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那么油,为什么感觉四川胖子不多啊?

冰逸清风


麻辣火锅大家第一眼就看到了表面漂着的麻辣红油!在这里我还得说一下,表层的红色油主要包含了菜籽油、鸡油、牛油、猪油等多种油脂,这些油是经过各种香辛料炼制,多达20多种的香料一起精心熬制出来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增香提味。虽然火锅油很重,但没有多少人是吃火锅长胖的吧?

在川菜江湖里面,一直就有“锅大油多,盐巴味精起坨坨”这一句名言,它虽然只是调侃,但是也把我们的江湖菜的油多的本质说出来了!而我们的江湖菜又以油重、辣的刺激、麻的安逸为主要特点!但是光吃我们的江湖菜一般是不会胖的哦,除非江湖菜配啤酒而且长期熬夜不锻炼!

我们的家常菜!并不全是麻辣油多!我们也有清淡爽口的家常菜!比如猪肉、鸡、鱼、兔子、牛肉、羊肉、等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有清淡的做法,比如清蒸,比如清炖、比如清炒,比如加酱烧、比如做成爽口的酸菜味型,这些做法都是不辣不油的!而这些我们川菜师傅一样的能做!之所以川菜给所有人印象重麻辣重油,那只是川菜众多特点中的一个,是其它菜系所没有的特点之一罢了!

川菜有油多的菜,但也有清淡少油的菜!而我们平常的家庭肯定不可能顿顿把油不要钱一样的用!加上重庆四川多为山区地带,我们爬坡上坎,运动量极大!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胖子!虽然也有胖子,但大多为宅猪,或者体质问题,亦或者应酬太多,天天大鱼大肉,那样的生活想不胖都难!


连阳地区第一吃喝玩乐


我是一个地道的四川三线城市人,父亲老家是县城的,而我已经到了市里(三线)而且是四川第二大人口城市:讲就吃和穿的地方,我们都爱吃带辣又有油的,何况我父母是粮站职工,在80年代都不缺油的家庭。不站在厨师的角度,而是站在吃货和顾客的角度来说说,觉得还是有权威的:首先四川是一个泡菜酸咸菜之城市,从小很多家庭都是有酸菜咸菜和酸咸辣的菜,而这些菜,恰恰是多油菜的克星,酸还可以解辣味的;酒足饭饱后:茶楼里一座,吃得油吃得味重,泡杯茶,茶也能淡化油份的,解渴也更是如此。肥油腻吃多了,喝茶,吃酸菜系列的菜都能让淡化或者减少脂肪的,也只有川人或者挨着四川周边的几个城市都是火锅茶楼,然后打牌到晚上就又吃喝,然后再去唱歌,最后晚上11.12点时再吃烧烤,这般“熬梗受夜”的,想胖也难!还有我是一个超过42岁以上的女人,说的是和我年龄接近香差不过10岁的生活装态哈,如果是现在20.30.33岁等的人,那白生活,夜生活又除外的哈,不在上面我统一表诉里的!


那人那事那城市


我是四川人,身高175Cm,体重180斤,在我们这里不仅我认为自已很胖,而且身边的朋友都认为我胖,有一次我去哈尔滨,一看接触的人几乎全都很胖,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远比我肥,我的感觉一下就好起来了,甚至感觉在人群中自已很苗条,再有人说我胖时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


一览众山一19


大家好,我是川菜麦师傅!一个有着将近20年经验的专业厨师,曾写过很多专业的干货文章,希望能对你带来一些烹饪方面的帮助!同时也谢谢大家的关注!

首先为川菜正名,我们川菜只是看起来油多,实际上吃到肚子里的油并不多!

川菜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麻辣味重,感觉好像就是油泡起来的!如果大家是在抖音上看了沸腾鱼后才有这种感觉的话,我得说一句,那可能是你们的错误感觉,沸腾鱼也不油呀,除了油之外全是鱼,不信的朋友可以去试试!我们吃的是鱼又不是油.......

用漏勺一滤,全是鱼片!

然后来说一说,让大家误以为川菜油多的,究竟有哪些菜!

