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将军您说,究竟是太阳远,还是长安远?”

“当然是太阳远,你爹那辈子人,大半都是在长安过来的,但将军我还真没见过谁在太阳上来咱沙洲的。”

“将军,那为什么举目见日,却倾尽此生见不得长安?”

“哪怕是将军我,也只在梦中见过长安城呢,据说长安城西门有个大石碑,上面刻的是:此去西域九千九百里,如果有一天真能踏足长安,我死也知足了。”
“那么将军,那一天究竟什么时候会来?”


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安史之乱时,大唐帝国中央政府命陇右与河西驻军驰援内地乱局,此时吐蕃乘两地驻军真空之际攻陷二地,又于广德二年攻陷凉州,大历元年攻陷甘州与肃州,大唐移河西节度使制使沙洲,至此,沙洲与大唐帝国中央政府的联系被完全切断,虽说沙洲当地汉人坚守至终,但终究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于贞元三年投降吐蕃政府,从此被吐蕃政权统治六十余年之久。

贞元十五年,肩负着推动历史行程的张议潮,于沦丧已久的沙洲(今敦煌)呱呱坠地。

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当时于吐蕃贵族治下的河西早已今时不同往日,汉人如同猪狗般备受凌虐,尚保持着苯教原始色彩的藏传佛教信仰者吐蕃贵族,时常将当地汉人剥皮抽筋,以人骨制成法器,以人皮绘制人皮唐卡用以祭祀,一时间内怨声载道,汉人的反抗情绪日盛。

张议潮的家族虽说是当地的富户,但汉人在吐蕃政权中的地位并没有为张氏家族带来丝毫的安定,因为吐蕃政权从未想过要笼络与联合当地汉人贵族共治,而是始终利用自己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进行高压统治,即使是大地主,也未免不遭受吐蕃贵族的欺凌。

张议潮自幼便将吐蕃的暴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加上家中长者对故国的倾述,使得张毅潮从小便立志要驱逐吐蕃侵略者,从而回归大唐。


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因而故乡的月亮,终究是比较圆的。

张议潮掌握张氏家族后,以自己的家产作为军资秘密招募并练兵,同时不断笼络吸纳反抗吐蕃的被镇压势力,以求积蓄力量击破吐蕃势力,向大唐政府奉还西域版图。

终于,张议潮的机会到来了。

大中二年时十月的某个凌晨,东方刚刚出现了鱼肚白,城墙上的一支吐蕃守将却见得一支全副武装的甲士于南门外聚集,大有愈发增多之势,吐蕃守军见势不妙刚要做声,便被为首的张议潮一箭射翻。

吐蕃将士于沙洲长期作威作福,早不知行军打仗为何物,加上汉人联军夜袭,吐蕃将士竟顷刻之间被张议潮军悉数斩杀,张议潮登上城楼后振臂一挥宣告沙洲光复,汉人们竟从四面八方云集于城楼之下,一时间本应万籁俱寂的凌晨灯火通明,恍惚间竟如白昼。

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不久后,张议潮派遣其兄长张议潭献上西域诸地已收复的版图并悉数奉还大唐,宣宗李忱大赞其“关出西将,岂虚以哉”,当即便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全数掌管西域十一洲的事物。

受到大唐中央政府赞叹的张议潮更加振奋,却丝毫不对自己治下地区的军事武装有丝毫放松,而是更加紧张的练兵秣马,只等待与吐蕃最终决战的时期。

不出所料,大中十年,吐蕃势力中的吐浑王趁九月麦子丰收之际前来截取粮草,本身吐浑王深知张议潮之勇,仅想劫得粮草便了事,但张议潮却把吐浑王精明的小算盘猜的一干二净,被张议潮追击至国境内的吐浑王只得应战。

具体作战过程我们不得而知,而据史书记载,张议潮得胜后,将吐浑宰相三人悉数枭首示众,而后慷慨而归。

张议潮虽说始终生长于西域,但终究身为汉人,抗争了一辈子的张议潮心中的那块大唐情怀的空缺,却始终无从填补。

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他想回家了。

归心似箭的张议潮于大中十二年八月二日命其侄子张怀深率领七千精锐直取最终的归国要道:凉州,可这回家的最后一步终究走的太过困难,张议潮竟历时三年才拿下凉州。

史料记载:唐军自此“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

他终于回家了。

张议潮抵达长安之时,满朝文武皆震惊,政府授予其右神武统将军,晋位司空。

也许是归途走的太累了,五年后,民族英雄张议潮病逝于令他魂牵梦萦的长安。


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孤悬海外有遗忠,张议潮将军当之无愧。

张议潮以一人之力,复大唐四千里河山,却不受大唐政府信任,张议潮于西域重整山河期间,唐政府却以“向张议潮派遣兵员”为由,派出2000人监军队伍监视其是否心生二意,同时将张议潮的儿子调遣至京城做官,实则作为人质。不得不说,身为封建王朝的臣子,是多么一件令人唏嘘的事,张议潮将军深明此意,竟主动放下兵权回归故国国都为官,不得不说,国士无双,当之无二。

他在域外独自打下领土,历时3年终回大唐版图。网友:民族英雄

您认为张议潮将军最后的选择是否是愚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