現,情態傳神。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博物館館藏

12,。張大千《燈鼠圖》

《燈鼠圖》繪一小老鼠正奮力爬上燈臺,偷吃燈油,更是直接取材自“老鼠偷油”的典故。畫家運用嫻熟的潑墨技法,筆觸濃淡有致,幾筆間勾勒出燈臺與老鼠,極為生動,使畫面富於動態,情趣盎然。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張大千作品

13.清代黃玉鼠手把件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民間收藏

14.民國時期銅鎏金鼠擺件


鼠年將至,聊聊跟鼠有關的文物

民間收藏


在古代,鼠雖然是十二生肖之首,但鼠的形象並不是太好,想想與之相關的詞語就知道“鼠”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了,比如“鼠目寸光”、“膽小如鼠”、“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鼠輩”等等,多是貶義詞,故人們在日常中對於鼠的圖像使用得特別少,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是很多人怕老鼠、恨老鼠的。鼠只是在與生肖相關的文物中出現得比較多。

我們古代文化,總是喜歡把某一事物賦予文化的含義,只要您慢慢去品讀,會有無窮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