第一个:麻辣水煮类的菜肴。

这个属川菜特有味型,我们川菜厨师得认!比如说水煮肉片、水煮鱼、水煮牛肉、水煮牛蛙、水煮鳝鱼等等。但是这些菜都只是看起来油多,它表面漂的都是植物油或者大豆油之类的,有的只是麻辣诱人的香味罢了,根本吃不胖嘛!

第二个:川味火锅!

麻辣火锅大家第一眼就看到了表面漂着的麻辣红油!在这里我还得说一下,表层的红色油主要包含了菜籽油、鸡油、牛油、猪油等多种油脂,这些油是经过各种香辛料炼制,多达20多种的香料一起精心熬制出来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增香提味。

虽然火锅油很重,但没有多少人是吃火锅长胖的吧?

第三个看起来油多的菜:麻辣烫!

只有一部分的麻辣烫看起来油多,事实上有很多的麻辣烫只是看起来油多而已!比如下面的这张图的麻辣烫,就没多少油嘛!如果想吃正宗的麻辣味,那肯定要加麻辣油进去,如果想吃正宗麻辣味又不想油多的,那没办法了.......

第四个:我们的江湖菜!

在川菜江湖里面,一直就有“锅大油多,盐巴味精起坨坨”这一句名言,它虽然只是调侃,但是也把我们的江湖菜的油多的本质说出来了!而我们的江湖菜又以油重、辣的刺激、麻的安逸为主要特点!但是光吃我们的江湖菜一般是不会胖的哦,除非江湖菜配啤酒而且长期熬夜不锻炼!

总结起来:主要是上面这几大类的菜肴让大家感觉川菜油多,难道还有其它油多的菜?


但是我们川菜还有油不多的菜啊!看我给你举例说一下!

第一个:我们的清淡口味的汤锅!

比如板栗鸡、酸菜鸡、风萝卜腊猪脚、酸萝卜老鸭、简阳羊肉汤锅、药膳鸡汤锅、清淡的狗肉汤锅等等,这些都是清淡,且油少的汤锅类型!不要动不动就说川菜就只有麻辣和油多啦!

第二个:我们的家常菜!

并不全是麻辣油多!我们也有清淡爽口的家常菜!比如猪肉、鸡、鱼、兔子、牛肉、羊肉、等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有清淡的做法,比如清蒸,比如清炖、比如清炒,比如加酱烧、比如做成爽口的酸菜味型,这些做法都是不辣不油的!

而这些我们川菜师傅一样的能做!之所以川菜给所有人印象重麻辣重油,那只是川菜众多特点中的一个,是其它菜系所没有的特点之一罢了!

第三个:我们的小吃,并不仅仅全是麻辣的!

说到小吃,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重庆小面酸辣粉之类的了,其次比如凉面之类的!但事实是这些东西,它既有火遍全国的厚重麻辣,也有清淡爽口的原味小面!

而川菜里面不止有麻辣牛肉、冷吃兔这样的火爆全国的明星产品,也有清淡素雅的桃片糕、米花糖、红糖糍粑、醪糟汤圆,还有成为重庆磁器口名片的“陈麻花”,虽然我个人吃不习惯“陈麻花”,但不影响它在小吃界的地位!

第四个:川菜的24个基本味型!

有麻辣味的味型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其它的要么咸鲜、要么甜香、要么烟熏、要么复合味,哪里来的重油且麻辣?不信的看下图,黑色的为较重味口的味型,红色为较清淡的味型!看看比例吧!

总结起来:我们川菜有油多的菜,但也有清淡少油的菜!而我们平常的家庭肯定不可能顿顿把油不要钱一样的用!就如我自己家,90%以上的时候都是清淡的家常小菜,试问这样的生活哪里称得上油腻?

加上重庆四川多为山区地带,我们爬坡上坎,运动量极大!又哪里来的那么多的胖子!虽然也有胖子,但大多为宅猪,或者体质问题,亦或者应酬太多,天天大鱼大肉,那样的生活想不胖都难!

.

所以说:胖与不胖,与川菜毫无干系,只与个人的生活习惯与运动量有关!你们说呢?


更多内容,请点关注!谢谢大家!


