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刑罚的残酷,让人闻风丧胆,你应该知道

在古装电视剧当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只要是做错了事或者惹皇上不开心了,皇上就会袖子一挥,说到:“斩了”。短短的两个字,但却要了人的一条命。其实“斩首”仅仅是古代的刑罚之一,古代刑罚花样之多,是完全超乎你的想象的。


中国古代刑罚的残酷,让人闻风丧胆,你应该知道


在古代,所谓的酷刑,是指针对犯人肉体施加的刑罚,有致死的,有不致死但致残的,也有不致死也不致残但带来精神痛苦的。致死的有这么几类:醢、脯、炮烙、焚、烹、轘(车裂)、沉河、凌迟、大辟、肢解、磔、腰斩、枭首、斩、绞、磐(吊死)、笞杀、考竞(拷打致死)、剖心、射杀、生瘗(活埋)、投崖。

致残的有:肉刑、宫刑、贯耳(以箭穿耳)、断舌、刵、劓、刖、膑、剕(断脚)、断腕、断脚筋等。

中国古代刑罚的残酷,让人闻风丧胆,你应该知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法治的国家,中国的司法鼻祖皋陶最先制作“五刑”,比《汉谟拉比法典》早了数百年。皋陶是尧、舜、禹时代的人,与尧、舜、禹齐名,被称为“上古四圣”。自皋陶以后,列朝列代都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对于犯人的刑罚也越来越严厉,出现了五马分尸、凌迟处死、剥皮处死、腰斩处死等残忍至极的刑罚。中国古代的“法学家”们,创造出世界上最残酷的刑罚。


中国古代刑罚的残酷,让人闻风丧胆,你应该知道


中国古代法律之残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举例来说,比如:凌迟。凌迟又叫剐刑,即千刀万剐,这个罪也够人受的。据说要割3357刀,最后一刀才能致命。也有十六刀、三十二刀、三百六十刀等不同的说法。将肉一片片切去而暂时不会死亡,而且刽子手要讲究技术,真够残忍。《水浒传》中为潘金莲和西门庆拉皮条,害死武大郎的王婆,最后就是被判的剐刑。历史上遭受剐刑的名人有明朝大太监刘瑾,明末最后的护国长城袁崇焕,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等人。


中国古代刑罚的残酷,让人闻风丧胆,你应该知道

古代刑罚没有最残酷只有更残酷。庆幸的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当中,我们的法律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当中,所谓法律,就是不让好人受一点委屈,也不让坏人尝一点甜头。所以,不管是多么残酷的刑罚,“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我们也要学会一分为二的来看待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