川菜麦师傅


川菜用油量是比较平衡的。之所以看着油大,汤菜表面厚厚一层,炒菜也油汪汪的,尤其是火锅,就像红油锅。其实吃进肚里的不多,所以四川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很好,很少大胖子。这里的道理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烹饪美学的需要。川菜用油,主要三个方面的作用:

  1. 快速加热,保持食材营养,锁住食材水分,激发食材味道。油温高,能让食材快速加热成熟,从而减少营养损失。无论油炸煎炒,主要的传热介质都是油,当然也有盐(盐焗鸡)、石头(馕)、泥巴(叫花鸡)等,只是用到很少。
  2. 保持食材营养。做菜时的油温处在相对安全状态,既高到快速加热,又不至于破坏食材的营养,而且满足“锁住水分、原汁原味”的烹饪原理要求。
  3. 输送调料味道,是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也是川菜用油的一大特色。花椒油、麻辣油、红油,不一而足,就像赋予川菜以灵魂。



第二,做菜用油多,不等于吃油也多。也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涮掉了。最典型的是重庆火锅,整个就是红油烫菜,烫好夹起一筷子,顺着滴溜的不是菜汤,都是油。但是这么多的油不会都吃到肚里,再往蘸料碗里过一道,大部分的油就落下了。
  2. 转移了。川菜的精髓之一在于肥油的此消彼长。譬如条子肉,看着是大肥肉片子,其实里面的油早就逼出来了,不在肉里。前期大块过油炸出大部分,后期蒸又整出一部分。
  3. 中和了。川菜的另一大特色,在于荤素的合理搭配,赋予素菜以鱼肉的品质和口感,达到营养平衡。还看家常菜,很少有大鱼大肉单独成菜的,都搭档有对等的素菜,搞得菜比肉好吃。



第三,人长胖的原因不是油吃多了,是糖吃多了。这里顺带科普个小常识,人多吃了糖,激发胰岛素超长活跃,它们会把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存起来。这才是肥胖的根本原因。这些糖广泛存在于主食、含糖饮料和水果以及糖本身。所以,很多国家的居民膳食指南都对糖的摄入有明确的限制量。


普济


您好,我是澜馋食记,美食领域青云计划获得者,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其实你的感觉是对的,四川的胖子真的不多。有的人会说怎么胖子不多,我在路上也能看到胖子啊?还是要拿数据来说事,什么都有个比例,不是吗?上图:


可以看出四川地区(川渝)肥胖率都是非常低的,重庆的肥胖率11.2,而四川则只有8.8,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四川的胖子真心不多。



但是,虽然比例不高,可绝对数量真不少,因为四川地区人实在太多了。拿肥胖率25.8,全国第一的北京来说,常住人口2800万左右。也就是说,这其中有将近730万的胖子。而四川地区(川渝)则有将近1.2亿人。就算肥胖率在10左右,也是1200万个胖子啊同志们!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川菜那么油,而四川的胖子真心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主要有三方面来看。

第一,主食结构的原因。



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肥胖率高的地区基本上都是以面食为主的省份。面食热量大,吸收快,代谢也非常快,所以这些地区的人往往都特别能吃。在北方一顿吃下去,两三斤面条的汉子比比皆是。但是在南方一顿吃下去二三斤米饭的可就真心不多了。



超额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导致体内的淀粉转化成糖元,又从糖元转化为脂肪,从而堆积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舒适,活动也越来越少,自然也就堆积起来了。



而四川地区虽然面食也较多,但一般都是集中在代谢最为旺盛的早上。而且面食的摄入要远远低于那些肥胖率高的北方地区。比如重庆人吃早饭都是:老板,二两小面…如果到了北方,说不定就是:师傅,二斤馄饨!



北方吃面可以从早吃到晚,四川人的中饭和晚饭则还是以米饭和汤羹类为主,且饭量有限。不然脂肪也就没办法堆积的那么快。其实再举个最简单的道理,大家就懂了。印度70%的人都是素食,为何满大街都能看到胖子呢?很简单,他们不吃肉,就必须大量的摄入碳水化合物,和油脂来补充能量,从而堆积成脂肪。

第二,菜式结构的原因。



很多人看到四川人菜油,但实际上四川人的油往往是用来烹调,却很少吃到肚子里的。比如油重的火锅,江湖菜,虽然看起来一盆油,但实际上吃完还是一盆油,人们摄入的油脂其实是有限的。



所以指望吃油来增加肥胖率,其实是很有限的,科学早已经证明,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只要控制住碳水,摄入优质蛋白质和油脂实际上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他非但不会使身体快速发胖,反而会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身体机能,增加身体代谢,更能让人减肥。



其次,四川人虽然吃的油重,但是他们吃饭少不了的就是乳酸菌发酵的泡菜。为什么韩国人也经常吃油炸烤肉而不胖呢?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用泡菜不光口味酸鲜,还能刮油,清除体内垃圾,也自然不容易发胖了。



再次,上次不知道在哪看过一份资料,贵州的蔬菜摄入量是全国第一,四川是排在第二。而且四川吃清淡起来不比广东差,各种不加盐不加油纯水煮出来的菜非常多,时不时都要吃一顿来清理肠胃。而北方地区普遍蔬菜摄入量少。菜带来的大量维生素c以及膳食纤维,也可以起到防止发胖的作用。

第三,气候和人体差异的原因。



北方太冷了,而且像东北这样的,一年有4个月没办法干活,只能在家猫冬。人们就必须摄入大量的热量来抵御严寒和消磨时间。久而久之,这些热量寄存在体内,也就成了脂肪。



所以从体型上就可以看出,北方人往往膀大腰圆,汉子壮如山。而南方人往往秀秀气气,灵活机变。怎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在北方那么冷的气候状态下不吃他扛不住啊?

其次,我们还看那张表:肥胖率低的除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剩下的全是南方,而且越往南肥胖率越低。南方气候炎热,身体代谢快。如果像北方那样积存热量很容易出现各种身体状况。所以南方人在长期的进化发育中,身体的机制也不容易使它积存热量和脂肪。



这就是为何北欧和俄罗斯无论20岁以前多瘦,结婚之后就会迅速发胖。因为他的身体机制已经适应了这种情况,但凡能积存能量的时候,就一定最大限度的攒够脂肪。不光人,动物也一样。东北虎也比华南虎要胖上两圈,寒带的驼鹿光体重就顶热带地区的水鹿4个。所以,南方人瘦真的是有基因优势的。


以上就是四川人胖子不多的原因了。有时候我也挺羡慕的,因为我老婆是四川人,他们家办宴席,甜烧白,夹沙肉,坨子肉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他的亲戚们一个比一个瘦,真正胖的也不过三五个而已,还不是北方的人胖,成球的巨胖。我这种吃口白菜都能胖的人,想哭…



我写这篇问答的时候正好老婆进来拿东西,我就问她:为啥四川街上的胖子那么少呢?我老婆随口说道,你懂个串串,长得漂亮身材好的才上街嘛!

哦,原来是这样!😂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澜馋食记


这跟饮食习惯和烹饪理念有关。

首先,川菜的油跟北方的油还不太一样。油在川菜里大都是用来做调料的,真正吃进去的其实并不多;北方的油体现在大块吃肉,是直接将脂肪吃进去的。以回锅肉和盐煎肉为例,虽然用的肥肉,但会爆出不少油脂;以面条为例,重庆小面多油脂,但真正把油汤喝掉的人不多,像北方那种油汤拌进面条吃得一干二净的并不多。


其次,川菜肉类食材更多元。猪肉、鸡肉、鸭肉、鹅肉、鱼肉、山羊肉、黄牛肉等等都比较丰富,可以换着吃,其油脂含量和热量应该是远低于北方的牛羊肉的。曾在华山脚下吃羊排的时候尝了一块羊油,那个油腻啊,感觉喉咙里油都要喷出来了。

第三,巴蜀人民有喝浓茶的习惯。成都及其周边遍地茶馆,即便是不运动喝茶也很容易去油脂,你会发现大家普遍喝的是沱茶或普洱。这些发酵茶的解油去腻、刮油清肠道效果极佳。



第四,可能还跟族群体质有关。四川盆地是农业大省,祖辈们多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地貌特征和物产资源又决定了不可能像北方地区那样大吃牛羊肉。比如山城重庆,爬坡上坎也会消耗不少体力,每天爬的梯坎可不少。几百年的劳作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下来,肯定会对族群的体质产生显著的影响。


随着万国美食的融合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这种高糖分、高油脂和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下,川渝人民中肥胖人士比例也还是在明显提升的。


饮言食语


水土问题吧!我是成都人生活了30多年一直130斤左右!结果到了石家庄四年长了40斤!还没有在成都吃的好!吃得多!每年春节回去胡吃海喝瘦5斤!一会石家庄不吃也要长回来!


大叔的江湖


我也来凑个热闹[呲牙]

很多回答,已经说得很到位了,就不重复了。我说两点:

第一,就外地人来讲,真正了解川菜、热爱川菜的人,一定不会认为川菜只有麻辣、重油。那些说川菜不健康的,除了辣还是辣的,实在是不了解川菜。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大多数外地人没有机会接触四川人家里的饭菜与饮食结构,因为只能接触到外面的餐饮,咋看之下,以为只有麻辣,重油,味道单一不健康!这也怪不得他们,当然,更怪不得四川人。如果有心,定能发现感受到川菜的百变千味,定能爱上川菜。一个人保持平和开放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第二,我怎么觉得,提问的楼主,其实是想夸他老婆呢[捂脸][捂脸][捂脸]无论多少油,怎么吃也吃不胖,身材保持得如此之好!

看来楼主娶了一位满意的四川老婆,而且楼主自己也有往“耙耳朵”发展的危险倾向了[呲牙]

什么叫“耙耳朵”?有点类似“宠妻狂魔”,但又远远不止“宠妻”这个范畴[大笑]


蜀山非蓝1


看了好几个回答,发现好像大家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真的都在试图解答“为什么川菜油,但是四川胖子不多”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客观的用事实说说吧。

(首先要声明一点,不存在贬低任何菜系的意思,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川菜是我最喜欢的菜系之一了。)

在正式解答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胖子”的定义。按照全球比较普遍的标准,我们用BMI指数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属于肥胖状态,具体方法如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情况哦。

题目问题是:【川菜那么油,为什么感觉四川胖子不多啊?】

我们的解答是:题目的这种“胖子不多?”的疑惑是一种错觉,或者说是时间还没到。

虽然四川放眼全国来看的话,肥胖人群指数可能排不进前3,但是随着近十几年来的高油盐饮食潮流,四川的肥胖人群比例提升的速度可以说是全国之最了。根据之前四川省卫计委发布的情况来看,在2005年的时候四川有8212.0万人口,其中肥胖人群大约有427.0万,到了2014年的时候四川总人口有所下降,大约有8140.0万人,但是肥胖人群却翻了一倍,增加到了903.5万人,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欧洲一些小国家的全国人口了,

所以胖子并非不多,只不过我们国土辽阔而已。

不过如果说人口趋向肥胖完全是“川菜的锅”,我是不同意的。因为随着局势的稳定,生活的富足,全世界的人都在“变胖”。从1975到2014年之间,全球的肥胖人口从1.05亿增长到了6.41亿,肥胖是一个全人类都在面对的问题。而且据国内2015年的统计来看,普遍还是北方的高纬度地区肥胖指数比较高,排行前三的就是河北、内蒙古和新疆地区,而肥胖率最低则是福建、浙江和江西。

但是如果川渝地区的饮食中,类似“油多盐多味精起坨坨”的潮流继续兴起,可能慢慢的四川地区的肥胖指数就会继续不断攀升了。我看过的一些纪录片中,也有很多川菜老师傅很是忧心,在他们的印象中川菜并不是现在这个风貌的。所以我觉得是时候给人们新的健康、美味的定义了,不要总是一味的寻求味觉和视觉上的刺激,让川菜回归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真谛才是关键,给人们解心宽似得安抚“做菜油多也没事,吃了不胖”的观点并不是很好。

最后说几句关于“胖”的事情吧。我觉得“胖”在一般情况并不是贬义词,这只是一个中性质的形容罢了。只要不是已经开始影响健康的情况,我是从来不会减肥的,也从不建议任何人减肥。为了被他人观点营造出来的“审美”而过分苛责自己的话,实在是没什么道理的事情,一切以身心健康为主。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